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啥我总忍不住纠女儿的错?

2023-09-28苎麻

现代家长 2023年9期
关键词:二郎腿女儿作业

苎麻

因为我心中有个“完美的孩子”,每次看到女儿,我就情不自禁地拿她和心中“完美的孩子”比较

在你眼里,我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也不对,所以我干脆啥也不做,你满意了吧

上周四的晚上,女儿磨磨蹭蹭的,快10点了,作业还有一半没写。她边写作业,边跷着二郎腿、听着手机音乐。我一看来了气,过去把她跷着的二郎腿一把推下来:“别吊儿郎当的!另外,没收手机,等写完作业再给你。”我拿走她的手机,然后敲敲她的后背:“坐直喽。”在我的督促下,她终于在11点左右完成了作业。

给她检查完作业,我困得上下眼皮直打架,只想赶紧上床睡觉。她来找我要手机,我不给:“太晚了,不能给你手机。”“为什么?你说等我写完作业就给我啊。”“我一给你,你肯定要玩,太晚了,不准玩手机。”“你给我,我不玩。”

“哎呀,你要是说话算数,我会不给你?”我没好气地说,“别说了,我困死了,手机明天给你。”

女儿气哼哼地走了。

第二天打扫房间,我看到女儿书架上贴着一张便条:“从此告别理想。”看到女儿写的丧气话,我心里很难受:人家的孩子都在拼命学习,想振翅高飞,我女儿怎么就这么没志气?

我找女儿谈心,问她写的便条啥意思。她头一偏,一脸傲娇:“就字面意思,还能有啥意思?”“你现在正处在人生最关键也最美好的时期,人家都在力争上游,你倒好,年纪轻轻就准备躺平!”我苦口婆心地劝她。

“在你眼里,我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也不对,所以我干脆啥也不做,你满意了吧?”“什么叫我满意了吧?你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我指出来,是因为你是我女儿。我这是为你好,想提醒你……”我强压怒火,试图跟她讲道理。

可我话没说完,女儿已经不耐烦地走进自己的房间,“砰”地关上了门。

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既担心孩子摆烂,又为自己叫屈。多年来,我一直努力做个负责任的好妈妈,既要努力工作,又要照顾家庭、教育孩子,天天忙得脚不沾地,却为何不被孩子理解和尊重呢?

在女儿看来,我的所作所为不是平和的纠错,而是无处不在的挑剔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后来,听到同事讲的一件事,我才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

同事说,当天她与朋友吃饭,朋友读小学的儿子也在。

朋友的儿子落座后,朋友说:“把餐布铺在腿上,别让汤汁溅到衣服上了。”儿子拿筷子,她说:“筷子往上拿一点,不然用着不方便。”儿子拿汤匙喝汤,她说:“拿汤匙要注意别碰得盘子叮当响,喝汤发出声音不礼貌。”

整个吃饭过程,朋友虽然一直在和同事聊天,但注意力会时不时地回到儿子身上,关心这关心那。后来,男孩受不了了,冲妈妈大喊:“你好烦人!”妈妈不乐意了:“我怎么烦人了?你怎么能这样和妈妈说话!”

最后,同事摇头:“这样的家长真吓人,我要是她儿子,也受不了。”

我良久无语。因为我也是这样的家长——女儿上幼儿园时,有段时间她专挑花坛的边沿走,我一看到就让她下来:“万一摔倒,脸磕破留下疤,可要后悔一辈子!”女儿上学后,我操心的事情就更多了:书包收拾没;橡皮、铅笔别乱放;口算后记得检查……

女儿不止一次地对我说:“妈妈,我知道了、知道了,你别说了!”“你要是真知道,我才懒得说呢!我这是关心你,对你负责任。”下次,我还是照说不误。

我以为自己是个好家长,因为我不像有的家长那样一味地盯着孩子的成绩看,而且孩子事情做得不好时,我也很少批评,总是平和地提醒孩子把该做的事做好。可这是我单方面的感觉。教育孩子有没有效果、效果如何,得看孩子的感觉。在女儿看来,我的所作所为不是平和的纠错,而是无处不在的挑剔。

我纠女儿的错,本意是想帮助她,让她更接近完美,可换来的却是女儿的反感、叛逆和愤怒,甚至破坏了亲子关系。这与我纠错的初衷,早已背道而驰。

如何纠错让才能让孩子不反感呢?我的心得体会是四个字:将心比心

我为自己多年来对女儿造成的伤害而愧疚,同时开始深刻反思。我想弄清楚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总忍不住纠错?

“孩子犯了错,不去纠正,难道听之任之?”相信很多家长都这样想过。自从有了孩子,我就陷入焦虑和担忧中,害怕小问题不管会变成大问题,甚至产生了一种“多米诺骨牌”的恐惧,武断地认为每一个可能性都会转化为必然性,并串联起并不合理的因果关系,推导出错误、毫无关联的结论。

很多家长都和我一样。比如,和同事一起吃饭的那个朋友,她的逻辑可能就是:孩子不懂用餐礼仪,长大后就没教养;长大后没教养,就不会受欢迎;在社会上不受欢迎,就会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

再比如,有些家长总盯着孩子的成绩不放,其逻辑是:孩子的成绩不好,就考不上好学校;考不上好学校,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人生就毫无意义。

在这种认知支配下,为避免孩子将来酿成大错,家长见一个问题抓一个问题,而且抓住了就不放,不断地纠错,一定要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及时改正。家长坚信,孩子照着自己说的去做,就会顺顺利利。可真的如此吗?非也!

