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昌宫月》一部恢宏的历史画卷

2023-09-26杨晓刚

吐鲁番 2023年1期
关键词:高昌西域儒学

杨晓刚

马龙所著的《高昌宫月》历史长篇小说出版了。他是吐鲁番本土作家。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很是欣喜。该书的封面深蓝色映着一轮明月,仿佛讲述着夜幕里高昌国那些风风雨雨的故事。绵延起伏的沙漠和一支驼队,昭示着西域丝绸之路千年的岁月。我是连续几天几夜看完的。说实在的,因为我与作者是好友,所以喜欢这本书。但是,当我跟着书中的故事情节走后,我怀着一种激动的心情一口气看完。我由衷的赞叹这是一部好书。为此,我专门约请几个朋友喝酒庆贺。我们都很兴奋谈论着这本书。之后,我把书推荐给其他好友。他们看后也多有嘉赞。

《高昌宫月》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五十余万字。我喜欢新疆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包括电视剧和电影。这类作品有不少神秘离奇的色彩情节。这大概是我生在新疆,成长在新疆的缘故。我长期生活在吐鲁番,非常喜欢听,喜欢看与吐鲁番历史相关的作品。总想多知道一些家乡历史上的事儿。我曾经询问过导游“五争车师”每次都怎么回事,结果如何这样的问题。这不能不说是我喜欢《高昌宫月》的一个原因吧。

这些年有些懒了,不大好看书。不过,我却很有兴致地认真地看完了《高昌宫月》。我在书上对感触深的内容,一些历史、地理、人物等知识做了一些标注。我还专门把书中的诗词、歌赋、谚语汇集打印,已备学习欣赏。

高昌故城位于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历史悠久,高昌国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融合的文化,为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2014 年,高昌故城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这本书大背景是南北朝时期。该书采取几个真实的国王“沮渠安周、阚伯周、张孟明、马儒、麴嘉”的轶事与虚构展开演绎一个王国的传奇。该书鲜明地记述了高昌在中国历史上在趋向大一统大背景下的分分合合,由分渐和演进的历史故事。中国自西汉对西域行使管辖权以来,到三国时代已至南北朝,高昌国与中原政权始终保持着臣属关系。中原政权也对西域、对高昌行使封王、封臣,接受高昌的臣拜。高昌王也入朝廷称臣敬拜。该书多处用高昌人所经历的分分合合的故事,记述高昌深受中原政权稳定、更迭、动荡的影响。中原稳,则高昌稳;中原乱,则高昌祸这样一个被史实多次证明的道理。这充分说明高昌与中原命运共济的关系;说明统一安宁是百姓之福,动荡战乱是百姓之害这样的道理。

这本书写到凉王与大臣酝酿“尊王攘夷”之策。“大将军,先祖早已尊从中原文化。高昌地面胡汉杂居。本是汉家疆土,向宋国称臣……在高昌地面立国称王,王宫可仿照姑臧宫改称高昌宫,以安抚民心。登位称王,需接受宋国皇上封号。”书中写到高昌使者沮渠安周朝拜宋文帝。宋文帝道:“沮渠无讳乃我大宋臣子,功不可没,加爵封赏。”“西域地广物博,是大汉疆土,汉武帝雄韬大略,经略西域,打败匈奴,开拓疆土。”高昌宫建成后立高昌大凉国。改元承平,号凉王。沮渠无讳登位,封了一批大臣、将军等。文武百官使用汉语,以儒学立国。沮渠安周宣称:“皇上传来圣旨,盛赞我大凉一片忠心。封沮渠无讳为河西王,赐十旒王冠……领大宋文武官兵八百人入高昌,凉王接旨高呼吾皇万岁!”描写凉王纠结与宋、魏、柔然汗国之间如何选择时,感叹三国合则天下安;三国一统则天下安;三国之和则大凉安,三国之战则大凉亡;我大凉偏于一隅,也是炎黄一脉;收复河西,我大凉回归,与大宋连成一片,才可高枕无忧。书中魏孝文帝想起冯太后临终遗言。一统天下,高昌麴嘉靠得住。还自言自语,天圆地方道有道,大魏日月一盘棋。高昌王马儒把王印交给麴嘉时说:风来风去,高昌必是汉家的。本王不是个好君主,天下一统一定把这部五十八卷《西域图经》献给一代明君。

