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庄思想传播及其意义研究

2023-09-28陈颢赵文姬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名作欣赏 2023年12期
关键词:道德经著作老子

⊙陈颢 赵文姬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老子思想和庄子思想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老庄思想注重整体和谐,以“无为而治”、天人合一为主要表征,对中国人的经济、政治发展方式、人际交往模式和生态治理观念等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在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老庄思想的精华,研究老庄思想的传播及其影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老庄思想的传播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最能体现老庄思想的就是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庄子所著的《庄子》,这两本著作凝练了他们的思想精髓,可以说是老庄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老子和庄子的思想通过这两本著作传播较为广泛,时间最久,影响也最为广泛。

(一)老庄思想在日、韩的传播

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据《日本国史略》记载:“孝灵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来。或云,徐福率童男女千人,赍三坟五典来聘。福求药不得,遂留而不归。或云,止富士山。或云,熊野山有徐福祠。”徐福是秦朝方士,汉之前称道士为方士。可以推测,徐福那时便有可能将老庄思想带入日本了。

而在之后的数百年中,有不少中原的移民到了日本,中日交流中不仅有贸易商品的交流,也有了思想文化的传播,汉字和百家经典书籍也流传到了日本,对日本社会思想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不少学者认为,大约在4世纪5世纪,老庄思想便随着《庄子》一书,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

在日本的飞鸟时代,由圣德太子推行的推古朝改革便大量吸收了中国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多思想。据史书记载,圣德太子对《道德经》《庄子》颇有研究。在他颁布的《宪法十七条》中早就有“绝餮弃欲”的说法,这与老子《道德经》中提到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提法相似。

日本对中国文化非常向往,隋唐时期派出了“遣唐使”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学习思想文化。这些使者将大量的经典书籍带回了日本,其中便应该有老子、庄子这些思想著作。成书于公元712年的日本历史和文学著作《古事记》便有了“无为”“无名”这些老子、庄子思想的记载。

在平安时代、镰仓时代,老子、庄子等思想著作在日本得到了翻译、注解,并得到了广泛流传,在那个时期流传至今的老子和庄子的著作有近八十种,当时不少佛教著作中都有老庄思想的引用。而到了江户时代,研究老庄思想的著作更是达到了两百余篇,老子思想作为独立体系的思想,被广大知识阶层所关注和研究。古代日本知识分子既阅读注解老子、庄子的著作,同时以老庄思想熏染自身的精神生活。

在朝鲜半岛,朝鲜三国时代流传的文献就已能见到的老子、庄子的思想。因为朝鲜半岛的读书人熟悉汉语,便于中国的经典书籍在朝鲜半岛的流传。与道教相承的五斗米教,据考证在公元3世纪就已传入朝鲜半岛。

到了公元7世纪,朝鲜半岛处在高句丽时期,唐朝还派遣过官员到高句丽进行《道德经》的宣讲,而高句丽国王也特地派遣使者去唐朝学习老庄思想。高句丽不少国王尊崇道教,广设道观,讲习道法,提升道士地位。在这段时期,作为老子著作的《道德经》更加广为人知。

到了公元14世纪以后,进入朝鲜王朝统治时期,因为统治阶级的需要,推崇儒学,老庄思想受到排斥,相关研究著作开始减少,但仍有朴世堂《新注道德经》等五本老子的研究著作传世。据史料记载,南宋理学家林希逸的《庄子鬳斋口义》在当时也流传甚广。

在今天的日、韩,老子和庄子的著作也比较受社会欢迎,在民间有不少纪念老子、庄子的社会活动。

(二)老庄思想在越南的传播

学者郭廷以在《中越一体的历史关系》中指出:在环绕中国的邻邦中,与中国接触最早,关系最深,彼此文化是同一体的,首推越南。公元前214 年,秦始皇设置象郡,象郡就包括越南北部。到了公元前111 年,汉武帝在原来“南越国”的地方设置了郡县,其中有三个郡县的辖区包含着今天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地区。汉代帝王委任了中原的官员前往这些地区进行治理,倡导礼仪,汉字以及中原的思想文化便在越南流传开来。

公元2世纪的东汉,老庄思想便在越南流传。在东汉献帝时期,生活在交州(治所包括今天越南的中北区域)的牟子在《理惑论》中便二十余次提及老子,包括老子所说的“绝圣弃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之为物”等言论,牟子自称“兼研《老子》五千文”。由此可见,在东汉时期,老庄思想便在越南有学者研究并传授给弟子。

而道教的传入在越南更有本土化的发展,类似中原“黄巾起义”“五斗米道起义”这样以道教为精神纲领的起义,越南也有“卢循起义”,这些起义虽然被镇压,但也促进了包含老庄思想的道教在越南的广泛传播。到了隋唐时期,据记载,道教成为越南的主要宗教之一,有二十余座有名的道观。

到了10世纪越南建国后,统治者根据需要,儒家思想受到抑制,佛教和道教受到广泛推崇。老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在陈朝、李朝时期,开科取士时不仅录取儒家子弟,也会录取老庄子弟。18世纪,越南著名的思想家黎贵惇对《道德经》进行研究,写下了《道德经演义》,传播老子、庄子思想。

