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国维三首《绝命诗》的生命书写

2023-09-28施伟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104

名作欣赏 2023年20期
关键词:东阳苏州

⊙施伟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104]

苏州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巷山塘街800 号是张公祠,即张国维祠堂,也是中国南社纪念馆。张国维(1595—1646):字玉笥,浙江东阳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出生,其时朝廷政治腐败,连年饥荒,灾民遍野,张国维幼有大志,常以名臣豪杰自励。明天启二年(1622)张国维中进士,授番禺知县。崇祯七年(1634),升任右佥都御史,弹劾、罢免了副都御史杨所修、御史田景新,这两人都是阉党魏忠贤的党羽。后来他上书朝廷,对当时政治提出平治刑罚,广开言路,恩威并施的建议,但是没有被完全采纳。

张国维为人宽厚,得到士大夫们的拥戴。他所辖的郡县发生灾害,都替百姓向朝廷请命。他多施惠政,在苏州大力兴修水利,对治理太湖、开挖苏州九里石塘及平望内、外塘,长州至和等水塘,垒砌松江的防海堤,疏通镇江及江阴的灌运河道,都做出了成绩。他还将治水经验整理刊印成《吴中水利全书》。

崇祯七年(1634),国维升任左佥都御史,外出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当年清军进犯桐城,当地的官军全军覆没了。张国维正当壮年,却因此一夜之间头发、胡须都变白了。张国维带兵赶到增援,终于解除了桐城之围。崇祯十六年(1643)清兵大举南下,张国维受朝廷之命赶往江南、浙江管理练兵、运饷等事务。张国维离开北京才十天,北京就失陷了。崇祯十七年(1644)福王急召张国维到南京协理军政,可是不多日南京也失守了。六月,张国维到台州朝见鲁王,请鲁王监国。鲁王当天就移驻绍兴,提升张国维为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让他在钱塘江上统帅部队。一开始张国维连续收复了富阳、于潜,在沿江的要害地带扎下木城防守,想做持久战的打算。顺治三年(1646)五月,鲁王逃到台州航行离去,张国维也只能返回家乡金华东阳防守。六月他看到大势已去,无法支持下去,在清顺治三年(1646)六月的一天深夜,东阳一座古朴的宅院里,张国维坐在书桌前久久地沉思,长长地叹息,他在一幅白绢上奋笔疾书,写下了三首《绝命诗》,然后在绢尾落款:“大明遗臣张国维绝笔”。

MSBR工艺中一道重要的工序就是控制排泥时间,其决定了整个系统中的污泥浓度。除此之外,间隔时间以及排泥次数都会影响污泥浓度,并且影响到脱水机的工作效果。MSBR工艺处理过后的剩余污泥有较高的含固率以及含水率,这样就可以直接由脱水机进行处理,不需要通过机械进行浓缩,从而降低了成本。但是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活性污泥的浓度增加比较快,尽管排泥时间比较合理,但是系统中存在的污泥浓度依然很好,严重影响水质,导致水体较为浑浊。将排泥次数以及间隔时间改变之后,污泥浓度过高的情况依然没有改善,并且出水量情况也没有改善。

其一《自述》:艰难百战戴吾君,壁垒东南气厉云。死去仍为朱氏鬼,精灵常傍孝陵坟。

其二《念母》:一暝纤尘不挂胸,惟哀老母暮途穷。仁人锡类能无虑,存殁衔恩结草同。

张国维三首《绝命诗》第一首写出了张国维自己一生的追求,寒窗苦读,金榜题名,施展抱负,造福于民,报效朝廷,忠贞不已。第二首抒发对母亲大人的生养之恩难以报答,忠孝不能两全的愧疚,引用衔草结环的典故比喻对母亲感恩报德,永远不忘。第三首写给儿子,张国维一直希望儿子苦读诗书,施展才华,但是生不逢时,明朝大势所趋,若老天还能怜惜抚慰,让儿子就做一个田间耕种的平凡之人。

其三《训子》:夙训诗书暂鼓征,而今绝口莫谈兵。苍苍若肯施存恤,秉耒全身得所生。

三首诗凸显了志士张国维的刚硬坚毅的一面,也有面对母亲、孩子的柔弱的一面,国难当头他只能做出取舍,让人看到了一种气节一种悲壮。

据说张国维写完三首《绝命诗》,把夫人和两个儿子叫到跟前,很严峻地问儿子:“大明大势已去,为父救国无望,我想听听你们俩的生死抉择。”

长子世凤明白父亲的意思,大声说:“父亲请放心,儿不孝,但是绝不偷生!”张国维满意地点了点头。次子世鹏还没有反应过来,只是下意识地对父亲说:“禀告父亲,我……我……我……”话音未落,张国维不假思索,随手拿起书桌上的石砚朝世鹏砸去,世鹏猛然惊醒,头一偏才得幸免。世鹏立即跪在父亲面前泣不成声地说:“父亲,为儿不孝,儿子为国愿意从容尽节,慷慨捐躯,唯祖母年迈八旬……”张国维听了次子的陈述,才理解儿子的一番孝心,连忙把儿子扶起来说:“父亲错怪你了!你们绝不会做异朝臣民!”

