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古人、师自然
——花草间画出生活印记

2023-09-15卢海峰

美术界 2023年7期
关键词:海峰设色纸本

文/卢海峰

卢海峰/ 芭蕉听雨 纸本设色 78cm×45cm 2020年

日观其物而有所感,我喜欢用画笔来记录生活,想着能给时间留下一点痕迹。生活在岭南大地,游学于南北,对身边的一花一草也是有点感悟的,所以在我很多的作品当中会出现一些无名的小草、小花,当然其中大多是岭南地区最常见的热带花卉植物,通过写生转换到平时的创作当中,描绘出花卉植物的旺盛生命力与淡雅清新之美。师古人,师自然,中国花鸟画的创作离不开传统的技法和理论的支撑,作品图式以折枝图式和全景图式为主,运用兼工带写的技法进行创作,题材多取之于生活中的所见,无论是书房案头清供,还是溪涧幽禽,通过清新淡雅的色彩描绘出清净之境,表达内心的向往。

通过临摹历代花鸟画精品画作,学习其意境表达的方式、方法,同时也在临摹中参悟古人对自然物象的观察方法,以及如何转换到笔墨的表达中来。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创作理论,植根于我们的日常花鸟画写生创作当中,“造化”即是大自然,“心源”即画家内心的感悟、感受,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自动地转化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的过程,画家内心的情思和构思是不可缺少的。清代画家石涛提倡“笔墨当随时代”,体现出绘画与社会及历史环境的密切关系。唐宋绘画庄严华丽,元代野逸,明清则洒脱,不同的历史时期与环境造就了与其相符的绘画风格,展现不同时代的艺术风貌。其中清代恽寿平作为“清初六家”之一,其没骨花鸟画开创花鸟画史新局面,色彩以清丽妍雅的形式呈现,画面精细不刻板。没骨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的一大分支,据传起源可以追溯至北宋的徐崇嗣。恽寿平在继承先人画法的基础上继续师法造化,在写生中将工笔与写意相结合,在其看来即便是浓重的颜色也要回归自然的本真,作品超尘脱俗,大都“脱尽脂粉气”,令人感到清新怡然、赏心悦目,开创形态鲜活、设色清雅、画格高逸的没骨花鸟画风。余初学工笔画,仍是循规蹈矩地进行起稿、勾线、三矾九染,由于绘画耗时太长,最初绘画的激动也消磨没了,而且容易画得相对板结,这可能与自身的性格与认知有关。而后在学习没骨花鸟画写生与创作中,发现其优点便是比工笔画更灵动,取工笔画的严谨,在画眼处深入刻画,在意境上汲取了写意花鸟画用笔流畅的书写性,使得整幅画面松紧结合、工写兼备,更显得轻松,自然幽静,能更好地表达最初所见、所想的情境。

↑卢海峰/闲食 纸本设色33cm×52cm 2016年

↓卢海峰/夏日清凉 纸本设色33cm×52cm 2020年

卢海峰/ 午后1 绢本设色 80cm×65cm 2020年

身处岭南,接触更多的是岭南画派,受到更多的影响是其注重写生创作的没骨花鸟画画风。在晚清居巢、居廉没骨花鸟画中可识得没骨花鸟画“撞水”“撞粉”技法的纯熟,专向大自然求绘画题材,以造化为师,运用其独到的写生技法,在古法与自然之间转换,故自成一家。继而高剑父与其胞弟高奇峰拜师居廉,习得“居派”画法,没骨画法得以在岭南推广。由高剑父所建立的“春睡画院”,培育了一批艺术人才,推动岭南画派艺术的发展。当今传统没骨花鸟画似乎也融入了新时代的气息,没骨花鸟画其兼工带写的创作方式受到更多画家和观者的关注,以其清新淡雅的色彩、简练易懂的技法,深受大众的欢喜。画家们通过大量花卉题材不断地雕琢形象,呈现出许多优秀的没骨花鸟画作品。古人对自然的思考、感悟也是我们进行花鸟画创作的重要学习经验,在接触自然景物时常有新的体会,对传统花鸟画有了新的认知和继承,给传统花鸟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更加热衷描绘蓬勃生机的大自然,以古人为师更以自然为师。

平日我喜欢观察植物的生长方式及翎羽的生活习性,家里园中种植了些南天竹、芙蓉、夹竹桃等花卉植物,冬日南天竹结出的丰硕果实早已通红,而常在园中徘徊的红耳鹎早已窥察,待我回屋中喝茶工夫,与同伙啄食几颗便飞走了,这个景象也常常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是我日常创作的重要源泉,让我时时感触到激发自己提笔画画的欲望,记录下有趣的一刻。写生中常常会出现很多奇思妙想,当看到一些让我感触很深而且打动我的花卉植物或游禽飞鸟时,就有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的欲望,但并不是简单地照搬描绘物象。而是经过对构图、造型、赋色、笔墨表达等要素的深思,了解其中的寓意,再动笔写生创作,这一形象的雕琢方式方法,是读研究生期间导师教我们写生和创作时常常提起的,对我的写生创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导师曾写生串钱柳,常常言应结合其寓意进行写生创作,从此学会了“花语”一词,并融入自己的写生创作当中。花开四季,四时花语,花卉传递给人的寓意信息各有不同,如牡丹富贵、兰花君子,只有我们了解了我们描绘的对象,下笔才如有神,做到胸有成竹。

师自然,自然可以给予我们源源不断的灵感;师古人,古人兴之所至古今亦同。在传统中学习语言,不断地锤炼自己,打磨雕琢好花语形象,在探索与尝试的路上前行,构筑心中美好花园。

卢海峰/ 池中清韵 纸本设色 96cm×48cm 2020年

卢海峰/幽禽集古 纸本设色183cm×98cm 2019年

卢海峰/溪涧游禽 纸本设色85cm×38cm 2020年

卢海峰/ 未见花开香满园 纸本设色235cm×122cm 2020年

卢海峰/ 涧晴休憩图 纸本设色 210cm×98cm 2020年

猜你喜欢

海峰设色纸本
国画纸本设色《荷》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magnetic skyrmionics
韩景燕作品集
活着
《岩高千尺虎》
王少桓
《独白系列之三》
兰华生作品
倪海峰
郑庆余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