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题材水彩画的当代阐述
——以“广西北部湾海丝路风情水彩画展”为例

2023-09-15韩兆业北海市画院

美术界 2023年7期
关键词:水彩画题材海洋

文/韩兆业 [北海市画院]

以水作为媒介的水彩画,自然与水有着不解之缘,因此,海洋题材免不了是水彩画中一个重要的表现题材。早在19世纪,现代水彩画的先驱、英国画家透纳的水彩画作品主要表现的题材就是海洋。甚至可以说,作为现代水彩画发源地的英国,从18 世纪至20 世纪,海洋题材占据了其水彩画表现的重要位置。而在我国的水彩画发展历程中,无论是早期还是当代,海洋题材也是水彩画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作为广西美术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北海水彩画群体,更是以本地的资源——海洋题材作为表现的母题。海洋题材不只是绘画题材的选择问题,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文化的折射,甚至是战略眼光的反映。因此,探讨海洋题材水彩画的当代阐述,不仅具有深刻的学术价值,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以2022 年由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全国政协书画室和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喜迎党的二十大——广西北部湾海丝路风情水彩画展”为例,论述海洋题材水彩画的当代阐述。

一、海洋题材的内涵范畴

之所以提“海洋题材”,而不是说“海景画”,即体现了其内涵范畴的广泛性。海景画专指表现海水及其相关景物诸如船只、海鸥等题材的绘画作品,而海洋题材,则泛指表现与海洋相关的所有事物,包括海景、海洋生物、渔民、海边景物等,甚至还包括与海上贸易相关的物品,例如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瓷器等,也可以归入海洋题材之中。

从类别上分,海洋题材可分为:(一)景物类,例如海水、船只、海边建筑、海边植物等。本次展览中,有表现在避风港湾里悠游自在的小渔船的作品,例如黄菁的《渔船》、余传伟的《老船·絮语》、张济良的《南海疍家》、刘喜德的《碧海蓝天》等,还有表现深海巨轮的,例如梁光华的《丝路古港》、柳风的《钢铁战士》、金旭明的《春日载阳》等。除此之外还有表现海边老城的,例如包建群的《夕照老街》、刘成的《海丝路古城之合浦》、吴桐的《古村新风貌》等。(二)生物类,例如海上飞鸟、海中鱼类生物等。本次展览中,表现海洋生物的有两件作品,一件是张国楠的《归来鱼满仓》,另一件是林富章的《鱼阵图》。(三)人物类,例如海边渔民、游客等。本次展览展出的87幅作品中,有40多幅各种人物题材的作品,占了本次展览接近一半的篇幅,可见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泛。(四)静物类,例如渔具、鱼干、陶瓷等。本次展览中,刘少华的《岁月斑斓》表现的锚,罗希的《浦汉物语》描绘的汉代器物,孟远烘的《沙滩印象》中描绘的太阳帽、太阳镜和手提包等,就是静物类海洋题材作品。

海洋题材的水彩画作品表现,其内涵绝不仅仅是视觉可见的物象,而代表着深层的情感指向和文化蕴含。例如,表现辽阔的海洋,代表着一种开放的胸怀和深远的战略眼光;表现海上的飞鸟,则代表着对自由的向往和不畏困难的勇敢精神;而表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瓷器等,则代表着文化交流以及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气度。

张国楠/ 归来鱼满仓 100cm×200cm

总之,海洋题材的水彩画作品,其内涵指向更加丰富、明确,可以说,它本身就带有鲜明的情感指代和文化指向。

二、当代阐述的可能性

传统的水彩画表现,更多的是在意水彩特性的传达,例如色彩的透明感、水的流动性、笔触的写意性,等等。在艺术表现上,注重的也只是光色的表现。而作为当代的阐述,仅有上述的表现当然是远远不够的。可以说,海洋题材的水彩画当代阐述,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在色彩上,以及时空表现、材料运用上,都超越了传统的表现,而进入一种自由、多元和深刻的表达境界。

(一)造型的当代性

传统的绘画表现,在造型上多以模仿自然为主,而要突破传统的表现,首先就要在造型上突破自然的造型,而进入艺术的、主观的造型中。本次画展的一些作品在造型上就通过夸张变形、归纳概括等表现手法,突显了艺术的当代性。例如王华良的《垂钓·铁山港》,这幅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和动态被漫画化,肥者很肥,瘦者极瘦,高者被夸张地拉长,同时在动态的表现上,作者将五位人物的不同动态把握得非常到位,生动传神。由此,整幅作品因为造型的漫画化而充满时尚感,具有当代性。而在王涛的《远行归来》中,人物的形象表现手法虽然接近传统,但作者以大块面大刀阔斧地去表现,让画面具有雕塑般的力量感,把渔民的憨厚、勇敢和坚毅表现得极富感染力。又如表现生物题材的张国楠的作品《归来鱼满仓》,作为主体的四条鱼,其外形被稍微归纳得几何化了一些,区别于传统自然的表现,而具有了当代的意味。

