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藻消减装置对河道水体中蓝藻的消减研究

2023-09-25房斌李朝廷蒋俊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3年8期
关键词:清洗剂蓝藻滤膜

房斌 李朝廷 蒋俊

[1.无锡市环保集团锡寰(无锡)科技评估有限公司,江苏无锡 214026;2.无锡市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无锡 214026;3.无锡市太湖湖泊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无锡 214026]

1 引言

城市中小河道存在水环境容量较小、水体流动性较差的问题[1-2]。大量繁殖的蓝藻将水面覆盖,阻碍水体复氧,使得水体发臭,严重影响河道水质和感观[3-4]。

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国内外治理蓝藻的技术有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及组合工艺等[5-7]。当前,清除蓝藻的方法一般为化学处理和机械打捞[8]。化学处理是采用氧化杀藻或通过金属离子抑制藻类繁殖[9],能够快速清除蓝藻,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清除蓝藻,而且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10]。机械打捞是通过机械或人工对蓝藻进行打捞[11],此方法虽可相对彻底地清除蓝藻,但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效率不高。本研究在原有机械打捞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新型蓝藻消减装置,并进行了实验研究。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地点及背景介绍

本实验地点设在无锡市某一生态治理河道。该河道为断头浜,河道两岸为居住区,居民生活污水存在跑冒滴漏入河的现象,导致河道富营养化,蓝藻肆意滋生,河道水质恶化,易返黑返臭[12]。

该河道水质随季节性变化较大,尤其在夏季蓝藻繁殖时期,所以选择水体中有大量蓝藻的7—8 月进行实验[13]。

实验期间,河道水体水温稳定在28~35 ℃,pH范围为6~9,总氮为5.98~8.13 mg/L,总磷为0.43~0.78 mg/L,高锰酸盐指数为26.17~78.37 mg/L,叶绿素a 为100~1 000 mg/m3。由水质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河道水质数据符合实验需求。

2.2 实验装置

本研究研制的蓝藻消减装置是通过潜水泵使装置内外形成液位差,河道蓝藻水透过多层吸附载体,使蓝藻被截留在载体上。

实验装置如图1 所示。

图1 蓝藻消减装置示意

实验装置由箱体、吸附载体、潜水泵、浮力装置等组成。箱体前部设有进水口,中部设有卡槽,后部设有排水口;吸附载体由微孔滤料、滤膜与框架组成,将吸附载体插入卡槽;潜水泵固定在底座上;浮力装置由浮筒、高度调整架组成,可通过上下移动浮筒来调整进水口下沿距水面的位置。

实验装置工作流程为:潜水泵将漂浮蓝藻的水体从吸入口收集后,通过水压,蓝藻被吸附载体拦截吸附,藻水分离后的水体通过排水口排入河道。其中,吸附载体可从卡槽内抽出更换;可调整吸入口下沿距离水面下1~2 cm,增加有效吸入体积,使蓝藻收集效率大大提高。

2.3 实验方案

实验中,蓝藻消减装置进水压力保持0.23 MPa,潜水泵频率50 Hz,扬程8 m。为测试该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及除藻效果,进行如下实验。

2.3.1 间歇工作实验

蓝藻消减装置在每天07:00—19:00 连续工作12 h 后,用清水进行冲洗,第二天继续运行,连续运行7 d。实验中,每隔2 h 检测进出水叶绿素a 浓度。

2.3.2 连续工作实验

蓝藻消减装置每天连续工作12 h,不进行冲洗,连续运行7 d。实验中,每隔2 h 检测进出水叶绿素a浓度。

2.3.3 叶绿素a 浓度变化对蓝藻去除率的影响实验

选择河道中叶绿素a 不同浓度的区段进行实验。考察叶绿素a 浓度变化对蓝藻消减装置除藻效果的影响。每种浓度下,装置连续工作12 h,不对滤膜进行清洗。实验中,每隔2 h 检测进出水叶绿素a浓度[14]。

2.3.4 滤膜清洗实验

连续运行蓝藻削减装置,每隔1 h 对膜通量进行检测,当膜通量降到180 L/h 时,用清洗剂对滤膜进行清洗,选用酸性、碱性和含酶类的清洗剂以全循环方式冲洗滤膜,冲洗时间设为0.5 h,通过对比清洗前后膜通量恢复情况,来比较3 种清洗剂的清洗效果。清洗后,选择恢复率较高的滤膜与未污染的滤膜继续进行12 h 连续工作,每隔2 h 检测进出水叶绿素a 浓度,对这2 种滤膜的去除率进行对比。

