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族字的孳乳规律探究

2023-09-28梁晓洁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固原756000

名作欣赏 2023年12期
关键词:引申义形声字谓之

⊙梁晓洁[宁夏师范学院,宁夏 固原 756000]

对同族字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东汉的《说文解字》,许慎最先注意到某些形声 字中的声符具有表音和表意的双重功能,并将之命名为“亦声字”。继而,南朝梁顾野王在其著作《玉篇》中阐发了同一声符字之间的联系,并有意将属于同一声符的汉字进行联系。有宋之际,王圣美将这种认识归纳为完整的理论——“右文说”。然而,王圣美认为所有的形声字都是声符表意,存在以偏概全之嫌。近人沈兼士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学术成果,第一次建立了“右文说”系统的、科学的理论,并总结了七条公式。但他仍认为声符表意的是形声字,与真正的形声字相混。后继者蔡永贵在总结前辈学者理论经验的情况下,克服了“右文说”在研究对象范围上等诸多不足,建立了科学、系统的汉字字族理论,为我们研究汉字孳乳历史及孳乳规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宝贵的理论。蔡永贵认识到:“在今人所谓的形声字系统中,包含着一部分‘母文类属字’,本来是‘母文+类属标志’的字,后世渐渐以为是一般的形声字,与另一部分真正的形声字合而为一。”①而研究汉字字族,其实也就是对由母文孳乳分化为母文类属字的过程和规律的研究。

汉字字族的孳乳是呈现规律性的,具体表现为以母文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或基因义素为义核,添加类属标志造新字,从而承担根词的某个义项或在根词基础上孳乳而来的新词的意义。其中,以母文的假借义为义核添加类属标志造出的一族新字,孳乳字的母文原是假借而来的,所以这族孳乳字属于另外一个字族。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孳乳规律呢?首先,汉字是用来记录汉语词汇,其发展必然会受到汉语词汇的影响。王宁先生将词汇的发展归结为三个阶段,即“原生阶段”“派生阶段”“合成阶段”②。在“原生阶段”,汉字对汉语词汇的记录基本上是一一对应平衡的,而到了“派生阶段”,这种字词平衡关系被打破。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生产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事物认识水平提高,这些都会反映到语言方面,而语言的变化发展必然促进词汇的引申发展。“一般认为,词义引申到了引申义相对独立时,派生新词;在很多情况下,新词派生后文字要相应分化以分担新产生的职务,这就是词的派生推动文字孳乳。”③因此,汉字孳乳便从词语的派生中受到启发。词语派生是通过新词在旧词的基础上保留核义素而添加类义素的方式,所以汉字的孳乳也采取在本字的基础上添加类属符号,进而分化新字的办法。为了说明字族的孳乳规律,需要对某一字族进行探究,本文将以“奇”族字为例,对《王国维遗书》第九卷《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和《说文解字》中的所有从“奇”得声的字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探究,从而揭示母文“奇”的孳乳规律。

一、母文“奇”字释义

奇,《说文解字·奇部》:“异也。一曰不耦。从大从可。”《说文系传》:“臣锴曰:‘大可,是异也。’”但唐兰的《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中认为:“奇字,像骑在人背上,后来骑马的骑,就是由此发展的。”④这里我们比较赞同唐兰的观点,因此“奇”字的本义应当为“骑、立也”。

“奇”以“骑、立也”为本义,因骑的时候腿分于两侧、两旁,故引申出“偏、侧”之义。“偏、侧”与“正”相对,是一种特殊的状态,故引申出“奇特、特殊”之义。奇有“奇特、特殊”之义,从感情色彩方面来说,则可以向褒义、中性、贬义这方面进行引申。向着褒义的感情色彩方向进行引申,物中之“奇”引申出“善、美好”之义。向着中性的感情色彩方向进行引申,数中之“奇”引申出“奇数”之义。因古人认为奇数是数字中极其特殊的一类,比如中国古典哲学原型的思维模型是和数学模型高度统一的,皆是“以奇数演化公式大化其类”⑤。

