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 HRMRI-VWI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023-09-26郭小会刘立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管腔定量层面

郭小会 张 洁 刘立斌

1.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2600)

2.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北京 102600)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为常见脑血管疾病,现阶段,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血管造影等管腔成像等方法是评估ACI患者血管状况的主要方式;但有数据显示,常规管腔成像易低估动脉粥样硬化的负荷,约有37%斑块无法检出[1-3]。有研究显示,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可评估血管重构及管腔狭窄状况,还可评估斑块成分与负荷[4]。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three dimensional high resolution vessel wal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3D HRMRI-VWI)为新型成像技术,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在显示管腔的同时还可观察管壁病变,有利于显示斑块状况[5-6]。但3D HRMRI-VWI应用于ACI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评估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尝试探讨3D HRMRI-VWI技术在AC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该技术定量参数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评估ACI病情程度及预后提供可靠的影像学方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例基线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ACI患者116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37例)、中度组(48例)、重度组(31例),3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7]相关标准;首次发病;发病7d内行首次行3D HRMRI-VWI检查;经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检查确诊;患者及近亲属均了解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由血管炎、动脉夹层或心源性血栓脱落因素等所致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发病后已接受溶栓治疗;凝血功能障碍;颅内出血;存在重要脏器病变;既往支架植入术史、动脉扩张术史;存在3D HRMRI-VWI检查禁忌证;精神异常。

1.2 方法

1.2.1 3D HRMRI-VWI技术 采用3.0 T MRI检查平台(美国GE公司750)行MRI检查;定位头颅,行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 TOF-MRA)序列、T2加权成像(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T1加权成像(T1WI)和T1WI增强扫描。扫描参数设置:(1)DWI序列,矩阵:320×256,TE:74.3ms,视野:240mm×240mm,TR:5300ms,层厚:1.5mm,体素:1.5mm×1.5mm×1.5mm,层数:50,扫描时间:5min7s。(2)3D TOF-MRA序列,回波时间(TE):3.43ms,重复时间(TR):21ms,矩阵:331×384,层数:144,视野:182mm×200mm,层厚:0.7mm,扫描时间:4min58s。(3)T1WI采用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各向同性分辨率:0.5mm,矩阵:416×268,TE:17ms,TR:800ms,视野:256mm×160mm,体素:0.5mm×0.5mm×0.5mm,回波链长度:60,层数:240,扫描时间:6min 45s。采用高压注射器,以流速2ml/s静脉注射0.2mmol/kg钆喷酸葡胺造影,行T1WI增强扫描。(4)T2WI序列,TR:1500ms,各向同性分辨率:0.5 mm,视野:256mm×160mm,TE:150ms,层数:240,矩阵:416×268,体素:0.5mm×0.5mm×0.5mm,回波链长度:100,扫描时间:6min 27s。

1.2.2 图像后处理 由两名有10年及以上血管壁成像阅片经验的影像医学科医师,评估测量3D HRMRI-VWI图像的定量特征。

1.3 观察指标(1)比较3组3D HRMRI-VWI技术定量参数,包括最狭窄层面管腔面积、狭窄率、斑块体积、斑块负荷、血管重构指数、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斑块整体强化率。(2)分析3D HRMRI-VWI技术定量参数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3)统计ACI患者预后情况。(4)比较不同预后患者治疗前后3D HRMRI-VWI技术定量参数。(5)分析3D HRMRI-VWI技术定量参数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多组间比较以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两两比较以LSD-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3D HRMRI-VWI技术定量参数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D HRMRI-VWI技术定量参数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3D HRMRI-VWI技术定量参数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最狭窄层面管腔面积、狭窄率、斑块体积、斑块负荷、血管重构指数、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斑块整体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重度组最狭窄层面管腔面积<中度组<轻度组,狭窄率、斑块体积、斑块负荷、血管重构指数、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斑块整体强化率>中度组>轻度组(P<0.05),见表2。不同病情程度ACI患者的典型3D HRMRI-VWI影像学表现见图1A-图1C。

表2 3组3D HRMRI-VWI技术定量参数比较

2.2 3D HRMRI-VWI技术定量参数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最狭窄层面管腔面积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狭窄率、斑块体积、斑块负荷、血管重构指数、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斑块整体强化率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3D HRMRI-VWI技术定量参数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

2.3 ACI患者预后情况116例ACI患者治疗30d后,根据mRs评分评估预后,预后良好92例,预后不良24例,其中预后不良包括中级残障,需别人帮助,但行走无需协助12例;重度残疾,离开他人帮助不能行走,无法照顾自己9例;严重残疾,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需持续护理和照顾3例,无死亡病例。

