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

2023-09-20王艺诺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文本教材

王艺诺

阅读是小学语文重要教学内容,能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基础上帮助其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拓展阅读是对教材文本知识的拓展,契合新课标的要求,有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能在打造特色语文课堂的基础上保证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一、拓展阅读的内涵及特点

1.内涵

拓展阅读是依托教材开展的延伸阅读,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阅读的基础。教师以教材为基础进行类似阅读资源的推荐,能打破教材的局限性和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2.特点

第一,发散性。拓展阅读操作性强,可应用于各个年级。教师以教材文本为核心进行课外阅读资源的搜集与推荐,能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放射性的知识体系,使其依托发散性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质量。第二,多重化。拓展阅读是以一篇文章或一类文章为核心开展的延伸阅读,主要是依托相似语言风格、相似主题、类似写作手法的课外资源使学生能从多重角度理解文本的议题和立意。第三,无限性。拓展阅读的资源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主要是基于教材进行拓展,不受資源类型限制,能帮助学生构建可持续性的阅读习惯。

二、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在新课标背景下,学校教育是基础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结合,避免将学生的知识限制在教材中。拓展阅读能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能通过多元的阅读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满足新课标对学生的新要求。拓展阅读能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其将语文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上。

2.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在新的时代,社会最看重的是创造性人才。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构建基础知识体系,还要培养其创造能力。拓展阅读通过延伸式、开放式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情感,能提高其共情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基础上提升其创造力。

3.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阅读的应用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课外阅读文本,以强化其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习惯,使其通过阅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科技知识等,进而拓宽其视野。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爱玩、好动,教师开展拓展性阅读能依托趣味性强的课外阅读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帮助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通过拓展阅读爱上阅读后,他们会主动搜集阅读材料,进而改变传统被动学习的习惯,变得积极主动。

三、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规划好阅读量

教师要了解拓展阅读的价值,不能忽视拓展阅读,不能忽略课外阅读资料的推荐,进而影响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也不能过分重视拓展阅读,盲目增加课外阅读资料,进而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安排拓展阅读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要结合教材合理安排课外阅读,以使课外拓展阅读成为学生的学习手段,使其通过拓展阅读品味文本的内涵。

2.精选阅读素材

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精选阅读素材,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课外文本都适合做拓展阅读的素材。拓展阅读的内容要与教材内容契合,并有一定的关联性,如同一作者的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文章,不同作者相同主题的文章等,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文本的内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拓展阅读素材,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其阅读兴趣及能力。

四、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1.确定拓展阅读的起点

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关键是确定阅读的起点,并以起点为基础选择拓展阅读文本。首先,研读教材。新编教材的选文编排具备极强的逻辑性,对于三年级以下的学生来说,教师在开展拓展阅读时可依托教材文本确定拓展阅读起点,使学生构建拓展阅读理念,并将拓展阅读变成习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个单元的文本分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种类型,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找到单元文本的主题,以精准定位拓展阅读的起点。以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教读文本为《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自读文本为《听听,秋的声音》,课外阅读为《太阳时钟》。教师通过对教材的研读会发现,这一单元文本的主题是秋天和景色,教师可以将秋景作为拓展阅读的起点,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素材。教师也可以从单元的人文主题或语文要素中找到拓展阅读的起点。如三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人文主题是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语文要素是感受想象的神奇。教师可归纳出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共同核心,即想象,之后依托这一起点为学生推荐相关文章、图片或视频等。其次,链接生活。教师在开展拓展阅读时可与学生的生活链接,以引导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灵感。

2.选择拓展阅读的素材

在依托研读教材和链接生活明确拓展阅读的起点后,教师要选择拓展阅读的素材,以组建拓展阅读群组,突出阅读起点。选择拓展阅读素材时,教师可遵循内外融合原则,从教材的大单元设计出发,实现单元文本与课外阅读文本的深度融合。首先,以课内文本为拓展阅读素材。小学语文教学的编排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将课文按照一定主题串联起来。单元中的文章有一定的关联性,教师可以依托单元文章主题将单元文本作为拓展阅读的主要素材,之后再进行扩展。其次,以课外文本为拓展阅读素材。教师要以单元文本为拓展的中心,推动学生依托实体书或线上平台等阅读与单元文章类似主题的文章,以完成课外拓展阅读。例如,在讲到父母之爱主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搜索相同主题的资料,可以是电影片段、文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课外同主题阅读素材的搜集,以此丰富阅读面,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确定拓展阅读的方法

教师确定拓展阅读的方法,目的是将拓展阅读落到实处。在实施拓展阅读时,教师要利用对比阅读、组合阅读和读写结合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和综合能力。首先,依托对比阅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比阅读是一个同中求异的过程,学生在对比中能了解不同文本的差异,并思考主题。例如,在父母之爱的主题拓展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父爱之舟》《没了手的爸爸》《背影》等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不同作品中的父亲形象,让他们了解父亲的爱是有不同形式的,进而深化主题。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红楼春趣》《草船借箭》,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结文章的共同特征及主题。学生在阅读后总结出本单元都是中国古代小说,教师再与其一起探讨古典名著的阅读方法。通过阅读—找共性—找主题—掌握阅读方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会显著提升。最后,依托读写结合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进行仿写,加深其对题材的理解,提升其综合能力。在仿写后,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方式了解其他同学的写作优点,并弥补自身的缺点。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阅读量是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关键。特别是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量有规定后,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广泛开展拓展阅读,一是完成新课标的阅读量的要求,二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三是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要认识到拓展阅读的重要性,在遵循学生阅读需求的基础上利用拓展阅读培养其阅读习惯,发展其阅读能力,使其依托教材文本和课外文本的整合性阅读,在掌握正确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提高核心素养,并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文本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