二、母文“奇”的孳乳

(一)以母文本义“骑、立也”为义核,添加类属标志

骑,《说文解字·马部》:“跨马也。从马奇声。”《说文解字注》:“两髀跨马谓之骑,因之人在马上谓之骑。”《说文解字约注》(以下简称《约注》):“两足分张,各跨马之一旁,因谓之骑也。”也就是说,“奇”字本义表示“骑马”之义,后为使表意更加明确,在母文上加了特定类属标志“马”,以承担母文本义。如《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百金之子不骑横。”这里“骑”即表示“跨之”之义。今按:“骑”的意思为“人两髀跨马”,即表示两足分张,立在马上。

(二)以母文引申义“偏、侧”为义核,添加类属标志

1.攲。《说文解字·支部》:“持去也。从支奇声。”《说文解字注》:“支有持义,故持去之攲从支。宗庙宥座之器曰攲器……《广韵》:‘㩻、不正也。’”段说,攲本义为“用箸夹取”,因“箸必邪用之”,故含有“不正”之义。今按:攲即不正,则是有所偏侧。

2.倚。《说文解字·人部》:“依也。从人奇声。”徐《笺》:“《广雅》曰:‘倚,依也。’凡身有所倚,则必少偏,故引申之义为偏。”故“倚”本义为“依也”,又引申出“偏”义。今按:“倚”的意义许慎训为“依”,因身体有所依恃,含有“偏、侧”义。

3.剞。《说文解字·刀部》:“曲刀也。从刀奇声。”《说文解字注》:“高注《俶真训》曰:‘剞、巧工钩刀。’”《说文解字今释》:“剞……弯刀。”故“剞”表示弯曲的刀子。今按,《中文形音义综合大字典》:“乃指专用为刻镂的刀而言,故从刀。又以奇与正相反,刀以直为正,以曲即不直为奇,故剞从奇声。”⑥故剞含有“偏、侧”之义。

4.掎。《说文解字·手部》:“掎,偏引也。从手奇声。”《说文解字今释》:“掎,偏向一方牵引。”《约注》:“舜徽按:古云偏引,即今语所称一偏拖也。……此亦偏引一事耳。”今按:掎本义为偏引,有所偏侧。

5.齮。《说文解字·齿部》:“啮也。从齿奇声。”《说文解字注》:“按凡从奇之字多训偏。如掎训偏引、齮训侧啮。《索隐》注《高纪》云:‘许慎以为侧啮。’”今按:齮表示侧咬。

6.輢。《说文解字·车部》:“车旁也。从车奇声。”《说文解字注》:“谓车两旁,式之后、䡈之下也,注家谓之輢。按輢者、言人所倚也。”《通训定声》:“车之两傍人可倚之处也,兵车戈殳戟矛皆植于輢。”今按:輢即表示“人可凭依的木板”,即让人身体稍微偏侧斜靠之地,有“偏、侧”义。

(三)以母文引申义“奇异、奇特”为义核,添加类属标志

1.猗。《说文解字·犬部》:“犗犬也。”《义证》:“赵宦光曰:“猗,犗,并割势异名。”《约注》:“犗犬谓之猗,今语则称阉。”即猗特指骟去睾丸之犬。今按:“猗”与其他正常犬类相比,是一种“奇异、特殊”的存在。

2.觭。《说文解字·角部》:“角一俛一仰也。从角奇声。”《说文解字注》:“觭者、奇也。奇者、异也。”《约注》:“觭之言奇也。凡角以两相对值为美。若一俯一仰,则形异且不耦矣。”今按:觭,乃是造型奇特的一种牛角。

3.畸。《说文解字·田部》:“残田也。”《说文解字注》:“残田者,余田不整齐者也。”《约注》:“田以比例整齐为美,若奇零则不整齐,形似于残缺不全矣。”可见“畸”为不整齐、不规则的田地。今按:“畸”即表示画井田时剩下的、形状奇特的一种田地。

5.㱦。《说文解字·歺部》:“弃也。从歺奇声。俗语谓死曰大㱦。”又:“歺,列骨之残也。从半冎。”《说文解字义证》(以下简称《义证》):“俗语谓死曰大㱦者,通作奇。”今按:㱦与生存在世的人不同,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

(四)以母文引申义“善、美好”为义核,添加类属标志

1.旖。《说文解字·㫃部》:“旗旖施也,从㫃奇声。”《说文解字注》:“《桧风》:‘猗傩其枝。’《传》云:‘猗傩、柔顺也。’”《汉语大字典》:“旖旎,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柔和美丽。”⑦又《说文解字·㫃部》:“旌旗之游,㫃蹇之皃。”即㫃表示旌旗飘扬的样子。今按:旌旗随风飘动时,十分柔和美好。

