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清毛脚鸡网上育雏技术要点

2023-10-08林秋娟

南方农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鸡雏周龄雏鸡

林秋娟

(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0)

闽清毛脚鸡,是我国稀有的肉蛋兼用型地方品种。原产于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中心产区为闽清县的白中镇、坂东镇。2014 年,闽清毛脚鸡被批准列入《中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闽清毛脚鸡身披褐麻色羽毛,青嘴、青脚,脚趾部着生长毛。该品种胸、腿肌肉发达,肉、蛋品质优良,风味醇香,市场开发前景广阔[1]。

育成期的均匀度、成活率等指标受到育雏阶段的直接影响,因此育雏是鸡群生产周期的关键阶段。闽清毛脚鸡的育雏阶段是指从小鸡出壳到脱温前需要人工给温的阶段,一般为0~6 周龄,以生长发育正常、鸡群体型和体重均匀且达标、第6 周末成活率达98%上为育雏目标。本文总结闽清毛脚鸡网上育雏的关键技术,供生产者参考。

1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1 育雏时间选择

以“全进全出”原则开展育雏工作。在福州市,育雏季节以春季最好,秋、冬季次之,夏季最差。可以根据年育雏量确定育雏批次及每批次数量,育雏数量一般设置为成年鸡1.1 倍。

1.2 育雏室检修

维修加固墙基、地面、门窗等,安装好平网、供温、通风、照明、清粪、喂料及饮水等设备用具,确保育雏室不漏风、不漏雨、不潮湿,一切用电用水及供暖设备能正常使用,能够维持育雏室的良好保温性能。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做好鸟窝清除、鼠洞封堵等工作,最大限度减少鸟类、鼠类等在各种场所的生存空间。

1.3 耗料与人力准备

按照雏鸡饲养标准,计算准备饲料需要量,如有自配料可根据阶段需要按照日粮配方预备好饲料原料。同时准备好药品、疫苗、疫苗接种用具、温度计等,制订育雏工作日程表,统筹规划人力的配备安排。

1.4 育雏舍内外消毒

育雏舍一般空舍15 d 后,可彻底消毒后使用。若有烈性传染病病史,须经彻底消毒后间隔不低于45 d再使用,最好能达2 个月。全面的育雏舍消毒,要经过鸡舍排空、机械性清扫、用水冲洗、消毒药消毒、干燥、再消毒及再干燥等步骤,要求使用2 种以上不同的消毒药品进行不少于3 次的消毒。具体消毒时间、程序与方法,见表1。

表1 育雏舍消毒程序与方法

1.5 升温预热

育雏的关键是为雏鸡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如可以采用红外线灯泡、保温伞、煤气道、暖风炉等保温设备。冬季提前3 d 加温预热至35 ℃,夏季至少提前1 d,若加热设备出问题,可有充足的处理时间。温湿度计以悬挂在距离网面5 cm 处为宜。既要保证适宜的育雏温度,还要保证适宜的舍内温度,因此可用红外线温度仪测量墙壁、地面的温度,其温度应不低于30 ℃。

2 育雏环境

2.1 温度与湿度

育雏舍控温按照“初期高,后期低;弱雏高,强雏低;小群高,大群低;阴雨(天)高,晴天低;夜间高,白天低”的原则。温湿度计读数只能做为参考值,实际生产中要看鸡施温,即可根据雏鸡的动态(扎堆或分散)、叫声、摄食、精神状态判断温度适宜与否。育雏前期由于高温,环境湿度较低,可采用喷雾加湿。在育雏后期湿度一般会偏高,应及时做好鸡粪清理,加强通风等措施,降低雏鸡舍内的湿度。具体适宜温湿度,见表2、表3。

表2 育雏期适宜温度

表3 育雏期适宜湿度

2.2 光照与通风

闽清毛脚鸡育雏期光照强度随着日龄的增加可相对减弱。雏鸡1~3 日龄每天连续强光照24 h,以便帮助其找到料槽、饮水器,刺激饮水和采食。照度保持在50 lx,即每平方米使用一个15~20 W 白炽灯。4~7 日龄每天光照20 h,2 周龄每天光照16 h,以后采用自然光照,光线强度逐渐减弱。

育雏前期注重保温,后期需要加强通风。一般雏鸡3 日龄内可以不通风,但随着雏鸡快速增长,可根据天气情况或育雏舍气味适时打开窗户通风,通风前先提高育雏室温度,通风换气可在阳光充足时开窗进行,门窗的开启度为从小到大,最后呈半开状态。注意不让穿堂风和贼风进入鸡舍,避免雏鸡因发生感冒而引起呼吸道疾病。

2.3 平网密度与卫生管理

闽清毛脚鸡雏鸡的饲养密度过大,容易导致群体生长不均匀。网上平养第1~2 周龄、第3~4 周龄、第5~6 周龄的饲养密度分别以40~50、30~40、25 只·m-2为宜。一般育雏网面为钢制、竹制或木制,育雏前期可以再在平网上铺上塑料网防止别断雏鸡脚趾,塑料网5 周龄可以撤去。

坚守“隔离+卫生+消毒”防控疫病的第一条线,雏鸡进育雏舍后要“消毒为先、喂养为辅”。消毒应落实多级隔离消毒制度,加强环境和出入人员用具设备消毒。每天定时清洗饮水器,至少每7 d 一次,同时要及时清理处理鸡粪;育雏室周围环境每7 d 消毒2 次;正常情况下,带鸡消毒每7 d 一次,使用百毒杀等刺激性小的消毒液,消毒剂要交替更换使用。

