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2023-09-19许文正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年9期
关键词:机械设计产品质量联网

李 款,许文正

(黄河交通学院,河南 焦作 454950)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机械设计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愈发广泛,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和保障安全[1-3]。因此,研究和探讨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目前,自动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制造行业中,包括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加工、电子、制药等[4-5]。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机械设计中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质量和保障安全。这些都是现代制造业所追求的目标,因此,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6]。

本文就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首先,简单介绍自动化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然后,详细阐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包括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的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最后,对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展望,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1 关键技术

自动化技术是一种将计算机、控制器和传感器等先进技术与机械制造过程相结合的技术,旨在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它包括计算机集成制造、数字化制造、智能制造等多种形式[7]。自动化技术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传感技术

传感器是自动化技术核心部件[8],它能够将机械运动、温度、压力等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通过计算机或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

1.2 控制技术

自动化技术中的控制技术是指通过控制器对机械运动、工作流程、质量等进行自动控制和监测的技术。控制技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其中闭环控制是自动化技术中常用的一种。

1.3 人机交互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触摸屏、语音识别等技术实现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互,是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1.4 机器视觉技术

机器视觉技术是指通过摄像头、图像处理器等技术实现对机械运动、工件质量、生产流程等的图像识别和处理,实现对机械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和监测。

1.5 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和传感器等技术实现机器人对机械运动和物品搬运等任务的自动执行,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和高效化。

1.6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物联网网关等技术实现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实时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以及对机械制造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2 技术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到CAD设计、机器人技术、数控加工、智能检测、自动化控制系统、物联网技术等方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主要应用场景如表1所示。

表1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场景及案例分析

3 现存问题

在机械设计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虽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3.1 技术成本高

自动化技术需要高昂的投资和维护成本,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购置、安装和升级等,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难以承担这样的成本。

3.2 技术应用难度大

自动化技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进行开发和应用,而这样的人才往往难以招聘,培养周期长,对企业来说是一个瓶颈。

3.3 设备兼容性差

由于自动化技术的设备来源不同,而且技术更新换代快,导致各种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很难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3.4 安全风险增加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需要连接大量的设备和系统,一旦出现安全漏洞或者人为操作失误,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风险,影响企业生产和利益。

3.5 人才培养困难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人才,但是在人才短缺的情况下,企业很难招聘到符合要求的人才,同时,也需要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增强其应用自动化技术的能力。

4 发展趋势

未来的自动化技术将越来越智能化、柔性化、集成化和环保化,将为机械设计领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4.1 智能化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的优化,自动化系统可以自主进行决策和优化,不需要人工干预,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在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中,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优化控制参数,使机器人运动更加精准和高效,避免因人工调节控制参数造成的误差和损耗。在生产流程的优化中,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预测,以便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生产流程,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2 柔性化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增加,自动化生产线的柔性化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以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需求,满足个性化定制和快速交付的要求。这种柔性化生产方式可以通过以下技术实现:

1)可编程控制技术。采用可编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线的灵活控制和调整,以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要求。

2)智能传感技术。通过智能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调整,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3)自适应控制技术。采用自适应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适应调整,以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要求。

4)柔性机器人技术。柔性机器人技术可以实现机器人的灵活控制和操作,以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要求。

5)3D打印技术。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快速的原型制作和产品定制,以满足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

4.3 集成化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系统将越来越集成,整个生产线将形成一体化的生产系统,能够实现全面的生产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集成化可以通过以下方面的技术实现:

1)物联网技术。采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之间的实时互联互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云计算技术。采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生产数据的全面共享和管理,方便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3)大数据技术。采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数据的实时分析和处理,从而帮助企业进行生产优化和质量控制。

4)人工智能技术。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主控制和优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4 环保化

未来的自动化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采用更加高效的能源利用和废弃物处理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效能源利用。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例如自动控制照明、加热和制冷设备等,从而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废弃物处理。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废弃物的高效处理和回收利用,例如采用自动化的垃圾分类和回收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3)环境监测和控制。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中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例如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调节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产品环保设计。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产品的环保设计和生产,例如采用无毒、无害的材料和生产工艺,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结论

本文探讨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对CAD设计、机器人技术、数控加工、智能检测和物联网技术等方面的案例分析,说明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优势和应用。同时,本文也指出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现存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存在的挑战。

猜你喜欢

机械设计产品质量联网
“身联网”等五则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探究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抢占物联网
关于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
得MCU者得物联网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