APP下载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10-10杨正奎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摘 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中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加深对语文课程、语文核心素养和语文教学的认识和理解,精心设计和组织语文教学活动和语文实践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学生内心,助力学生身心成长。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3-0017-04

【作者简介】杨正奎,南京市江宁高新区中学(南京,211188)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关于“文化自信”,新课标指出:“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新课标中可以看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中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加深对语文课程、语文核心素养和语文教学的认识和理解,精心设计和组织语文教学活动和语文实践活动。

一、立足教材,联系生活,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

1.发掘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

中華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宽广,在教学资源中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的资源,如经史子集、经典古诗词、文言文、人文典故、节日文化、文学文化常识等,而蕴含在文本内部的隐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容易被挖掘。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是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教材中显性的或隐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是教师进行这方面教学的最直接的、最有效的资源。

显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多以经典篇目的形式存在,以古诗词、文言文为主;或者以文化为主题的古代或现代散文、小说等,比如《岳阳楼记》《鱼我所欲也》《安塞腰鼓》《壶口瀑布》《溜索》等。

隐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多蕴含在文章中,需要教师发掘并提炼。我们可以借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提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三个方面,即“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人格修养教育”,并结合教材中不同特点的文章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因素。比如,“家国情怀”具体表现为自强不息、爱国爱家、大公无私、脚踏实地等优秀品质,这样的文章如《邓稼先》《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最后一次讲演》《谁是最可爱的人》等;“社会关爱”具体表现为尊老爱幼、扶危济困、邻里和睦、见义勇为等优秀品质,这样的文章如《老王》《散步》《阿长与〈山海经〉》《驿路梨花》等;“人格修养”具体表现为心存善念、情趣高雅、诚实守信、知行合一等优秀品质,这样的文章如《一棵小桃树》《紫藤萝瀑布》《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等。

当然,以上对课文中蕴含的隐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分类也是粗略的,只是提供一种分类的思路,可能不尽科学、不够全面。这也恰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另一种表现。因此,语文教师要有这样的意识,从一篇篇看似平常的文章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将其作为日常教学的资源。

2.发掘生活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日常生活与衣食住行中随处可见。节日类,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气类,如清明、小满、白露、小寒等二十四节气文化;习俗类,如包粽子、吃饺子、元宵灯会、划龙舟等;礼仪类,如婚丧嫁娶、贺寿抓周、请客做客等。此外,服饰文化、居住文化、建筑文化、地域文化、饮食文化等,都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善于在生活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使之成为鲜活的教学资源。

二、回到原点,加深对语文课程性质、语文核心素养和语文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如何在语文课中教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加深对语文课程性质、语文核心素养和语文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新课标的表述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什么是语言文字运用?新课标这样表述:“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也就是说,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就是听说读写活动能力以及文学活动能力。

关于核心素养,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那么,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是什么关系呢?即“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综上,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学科,在此基础上,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应该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实现。加深对语文课程性质、语文核心素养和语文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才有可能在语文教学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精心设计,让语文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得益彰

(一)充分发掘教材价值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抓手,充分发掘教材的价值,才能更好地让语文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得益彰。

笔者以为,既要发掘教材的语文价值,又要发掘其文化价值。下面以《〈世说新语〉二则》的三种教学设计为例,谈一谈如何发掘教材的价值。

1.立足“这一篇”

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行》时,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朗读

请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用朗读表现课文的两个层次。

【活动二】练习

辨析两个意思比较难以理解的字(期、相),辨析两个分别表示敬与谦的字(尊、家),辨析两个同形而意义有区别的词(门外、入门),辨析两个字形不同而意相近的字(舍、委),辨析两个能够表现本文要义的字(信、礼)。

【活动三】品评

品:从文章中的一个字(词)读出了什么?从文章中的一句话中读出了什么?从这篇文章读出了什么道理?

评: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可以从任何角度进行探讨。

总结:读文析“语”,读文识“礼”。

这个教学设计,立足文本,“朗读”“练习”“品评”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三个活动紧紧围绕语言积累和语言运用,既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特点,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信”和“礼”有机融合。这不仅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充分训练和提高,也使语文核心素养真正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文化从语文中来,又回归语文中去,做到了新课标所说的“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

2.延伸“这一类”

我校语文组周华东老师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行》时,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学文言:阅读一篇有趣的古文

教师提问:从故事情节上把全文分成两个层次,你觉得如何划分比较好?

【活動二】品文章:认识三位有趣的古人

评说人物,从这个词语(句子)可以读出(人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活动三】传文化:结识一部有趣的古书

阅读《王子猷居山阴》《谢公与人围棋》,荐读《世说新语》。

从“这一篇”到“这一类”,教师抓住了一个拓展点,由此及彼,既在听说读写中读透了文章,又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学文言”到“品文章”再到“传文化”,层层递进,其他类似文章的教学也可以借鉴。

3.整合“这一群”

同样是教学《〈世说新语〉二则》,特级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孙秋备老师就巧妙地以“别人家的孩子是怎样炼成的”为主题,设计了《咏雪》“1+X”整合教学。

【活动一】导入:由“别人家的孩子”的话题导入《世说新语》中的早慧儿童

【活动二】读文:认识“别人家的孩子”

学生阅读《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节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一是讲故事,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讲故事;二是比异同,结合三篇文章中的具体词句,比较三个孩子的言行,说说他们的优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三是整合联结,再读三文,品析词句,揣摩“别人家的孩子”是怎样炼成的。

【活动三】解读:了解“别人家的孩子”

阅读《谢公与人围棋》《王子猷居山阴》,感悟“魏晋风度”,荐读《世说新语》。

教师以探究“别人家的孩子是怎样炼成的”为任务,巧妙地选取三篇文章进行整合阅读,通过“读—比—品—思”等教学活动,归因到“魏晋风度”,适时推荐阅读《世说新语》整本书。整个教学选点巧妙,由表及里。这个教学设计启发我们,古文也好,现代文也好,都可以从某个传统文化元素点开始“整合”,进行拓展和群文阅读,从而使文化主题清晰,教学活动丰厚。

立足“这一篇”、延伸“这一类”、整合“这一群”,这三种方式既体现了文本的特点又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语文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辅相成。语文教师在教学其他文本,包括教学现代文时也可以根据学情和自身的教学特点进行选择。

当然,充分发掘教材的价值,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能力。

(二)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除了立足教材,融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还可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学生生活。学生参与真实的语文活动,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其魅力。

以节日文化为例。节日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可以让学生设计并开展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中秋节”,我们可以开展中秋诗词赏读会、中秋诗会、中秋笔会、“明月千里寄相思”主题征文或演讲等活动。为了营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让学生的生命成长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共鸣,这些活动可以在特定的场域如报告厅、图书馆、操场等地开展。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活动要围绕听、说、读、写展开,要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发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本剧、优美的汉字等,每周开设课程,每学期展示成果,让学生参与其中,与学生的生活结合,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在学生内心扎根。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举。语文教师应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素养,与时俱进,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探索更多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找到契合学生身心成长的最佳路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学生内心,助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04-02(3).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普教重点自筹课题“生命化语文教学现场感培养策略研究”(B-b/2020/02/48)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