3 饲养管理

3.1 饮水

闽清毛脚鸡雏鸡初饮时间应控制在出雏后24 h 内(最迟不超过36 h),一般雏鸡进舍30 min 后先饮水。0~3 日龄雏鸡饮用温度16~20 ℃的温开水。可在进雏前1 天烧好雏鸡当天饮用的开水,提前半天进行预温。100 kg 水中添加 5 kg 葡萄糖、50 g 速溶多维、30 g 维生素C。对鸡群中不会饮水的鸡要用诱导或驱赶的方法进行人工调教。之后可饮用自来水或深井水,饮水器要均匀放在光亮温暖靠近料盘的地方,保证供应充足不间断,养成雏鸡定位自由饮水的饮水习惯。

3.2 开食

按照“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原则,开食时间以初次饮水后1~2 h 为宜。开食料选用原料质量高、适口性强、易消化吸收的全价配合颗粒小鸡料。进雏前7 天可以在平网上垫纸(报纸、牛皮纸),把饲料直接放入开食盘或纸上让雏鸡采食,避免雏鸡拥挤在开食盘刨料玩耍造成饲料浪费。7 d 后撤掉垫纸,改用料槽或饲槽喂养。前14 天每次饲喂不易过饱,采食九分饱即可,每周喂6 次。21 d 以后自由采食,可适当在饲料中加入1%的沙砾,每天喂5 次。35 d 以后每天喂4 次。

3.3 断喙

一般在6~10 日龄用自动断喙器进行断喙,减少饲料浪费,防止雏鸡群产生啄肛、打斗等恶癖。断喙要符合上短下长的要求,切去上喙1/2、下喙1/3。断喙前后2 天应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抗应激药物如电解多维,每千克饲料可额外补充5 mg 维生素K3,连用3~4 d以利止血。断喙后2~3 d料槽厚度以5 cm为宜,饮水深度1 cm 以上。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需要同时用断趾器对种公鸡进行断趾断距。断喙期间不进行接种免疫。

3.4 分群

在3~10 日龄时,按照体型和体重进行分群,以后每14 d 重新分群1 次。分群时要挑出发育较差、体重较轻、体型较小的鸡单独喂养或淘汰。闽清毛脚鸡雏鸡在4 周龄后,公鸡与母鸡的生长速度开始分化,因此4 周龄前可混合饲养,4 周龄后公母分开饲养。

4 疫病防控

4.1 免疫接种

根据雏鸡用途、饲养期,结合当地或本场鸡病疫情情况、母源抗体水平情况,制定符合养殖场实际的免疫程序。疫苗接种期间,停止饮水中加消毒剂或带鸡消毒,可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减缓疫苗反应,增强免疫效果。也可添加可靠的中药免疫增强剂,如新疫康、保康液等。饮水免疫前后2 天,饮用水和饮水器内不能含有消毒剂,以防降低疫苗效果或导致疫苗失效。同时定期做好抗体监测,积累数据,绘制抗体变化曲线。根据雏鸡实际状况,进行综合分析,适当调整免疫间隔。闽清毛脚鸡参考的免疫程序见表4。

表4 闽清毛脚鸡雏鸡免疫程序

4.2 药物治疗

闽清毛脚鸡雏鸡常患的疾病主要有鸡白痢、新城疫、支气管炎、球虫病。预防这些疾病,除做好温度、湿度、空气合理协调控制、卫生防疫消毒、合理限密饲养等工作外,还要对症进行药物治疗。1)鸡白痢。比较常用的药物有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盐酸环丙沙星等,具体使用方法参考说明书。2)新城疫。无特效药物,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新城疫病,可用新城疫Ⅳ系疫苗4 羽份进行紧急免疫,发病鸡用高免血清和卵黄抗体新城疫核酸制剂和白细胞介素-2(IL-2)进行治疗,同时在饮水中添加多维,提高机体免疫力[2]。3)气管炎。用清肺通喉散、瘟疫清等中药制剂对病鸡进行治疗,按照说明书要求兑水后饮用,治疗频次为每天1~2次,连续用药3 d。将益生菌加入饲料中混合饲养,连续用药5~7 d,改善病鸡肠道功能,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3]。4)球虫病。以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0.4 g·L-1、水溶性复合多维素0.3 g·L-1、碳酸氢钠l g·L-1、葡萄糖10 g·L-1,混合兑水给病鸡连续饮用4 d[4]。

4.3 废弃物处理利用

鸡场的废弃物,如鸡粪、污水、死鸡等直接影响鸡场的卫生和疫病防治,危害鸡群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养殖场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生产需要,通过化学降解、生物发酵、物理干燥等方法对鸡粪进行资源化利用(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或肥料化等)[5]。死鸡可以采用深埋、焚烧、堆肥、化尸窖处理、高温化制及生物降解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5 结语

闽清毛脚鸡雏鸡具有生长发育迅速、体温调节能力弱、消化机能尚未健全、抗病力较弱等生理特点,因此育雏工作要求保持良好的环境温湿度,满足通风、光照、饲养密度等条件,加强对雏鸡群采食情况、精神状态、呼吸系统情况等的检查,还需强化对弱雏的精心管理,使其跟上整体雏鸡群的发育。每批次育雏工作都要认真做好死淘、投药、疫苗接种等的工作记录,以便育雏工作结束后进行系统分析。总之,闽清毛脚鸡育雏工作是一项精细、科学的工作,应予以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鸡雏周龄雏鸡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提高鸡雏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母鸡(节选)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浅谈淘汰鸡雏在野生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优选雏鸡四法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褐壳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