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3-09-17王晶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22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部门制度

王晶

(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聊城 252000)

会计内控制度能够实现对医院业务运行全流程的审计,比如能够渗透进预算执行、财务收支、工程建设、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并充分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得出客观公允的审计结论。事实上,在新形势下,各医院的会计内控制度机制还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和漏洞,比如缺乏对会计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内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等,因此,有必要梳理医院会计内控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提升。

一、会计内部控制概述

有研究认为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实现既定经营目标,保证运营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而在单位内部进行的有关计划、组织、协调的制度[1]。也有研究认为内部控制是单位的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和实施的,并在单位和业务两个层面着手构建的一系列防范和程序,其目的是规范业务和财务运行,保证单位在法律框架内运行,保障资产的安全性,减少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2]。

2012年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该文件明确提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指的是为了实现控制目标,事业单位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与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的防范与管控[3]。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指的是与财务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比如常见的财务部门岗位权限设计、全面预算管理机制、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等。

总之,会计内控制度指的是基于既定战略目标,由单位多部门共同参与和实施的控制财务风险、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一系列制度、措施与方法[4]。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文件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风险评估和控制的方法。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运营的实际情况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运营活动的风险进行定期和科学的评估,事业单位还应该加强风险评估活动的组织机构建设[5],组织评估工作小组,选出组长。

第二是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内容。单位属于内控的宏观层面,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完善内控组织体系,成立功能齐全的内控部门,同时,单位决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制度,此外,还应该明确岗位责任制度,杜绝各个岗位职责权限相互交叉重叠的状况,此外,还应该加强人员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道德水平和职业能力[5]。

第三是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微观层面而言,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内控包括财务收支业务控制、预算管理业务控制、资产盘点控制、建筑工程审计控制等。关于预算业务控制,事业单位应该健全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和评价制度[6]。关于收支业务控制,事业单位应该加强资金管理,明确财务部门的职责,加强授权审批。对于政府采购业务控制,事业单位应该规范采购活动,严格采购流程和验收环节。就资产控制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制定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设计考核指标。对于建设项目控制,事业单位应该建立科学的项目决策机制和审核机制,加强对项目档案的管理。

第四是评价与监督。事业单位应该健全内部控制的监督制度,规范监督程序,要对内控制度的建设水平和实施状况进行评价,此外,内部监督部门应该提升独立性和专业性。

二、医院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能够提升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在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部分医院的管理制度进行了重塑,这虽然提升了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但也极易造成组织机构的混乱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流失,比如部分医院的资产长期闲置、部分租赁资产遭到破坏、大量账面资产无从查起等。

如果医院能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就可以从采购管理、合同管理、验收管理、资产管理等多个角度出发加强对医院资产的全流程控制。资产管理部门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比会计部门的资产台账和业务部门的业务台账,并加强资产的实地盘点,保证资产的账实相符。

(二)有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阻碍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医疗服务水平不佳,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与医疗服务水平息息相关,比如由于会计内控制度的实效,医院的资金预算管理存在超预算支出、资金浪费的情况,这大大降低了预算资金配置的效率,挤占了医疗设备和医疗人员接受培训的空间。

如果医院能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就能采取准确的预算编制方法、严格控制预算的执行、加强对预算执行的考核等,这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能够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因素。

(三)能够提升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水平

内部控制不仅是医院运行质量的关键内容,同时也能对医院的财务风险防范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医院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可以全方面开展对风险管理机制的审计,从而发现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改良内控环境、信息报告系统、风险评估应对机制等,从而在整体上提升财务风险防范水平。

三、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虽然制定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度是保证医院运行的重要抓手,但是部分医院认识不到完善会计内控制度的必要性。首先,作为单位领军人物的领导者认为在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医院应该将主要精力和资源集中在应对民营医院竞争,提高经营收入方面,认为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无疑会耗费医院大量的成本,因此对内部控制的完善存在消极应对情绪。其次,业务部门对会计内控存在误解,认为内控建设必然会加大对业务运行的监管力度,从而对自身工作形成掣肘,因此对内部控制普遍持有抵触态度。最后,医院整体上缺乏内部控制的有效环境,基层员工难以产生对内部控制活动的价值认同。

(二)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能对医院财务收支、内控运行、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并得出客观公允的审计报告,事实上,当前医院的内部审计制度并不健全。

首先,医院的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由于内部审计的对象是医院各职能和业务科室,内审部门与各部门属于平级的关系,因此,其很难客观公允的角度给出审计意见。其次,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医院的内审部门缺乏审计专业出身的人才,多是由财务人员兼职审计活动,同时,内审人员缺乏商业管理、医疗业务、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素质,很难给出科学准确的审计意见。最后,医院普遍存在“重审计,轻整改”的意识。在得出内部审计结论之后,审计小组忽略了对各部门内审整改情况的跟踪,导致审计整改流于形式。

