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问题意识 促进深度思维

2023-09-28张冬冬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深度思维问题意识数学思维

张冬冬

[摘 要]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多种形式设置多样的问题情境,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注重对学生提问方式的指导,开展实践探索,让学生追问,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提问和探究,激活学生深度思维。

[关键词]问题意识;数学思维;深度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20-0081-03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务。教师要善于在课上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活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教师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考虑他们的现有水平,然后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以多种形式设置多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1.引入生活情境,搭建学习桥梁

虽然数学的内容是偏抽象的,但依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生活场景。用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场景创设情境,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让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主动深入情境中探索、思考。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利用双休日去一趟超市,观察各种商品的价格。课堂上,笔者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去超市看到的商品价格,板书部分数据,如30.50元、40.15元、2.70元、7.08元、108.00元,然后问学生:“如果老师把这些小数点后的‘0’去掉,商品价格是否会发生变化?”学生思考后回答:“有的会改变,有的不会。”笔者接着问:“哪些小数点后的‘0’去掉后商品的价格没有变化?”这样根据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这种生活化的学习,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渴望尝试、探索,从而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2.巧设问题悬念,调动探索欲望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较敏感等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时,可以根据所教的内容,巧妙地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并想要弄清真相,揭开其中的奥秘。例如,教学“分数转换成小数”这一知识点时,笔者抛出一个问题:“无论你说出什么分数,我都能快速告诉你,它是否能转化成有限小数。”学生听了均表示不太相信。这时笔者告诉他们:“这里有个小秘密,老师现在已经掌握了这个秘密。如果你们不相信,可以说一些分数来考考老师,看看是否属实。”学生纷纷举手,说出心中所想的分数,笔者也快速判断他们所说的分数是否可以转化为有限小数,并且让其他学生验证。这让学生在脑海中产生一系列问题:“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课堂上用这样的悬念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迫切感。

3.运用现代技术,激活数学思维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小事件就蕴含着丰富有趣的数学问题。在数学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空间有限,很多生活里出现的场景是很不容易在课堂上重现的,此时,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笔者在电脑上播放了一则动画:4个孩子围着一块蛋糕,其中一个孩子在分,他把这块蛋糕平均分成了4份,这时候从旁边又走来4个孩子,也就是说这块蛋糕得平均分成8份,怎么分呢?那个分蛋糕的孩子可聪明了,他把蛋糕从中间横切,巧妙地将其平均分成了8份。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境,具有很高的思考价值。笔者结合动画中的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是4人分,每人能得到蛋糕的几分之几?如果是8人分,每人能得到几分之几?”问题一提出,学生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先是仔细思考,然后小声讨论。运用多媒体恰到好处地展示这种有真实感的生活场景,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能运用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思维能保持在最佳状态。

二、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问

在学习中,较多学生是不敢向教师提问的,究其原因,有些是胆小害羞,有些是怕问完问题后被教师批评。那么,如何打消学生的顾虑,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敢想敢问,真正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就需要教师努力寻求解决方法。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赏识每个学生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前提。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用微笑、目视、点头和手势等肢体语言鼓励学生。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无论是精准的还是肤浅的,教师都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赞扬,这样才能保护学生提问的热情。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如果他们能提出问题,就应该给予高度的肯定,让学生爱上提问。

例如,教学“折线统计图”时,笔者首先板书课题,接着让学生来说一说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想问的问题。一名学生问:“什么是折线统计图?”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最好提的问题,但笔者对他说:“这是个好问题。等学完了这一课,就全明白了。”这时另一名学生站起来问:“我们之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和它有什么异同?”很显然,这个问题提得更好,笔者竖起大拇指,对他说:“你真会思考,还想到了和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比较。你的这个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重点和难点,被你一针见血地指出来了,真棒!”课堂气氛就此活跃起来。在整堂课的学习中,师生互相配合,一问一答,学生在愉快的氛围里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2.变换提问形式,尊重个性差异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从牙牙学语开始,就会问很多个“为什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他们好像变得不敢提问,害怕提问不好会丢人,或是感觉没有什么问题可提。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不由得反思:课堂是否过于拘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长期的教育实践让笔者明白,要让学生敢于提问,提问的形式很重要。其实,教师可以采取各种各样、活泼有趣的提问方式,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比如可以让学生先和同桌交流对题目的看法,再提出问题。又如用竞赛的方式,看看哪一组学生提问最积极,问的问题最值得思考。此外,笔者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四人一组,如果有想法或问题,可以先在小组中提出,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比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中消除恐惧。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开放提问时空,增强求知自信