2.4 实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测定项目

运行前在蓝藻削减装置进水口处测定进水叶绿素a 的浓度,运行后在装置出水口分时取样,测定叶绿素a 的浓度,考察蓝藻消减装置对蓝藻的去除效果。

2.4.2 测定方法

指标的测定分析方法均采用国家标准测定方法。用叶绿素a 含量表示蓝藻浓度,分光光度法检测叶绿素a 含量,取水样,在水样中加入w=1%的碳酸镁悬浊液[15],用玻璃纤维滤膜进行过滤,研磨水体浮游植物通过加入90%丙酮提取其中的叶绿素,提取后用离心机以转速3 500 r/min 进行离心[16],离心后以90%丙酮溶液作为参比溶液,测定其在630,647,664,750 nm 波长下的吸光度[17],计算水体中叶绿素a 的含量,单位为mg/m3[18]。

3 结果与讨论

3.1 2 种方案叶绿素a 去除率对比

如图2 所示,2 种方案叶绿素a 的去除率均大于95%,间歇工作实验叶绿素a 去除率明显高于连续工作实验,这应该是由于连续工作实验时未对滤膜进行清洗,其过滤吸附性下降。连续工作实验7 d中,叶绿素a 去除率下降趋势平缓,第6 天时叶绿素a 去除率下降至最低,为95.2%,第7 天时叶绿素a 去除率小幅回升至95.8%,由此可见,该装置稳定性较好,对叶绿素a 的去除能力较强。

图2 2 种实验方法叶绿素a 去除率对比

3.2 进水叶绿素a 浓度对蓝藻去除率的影响

进水叶绿素a 浓度对蓝藻去除率的影响见表1。

由表1 可知,进水叶绿素a 浓度为130.5 mg/m3时,蓝藻去除率达到100%;当进水叶绿素a 浓度大于289.8 mg/m3时,去除率随着进水叶绿素a 浓度增加呈增长趋势,这是因为随着叶绿素a 浓度增大,引起滤膜表面的浓差激化现象增强,使蓝藻通过膜的阻力增强,进而提高了蓝藻的去除率。

但随着叶绿素a 浓度的增大,溶液黏度越来越大,使得滤膜通量逐渐下降。叶绿素a 含量为130.5 mg/m3时,平均膜通量为196 L/h;而当进水浓度大于680.4 mg/m3时,平均膜通量基本保持在140 L/h左右。

3.3 滤膜清洗初步研究

不同清洗剂清洗后膜通量恢复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类型清洗剂对膜通量的影响

由表2 可知,相较于碱性和酸性清洗剂,含酶清洗剂的清洗效果较好,质量分数5%的含酶清洗剂可使通量恢复到初始通量的96.0%。将含酶清洗剂清洗后的滤膜继续进行实验,清洗后的滤膜对叶绿素a的去除率仍然较高,达95.0%(见表3)。由此说明,造成膜污染的主要物质为蓝藻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等;利用含酶清洗剂清洗后的滤膜恢复状况良好;蓝藻未对滤膜造成不可逆转的污染,滤膜清洗后可重复使用。

表3 清洁膜与清洗膜对叶绿素a 去除率的对比

4 结论

(1)实验中,2 种方案叶绿素a 去除率均在95%以上,说明该蓝藻消减装置除藻能力较为理想,利用蓝藻消减装置除藻是切实可行的。

(2)连续工作实验中叶绿素a 去除率普遍低于间歇工作实验,这主要是滤膜污染导致,说明该装置运行过程中应定期对滤膜进行清洁,以保障装置除藻效率。

(3)滤膜清洗初步研究表明,含酶清洗剂清洗效果较酸性清洗剂、碱性清洗剂好,使用5%含酶清洗剂可使膜通量恢复到480 L/h,为初始通量的96.0%,清洗后的滤膜对叶绿素a 的去除率达95.0%,说明滤膜清洗后可重复使用。

猜你喜欢

清洗剂蓝藻滤膜
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性能ZrO2纳滤膜
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蓝藻水华处理举措
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蓝藻水华处理举措
A case report of acupuncture of dysphagia caused by herpes zoster virus infection
针对八月高温蓝藻爆发的有效处理方案
可怕的蓝藻
甲基甘氨酸二乙酸及其在清洗剂中的应用
强效浸泡型消毒除臭清洗剂的研究与开发
金属清洗剂概述
RJ-1溶剂型飞机清洗剂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