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背景下水利专业群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探索

2023-09-28芈书贞高利琴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3年8期
关键词:双高黄河流域水利

芈书贞,高利琴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1 专业群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1.1 专业群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责任担当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应积极作为、主动担当,要聚焦黄河流域存在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水环境风险突出、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等突出问题,明确专业群面临的核心任务,有针对性地培养能够保障黄河流域生态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等方面的水利工程管理类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引领沿黄生态文明建设,在全流域率先树立河南标杆”的目标提供水利、环保人才支撑,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持。

1.2 专业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黄河流域文化类型丰富,河南段是历史渊源最悠久、文化积淀最深厚、精神涵养最丰富地区。深挖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释放黄河文化教育能量,实现黄河文化进教材、进课堂,将其融入校园环境建设、融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成为坚定专业群师生文化自信、开展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1.3 专业群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紧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促使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把握水利行业发展动态和需求,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实训基地等建设,促进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资源等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满足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要求。

2 专业群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现状

2.1 专业群服务黄河流域发展的实力深厚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为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为水利事业提供强大人才保障,专业群坚持校企协同、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成果丰硕,“互联网+”课堂教学经验丰富,人才培养质量备受好评。

2.2 校企协同打造服务黄河流域人才培养高地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紧跟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水利产业发展需求,校企合作建设河南省生态水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水库大坝安全信息化管理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职业院校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多个省级技术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专业群深化产教融合,促使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提升校企协同创新能力,打造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高地,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2.3 高水平双师队伍为服务黄河流域提供人才保障

专业群教学团队拥有全国水利职教名师、职教新星、水利行业“双师型”教师、水利青年拔尖人才等行业高技能人才,拥有省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等高层次校企双师团队。推动专业群课程建设、学生技能培养、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等方面,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3 专业群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3.1 明确专业群组群逻辑和人才培养应然方向

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和水利工程专业为主体进行核心引领、水文水资源工程和工程测量专业为两翼协同发展,发挥专业群的聚集效应和服务功能,培养具备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水管理综合治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补齐水利行业中供水、防洪、水利信息化、水生态修复工程四大短板,实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然方向。

3.2 构建融入黄河文化特色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顶层综合”的课程体系,每一层课程中均融入相应的黄河元素或生态元素,形成全过程的黄河特色专业群课程体系,实现黄河文化进课堂、生态理念进课堂良性循环的特色专业群课程体系,见图1。底层共享课程中融入黄河流域生态文化和水文化教育,开设黄河流域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劳动教育、创新教育、知识讲座、党史教育,保障融入黄河文化的先进性。中层分立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开设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系列课程,开发或收集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黄河文化有关的影像资源并融入到课程体系中。高层互选课程开设水利工程法律法规、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等课程供群内各专业学习,强化体制机制法治管理,提升流域现代治理能力。顶层综合围绕水利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培训。

图1 专业群课程体系图

3.3 实施契合黄河流域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

专业群先后成立“水利类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班——大禹班”“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实施“项目引领、双师执教、学训结合”“三循环、三提升、五定位”校企“双元”育人培养模式,见图2。以黄河流域在建水利工程项目为载体,建立校企“双导师”团队。学生全程参与企业导师项目和社会活动,进行“学校→企业”三次循环工学交替,校企双导师全学程指导学生成长,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提升,“识岗、跟岗、轮岗、定岗及上岗”上升,熟悉行业岗位和技能,所学知识与产业发展同步。

图2 专业群“三循环、三提升、五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图

3.4 增强黄河流域科研技术服务能力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围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以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为重点,聚焦河、湖、库生态评估,积极开展黄河流域河湖库生态环境监测、河湖库集水区水污染防治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河湖库水体保护与修复研究,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弘扬黄河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与服务,强化教科研成果应用,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4 结语

坚持产教融合发展,实施新时代职业教育和“双高”建设背景下的专业群转型,面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打造现代水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创新服务平台,齐心协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猜你喜欢

双高黄河流域水利
生态环境部启动新一年度黄河流域“清废行动”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