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必须给他们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给他们更多自我表达的机会,从而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来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他们自始至终参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营造和谐的氛围,用自己的言行向学生传递一种相互信任的情感信息,使学生获得安全感;在学生提出问题时,用认同的眼神让学生感到自己的问题得到了教师的重视。这种无形的力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提问热情。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对于课堂上没有了解透彻的知识点,课后可以随時随地来找教师共同研究和讨论。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因为只有开放提问时空,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才能真正树立“敢问”的自信心。

三、指导提问方式,让学生善问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是基本要求,会学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要具有示范性,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此外,还要注重对学生提问方式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提问、善于提问。

1.抓住关键要点,引导辨析思考

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能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平均数应用问题”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个坑,平均深度是1.2米,一个身高1.3米的人站在坑里,他的头会露出坑外吗?”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难点,不能仅靠学生熟练地计算平均数来解决,而是要靠学生对“平均数”这个概念的深刻理解来解决。在学生理解后,教师再组织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突显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指导动手操作,明晰问题本质

对小学生来说,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动起来,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保持高度的兴奋,将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就能使学生思维活跃,为达到既定目标,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切水到渠成。在“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在面积不变的前提下,用“剪拼”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运用公式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最后,笔者让学生用学具摆一个平行四边形,再使摆出的平行四边形变形成长方形,观察它的变化过程。活动后教师提问:“为什么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长方形之后,面积变大了?”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推演、提问、解决,学生最终得出结论:“面积之所以变大是因为底边不变,但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至此,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提升。

3.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运用实效

在学生身边无处不存在着数学问题,关键是学生是否可以发现并主动提出来。事实上,只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观察,他们就可以提出许多数学问题了。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后,笔者设计了问题:“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容器是长方体还是圆柱体?为什么生活中的大多数容器都设计成圆柱体?”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测量、计算,懂得了这是因为相同材料下圆柱体可以获得更大的有效容积。这种问题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加强了数学的应用性,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问题意识,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四、开展实践探索,让学生追问

所谓“有效提问”,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提问,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它是一种以教师知识为基础的技能。逐级提问是课堂教学最真实的表现,也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新课程教学中的真实体现。

1.捕捉生成资源,凸显核心素养

有效提问的目的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思想碰撞、产生新知的地方,不应该刻意追求完美,一切应该是自然而然的。课堂上,学生肯定会有出错的地方,而这些易错之处,也常常是教学的关键点。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关键点,化错误为“珍宝”。如在脱式计算“8×6÷2”时,有学生写成了“8×6÷2=8×3=24”。这种算法显然是不规范的,这时,教师不能简单地评讲,而是要让学生自主探究、比较,发现自己错在哪里,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错”,学生会说“计算顺序错了,应该先算乘法,再算除法”,从而完成了“计算顺序”的学习目标。

2.学习交流释疑,拓展认知水平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为了问而问,教师所问的问题必须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要能生发出新的问题。在知识点的连接处设计问题,不仅可以化难为易,还能更好地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完成思维的再创造。例如,学习“乘法的运算律”后,有学生大胆地问:“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一定能让计算变简单吗?”这时,笔者针对学生的疑问,说:“那让我们用练习来验证一下吧。”在练习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计算速度很快,有些则很慢,而那些计算速度快的学生正是合理运用了乘法分配律。这时候,笔者就追问学生做得快的理由。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了只有细致观察,发现数字的特点,了解数字间的关联,才能恰到好处地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变简便。

3.引导发散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一些教师常常因为在课前对课上的情形有太多的预设,而错过一些很有价值的生发点,这于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大胆突破,对学生的奇思妙想给予正确积极的引导,用启发式的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时,笔者先让学生独立计算“100+800”,然后追问:“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认为:“100里有1个百,800里有8个百,而1个百加8个百是9个百,因此100+800=900。”有的说:“因为1+8=9,所以100+800=900。”还有的说:“用1+8=9,9后面加2个零就是900。”其实,这些说法都是对的,只是每个学生思考的过程不同罢了。这时,笔者再次让学生详细说说第二和第三种方法中“1+8”里面的1和8表示什么。通过对这个思维发散处产生的问题进行交流,揭示了本课所学新知——只有同位上的数才可以进行相加减。

教育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更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造更多地提问时间和探索空间,让学生经历问题的探究、体验学习的乐趣,促进深度思维力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程堂明.以问题为引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安徽教育科研,2019(5):75-77.

[2] 赵剑.培养问题意识 点燃创新火花[J].四川教育,2010(Z2):62.

猜你喜欢

深度思维问题意识数学思维
例谈学生高考物理思维障碍及对策
基于深度思维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任务设计
浅议对话教学中启迪小学生英语思维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