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五门必修课,您给孩子上过吗?

2023-09-28云台

现代家长 2023年9期
关键词:同龄人成年人家长

云台

家庭教育包罗万象,家长有许多需要向孩子传授的知识。其中,这五门是必修课,家长不可遗漏。

第一门课:玩耍

喜欢玩耍是孩子的天性,玩耍也是孩子的主要学习方式。孩子在玩耍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在制作活动中遇到技能困难,在与小伙伴合作过程中发生冲突,等等。不管是困难还是冲突,都给孩子提供了真实的生活场景,孩子在解决难题、化解冲突、协调关系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

孩子在玩耍时,玩伴大多是同龄人,交往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体能和智能也大致相当,因而玩耍是快乐的,也更容易建立自信心。相对来看,孩子和家长一起玩耍时,家长对孩子过多的指导看起来能让孩子更便捷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因省略了探索过程,使得玩耍索然无味。

由此可见,玩耍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作用独特而显著。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在玩耍中成长应该成为家长的基础教育理念。

第二门课:创造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的学习方式与成年人不同。孩子不是用大脑而是用心理能力直接吸收周围环境的知识和经验,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这种“吸收性心智”赋予孩子强大的学习能力,在学习科学知识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

好奇和创造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内在需要。创造对成年人来说,可能是了不起的大事,而对孩子来说,可能是很简单的活动,比如把完好的玩具拆了再装、装了再拆,在雨后的院子里玩沙、玩水、玩泥巴,用各种废旧材料做成汽车、火车等,其痴迷程度丝毫不亚于废寝忘食的科学家。

孩子的创造行为随时可能出现,一个好奇的问题、一个有趣的想法、一个滑稽的动作等,都是孩子创造欲望的表现。遗憾的是,家长往往把孩子的创造行为当成调皮捣蛋加以呵斥、制止,结果,孩子不是收敛创造行为,就是故意跟家长作对,使原来的创造行为变味儿,成为报复家长的工具。

所以,家长要理解、认可孩子的创造天性,鼓励孩子的创造欲望和行为,尽可能挖掘孩子的创造潜能,使孩子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内在的满足。比如,给孩子买一套工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他拆拆废旧的电器、修修自行车、拧紧漏水的水管,等等,不仅能让孩子学到许多生活的技能,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门课:交往

随着心理发育不断成熟,孩子需要与同龄人交往,因为来自同龄人的认同对孩子来说是社会认同的一部分,比家长的认同更真实。同时,同龄人之间的交往能让孩子学会交往的技巧,获得交往的快乐和归属感,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

所以,家长不仅要允许孩子与同龄人交往,还要为这种交往创造条件。孩子的同学来家里玩,家长应该热情招待,准备好食物、玩具;孩子过生日时,可以让孩子邀请同学在家里聚会,然后知趣地躲出去。看上去,家長这样做是溺爱孩子,其实,这是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有百利而无一害。

如果孩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麻烦,家长应该适当予以指导,帮助孩子尽快融入集体,积极而体面地与人交往。

第四门课:失败

一位捕鱼技术高超的渔夫,被誉为“渔王”。渔王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在捕鱼方面都是平庸之辈:“我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劲?我从他们懂事起就耐心教导,把毕生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却让我失望。”

一个路人问:“您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渔王回答:“是的。”

路人又问:“他们一直跟随着您吗?”

渔王道:“是的。”

路人说:“那我明白了。您只传授给他们技术,但没有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这则故事值得家长深思。对于失败,家长应该建立正确的认知。

第一,失败不可耻、不可怕。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家长往往不敢面对失败,尤其会把孩子的失败看成一种耻辱。

第二,失败与成功同样重要,孩子需要失败。

研究发现,成功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失败可以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反省能力。实践证明,凡是犯过错误的地方,也总是记得最清楚的地方。所以,在生活中适当地让孩子承受一点失败的压力是有益的。家长可以在适当的时机给孩子制造一些人为的失败,当然,这种人为的失败不能太多,过多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

第三,家长要容忍孩子的失败。

很多家长不忍看孩子失败,于是从拔刀相助到包办代替,表面上帮了孩子,实际上夺走了孩子实践的机会和体验失败的权利。所以,家长不仅要把失败的权利还给孩子,同时要相信孩子具有超越失败的能力。在孩子遭遇失败时,家长要用信任来鼓励孩子,微笑着对孩子说:“没什么了不起的,我相信你能行。”

第五门课:独处

独处不仅是成年人的需要,也是孩子的需要。让孩子适当地独处,不是让他孤独,而是给他自由的空间和享有个人隐私的权利。

现在的孩子在家长无微不至的呵护下,独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在家长的严密监护之下,有的家长甚至偷看孩子的日记。家长可能不知道,这些过度的关注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负担。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要发展思辨力、想象力和探索力,这些能力都是在独处中发展的。孩子不会像成年人一样,在思考的时候说:“请不要打扰我。”而是以呆呆地出神、听不见大人的话、自言自语等方式告诉别人:我需要一个人待一会儿,请别打扰我。所以,在这种时候,家长要理解孩子的需要,有意识地留出空间和时间让孩子独处,使孩子的大脑在胡思乱想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如果居住条件不允许,起码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角落。无论是房间还是角落,家长都要予以充分的尊重,别不经允许就擅自闯入。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就是给孩子尊严。您不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尊严感的人吗?

【编辑:陈  彤】

猜你喜欢

同龄人成年人家长
成年人是如何渐渐失去朋友的
成年人爆笑日常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感觉“被同龄人抛弃”,不过是错过一班车的焦虑
成年人的辛苦
莫等闲, 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家长请吃药Ⅱ
本是同龄人 互为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