在焦虑和恐惧中,家长会不自觉地将孩子的小问题放大,并绑上一个严重后果,完全忽略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其他很多可变因素。

同时我意识到,我之所以喜欢纠孩子的错,是因为我心中有个“完美的孩子”,每次看到女儿,我就情不自禁地拿她和心中“完美的孩子”比较,结果发现她有很多不足,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我一一指出。我以为,我这是关心、爱护,没想到,女儿感受到的却是我对她的不满和挑剔。她觉得,她在我眼里一无是处,所以才灰心丧气,想要躺平、摆烂。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逢错必纠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家长对孩子逢错必纠,自以为是求真务实的做法,其实很多时候并没有触及事情的本质。比如,我女儿爱跷二郎腿,坐下时弯腰驼背。我一遍遍地纠正她的坐姿,但她屡教不改,我很生气,认为她是故意跟我作對,态度有问题。

后来,我咨询了专业老师,得知孩子喜欢跷二郎腿,多半是因为椅子高度不合适,坐下时腿不省力,于是孩子会把腿跷起来休息,这时加个脚垫就能解决问题,而弯腰驼背,是孩子背部肌肉无力,根本不是一句“坐直喽”就能解决的,而需要对肩背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

孩子问题行为的背后,往往有深层次的原因。如果家长不探究,一看到孩子有问题就干涉,只会舍本逐末,费力不讨好,哪怕治了标,也不能治本。

看清楚这两点后,我决心换个思路养孩子:

1. 减少纠错频次

教育专家指出,孩子专心做事时,除必要的安全问题外,家长最好做到不打扰、不评论、不夸奖、不纠错。学习到这个知识点后,我改变了以前逢错必纠的做法,并量化纠错指标。以前,我一见女儿有做得不合我意的地方,就会指出。现在,我给自己规定每月最多对女儿纠错4次。而且,纠错前我会先和女儿聊聊,谈“收获”谈“惊喜”,然后再指出错误。指出错误前,我也会先问问自己:“孩子的表现,真有问题吗?必须指出吗?”当觉得必须指出时,我才指出。

女儿发现我不再对她上纲上线后,抵触情绪减少了,也能听进去我说的话了。

2. 将纠错权还给孩子

一天,我从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得知,谷爱凌的妈妈从不糾正孩子的错别字。当时,我很吃惊,觉得哪有这么不负责任的家长啊?现在我才明白,原来,人家不是不负责任的家长,而是更聪明的家长,懂得抓大放小,不会揪着孩子的小错误不放,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鼓励孩子多尝试并自己承担后果上。

女儿写作业马虎,每次作业完成后,我都要帮忙检查。结果,女儿一看有我把关,写作业更是敷衍了事。如今,我不再帮她检查作业,她没有指望了,只能自己检查,反而学会了对自己负责,写作业逐渐认真起来。

3. 允许孩子犯错

孩子的认知力和自制力都不如成年人,做错事是常态,而从犯错中学习,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孩子犯错,只要没有严重后果,在安全边界内,就不必管,让他自己承担后果就好。孩子虽然不成熟,有时任性、冲动,但同样也具有强大的反思和自我纠错能力。

在反思和自我纠错中,女儿收获了责任心、自信心,渐渐培养出成长型思维,并建立起了自我驱动机制。

没有人会一辈子不犯错。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错误中诞生的。当家长不再逢错必纠,孩子的心才会安定下来,思维才会打开,也才有机会培养责任感。

4. 如果必须纠错,就别让孩子反感

有时纠错是必须的。比如,孩子有问题却屡教不改,就需要家长指出,并督促他改正。那么,如何纠错才能让孩子不反感呢?我的心得体会是四个字:将心比心。

我们可以想想自己。我们做错事情时,首先会心怀愧疚。此时别人指责我们,我们会感到委屈,第一反应是辩解,如果对方不听,那么愧疚就会变成怨恨,我们会和对方争吵;当别人没有指责而对我们表示理解时,我们会感动,并下决心:下次一定不再这样了。

孩子也如此。

当他做错事情时,内心惶恐不安,这时你责备他,是对他的攻击。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他会启动自我防御机制,反驳你、反抗你、反感你。当你不责备他,而是给予理解、安慰,认为孩子对事物的分析有偏差是正常的、做错事在情理之中时,孩子保全了面子,先是会感动,接着就会反思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对。

总之,再对女儿纠错,我会先把自己带入女儿的角色,站在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考虑她的尊严,用真诚的态度、平和的语气指出她的不足,并让她相信,我完全是为了她好。这样,她不仅不反感,还会接受我的意见,并很快改正错误。

【编辑:杨  子】

猜你喜欢

二郎腿女儿作业
常跷“二郎腿” 当心长“蚯蚓”
大三的女儿
海的女儿
“嚣张”的磊编
二郎腿趣事
作业
跷二郎腿会升高血压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我想要自由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