2.绮。《说文解字·糸部》:“文缯也。”《说文解字注》:“谓缯之有文者也。文者、错画也,错画谓䢒逪其介画。缯为䢒逪方文、谓之文绮。”“缯”表示古代丝织品总称,而“绮”特指“有文彩的丝织品”。今按:可见“绮”是一种颜色“鲜艳、美好”的布帛。

3.椅。《说文解字·木部》:“梓也。从木奇声。”《说文解字今释》引《本草纲目·木部·梓》:“梓之美文者为椅。”《说文通训定声》:“椅木有美文。”今按:“椅”是一种木材质地“优良、美好”的木材。

(五)以母文引申义“奇、偶之奇”为义核,添加类属标志

1.踦。《说文解字·足部》:“一足也。从足奇声。”《说文解字注》:“《管子》:‘俈尧之时,一踦腓,一踦屦,而当死。’谓一足剕、一足屦当死罪也,引伸之凡物单曰踦。”今按:“踦”即表示单足之称,含有“奇数”义。

2.錡。《说文解字·金部》:“鉏䥏也,从金奇声。江淮之闲谓釜曰錡。”《句读》:“《召南》:‘维錡及釜。’传:‘有足曰錡,无足曰釜。’”徐《笺》:“錡之言踦也,一足谓之踦,三足釜谓之錡,皆单数也。”今按:錡当是一种三足的器皿,而三足为“奇数”。

3.寄。《说文解字·宀部》:“托也。从宀奇声。”《说文解字注》:“《言部》曰:‘托、寄也。’《方言》曰:‘餬,托,庇,寓,媵,寄也。’”徐《笺》:“寄者,羁孤之意,故用奇为声。奇者,单独也。”今按:“寄”表示一个人寓居,含有“奇数”义。

4.徛。《说文解字·彳部》:“举胫有渡也。从彳奇声。”《大广益会玉篇》:“举足以渡也。”《约注》:“徛之言踦也,谓以一足前后相续而过也……止容一足相越以进,不能两足分张并行其上,故名之曰徛。”今按:故“徛”本表示“以一足渡河”之义。

(六)待考的从“奇”得声的字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奇”族字的分析探究可知,“奇”族字的孳乳是呈规律性的,最终表现为两条孳乳路径:一条路径是以母文本义为义核,添加特定的类属标志,以记录母文的本义。比如,以母文本义“跨、骑也”为义核,添加类属标志“马”,孳乳出骑这个字。另一条路径是以母文引申义为义核,添加特定的类属标志,以记录在此基础上派生而来的词义。比如,以母文引申义之一“偏、侧”为义核,添加类属标志“支”“人”“车”“刀”,孳乳出攲、倚、輢、剞;以母文引申义之二“奇异、奇特”为义核,添加类属标志“犬”“角”“田”“牙”,孳乳出猗、觭、畸、;以母文引申义之三“善、美好”为义核,添加类属标志“方”“糸”“木”,孳乳出旖、绮、椅;以母文引申义之四“奇、偶之奇”为义核,添加类属标志“足”“金”“宀”“彳”,孳乳出踦、錡、寄、徛。

总之,解决好了汉字字族孳乳发展规律问题,就能准确把握汉语词汇的孳乳方向与孳乳过程,采取发展的、历史的眼光去看待理解形声字与母文类属字关系的问题。

①蔡永贵:《汉字字族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页。

② 王宁:《训诂学原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页。

③黄易青:《汉字的自然孳乳与自觉规范》,《语文建设》1997年第2期,第30—33页。

④ 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编纂:《古文字诂林·第5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072页。

⑤ 李秀美、王全年:《汉字发生同构律》,《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年第5期,第126—127页。

⑥ 高树藩:《中文形音义综合大字典》,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50页。

⑦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41页。

猜你喜欢

引申义形声字谓之
认识带“氵”的形声字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小议形声字
形声字运动会
Using Contemporary Logic to Analyze Pre-Qin Logic*
“耐”字原是剃胡须
画说汉字——摆(ba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钱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