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续写亚运会的中国记忆

2023-10-09

新体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办赛国人赛场

亚运会又一次来到中国,这回落地在杭州。网上传出声音,质疑有没有必要花钱费力办亚运会。对这种看法,值得说上几句。

先说国家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年人对1990年北京举办亚运会的景象历历在目,许多故事仍记得细节。那时候,改革开放的步子还不快,胆子还不大。虽然都知道國际奥委会在洛杉矶承办奥运会时已经转变观念,借用市场手段运行体育大赛,但从经济、社会、文化全方位认识体育大赛的作用和影响,从概念到操作,国人尚不详知。

20年后,广州成为第二个举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提出不需中央财政出一分钱。又过了十几年,杭州成为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做出了更多具有时代特征的努力。中国办赛已经从恳请内外各界多多支持,发展到帮助他人解决需求。8年前,杭州是唯一申办亚运会的城市,算是帮亚奥理事会解决了一大难题。如今,未来三届亚运会都已敲定举办城市,轮到中国向亚洲朋友提供经验了。

办过大赛,特别是承办过国际综合运动会的城市,跟没办过的城市是不一样的。但会留下什么,这要看具体情况。有了一定的硬实力,利用办赛之机兴建场馆、修路架桥,这些建设不是填补空白,就是提升档次,东道主当然受益,越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越是如此。软实力的影响并非不直观,在零距离感受国际大赛的过程中,在开放交流的文化氛围影响下,市民乃至国民文明修养和综合素质提高,起码是几代人在改变。

再说体育竞技。北京亚运会从首金到高潮,国人兴奋极了。到广州亚运会,对赛场胜败的关注和兴趣明显降温,因为中国体育许多项目已经实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阶段性目标。杭州亚运会,中国金牌无论数量多少,都不必担心榜上的高位。搭起平台,提供条件,帮助更多亚洲健儿也从亚运会起步,追求突破,何乐不为!中国体育不是独步亚运赛场,无论对手多寡强弱,都是交流切磋,相互学习,不亦说乎!

亚洲体育整体水平还不高,中国有能力有条件有理由多做些贡献,改变落后面貌,打造亚洲体育共同体,方不负亚洲各国和地区朋友的期望。曾经多灾多难的亚洲要崛起,离不开团结共进。

猜你喜欢

办赛国人赛场
2022年赛历划重点
张家口76个冬奥项目全部完工达到办赛条件
北京冬奥会场馆年底全部建成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口腔健康,为何不被国人重视
被嫌弃的宋国人
新民晚报:转变思路办赛 杭州应有可为
国人赴日“抢盖”引反思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