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控制措施探讨

2023-09-24张诗情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电力企业

张诗情

【摘  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电力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经营挑战。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成本控制工具,它通过预算制定、执行和控制,帮助企业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基于此,论文对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426;F4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8-0087-03

1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电力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提高经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无疑成为电力企业持续发展和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其中,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以其独特的优势,为电力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文旨在为电力企业提供有益的管理建议,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 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下成本控制的现实意义

在资源配置方面,全面预算管理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可以将电力企业的资本、劳动力和设备等关键资源,合理有效地配置到最适合的业务部门和项目。全面预算管理督促电力企业对各项业务活动的成本投入进行严谨的预估和控制,确保每一项支出都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和策略。在这过程中,电力企业可以深入理解各项业务活动的成本构成和开支模式,明确成本的生成原因和变动规律,找出資源配置的不合理之处并及时进行调整。这样,不仅可以消除资源浪费和冗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根据预算目标和成本信息,调整业务流程和管理策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

在决策支持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控制为电力企业的决策链提供了关键的信息支持和管理工具。预算管理的精髓是“预测、控制和评价”,它通过预先设定预算目标,对企业运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指导,以达到预期的经济效果。在这过程中,成本控制的作用尤为显著,它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成本中的问题和风险,分析成本的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发现潜在的改进机会,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此外,成本控制不仅关注日常运营活动的成本,还能扩展到投资决策、融资决策等重大决策环节,为企业提供全面、深入的决策信息支持。通过这种方式,电力企业能够实现成本的有效管理,提升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风险控制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控制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防范机制,能够帮助电力企业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风险,进而达到防患未然的效果。在电力企业的运营活动中,无论是生产、销售还是投资,都伴随着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包括市场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全面预算管理强调成本控制,不仅关注成本的控制,而且关注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异常,通过对这些偏差和异常的深入分析,企业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降低风险的影响,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营。同时,全面预算管理还强调反馈和调整,通过持续的预算执行和监控,可以发现并纠正问题,调整预算方案,使企业的运营活动始终在可控和安全的范围内进行,从而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3 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控制措施

3.1 预算制定与执行

预算是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经营活动的量化表述,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而在预算制定与执行的过程中,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预算,以保证预算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对于预算的制定,需要基于企业历史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对市场环境的准确预测。电力企业需要深入分析历史成本数据,识别成本的变动规律和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的预算。同时,企业还需要充分考虑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等外部因素对成本的影响,使预算更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预算控制系统,以监控预算执行的过程,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预算责任制度,明确每个部门和个人在预算执行中的责任,增强其对预算执行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设置预算差异分析,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预算与实际业务活动之间的偏差,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预算的执行效果。此外,电力企业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预算。因为,预算制定的依据是对未来的预测,而未来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预算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需要及时进行预算调整,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

3.2 成本分析与优化

成本分析:成本分析首先要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进行明确和分类,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如燃料、劳动力等)和间接成本(如折旧、管理费用等)。在明确各项成本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和趋势分析,可以发现成本的变动规律,找出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此外,还可以运用相关性分析、灵敏度分析等方法,进一步深化对成本的理解,为成本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成本优化:基于对成本的深入分析,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成本优化。一方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直接成本。例如,优化生产过程,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间接成本。例如,优化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管理环节和手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持续改进:成本分析与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实施成本优化措施后,企业应及时跟踪和评估效果,看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效果不理想,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调整优化措施。而且,由于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状况的变化,影响成本的因素会发生变化,因此企业需要持续进行成本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新的成本控制和优化机会。

3.3 强化采购管理

制定科学的采购策略:在制定采购策略时,企业需考虑到自身的业务模式、资源需求,同时兼顾市场变化和供应商的能力。这就需要企业深入研究和理解市场动态,精准把握企业的需求变化,同时评估和比较供应商的质量、价格、交货能力等因素。在这过程中,企业也需要考虑采购策略的灵活性,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需求的变动。在明确的策略指导下,采购活动将更有计划,从而实现在确保资源供应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和降低采购成本。

严格的采购流程控制:严格的采购流程控制旨在建立一个全方位、闭环的管理系统,强化每个采购环节的监控力度,减少成本浪费和风险的出现。在需求确认环节,企业需要准确把握需求量,避免资源的过剩或短缺。在供应商选择环节,应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选择质量高、价格合理的供应商,从而获取性价比最优的资源。在采购谈判和合同签订环节,企业要注重谈判技巧,争取到最优惠的条款,并通过合同明确权责,降低合同风险。在货物验收和支付结算环节,企业需要对货物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货物质量,并及时完成支付,保持良好的供应商关系。

建立供应商评价和管理系统:该系统应包含详细且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不仅关注供应商的价格水平,更要关注其产品质量、交货及响应速度、服务态度等全方位因素。通过这一系统,企业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各供应商的综合实力,从而做出最适宜的选择。另外,维护和深化供应商关系是采购管理的关键环节。良好的供应商关系可以带来更优质的服务、更快的响应速度,甚至可以在谈判中获得更多的优惠,这些都直接关联到采购成本的优化。