我在院子里发现了一只小蚂蚁。这只蚂蚁,差不多有一粒米那么长,全身乌黑发亮。只见它这边走走,那边逛逛,既像是在认真地寻找食物,又像是在那里独自快乐地玩耍。看着小蚂蚁如此悠闲,我莫名冒出了一个奇怪的念头:蚂蚁怕水吗?它会游泳吗?

陈子龙走后,张国维细心审阅后,赞为“经国之书”,认为这是一本难得的奇书。他一方面和松江知府方岳贡商量合力将此书出版,一方面让陈子龙着手整理、删补,便明确地称它为《农政全书》。崇祯十二年(1639)经过陈子龙的删繁补缺,灿然成《农政全书》六十卷,七十多万字。张国维亲自为《农政全书》作序,并让松江知府刊印出版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终于完成了徐光启的遗愿。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是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齐名的著作,是我国的四大农书之一。

一、疏通水利,泽被东南

崇祯九年(1636)张国维上书请求开浚吴江泄水通道。修吴江石塘,勘核全坍应修一千五十五丈,半坍二千八十六丈,平望西诸聚水缺,筑内外塘七百六十丈。针对太湖洪水下泄不畅,张国维疏浚了上海、松江、嘉定等地河道,还修筑了许多县内桥梁、塘堰、漕渠、河浜驳岸。

张国维亲力亲为,巡视农田,巡视河道,没有当地官员陪同,没有前呼后拥的仪仗,他认真地探溯河流走向,精密地绘制了水利图。他与农民谈抗旱法,下至田郡,体验百姓之苦。自张国维离任后,苏州百姓说再也不睹此风之官员了。所以当时苏州的百姓经常在田间地头看见张国维的身影,他已经在巡汛的调查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治水工程的规划图。

《绝命诗》三首之第一首“自述”书写了张国维一生的志向,他从小受家庭影响,怀抱远大的报国之志。明末之时,朝廷风雨飘摇,岌岌可危,努尔哈赤率领的清朝军队在东北的山海关外对大明王朝虎视眈眈,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张国维在崇祯七年(1634)毅然受命,为右佥都御史兼十府巡抚,驻节苏州。可是江南由于雨水连绵,水利失修,河道泄洪不畅,水灾泛滥,张国维一到苏州就了解民情,苏州河湖纵横,夏季一到大雨滂沱,大水横溢民田。

南明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五月,鲁王手下大将方国安拥王南行。在张国维一方,虽将士英勇杀敌,屡有斩获,但毕竟小胜不足以扭转全局,反清复明的壮志总难实现。然而在这样的困境下张国维誓死苦守钱塘江南岸,前后竟达一年之久。

苏州百姓对张国维极为敬重,为他在苏州山塘街建了生祠,年年祭拜。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社团组织南社第一次雅集就选择在苏州虎丘山塘街的张国维祠,深有寓意。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祠中,有张国维的石刻画像,题词为:“抚绥十郡,大度渊涵,疏通水利,泽被东南。”

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南京陷落,张国维谒鲁王于台州,请王监国。鲁王封其为太子太傅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督师钱塘江。七月,克复富阳。八月,克复于潜。鲁王赐给张国维尚方宝剑以统诸军。可惜大厦将倾,总是独木难支。

崇祯十五年(1642),张国维由于功绩突出,被提升为兵部尚书。崇祯十六年(1643)四月,张国维带兵与清军作战于罗山,由于不了解敌情,大败,牺牲二万余人。崇祯皇帝偏信谗言,将张国维解职返乡。同年七月,追论罗山事,崇祯皇帝又下令逮解回京,将其下狱。当押解张国维的船经过苏州时,成千上万群众拦道跪拜这一当年的“白头巡抚”。士民号哭,阻塞枫桥。有的百姓自发杀牛宰羊,痛哭生祭,还有士绅聚集在张公祠内商量推派代表赴京为其申辩。请愿者中有人表态:只要张大人没事,我东南民众愿意从军随其抗清;又有人特向崇祯建议:东南民众忠勇善战,若让张国维回乡募兵筹饷,可解国难。这才打动了崇祯皇帝的心,念张国维治河有功,将他释还。