到了现代,老子和庄子的著作经常被翻译成越南文字出版,老庄思想的影响在不断增强,并为越南学者所欣赏推崇。

(三)老庄思想在西方的传播

老庄思想中,首推老子的思想,在西方广为传播,据说老子的《道德经》是西方人最熟悉的中国哲学著作,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四百余种版本。可见发行量之大,受大众欢迎程度之深。

16世纪,老子《道德经》通过传教士等诸多途径传入了欧洲,最早是从“基督”的角度被诠释。被誉为17世纪的亚里士多德的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哥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就对中国哲学情有独钟,研读过老子《道德经》,他把老子“道法自然”的论述推崇为“自然神论”,莱布尼茨认为老子“一生二”的思想,就是属于“辩证法”。他认为老庄思想中的“无有”思想和他的“函数论”异曲同工,更是钻研《易经》,发现了其中二进制的奥秘。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认为老子思想是“真正的哲学”,他在《历史哲学》一书中指出:“老子的著作,尤其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的推崇。”黑格尔还阐述了“道”的具体含义,在《哲学史讲演稿》中他说:“人如果明白道的本原就掌握了全部普遍科学。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叔本华、文学家歌德都对老庄学说赞誉有加。”

法国启蒙运动中著名的经济学家魁奈提到过老庄思想的“无为而治”,他认为“自然法则被所有国家都忽略了,只有中国除外”。老庄的思想和18 世纪中后期流行于法国的经济学流派之一法国重农学派的思想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强调自然秩序、强调“无为”和内部平衡、均衡的运动。

在俄罗斯,以老子为代表的老庄思想最受重视,《道德经》的翻译和研究不亚于《论语》。19世纪的汉学家瓦西里耶夫撰写了世界第一部中国文学史,在《中国文学史纲要》一书中,他全面地介绍了儒释道诸子百家的作品,并写下了《东方的宗教:儒、释、道》,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位研究中国文学的院士。

俄国著名的作家托尔斯泰则明确表示:老子对他的影响是“巨大”。他从1884年开始翻译《道德经》,1910年出版了名曰《中国圣人老子语录》。他在《论老子学说本质》中提出:“老子学说和基督学说本质相同”,他很赞同老子学说,主张“道德上的自我完善”。正是有了托尔思泰这样的大家的推崇,助力了老庄学说在俄国的流传。

在英国,研究中国的著名学者李约瑟认为:“老庄所说的道,是宇宙运行的天道,是自然的法则”,“中国没有老庄,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在美国,汉学学者艾兰研究老庄思想,在《水之道于德之端》一文中指出:“道”像水一样滋润了万物。哲学学者罗伯特·C.所罗门在《世界哲学简史》中将老子、庄子思想称之为“东方智慧”,认为孔子思想和老子庄子思想是中国思想史的两个主要流派。甚至在美国总统的国情咨文中,也引用了老子的名言“治大国如烹小鲜”,足可以见老庄思想的影响力。

二、老庄思想传播的意义

老庄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注重整体和谐,强调尊重规律,老庄思想在传播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在协调经济、政治方面都有积极作用,研究老庄思想在世界各地的传播现状,有助于推动国家间、地区间的和平和可持续发展。

老庄重视人与宇宙的关系,认为人与宇宙从本质上具有同构性,因此强调万物平等,要尊重宇宙自然规律。这可以从老子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帛书·道篇》 25章)中窥见一斑。由此可见老庄思想主张万事万物借由道而生,无论是天地运行还是人伦都有要遵循规律。并且强调人与宇宙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优劣之分,人也应该遵守自然界运行的规则。同时,老庄思想强调人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应该考虑长远利益,注重可持续开发和利用。随着工业化的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开始出现,甚至严重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比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都制约着本国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尤其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管齐下”,做到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在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尊重并且保护自然,找到人与自然矛盾所在,并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天人合一,构建美好家园。

老子主张平等,人无等级之分,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和平共处,不因社会阶层、贫富差距而区别对待。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而广之,也可适用于国家之间的关系。因此,各国在处理国际关系,开展国际交流时应该平等包容,互惠共赢,而不应恃强凌弱。老庄思想中包含了很多伦理道德规则,将这些规则放置于国家关系之中,有助于推动国家间、地区间的友好往来,构建良好的国际秩序和环境,帮助各国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

清静无为的基本含义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应该采取和平宽容的政策,对内营造一种自由、轻松、稳定的政治局面,对外形成一种和睦、安宁的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从个别地区来看,还存在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国家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良好稳定的国际发展格局和稳定的秩序有助于推动国家间的经济发展,保障百姓安居乐业。老庄思想中的精华随着时间发展,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其中的智慧将继续影响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为中国也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提供精神栖息之所。老庄所注重的这种整体和谐的思想,有利于解决各国之间在进行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摩擦和分歧,为国家关系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道德经著作老子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杨大春著作系列
李帆著作系列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智者老子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