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家园共育积极互动的实践探索

2023-09-19骆桃仙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实践幼儿园

骆桃仙

摘 要:家园共育,是家长与幼儿园共同教育,对引导幼儿树立健康的行为习惯有着积极作用。为此,幼儿教师必须与家长进行积极互动交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从而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从而树立幼儿健康成长。本文主要从家园共育的视角,论述幼儿园与家长积极互动实施共育的方法与措施,旨在提升家园共育效果,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园;积极互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6-0053-03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共育开始逐渐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主流趋势。因此,幼儿教育必须结合家庭与幼儿园两大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促进两方面相互协作、相互补充,从而实现多元教育,促进幼儿综合发展。

1.家园共育概述

家园共育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家长与幼儿园相互合作,共同进行对幼儿的教育。一方面。家长是幼儿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师,这也使家庭教育成为幼儿接受教育的开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不仅要做到带头表率,还应树立榜样意识,引导幼儿正确的习惯与能力,帮助幼儿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幼儿园是幼儿成长教育非常关键的教育阵地,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学内容或是教育方法,都具有统一的要求与规定,且科学、系统,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家园共育模式有效开展的前提,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幼儿园家园共育积极互动的实践举措

(1)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家长群体的生活也越发繁重,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较少。因此,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加强家长与教师的联系,幼儿园可以建立家园网络,提升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沟通。比如,在收集废旧物品时,教师可以在相关平台发挥相应的信息,并向家长说明其价值,以便家长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收集废旧物品,保障相关活动能够顺利开展。通过构建家庭网络可以有效消除家长和教师的距离,也能促进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使家庭教育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有效形成良好的共育环境。

作为幼儿的家长,需要增加与幼儿教师沟通的频率,与教师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并增加彼此信任,便于之间进行交流沟通。比如,家长在接送幼儿的过程中,可以积极与教师进行沟通,多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如果幼儿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及时进行解决,从而避免幼儿出现问题。再次,在与幼儿教师沟通的过程中,家长还需要进行换位思考,多从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思考与理解教师的难度,主动配合教师的各项工作。如果教师存在工作不周到的情况,家长应该谅解,并与教师进行协商沟通。

同时,教师也应站在家长的角度进行思考,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家长及时掌握幼儿的实际情况,并与家长进行协商,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比如,教师应该重视家长在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学前教育中,多开展一些亲子活动与家长增进交流,并促使家长也能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另外,传统家园联系方式一般是家长会的形式。在家长会上,教师会将幼儿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向家长分享,从而寻求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实现促进幼儿成长与发展的目的。但家长会很难经常开展,甚至会出现家长不能到场安排其他亲人替代的情况,这就会制约家长会的成效。这些问题都会对家园共育产生影响。为了有效推进家园共育模式顺利开展,教师需要改变传统家园共育模式,用多元化的方式引導家长参与到家园共育中。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微信等社交平台,与家长进行积极沟通,并将专业教育理念发送给家长,引导家长借助业余时间进行学习。

(2)做好合作联动

信息技术背景下,“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开始实施。教师需要承担教育主体的使命与责任,基于信息时代的特点,与家长一起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以及行为习惯。教师可以用网络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并为家长提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见。比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幼儿完成一些任务,如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找废旧材料等,当幼儿出色完成后,给予一定的奖励或满足幼儿的小心愿,并将相应的情况向教师反映,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置“生活榜”,根据幼儿的日常行为与表现进行排名次,从而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无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能够更好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其次,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进行互动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渐渐养成良好习惯。教师需要基于家园共育,根据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设计相关游戏活动,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中成长。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家园传话活动”,以幼儿为媒介,向家长传递一些信息,并让幼儿带回家长的“回复”。通过这种活动可以有效帮助教师与家长构建沟通桥梁,不仅可以帮助家长了解与掌握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也能通过活动的方式锻炼幼儿的倾听能力与记忆能力,有助于实现家园共育的目的。