这些故事情节,完全说明整体《高昌宫月》一书贯穿着“天下一统,合则安,乱则害;西域疆土中华地”的理念,也证实了高昌经历了几代国王从未与中原分开这样的事实。

我联想到当今的新疆,我们搞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稳定的教育,这本书就是很好的教材。我们落实“文化润疆”的总要求,这就是我们身边极为生动极鲜活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体会到自己从阅读这本书中受到这方面的启发和教育。

《高昌宫月》记述描写历史上的汉文化对高昌的主导和影响。高昌国曾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各历史时期官方文武百官使用汉语、穿汉服,以儒学立国。该书描写高昌王马儒。他曾说:本家在河西,家有“尊儒尚学,耕读传家”的祖训。马儒所拜儒学大师邓德明说:“自圣先师,开创儒学,后有董仲舒独尊儒术,立为国学。”马儒回答邓德明,学生听阿娘教诲,尊儒尚学乃立身之本。邓德明尊儒尚学也关注佛教的思想。他想起颜延之先师提出的儒佛兼综思想。书中还记述邓德明带马儒拜见佛学大师法进一段对话。邓德明说:尊儒尚学,维护礼制,以仁孝治国。法进道:佛祖慈悲为怀,普度众生。邓德明:儒家讲“仁义礼智信”,以诚为本。法进:佛以觉为宗,本觉即诚。邓德明:圣人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安平民。法进:修身养性,施善积德。邓德明心里悟道儒佛两家既有修身养性,又讲道德仁爱,如此说去儒佛了无二致。以后邓、法两人多日倾心交谈,讲儒谈佛,儒佛兼综,各有所悟。

马儒在邙山金谷办儒学馆多年。麴家、马家后生都入馆学习。马儒决定来高昌辅佐高昌王张孟明。马儒认为高昌国还是要尊儒尚学。高昌初定,必有正统,儒学治国,仁政驭民。马儒到高昌后,感觉高昌地面汉胡杂居,商贸兴旺,但无一统儒家根基。所以,必须先向国王及大臣宣扬儒学治国理念。经过马儒的说教,张孟明对马儒的观点逐步有所接受,施恩与民,并且强行推出宫廷朝官和市井平民讲汉语,使汉文。马儒在高昌办的儒学馆,越办越兴旺。高昌地面多有贵族和土豪子弟入馆。时间久了,国人便开始敬仰拥戴他,他的名声也在西域渐渐传开。一些小国王室便请他去开儒学馆讲课。高昌地面平民因各种纠纷开始讨教马儒,马儒也便帮助调解。马儒在焉耆与龟兹国办学讲学,宣扬儒家思想,名声大噪。麴嘉等人夸赞他,马儒却说:西域人心向往中原,我一个儒生,只是传扬中原仁德。

魏孝文帝改着汉服,临朝理政,满朝臣官不自在。孝文帝则道:“君权天授,礼义法度者,因时而变者也。当年太皇太后一直推行变革,大魏才有今日。马背上打天下,焉可马上治天下。要变革,变则通,不变则亡。”马儒、麴嘉和众大臣们齐声“皇上圣明。”孝文帝:“学习汉人先进道理法度,为我大魏所用,汉人儒学可治国。”马儒:“皇上高瞻远瞩,国之大幸。宣扬儒家乃天下正统,变革必须先接受儒家思想。”孝文帝采纳马儒建议,召集在皇宫开坛讲课。之后,孝文帝迁都洛阳,颁布诏书,着汉服,说汉话,行汉制,崇儒学,并封马儒为国子学博士。还送他八个字“大魏博士,西域儒家。”马儒为高昌王后,颁布第一道诏令,朝官留汉发,着汉服,官文使汉语。颁布第二道诏令,推行立法及法令。他还看中汉人民俗节日,岁旦与民同欢,平民渐渐认可,相互影响,默默接受。

吐鲁番历史上,汉文化对这里的影响极深。汉文化与西域多民族文化在这里融合,这从吐鲁番出土的文物古籍中都能得到印证。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昌宫月》虽然只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但它却是一部具有历史教科书意义的文学作品。作者一句引以为豪的话,《高昌宫月》就是让历史说话。我则加一句,以历史明理,用历史润化。

