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驾驶赛道变得拥挤

2023-10-08叶燕谟

证券市场周刊 2023年34期
关键词:岩山域控制器智能网

叶燕谟

2023年9月12日,赛力斯AITO问界新M7系列正式亮相,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带来全新体验。此次问界新M7共计上市5款车型,包含大五座与六座版本,售价范围在24.98万元至32.98万元,完全对标理想的L7、L8两款车型。

但不同的是,根据发布会内容,问界新M7搭载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已经能够实现不依赖于高精地图的高速、城区高阶智能驾驶。根据华为披露,HUAWEI ADS 2.0于2023年4月首发,在AI训练集群上构建了丰富的场景库,每天深度学习超过1000万公里,持续优化迭代智能驾驶算法和场景策略。

随着问界M7车型的更新,国内新能源汽车间的竞争呈现出更加聚焦于智能驾驶领域的趋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28.1万辆和112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和8.8%,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新能源乘用车占乘用车总销量的33.25%。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攀升一方面是依赖于在各方面政策的推动,例如减免部分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另一方面是新能源车企已经完全颠覆了原有传统汽车的竞争策略,消费者在传统汽车上所关注的燃油经济性、维护保养经济性、动力充沛性在新能源车上几乎无需做过多的思考。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诸多新能源车企已经开始在智能驾驶领域抢滩登陆,智能化成为新能源车企的必争之地。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统计,2021年自动驾驶主要赛道市场规模93.7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67.6 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30%。

在智能驾驶方面,各项政策与顶层设计上也充分展现出大力扶持的立场。

9月11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在“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23年上半年,中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42.4%,L2级自动驾驶车型广泛应用,多家车企已做好量产L3级车辆准备。工信部将坚持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路线,强化创新驱动、优化政策供给,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支持重点龙头企业牵头、大中小企业参与,鼓励引导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加快关键芯片、高精度传感器、操作系统等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增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则已支持建设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各测试示范区积极推进封闭场地建设、强化软硬件部署、开放道路测试、开展测试验证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支撑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从目前智能驾驶的竞争格局来看,主要分为三种路径。

第一种是走软硬件的全栈自研路径。目前采用这个路径的主要车企就是特斯拉,从HW芯片,到视觉算法、软件研发和域控制器,实现了软硬件的全栈自研。

全栈自研也意味着巨额的研发投入。2022年,特斯拉研发投入达30.75亿美元,同比增长18.5%,而理想、小鹏、蔚来三家新能源新势力车企2022年研发支出分别为67.80亿元、52.15亿元、108.36亿元。特斯拉的研发投入几乎与三家新势力车企的累计投入持平。

在此前的财报会议上,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未来将开放全自动驾驶系统(FSD)授权给第三方OEM厂商使用。

第二种是由一级供应商提供智能驾驶的域控制器、传感器等硬件,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底层算法等,合作的新能源车企则在此之上研发自动驾驶应用层面的算法逻辑,以便于对智能驾驶这一关键业务掌控更多的话语权,提升未来竞争优势。

此类一级供应商主要包括德赛西威、经纬恒润等,根据东方财富研报,从2022年市占率来看,除特斯拉域控制器由和硕代工外,国内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市场基本由数家头部供应商占据主要份额,其中德赛西威的市场份额12.44%,拔得国内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头筹。

合作的新能源车企主要包括理想、小鹏等。例如小鹏的自动驾驶系统XPILOT,其核心功能和底层算法均为自主研发,而硬件部分如域控制器、传感器等采取第三方供应商的方案。

第三种则是各大互联网平台公司或研发公司,以提供包含底层、应用层(如鸿蒙系统)在内全套解决方案为竞争方向,成为主机厂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核心供应商,协同实现智能驾驶功能。例如华为本次在问界M7上搭载的ADS2.0使用的就是其自研MDC 610计算平台。

此外,根据开源证券研报,华为在汽车业务方面有三种商业模式,即标准化的零部件模式、HI模式(Huawei Inside模式)以及智选车模式。其中零部件供应模式定位于Tier 1,华为向厂商提供标准化的零部件,如电机、模组、激光雷达等,参与度较低;HI模式则定位于Tier 0.5,聚焦帮助车企造好车,合作方式为华为提供HI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包括计算与通讯架构,该模式下华为与车企联合开发,合作关系大大加深,从研发再到软硬件上车需要华为深度参与;智选车模式则定位于Tier 0,华为不仅参与产品造型设计、内饰设计,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同时还负责车型营销和终端销售,该模式下华为在渠道和品牌上深度加持,参与程度最深,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本次新发布的赛力斯问界M7即采用智選车模式,赛力斯与华为在整车智能化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

可以预见的是,在特斯拉FSD入华后,华为的智能驾驶业务未来也将与其直面抗衡。

从目前市场来看,上述第二种路径下,因为智能驾驶供应商与新能源车企绑定程度相对较高,未来的市场增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在上述第三种路径下,对于能够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智能驾驶供应商,市场增量空间更大,因此正受到诸多资本的追逐。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多家智能驾驶公司在A股、H股等地提交IPO申请,如2022年11月纵目科技提交科创板申请,知行科技2023年4月初递表港交所,2023年6月速腾聚创、黑芝麻智能向港交所递表,文远知行、Momenta公司也有传闻将进行IPO。

2023年9月5日,A股市场迎来了第一项关于智能驾驶企业的并购。

岩山科技9月5日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增资并收购Nullmax (Cayman) Limited部分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岩山科技全资子公司拟按人民币19.8亿元的投前总估值、以自有資金人民币6.75亿元对Nullmax(纽劢科技)进行增资,占增资后的26.12%股权;同时,岩山科技以自有资金3.21亿元受让纽劢科技创始人、德赛西威等老股东持有的13.08%股权。

完成转让增资后,岩山科技将持有纽劢科技39.20%股权,同时另有其他两名股东通过表决权委托安排将11%的表决权委托给岩山科技,岩山科技合计持有50.20%的表决权。

需要注意的是,纽劢科技2022年、2023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均为零、净利润分别为-7526万元、-3713万元,即便如此,岩山科技依旧给予其19.8亿元的高估值。

根据此前德赛西威的披露,其2019年向纽劢科技投资3436万元,股权占比为5%,可推知纽劢科技2019年的整体估值约为6.87亿元。

经过4年的发展后,纽劢科技的估值达到了19.8亿元,相较2019年提升幅度达188.21%。

无独有偶,Momenta公司作为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商,其产品包括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方案,2018年由国鑫资本、苏州元禾资本以及建银国际作为投资方,Momenta公司累计完成融资超过2亿美元,估值高达10亿美元,成为中国首家自动驾驶领域的独角兽创业企业,此时距离Momenta成立仅仅两年。

2023年4月,Momenta以205亿元人民币的企业估值入选《2023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排名310名。

根据不久前相关媒体的报道,Momenta公司正考虑在中国香港或美国进行IPO,融资金额可能至多10亿美元。

伴随着新能源车企坚定拥抱智能驾驶业务,智能驾驶业务的竞争也在全面加剧。

猜你喜欢

岩山域控制器智能网
篝火(外二首)
5G赋能智能网联汽车
春之歌
智能网联硬实力趋强
处理域控制器时间误差
迎战智能网联大爆发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分层式控制器负载均衡机制
修复域控制器故障
基于SJA1000的CAN总线智能网桥设计
转移域控角色到中转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