(3)创新共育模式

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儿由于身体与年龄的原因,很难理解教材中的知识。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引入信息技术,将相关课程知识利用生动、趣味的动画行为为幼儿展示,不仅可以降低幼儿理解知识的难度,也能加深幼儿对知识点的印象,从而助力幼儿健康成长。比如,为了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师可以在幼儿午餐的过程中播放关于饮食习惯的动画片,动画的方式可以有效引导幼儿规范自身的饮食习惯,纠正幼儿错误的饮食习惯。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方式将一些幼儿的错误饮食行为录制发送给家长,提升家长对幼儿正确饮食习惯的认识,引导家长从而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信息技术的运用,将相关抽象化的知识具象化,从而降低幼儿的理解难度。比如,教师在普及健康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寻找一些有关健康方面的儿歌或动画,并在课堂教学中播放。这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也能通过视听等方式加深幼儿对相关知识的印象,有助于幼儿学习视频或歌曲中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规范日常生活习惯,摒弃一些不良的习惯,无形中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在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教育中,教师与家长不仅应该承担引导作用,还应创新教育方法,以提升相关教育效率与质量,促使幼儿能够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幼儿来说,家长可以运用指令的方式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倾听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完成一些任务,如让幼儿洗自己的衣服、吃饭前帮忙准备碗筷等,当幼儿完成指令后,给予其口头表扬或实物奖励,以满足幼儿的成就感,并在此过程中教导幼儿相关行为的好处,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互动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基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目的,并设计相关游戏活动,以此引导幼儿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进行传话游戏,并用比赛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好胜心与积极性,再将幼儿进行小组划分,由排头的幼儿依次向后传话,以速度决定输赢。通过经常开展这类游戏活动,可以很好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能力,从而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4)树立良好榜样

在家园共育中,榜样是教育幼儿日常行为习惯与良好价值观的“密匙”。教师应该与家长一起为幼儿树立榜样,从而端正幼儿的思想,规范幼儿的日常行为,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一方面,教师应该必须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定期组织家长会,并提前预备好相应的会议内容,包括引导家长认识榜样精神、帮助家长树立榜样精神等,从而帮助家长明确自身的教育重任,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榜样意识,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助力幼儿健康成长。教师还应基于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家访”,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有助于教师用循循善诱的语气疏导幼儿心扉,使其能够保证心理健康,从而助力幼儿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应明确自身的教育重任,不仅应在家庭教育起到好的引导作用,还应该树立榜样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从而成为幼儿行为参考对象,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助力幼儿健康成长。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多与幼儿沟通,通过与幼儿交流了解幼儿的心理想法以及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并引导幼儿解决烦恼,使其能够保证心理健康,同时可以在交流中引导幼儿树立乐观的心态,从而助力幼儿快乐成长。

(5)整合家长资源

幼儿园在整合家长资源,实现家园合作的过程中,应重视观念的转变。不应将家长配合作为家园教育的目标,而应引导家长认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以此肩负起家庭教育的重任,实现家园共同教育幼儿的目的。

首先,为了保障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园应转变传统教育理念,让家长成为主体,教师应该耐心听取相关意见,并致力解决家长所提到的问题,从而帮助家长排忧解难,排除双方沟通障碍。在现实中,教师一般是用命令的口吻让家长监督幼儿完成相关任务,但对幼儿自身品行与生活习惯等方面缺少要求,这不仅不利于保障幼儿能够树立正确的观念,还会与当前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不符,难以保障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对此,教师应转变观念,可以基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的目的,安排相应的任务,并为家长普及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优点,从而加强家长对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认识。

其次,幼儿教师应为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作为教育中的主要人物,会对幼儿的早期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幼儿阶段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这也说明家庭教育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课,会对幼儿的行为习惯以及未来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此,幼儿教師应引导家长必须意识到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价值,以提升家长对幼儿成长每一个阶段的重视程度。同时,应鼓励家长多与幼儿沟通,增强对幼儿的了解,之后再根据幼儿的个性特征实施相应的家庭教育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家长难以承担家庭教育中“老师”的重任,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

再次,在家庭教育中,幼儿教师应该与家长共同引导,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劳动意识。由于幼儿对社会以及生活的认识还处于启蒙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幼儿会存在对父母或其他人的劳动成果难以理解的情况,从而造成对他人劳动成果缺乏尊重的情况。对此,教师应该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平时的表现,并对家庭劳动作业方面相互沟通,确定相应家庭劳动作业的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布置幼儿每天进行劳动总结,将打扫卫生、叠被子、洗碗等进行记录,并以此写下自己的劳动感受,使幼儿能够充分认识到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同时,教师应与家长经常沟通,了解幼儿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并向家长普及培养幼儿劳动意识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在家庭教育中承担起重任,将家庭劳动作业贯彻落实。

最后,幼儿教师应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融入家园教育中,让家长明确自身角色的作用,教导家长如何成为家庭教育的“老师”。比如,家长可以让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如果幼儿能够顺利保持,家长应该给予幼儿适当的小奖励,从而激励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幼儿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时,家长可以运用一定的惩罚手段进行约束,并用言语引导幼儿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使其认识到不良的行为习惯所产生的危害性。这有利于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意识,也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3.结语

总之,幼儿园教育是幼儿启蒙教育的出发点,幼儿园与家长都应该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加强彼此的交流互动,并基于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共育手段,从而促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效结合,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恬君.分析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积极互动策略探究[J].知识文库,2020(21).

[2]程晓晴.浅谈家园共育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好家长,2023(07).

[3]陆娟娟.幼儿园家园共育的互动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7).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实践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论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