3.4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构建能源消耗数据监测系统。精细的能源消耗数据监测系统是企业能源管理的基石。对所有的能源消耗环节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测,可以让企业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能源消耗状况。对电力消耗、水资源使用、热力应用等各个能源维度进行详细记录,实时反馈给企业,可以帮助企业洞察能源消耗的微观细节和宏观趋势。准确的数据支持可以为企业提供深度的能源消耗洞察,使其能够快速识别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调整措施。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防止能源浪费、发现节能机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企业带来更为精细化的能源管理,进一步降低能源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建立和优化能源消耗标准。电力企业应参考行业最佳实践和相关标准,根据自身设备设施、生产规模、工艺流程等具体情况,设定实际可操作的能源消耗标准。此外,企业应不断对能源消耗标准进行优化,随着科技进步和管理改进,调整和提高能源效率标准,进一步提升能源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能源消耗标准不仅是衡量企业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是发现能源浪费、识别节能潜力的重要工具。通过定期比对实际能源消耗与标准的差距,企业可以明确能源管理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更为具体、针对性的能源节约措施,持续推动能源管理的优化,最终实现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能源效率改进。企业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如高效节能的发电机、变压器、输电设备等,提高电力生产、输送和使用的效率。同时,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操作方式,如提高机组负荷,减少空载运行,有效降低无效功率,也能显著减少能源消耗。此外,定期的能源效率评估和改进,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能源使用效率的持续提升,从而进一步压缩能源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5 设备维护与管理

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与维护。设备的使用寿命、性能状态与其运行状况密切相关,若不进行定期检查,将会出现设备运行不畅,甚至损坏的问题,这将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同时也会增加维修成本。因此,企业需要设立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与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降低维修成本。

设备的更新与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的电力设备不断推出,这些设备在性能上往往优于老式设备,而且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运行成本。企业需要及时关注新型电力设备的市场动态,依据设备的性能、价格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设备的更新与升级。

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电力企业应积极推动设备的高效运转,避免设备的过度磨损或空闲状态,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设备的损耗,降低设备更替频次,还可以提升设备使用效率,进一步节约成本。为实现这一目标,电力企业可以采用先进的调度系统,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实时调整设备的运行状态,保证设备的最优运行。同时,企业还应积累和分析设备使用的数据,运用数据驱动的方式,制定精确、科学的设备管理策略,从而更好地实现成本控制,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3.6 定期评估成本控制

定期评估成本控制的第一步便是数据收集,旨在了解企业内部成本生成和分布的全貌。这并非简单的数字堆砌,而是要构建一个全面、准确的成本模型,涉及生产成本、人力资源成本、设备维护成本、能源成本等多个维度的信息收集与整理,从各项运营支出的微观细节出发,进行宏观的统筹。这些数据可以反映出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因此,收集和整理这些数据的过程,便是构建一个反映电力企业真实运营成本情况的成本模型的过程。通过这个模型,企业能更深入地理解成本的来源和分配,为接下来的成本分析和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成本数据,电力企业可以识别出成本的变化趋势和潜在的问题。例如,设备维护成本的显著增加,揭示了设备过度使用或老化的问题。这些发现会促使企业及时调整设备使用计划,或进行必要的更新替换,从而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的生产效率下降或安全隐患。同样,如果人力资源成本呈现过高的趋势,那意味着存在员工效率过低或过度招聘的问题。在掌握了这些信息后,企業便可以通过提升员工培训、优化工作流程或者调整招聘策略,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从广义上说,定期对比不同时间段的成本数据,为电力企业提供了洞察成本变化规律、发现并解决成本问题的机会,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而且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价值。

接着,电力企业在获得深入的成本分析结果后,需要基于这些结果进行决策。例如,设备维护成本上升意味着老化设备需要更换,或者设备使用计划需要调整。这种决策不仅涉及资本支出的考量,还与保持生产线运行顺畅、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等重要方面有关。同样,人力资源成本过高指示着需要提高员工效率或调整人力资源配置,这涉及对员工的再培训,调整工作流程,或者重塑组织结构等复杂的任务。这些决策不仅有助于解决短期的成本问题,更是企业迈向高效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每一次基于成本分析结果的决策,都是企业对其运营策略的调整与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控制并非一项简单的任务,它需要对电力企业的运营进行深入理解,需要精细化管理每一个细节,需要科学地分析和解读相关数据,更需要勇于对现有策略进行改革和创新。然而,这正是电力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是提升运营效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胡依迪.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J].质量与市场,2023(05):106-108.

【2】杜新宇.电力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策略[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2(06):185-187.

【3】张华玲.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电力企业成本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18):66-68.

【4】徐晨.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电力企业成本控制[J].财会学习,2021(35):7-9.

【5】韩晓春.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电力企业成本控制分析[J].营销界,2021(Z4):126-128.

【6】陈娜.对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9):40-41.

猜你喜欢

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