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的探索

2023-09-27孙文静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8期
关键词:媒體革命文化拓展

孙文静

摘 要 学习革命文化题材课文能传承中华民族美德,树立革命理想和正确的人生三观。在教学时,教师要消除学生对革命文化题材的时代隔膜感,将过去与现在进行联系,拉近生活距离;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从中感悟深刻的意蕴;要从历史背景、人物生平等方面拓展学习内容,丰富认知;要运用多媒体还原当时的生活,再现生动的情境。

关键词 革命文化  转化  语言  拓展  媒體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选用了不少革命文化题材的内容,旨在为学生打好“中国底色”,植入“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宏伟目标。但不少教师在教学革命文化题材时出现一些偏差,采用强行灌输思想教育的方式,以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感受。

一、实现转化,拉近生活距离

这里所说的转化主要指古今转化和课内外转化。革命文化大多形成于战争年代,与青少年学生相隔年代久远,学生很难感同身受。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对革命文化的一种心理和情感的隔膜。革命文化大多讲述的是革命时期的事件和英雄人物事迹,要有效实施革命文化教学,就要将教材蕴含的革命精神内涵和当今时代发展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使学生产生认同感,融入教材呈现的情境之中,才能受到崇高思想和革命精神的教育。

如伟人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文章对白求恩的精神给予热情的赞颂和高度的评价,内容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文中所说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无产阶级事业”等话语与当今初中生的现实生活存在很大距离,学生缺乏形象的感知。我们要把英雄人物与现实人物对接起来,把抽象的白求恩精神与具体的生活环境相联系,学生乐意听,也听得懂,更能深刻领会到白求恩精神在新时代的新内涵。再如学习《白杨礼赞》,我们可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具有“白杨精神”的人物,拍摄能体现他们精神的微视频和图片并配以文字加以说明,在班级博客平台上进行展示和交流,使具有革命精神的人物立体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受到崇高的思想和革命精神的感染。除古今转化外,我们还可以进行课内外转化,结合本地革命文化资源开展活动。如学习革命文化题材《梅岭三章》等课文,我们可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观革命历史遗址或革命人物故居,访问革命老人,收集整理资料,撰写读书心得。这样能拉近历史与现实的生活距离,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

二、品味语言,体会精神价值

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语言文字教学,语言文字是文章表情达意的载体,作者往往将崇高的思想和革命精神蕴含在词句的精心描述之中。教学时,教师引领学生品味词句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体会关键细节的表达意图,能顺利地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接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比如陈毅的诗《梅岭三章》,诗中不少动词就颇有表现力,如“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中,“去”和“招”字可以看出革命领袖即便命丧黄泉也不甘心,要去阴间召集部下与敌人血战到底。“斩”写出了领袖的伟大气魄,不杀尽敌人誓不罢休的决心。“此头须向国门悬”,“须”,必须、一定之意,死也必须把头颅高悬于国门,作者决意效仿春秋吴国伍子胥“眼悬东门”的典故,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死也不会瞑目。一个“须”字表现出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牺牲的光荣感。品析诗歌中的意象也能捕捉到作者的心绪,了解到作者伟大的胸怀。如芦荻的小诗《风雨吟》,我们可引导学生先了解诗歌创作背景,然后品析诗歌中的意象。作者写“风”“雨”意象,是铺设一种背景,既是实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是虚指社会风雨,可理解为祖国所承受的苦难。诗歌中的“大地”意象可理解为1941年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诗歌尾句的“年轻的舵手”是诗人自身的意象,在风雨肆虐淹没大地的情景下,作者关怀社会命运,敢于面对残酷的现实挺身而出,担负起“舵手”的责任,这种积极向上的勇气和高度的责任感能给学生极大的精神鼓舞。品味意象就能体会到作品的精神价值。

三、拓展教材,丰富学习内容

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若就事论事,会缺乏感染力,学生不能获得全面、深刻的印象,我们要适当拓展教材,丰富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教材涉及到的内容有个全面的认知。这里谈三个方面的拓展。

一是历史背景的拓展。革命文化题材是时代的产物,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如《我爱这土地》,诗歌创作于1938年国难当头的时期,灾难深重的祖国正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诗人目睹残酷的社会现实,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敌人刻骨的仇恨,借鸟象征自己,通过鸟对土地的歌颂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了解了背景就能理解作者的历史责任与担当。如果不熟悉写作的历史背景,学生就有隔世之感,难以理解诗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二是人物生平的拓展。革命文化题材无不打上作者个人生活的印记,我们可从作者的生平经历的角度来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作者伟大胸怀,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如《最后一次讲演》,这是闻一多的一篇即兴讲演,是对反动派无耻罪行的声讨,是对李公仆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赞颂,是鼓动人民群众要团结战斗的号角。演讲激情澎湃,气吞山河,撼人心魄。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李公仆和闻一多是什么样身份的人,他们为民主和平作了哪些工作。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闻一多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作这个演讲。

三是文本地域性拓展。不少革命文化题材带有作者的故土情结,是特殊地域熏陶和教育了作者,影响了作者的写作观念和取材内容。如教学《回延安》,我们可以介绍延安的地理位置,介绍延安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的艰苦生活情景,介绍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领导全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史,介绍“延安精神”对当代和后代产生的深远影响。拓展地域性内容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特殊地域的敬仰之情,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文化精神。

四、利用媒体,再现文本情境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能再现革命文化题材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行教学,比如结合文本特点为学生播放革命电影、革命音乐、革命图片和视频资料等,通过情境再现来辅助语文教学,将革命传统精神深植学生心田。

如《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于1936年的著作,它是作者根据参观访问、苦心搜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实资料写成的,作者向全世界真实地报道了中国红军将领和红军战士的情况,让全世界都认识了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创造的奇迹。阅读这部书,学生对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涉江河与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敌人英勇搏斗的艰难情景,仅仅限于文字的描述,没有形象具体的感知,难以受到情绪感染。我们可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教学时,可以截取红军长征途中的可歌可泣的影像视频,给学生播放。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勇士们的英勇壮举。利用多媒体再现文本情景,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形象感知,深化育人效果。

革命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是落实语文学科素养中的“文化传承和理解”的最佳手段,是弘扬革命传统的最好抓手。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让伟大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到学生心灵。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市相城区漕湖学校]

猜你喜欢

媒體革命文化拓展
泡沫之後,誰主沉浮
文化自信的学理与增强路径
试论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红色革命文化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推动策略分析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基本问题研究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
前進兩岸香港:新媒體浪潮:變革還是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