(三)管理人员素质不足

随着医院业务类型的不断复杂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都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实际上,当前医院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足,一方面,部分管理人缺乏基础的收费管理能力,比如无法完成对治疗申请单据的准确审核,对不同缴费方式下的单据处理手段还不规范,比如未来将发票及时交给患者。与此同时,收费管理人员缺乏一定水平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仅能在收费管理系统中实现基本操作,一旦遇到轻微系统障碍,就要请教信息技术部门,这极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部分医院尚未建立针对收费管理人员的长效培训机制,比如未能根据收费在岗人员的知识短板,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这就导致收费管理人员的素质长期无法得到提升。

(四)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能从医院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中收集风险信息,并实现对风险类型的判断和大小的评估。实际上,医院普遍未能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医院并未建立单独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而是由财务部门负责对业务和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防控。财务部门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的经验来收集风险信息,容易产生职业判断方面的误差。其次,财务部门对风险的防控主要集中在财务风险方面,却忽略了医疗采购风险、医疗质量风险等,因此其所关注的风险类型并不全面。最后,财务部门对风险的防范主要集中在事中和事后环节,缺乏前瞻性控制的意识,未能制定多样化的风险应对方案。同时,风险应对的方式过于单一,仅仅局限在风险规避方面,导致应对效果较差。

四、医院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对策

(一)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医疗机构应该增强内部控制的意识。一方面,医院负责人应当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充分学习有关会计内控的制度文件,并定期组织各部门负责人讨论会计内控制度和方案的制定。同时,医院还应在单位内部搞好宣传工作,可以定期召开面向基层员工的内部控制培训会议,向员工介绍内部控制的内涵、重要性和实施路径。另一方面,医疗机构还应当建立内部控制部门和非内控部门的定期沟通机制,加强二者的协调和沟通,引导非会计内控部门能基于内控的立场去开展运营活动,并提升参与内控建设的积极度。

(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是落实内部监督的保障,首先,医院应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医院可以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层级,将其从各职能部门中独立出来,交由医院负责人管理,这样一来,就能保证内审部门的权威性。其次,要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医院要结合外部招聘和内部培训的方式来筛选出合格的审计人员,并根据内审人员存在的素质短板,设计有关信息化审计、医疗管理、商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课程。最后,医院还应为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效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在明确审计责任的基础上,将审计指标落实到每一位审计人员,能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输出精准的考核结果。

(三)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方案的实施都是由管理人员操作的,因此,有必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方面,医院应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招募门槛,加强对拟招募人员的收费管理专业素质、工作经验和职业道德的考核,确保其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另一方面,医院应建立针对财务管理人员的长效培训机制,定期组织集中培训,设置集服务意识、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于一体的培训课程,或者选拔财务人员到先进单位开展学习交流活动,积极汲取先进医院的收费管理经验。

除此之外,医院还可以完善关于收费管理的绩效考核机制,设计全面的指标体系,并输出数字化结果,通过考核来激发财务管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四)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医院应该完善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可以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该小组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对医院投资、融资、运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方案。

其次,要建立风险预警系统。为了加强对风险的事前管控,医院可以建立信息化的风险预警系统,并在该系统中录入各种预警指标,比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预算指标等。当预警系统发现实际指标值接近预警值时,就可向管理者发出信号,以便管理者实施应对预案。

最后,管理者应该完善风险的应对机制,实现风险应对的多样化。对于发生概率较大的风险事件,医院完善可以利用外部机构的力量实施风险担保和风险共担,争取将风险进行分散,或者转移出去,以实现损失的最小化。

(五)加强会计内控信息化建设

首先,针对传统会计模式效率低下、工作量大的问题,医院可以建立财务共享信息系统。医院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会计管理办公软件,打通会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要求相关部门将线下信息沟通业务转移到线上来,剔除中间传递环节,确保有关信息的实效性和准确性。

其次,应实现新旧审计方法的结合。内部审计部门在借鉴传统审计方法的同时,可以应用OA审计系统和数据库查询功能,对财务和非财务数据实施对比,梳理中其中存在的审计线索。

最后,针对审计领域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医院可以选择大数据技术,加强业务与财务数据、单位数据和行业数据,以及行业和非行业数据的对比分析,从而实现对审计数据的智能化处理。

五、结束语

医院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部门,应坚持社会效益导向,始终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作为首要目标。会计内控制度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营的关键制度和方法,能够提升医院的会计基础工作和财务风险防范水平。实际上,当前医院的会计内控活动还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和漏洞。文章对这些弊端进行了总结,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对策,期望文章的研究能为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部门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7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