(二)色彩的当代性

黄 菁/ 渔船 70cm×80cm

黄华兆/ 盛世海丝 300cm×100cm×3

色彩要具有当代性,必然要突破传统的固有色观念和光色表现体系,而进入主观色彩的表现当中。黄华兆的作品《盛世海丝》就用了特别的色彩去表现,画面的上半部分用的是彩色,而下半部分则只用单色,给人一种现实与历史时空交错之感,从而产生特别的审美感受,具有当代意味。郭玉娇的作品《向未来》与黄华兆的《盛世海丝》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郭玉娇作品的下半部分的船被夸张成全以红色去表现,显得更加主观、大胆,并且意味更足。主观地、夸张地以更加鲜艳的颜色去表现,也能产生更具当代感的作品。例如黄菁的作品《渔船》,渔船的蓝色被画家画得非常鲜艳,让人突破了渔船老旧的感受,而显得非常时尚。而梁群峰的作品《海湾》,所有景物的色彩都被他提纯了一度去表现,高纯度的色彩对比,使得这幅海边风景画具有浓烈的海边风情意味,而显得当代时尚。

(三)时空表现的当代性

超现实主义本身就是20 世纪才出现的当代艺术潮流,因此超现实的时空表现具有强烈的当代感。如梁中瀚和刘成合作的《开海节》,虽然这幅作品乍看是平面装饰风格的现实主义作品,但高高跃起悬在空中的鱼为原本现实的场景带来戏剧性,赋予了画面超现实的意味。这种超越现实的表现手法,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精神深度,可以说是对时空自由表现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四)材料运用的当代性

水彩画表现语言的拓宽,除了在表现手法的拓宽之外,材料运用的拓宽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水彩画作品在材料运用上不必只局限于水彩材料上,丙烯、彩色铅笔、木炭笔、炭粉等都可以使用,以创作出不同于传统水彩画审美情趣的作品。例如梁瑾瑾的《海湾少女》,整幅作品主要以木炭笔勾勒和用炭粉渲染,施以少量的色彩,木炭笔勾勒的线条极具力度和弹性,画得轻松且写意,但在造型结构的表达上却严谨到位,这种吸收了中国画精华的水彩表现新技法,是探索水彩画新语言表现的尝试,大胆而成功。

三、海洋题材水彩画当代阐述的意义

相较于其他题材,海洋题材具有强烈的地域特点,同时又因为其题材的时代性和文化属性,又突显了其文化的意义。艺术家们在海洋题材表现手法上的各种探索,拓宽了水彩画表现的可能性,为水彩画艺术的当代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一)突显了地域的特点

绘画题材的选择,对于个体画家而言,或许只是基于其喜好或艺术观念的契合,但对于一个绘画群体或者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域而言,则涉及资源的利用、风格的打造和发展的方向等。对于北海水彩画群体而言,选择海洋题材,无疑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因为它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美丽的海滨城市北海其丰富的海洋资源,为艺术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而在打造北海水彩画群体三十多年的积累中,也为其当代阐述的探索积累下深厚的基础,形成了一定的群体艺术面貌。因此,北海水彩画群体选择海洋题材作为当代艺术探索的突破口,是既有基础又有特点的正确选择、智慧选择,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二)拓宽了水彩画表现的可能性

作为19世纪末才传入我国的水彩画艺术,因其与我国的传统中国画艺术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然而,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水彩画艺术如何突破传统的审美形式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如何适应当代的审美需求而具备当代性,这是一个引得无数水彩画家孜孜以求去研究的课题。本次展览的部分作品从海洋题材的角度深入挖掘水彩画表现的各种可能性,对于拓宽水彩画表现的边界和拓宽水彩画表现语言的可能性,作出了成功的探索。这些有益的探索,使水彩画艺术也进入了当代艺术表现的语境中,它为水彩画艺术的当代表达打开了一扇窗口,对后来者具有切实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文化的意义

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因此是否具有海洋意识,是否具有海洋视野,是衡量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是否有长远的发展眼光的一个标志。所以,海洋题材不仅仅是绘画表现的一种题材,也是一种视野的体现、胸怀的体现、情感的体现,同时还是文化发展眼光的体现。具体到“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广西在东盟的地缘优势,这些海洋题材的水彩作品,将会成为中国与东盟十国文化交流的便利媒介。因此海洋题材水彩画的当代性,就更突显了其文化的意义、国际交流的意义和时代的意义。

结语

“喜迎党的二十大——广西北部湾海丝路风情水彩画展”中的部分海洋题材作品,在造型、色彩、时空关系和材料运用上,具有较强的当代性,为北海水彩画群体的发展方向乃至广西水彩画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它是广西水彩画家在描绘本土家园事物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表现手法,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它的表现手法拓宽了水彩画表现的可能性;它所呈现出来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内涵,具有海洋文化的包容性、开拓性和当代性。这些成功的探索,不仅具有深刻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切实的现实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水彩画题材海洋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漂亮的水彩画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