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CT定量分析肺部混合磨玻璃结节早期诊断及浸润性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2023-09-26景会娜姚崇一陈亚伟孙淑娟张欣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浸润性征象恶性

景会娜 姚崇一 陈亚伟 孙淑娟 张欣宇

1.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影像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2.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目前多数肺癌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治肺癌至关重要[1]。影像学近年来大力发展,肺磨玻璃结节(GGNs)也逐渐被诊出,其与肺腺癌具有一定关系[2]。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s)含有实性成分,病理类型分为AAH、AIS、MIA和IAC,AIS及MIA较IAC生存率高,可采取保险治疗,而IAC通常需要进行肺叶切除术,因而临床评估mGGNs的浸润性有利于后续治疗决策[3-4]。三维CT定量分析能够通过计算机处理CT扫描相关信息,制作出立体动画,从而全面反映肿瘤表型差异,提供肿瘤微观环境信息,有利于临床诊断[5]。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三维CT定量分析在mGGNs早期诊断及浸润性评估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mGGNs患者110例。纳入标准:CT显示为mGGNs,临床表现也符合mGGNs,最大结节直径≤30mm;结节有病理学结果或随访为良性。排除标准:存在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胸腔积液或肺不张患者;存在肾功能异常患者;存在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患者病历资料不全。根据是否存在浸润性[6],将110例患者分为浸润性病变组(n=68)与非浸润性病变组(n=42),浸润性病变组MIA 4例,IAC 64例,非浸润性病变组为良性18例,AAH 13例,AIS 11例。

1.2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采用GE750 CT机进行扫描,扫描参数:120kV,80~200mA,层厚5.0mm,重建间隔0.625~2mm。应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勾画,并行冠、矢状位多平面图像重组(MPR),并记录病灶直径、体积、平均CT值、CT典型征象等。由两位有5年经验的影像科医师进行阅片。

1.3 观察指标(1)收集患者相关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灶部位等。(2)良、恶性患者结节CT值及CT典型征象比较:比较良、恶性患者平均CT值以及空泡征、分叶征、结节边缘平滑等征象情况。(3)两组患者肺结节CT定量参数比较:比较浸润性病变组及非浸润性病变患者的病灶直径、体积、平均CT值。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mGGNs浸润性的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病灶直径、平均CT值对mGGNs浸润性评估价值采用ROC曲线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良、恶性患者结节CT值及CT典型征象比较良性组的平均CT值、空泡征、分叶征比例低于恶性组(P<0.05),见表1。

表1 良、恶性患者结节CT值及CT典型征象比较

2.2 两组一般资料及影像学特征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史、病灶部位、肺气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大泡、胸膜下结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一般资料及影像学特征比较

2.3 两组肺结节CT定量参数比较浸润性组的病灶直径、体积、平均CT值均高于非浸润性病变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肺结节CT定量参数比较

2.4 mGGNs浸润性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将上述肺大泡、胸膜下结节、病灶直径、体积、平均CT值作为自变量,进行赋值,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回归方程为LogitP=0.128×病灶直径+0.073×平均CT值+0.052,结果显示病灶直径、平均CT值是mGGNs浸润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4。

表4 mGGNs浸润性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2.5 病灶直径、平均CT值对mGGNs浸润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采用ROC曲线分析,两项指标联合诊断mGGNs浸润性病变的AUC为0.959,均高于单一的病灶直径、平均CT值的0.905、0.881,见表5、图1。

图1 病灶直径、平均CT值诊断mGGNs浸润性病变的ROC曲线。

表5 病灶直径、平均CT值对mGGNs浸润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6 典型病例见图2A~图2F。

图2 典型病例影像学图像(图2A-图2C为病例1,女,62岁,右上肺非浸润性磨玻璃结节。图2A:CT冠状位成像;图2B:CT失状位成像;图2C:CT横断位成像。图2D-图2F为病例2,女,42岁,右上肺浸润性磨玻璃结节,图2D:CT冠状位成像;图2E:CT失状位成像;图2F:CT横断位成像)。

3 讨论

肺癌发病率较高,早筛查、诊断及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肺癌在影像学上表现一般为肺肿块及GGNs,肺肿块的良、恶性比较容易区分,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GNs的检出率相应升高[7-8]。mGGNs存在4种类型病理,患者的治疗方案存在一定差异,AIS及MIA早期切除后其5年生存率接近100%,而IAC预后则较差,因此评估患者浸润性,并早期进行诊治十分重要[9]。CT的分辨率高,能够获取扫描层面的数字化信息,能直观反映复杂的解剖结构及病灶的形状、大小、CT值,能更好的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10]。马东等[11]研究表明采用肺部CT扫描GGN患者,其病灶直径对于IAC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良性组的平均CT值、空泡征、分叶征比例低于恶性组,提示三维CT定量分析有利于肺部mGGNs良、恶性的鉴别诊断。CT征象对于mGGNs具有重要意义,良性病变多为肺部炎症,不会侵犯肺泡壁及血管,因而其边缘多清晰。而恶性病变尤其是MIA、IAC,MIA由于病灶中脱落细胞增多,CT表现为空泡征;而进展到IAC时,肿瘤会侵犯到小支气管及血管,而周围组织会对肿瘤生长起到限制阻止作用,在CT表现为分叶征[12-13]。同时研究表明[14]较高的平均CT值是诊断恶性GGNs的独立危险因素。

本研究中,浸润性组多存在肺大泡、结节处于胸膜下,其病灶直径、体积、平均CT值均高于非浸润性病变组。采用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直径、平均CT值是mGGNs浸润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采用ROC曲线分析,发现两项指标联合诊断mGGNs浸润性病变的AUC为0.959,均高于单一的病灶直径、平均CT值的0.905、0.881,提示病灶直径、平均CT值在恶性病变的浸润性评估方面具有较高价值。病灶直径在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及浸润性评估中均有重要意义,其直径越大,说明恶性病灶易出现变异、扩大等情况,提示病变存在浸润性[15]。CT值能反应结节的密度及血供情况,研究表明[16]结节中的实性成分占比较高,其平均CT值也高,反映了大量肿瘤细胞沿肺泡间隔生长,提示其病理浸润程度加深,该病变正发展为IAC。闵旭红等[17]研究表明三维CT定量参数联合定性参数在预测pGGN的侵袭程度中具有较高价值,与本研究结果类似。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较小,在患者的选择上可能存在偏颇,后期需联合多中心,扩大样本量,并进行前瞻性研究来提高研究的丰富性。

综上所述,三维CT定量分析有利于肺部mGGNs良、恶性诊断,在浸润性评估中具有较高价值。

猜你喜欢

浸润性征象恶性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β-catenin、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回声与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