二、著书立说,馈遗后人

张国维第二首绝命诗抒发对母亲大人的生养之恩,也是他内心愧对母亲大人未能尽孝的痛苦之情的真实流露。他生于乱世,一直奔波不息,没有时间安家尽孝。尤其在苏州任十府巡抚期间,大兴水利,白天奔波,夜晚挑灯,所撰的书稿为《吴中水利全书》,来源于他在苏州亲自调查水系分布,并将调查结果与治水经验全部记录下来的资料,他将积累了数十年的治水经验,写成并刊刻了一部七十万字、二十八卷的《吴中水利全书》,成为我国古代篇幅最大的水利学巨著。《吴中水利全书》成书于崇祯十二年(1639),先题名为《三吴水利全书》,后命名《吴中水利全书》,被收入《四库全书》。这书是张国维用俸禄自费出版的,没用一分钱公费,这是明朝从政官员中极为罕见的,后人敬其高风亮节,洁己奉公,浙江东阳张公祠门前的坊额刻有“泽被东南”,背后刻有“风清江海”的赞语。

崇祯十一年冬(1638)的一天,江南名士、后来成为“复社”“几社”领袖的陈子龙来拜见张国维,他带来了徐光启的农学巨著《农政全书》。张国维任十府巡抚期间,也经常向当地的名士请教,所以很多的有识之士都很信任张国维,陈子龙也是其中之一。张国维听说陈子龙拜见,虽然刚睡下不久,还是急急忙忙披上衣服出来相见,陈子龙急不可待地从怀中掏出书稿,递给张国维,急切地说:“张大人,这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手稿,烦请您看一下,我想帮他整理出刊。我素来十分敬佩徐光启,早年曾到北京拜访他,请问当世之务。徐光启负经世之志,博究天人,但都着重于实用。至于农事,尤所用心。徐光启以为农事系生民率育之源,国家富强之本。先生为国事积劳成疾,不治而逝,遗命其孙缮成《农政全书》。其次孙徐尔爵将先生的《农书》草稿数十卷交给我,我日夜抄录,今日书稿已经抄录完毕,交给大人一阅。”张国维慨然应允。

接着张国维穿戴衣冠,拿起书桌上的诗稿,从容交给夫人:“忠孝不能两全,身为大臣,宜在必死。”夫人理解张国维的心情,可是当他们接过三首《绝命书》都泣不成声。张国维走到后院内池塘边,抬头仰天长啸,突然纵身跳入池塘,家人急忙打捞,可是张国维已气绝身亡。家人将他的遗体搬到厅堂中,帮他整理衣裳,扶他坐在太师椅上。清军骑兵到达,见张国维端坐大厅,面色如生。后人将池塘命名为“靖忠塘”,清廷追加谥号“忠敏”。

同年,水乡泽国的苏州又经历了久旱不雨的日子,这也是百年难遇的灾难。在苏城的街巷到处是唇焦舌燥的百姓拥挤在一口口干枯的井台边,可是一点点的水源根本满足不了百姓的用水需求,人们筋疲力尽,奔走呼号。在苏州东中市的承天寺内,达始和尚看着饱受旱灾的黎民百姓内心特别沉重,他发动寺内的众僧挖掘院中的已经淤塞多年的枯井,想寻找水源。

没想到挖到一个长方形铁盒,他们将锡匣打开,是一部书稿,展开书稿,封面上书“心史”二字,原来这是南宋著名诗人郑思肖《心史》诗集手稿。书稿字迹清晰如新。后人称其为《井中心史》或《铁函心史》。书中说的全部是南宋亡国的痛史,表述了一个普通人对国家民族坚贞不渝的忠义之心。此事很快传遍苏州的大街小巷,张国维得知立即前往承天寺,拜读郑氏书稿,认为是一部天下奇书。张国维又慷慨捐出俸金出版此书,并在井旁立碑纪念。几年后,清兵入侵中原,参与此书付印的官员,后来全部以死报国。可见这部奇书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许多人的爱国之心,也不愧为一部激励中华儿女的最好教科书。

三、靖忠报国 以身殉节

绝命诗第三首写希望儿子坚守气节,做一个田间耕种的平凡之人。张国维自己的一生也是他们最好的榜样。崇祯十七年(1644),北方的清军已经大举攻明,明廷告急,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崇祯皇帝投缳自尽。五月,清兵占领北京。不久,南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改年号为弘光,福王令张国维协理戎政。继而又令他往山东讨贼,以功加太子太保。在国破家亡之际,张国维大义凛然,坚持对清军誓死抵抗。

由于张国维在治水方面的声望,也由于北运河漕运对明王朝经济的举足轻重,崇祯十三年(1640),张国维被擢为工部右侍郎,加兵部右侍郎,总督河道,兼理提调徐(州)、临(清)、津(门)、通(州)四镇漕饷的钱粮大事。