这本书有不少的篇幅描写围棋相关的故事。围棋发源于中国古代,当今流行于中国、日本、韩国等中南亚各国及世界各地。我曾在上大学期间体育课就学会了围棋。而且老师还给我们系统地讲授了围棋的棋理以及围棋发展演进的历史,包括一些典故。我也曾一度迷恋围棋,至今它仍是我的一个爱好。围棋的棋理所包含的哲理实在深奥,我也是在围棋对弈中所呈现的千变万化的定势所折服、所迷恋。《高昌宫月》设定的几个主要人物麴嘉、马儒、关漠烟等都是高昌围棋高手。书中还几处写到南宋、北魏由官方设立的围棋道场,举行围棋棋王争霸赛。麹嘉、马儒等都参加过这些争霸赛。宋、魏国皇帝也都是围棋高手。书中还多处提到围棋棋理与治国理政理念相通的道理。说到围棋之博大,有其道,有其理;盘前无人,盘上有子,棋法阴阳,道为经纬;天圆地方,落子有道;天元地方落子问道;天圆地方,你来我往,黑白阴阳,胜败无常。这些围棋故事说明中华国粹文化渊源流长,已经融入到高昌国。

这本书有一大特点,自创和引用了大量的有关诗词、歌赋、民间谚语俗语,这些诗词歌赋谚语读起来很美、很生动。极富文化意蕴和生活气息。诗词有“大漠西风狂吼声,千年古藤铁骨身,日出朝霞红满天,高昌葡萄春又生。”“天元地方道中道,瓜瓜不知有多少;高昌日月一盘棋,你来我往莫言笑。”“漠北草风吟风沙,南国河山诗如画;金戈铁马出阳关,西域不知谁天下。”“雪山草地月朦胧,狼行千里鹰飞空;盘马弯弓追风来,一曲胡笳醉英雄。”“赤烈火焰山,清凉流水泉,谷麦棉花生,甘瓜葡萄甜。”“高昌宫月,葡萄美酒,戊己双刀,天下风云变幻。归来去你来我往,金戈铁马嘶鸣,竟胜败无常。苦堪言,梦断长黑夜,伫立尽头,遥看中原江山如画,哪里是金窝土窝?我与风儿说”等。绕口令儿歌“瓜瓜是瓜瓜,娃娃叫瓜瓜;瓜瓜种瓜瓜,娃娃吃瓜瓜。”还有精彩的谚语俗语“天有盘盘路,人有鬼鬼心。”“羊肺子按不到锅底。”“千世时君,万世乡里。好即同荣,恶即同辱。”“立家好比针挑土,败家就像水推沙。”“春天偷懒,秋天瞪眼”等。这些自创或引用的诗词歌赋,谚语俗语十分美妙。我把全书这些内容汇集摘录出来。这是作者费了不少心血,尤其是自创内容令人叹服。

这本书还有相关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歌舞文化、商业文化、饮食文化等等内容的描述,这些都很有生活气息,更多的接近高昌民间百姓生活的地气,也增加了《高昌宫月》的地域性和可读性。这些内容也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高昌文化与中原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书中对高昌国、车师国流行的斗鸡比赛的赛制、场景、百姓参与的盛况都有详尽描述。歌舞文化对高昌国古筝、手鼓、牧笛、琵琶以及古楼兰胡姬的歌舞,也都有不少的描写,再现了当时西域歌舞的特色风情。饮食文化描写高昌王沮渠无讳下令扁食(饺子)为高昌佳肴美食,正月初一家家吃扁食。高昌商贸流通也有很多提及。关漠烟,作为洛阳商人出入西域与中原之间。高昌国当时也非常重视商道的畅通,曾对商道实行兵营管制,调整减免关税、市税,吸引各国商人出入高昌经商,以企繁荣商贸。宗教文化的传播也有一些记述和描述。佛教、道教、萨满教等在高昌先后传播。书中一些情节故事特别讲述了各教互相兼综、互为借鉴的思想,这也印证了历史上西域高昌是多宗教并存的这一事实。

总之,我对作者孜孜不倦呕心沥血的付出表示敬佩,也为他的作品赞叹。作者也曾给我讲起过他创作的心得。他的确是个很勤奋学习的人,他抱着极为严谨的态度,为写好写实这本书,曾查阅了大量的第一手历史史料。用他的话说,写作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学习提升自己的过程。我曾对他说这么好的一本书,为何不考虑以此书为蓝本出一个电视剧呢?他淡淡一笑说,一个本土作家会为家乡继续努力。

《高昌宫月》是一本好书,这本书属于更多读者吧!

猜你喜欢

高昌西域儒学
传递和中转美好的情愫
《八月西域行印记》
中华诗词学会高昌林峰看望沈鹏先生
从敦煌到高昌——宝石壁画沉浸式大展
儒学交流在路上
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散章
《西域图志》纂修略论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