2.4 不同预后患者治疗前后3D HRMRI-VWI技术定量参数组内比较:治疗30d后不同预后患者最狭窄层面管腔面积均大于治疗前,狭窄率、斑块体积、斑块负荷、血管重构指数、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斑块整体强化率均小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预后不良患者治疗前、治疗30d后最狭窄层面管腔面积小于预后良好患者,狭窄率、斑块体积、斑块负荷、血管重构指数、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斑块整体强化率大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见表4。不同预后患者治疗前后3D HRMRI-VWI典型影像学表现见图2A-图2B。

图2A 预后良好患者治疗前后3D HRMRI-VWI典型影像学表现,狭窄率8%;图2B 预后不良患者治疗前后3D HRMRI-VWI典型影像学表现,狭窄率17%.

图4A-图4B 3D HRMRI-VWI技术定量参数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表4 不同预后患者治疗前后3D HRMRI-VWI技术定量参数比较

2.5 3D HRMRI-VWI技术定量参数对预后的评估价值以预后不良患者作为阳性样本,预后良好患者作为阴性样本,根据治疗30d后3D HRMRI-VWI技术定量参数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最狭窄层面管腔面积、狭窄率、斑块体积、斑块负荷、血管重构指数、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斑块整体强化率单独评估预后不良的AUC为0.764、0.788、0.753、0.789、0.774、0.826、0.792,联合评估预后不良的AUC为0.913,大于各参数单独评估,见表5、图3A-图3B。

表5 3D HRMRI-VWI技术定量参数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3 讨论

目前对于ACI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估主要基于管腔狭窄程度,3D HRMRI-VWI可作为磁共振血管成像、CT血管造影的补充技术,实现颅内外动脉一站式成像,降低部分容积效应,明确颅内斑块总体负荷,通过多平面重建,更清晰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管壁特征[8-9]。动脉血管重构的冠状动脉、颅内动脉狭窄的一种代偿形式,是动脉壁慢性、长期结构变化,在动脉斑块形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0-11]。3D HRMRI-VWI可直观显示血管重构状态,同时可定量测量狭窄处血管面积与参考层面血管面积,计算重构指数[12-13]。本研究分析不同预后患者血管重构指数显示,预后不良患者治疗前、治疗30 d后血管重构指数大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分析与血管重构的机制有关,血管重构受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外周血流动力学刺激、炎症反应损伤、细胞周围基质成分改变等多种因素影响,可引发早期冠状动脉重塑[14-15]。本研究3D HRMRI-VWI技术定量参数中,重度组最狭窄层面管腔面积<中度组<轻度组,狭窄率>中度组>轻度组,且最狭窄层面管腔面积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512),狭窄率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624)(P<0.05);随着ACI患者病情进展,动脉的代偿性扩张减弱,管腔变窄,管壁负荷增加,随后的修复过程及炎性反应可进一步加重管腔狭窄[16]。

斑块体积是斑块所累及层面的面积总和,斑块负荷是最狭窄层面斑块面积的百分比[17]。有研究表明,斑块负荷是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18]。本研究重度组斑块体积、斑块负荷>中度组>轻度组(P<0.05),进一步说明斑块体积、斑块负荷可作为ACI患者病情程度评估的参考指标。既往斑块强化相关研究中,田霞[19]等报道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斑块整体强化率高于病情稳定患者;Zhang等[20]学者研究表明,中重度斑块强化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率高于轻度强化,验证了斑块强化程度与脑血管事件发生有关。本研究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斑块整体强化率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649、0.692,P<0.05),可见斑块强化程度与ACI患者病情联系密切。ACI患者病情进展过程中内皮渗透率升高、新生血管增加是斑块强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钆喷酸葡胺通过内皮滞留于斑块,引发斑块不同程度强化[21]。斑块强化可反映新生血管形成、炎症反应增强,而炎症可促使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斑块进展与破裂,故斑块强化可标志斑块不稳,与ACI患者病情程度有关[22]。

本研究联合多项3D HRMRI-VWI技术定量参数,进一步绘制ROC曲线显示,最狭窄层面管腔面积、狭窄率、斑块体积、斑块负荷、血管重构指数、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斑块整体强化率联合评估预后不良的AUC为0.913(95%CI:0.847-0.958),大于各参数单独评估,可为改善ACI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3D hr-VW-MRI可有效分析不同病情程度ACI患者最狭窄层面管腔面积、狭窄率、斑块体积、斑块负荷、血管重构指数、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斑块整体强化率,评估ACI患者病情程度,对临床评估、预防ACI预后不良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管腔定量层面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中管腔器械清洗架的应用分析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消毒供应中心管腔类手术器械清洗方法探讨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慢性HBV感染不同状态下HBsAg定量的临床意义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