高职院校主要目标是培养职业能力较强的人才。酒店英语是一门联系实际应用的一门课程,具有目标明确、应用广泛的特点,因此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专业英语交际能力、礼仪服务能力、岗位实践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患者送入手术室后,应尽量缩短通道内停留时间;手术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保持动作轻柔、准确,注意保护隐私,术中用恒温水毯做保暖工作,外露皮肤用毛巾包裹;关注监测仪显示指标水平,重视患者生命体征、尿量以及皮肤颜色等指标,实施局麻时,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感受;术中严格按照六查十二对,清点手术器械、设备以及药品。

张国维任右佥都御史期间,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六年,由于大兴水利,取得了农业丰收,江南百姓也过上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张国维为官一任,勤政恤民,由于操劳过度,四十岁不到已经头发全白,人称“白头巡抚”。

传统的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需要大量的作业工人对原材料进行现场加工,费时费力,而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不需要作业工人进行现场加工,因而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因为采用预制构件,所以避免了作业工人现场作业时的危险,提高了作业的安全系数,有效地降低了对作业工人的医药费的支付。传统的技术所需工序复杂,需要非常有经验的作业人员进行现场掌控,而现在采用的技术简单易行,简化了很多工序,更利于操作,因此也避免出现多种错误,不用重新返工,不仅有效地保证了在工期内完成工程,还减少了因为操作不当而返工的成本。以前对原材料进行现场加工时需要各种机械设备的配合,在各种应用机械设备上的支出不容小觑。

同年六月廿五,清兵破义乌,抵东阳七里寺。张国维只能退到东阳,带兵在东阳的陷坑岭做最后的抵抗。可是清军已经大军压境,败局已经无法挽回。张国维只能让部队退守东阳。

当清军兵临东阳城下,张国维知道大势已去。他派人叫来东阳县令,对他说:“如今我军只剩千人,而清军不下百万,若与它死拼,一定伤亡惨重,东阳百姓也会饱受灭顶之灾,我身为明朝大臣,今日就以死报国,特请你来作一见证。”县令听后伤心掩面,不忍心目睹张国维就此殉难。悲痛地劝阻张国维:“大人,我们绝不投降,我们抵抗到底!”张国维沉思一下说:“现在最重要的是为东阳的百姓着想,你身为县令,必须这么做!”

1.你喜欢目标,方法就越来越多;2.你喜欢放弃,借口就越来越多;3.你喜欢感恩,顺利就越来越多;4.你喜欢抱怨,烦恼就越来越多;5.你喜欢拼搏,成功就越来越多;6.喜欢分享,朋友就越来越多;7.喜欢独占,孤独就越来越多

全新极光还引入全球首创的“地面视图技术”,可将摄像头获取的影像信息显示在触控屏上,使发动机舱盖近乎“隐形”。此外,路虎在全新极光上首次使用“智能高清广角流媒体内后视镜”取代传统的镜式物理后视镜。

第二天上午清军攻入东阳城,清军骑兵先头部队先到张府,他们见到已经去世的张国维遗体被人扶坐大厅太师椅上,清兵中有人上前叩头拜谢,据说清军中的骑兵有山东济宁人,被迫投降清军的。之前曾得到张国维在济宁施粥恩惠。最后东阳也幸免屠城之灾。次年十月,东阳百姓安葬张国维于八面山东郭塘之原。清乾隆四十一年(1772),为笼络人心,以巩固清王朝的政权,朝廷颁布祀典,追封张国维的谥号为“忠敏”。

从2006年至今,我国秸秆直燃发电并网装机规模每年以26%的平均增速快速上升。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行业集中程度逐渐提高,先后形成以凯迪、国能为龙头,琦泉、光大、理昂等规模较大的企业、5大电力集团下属新能源企业以及众多参与者并存的市场格局。2015年,随着地方政府加大环境治理和秸秆田间禁烧力度,在鼓励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的驱动下,秸秆直燃发电技术再次受到关注,除老牌企业继续扩张外,长青集团、上海电气、理昂生态、光大国际、北控集团等企业均加入了市场布局[20-23]。

四、结语

张国维是明朝末年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水利专家,是明末的抗清领袖,受到后世高度赞扬的义士。他生于忧患死于不屈,一生充满艰辛,他年轻时也如其他读书人一样读书进仕,建功立业,但是明朝末年,政局动荡,为保持自己的气节,他用三首绝命诗完成了自己生命的书写,值得后人敬仰。

猜你喜欢

东阳苏州
古韵东阳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园林之城——苏州
人大代表约见制度的东阳实践
苏州一光
苏州十二忆
莆田东阳:两朝“进士村”的前世今生
Underestimation of Oceanic Warm Cloud Occurrences by the Cloud Profiling Radar Aboard CloudSat
东阳:大树底下长出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