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2023-09-14甘肃省秦安县云山镇中心小学王冠军

家长 2023年11期
关键词:小班化习题内容

□甘肃省秦安县云山镇中心小学 王冠军

在城镇化发展进程速度不断加快的当下,我国农村教育结构体系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使得农村学生数量逐渐减少,这也导致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未来的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基于此,应当提高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此来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同时这也是目前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过程中应当要重视的问题。本文以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小班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有助于实现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使提高教学效率以及保证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希望并正在为之付出努力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小班化教学逐渐取代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当前教学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伴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农村人口大都向城市迁移,使农村生源不断减少,这也是开展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如何实现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目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集体攻克的难题,这不仅可以实现整体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提高,还能够促进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的重要意义

将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中,是结合当前农村地区生源较少的现状以及国家教育发展方针提出的要求等方面的重要教学改革举措,对推动农村地区教学工作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贯彻与落实,可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时由于班级人数较少,也便于教师进行管理,避免了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管理课堂秩序而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出现。

通过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展开,可以实现教师全面了解全体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情况,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实现对数学教学知识的良好掌握。此外,教师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其提供针对性指导和帮助,以此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可以说,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当中的应用,是实现数学教学工作创新发展的必要路径,也是指引教学模式改革发展的基本路线。

二、提升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农村地区,学生与社会进行接触的机会不多,且受到相关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对知识的认识以及自身视野发展相对来说都较为缓慢。因此在开展教学工作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该项问题给予相应的重视。因此,在农村小学开展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数学知识以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得学生可以很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如此,学生能够被数学知识所吸引,在融入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以及创造意识的培养,同时也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并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获得较好的数学学习成果。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形状和样子有所不同”的数学概念,教师可以以《盲人摸象》的故事作为范例为学生进行讲解,同时也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信息技术搜集《盲人摸象》的故事视频,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播放,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不同盲人描述的大象的样子不一样,进而为后续知识内容的讲解作好铺垫。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前从不同角度拍摄教室内部的照片,并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同样是在教室中拍照,但是照片的内容却不尽相同?而这些不同的照片又分别是在哪一个角度进行拍摄的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站起来在教室内随意走动,结合照片内容找到对应的拍摄角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实现了发挥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尊重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创造能力

将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农村小学中,可以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变近,这不但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而且也缩短了教师与学生心灵上的距离。如此,教师便可以更加细致和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同时分析其学习需求,并通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地的改进来实现教学总体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当要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并应用分层教学法对不同情况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关怀与指导,并通过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教师针对性辅导,促使学生之间的差距不断减小,同时也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促进学生全面良好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发挥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为例,在课堂教学中,要加深学生对“余数”这一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习题讲解带领学生认识余数的基本含义以及在具体问题当中的应用方式,如此可以加深学生对余数的相关知识内容的印象,同时也可以为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差异提供有效帮助。

例如,教师列出这样一道习题:老师准备了9 瓶饮料,想要平均分给4 名小朋友,请问每个人可以分到几瓶饮料?随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要请学生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估,有的学生不能够理解如何将9 瓶饮料分给4 个人,也不知道应该以怎样的运算方式来表示这一数学过程。对于这类学生,教师便可以准备好9 瓶饮料,并邀请4 名学生配合教师进行演示,让学生能够认识到9÷4=2......1,进而对余数进行清晰地认识。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要适当地增加难度来实现对其数学思维的有效锻炼。

(三)利用小班优势,开展课内探究,树立合作意识

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因其具备学生数量较少以及可以组建不同学习小组的基本条件,这为开展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通过提出特定问题,让学生能够借助对问题的思考实现对课程知识内容的深入探究,同时也可以实现对知识内容进行有效吸收和内化,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发展,实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步提升。

因此,为发挥该项活动的实质性作用,教师不应继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中单方面灌输知识的讲解方式,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并结合知识内容当中的关键点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此来鼓励其能够找到有效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而若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依据合作探究小组这一载体。因此,教师也应当要重视这一点,通过借助小班化教学模式的优势来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实现该教学模式实质性作用的发挥。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内探究和思考。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或三位小数等多种小数类型,其各自表示几分之几?以此来让学生进行小数意义的探究。学生们通过不断地举例和证明,共同就该问题展开激烈的探讨,而教师也要仔细地倾听学生们的汇报内容,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补充,使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不断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样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同样的方式来进行小数性质、小数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其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的近似数等内容的探究和分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培养数学思维,以此来实现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四)开展课堂检测,利用信息反馈,保证教学质量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应用小班化教学模式,使教师可以拥有更多的精力以及时间来优化教学过程,拉近师生距离,使得原有的数学教学模式发生巨大变化。虽然教学模式得到了改进,但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仍需教师进行进一步分析和确定。因此,教师应当要采用当堂检测的方法,将课程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内容设计成习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作答,并结合学生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来对本节课程的教学效率水平作出客观的评价以及分析。教师也需要善于运用反馈的信息,抓住学生的薄弱点,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进而提升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过程当中,为了检验学生在本节课程的学习成果,教师便可以通过开展课堂测验的方式来进行评估。教师在设计测验习题时,要注重以本节课程所讲的知识内容为主,需要教师立足于教材内容,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将其与基础性的知识内容进行结合,进而设计出综合性的数学测验习题。通过引导学生对习题内容进行分析、思考和解答,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便得到了有效锻炼,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对课程知识内容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加深印象,加深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这种课堂测验活动,对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

基于此,教师便可以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的面积公式作为基础性的测验习题,以此来带领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复习。同时,要设计一些给出既定条件要求计算多边形面积的习题,考验学生的公式掌握和应用情况。同时,也可以设计面积换算的填空题,对学生的单位换算能力进行检验。此外,借助应用题的设计和编排,还能够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能够通过对具体习题的解答来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以及联系性,让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进一步梳理和完善,构建科学的数学知识体系。

(五)注重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发挥教学价值

以小班化的形式来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在不断地应用以及尝试过程中,使得多向立体式的学习过程得以实现,改变了传统大班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你说我听、你讲我学、你评我认”的教学特点。教师可以在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下,实现教学形式的优化和教学内容的丰富,而这也为教师开展多元化评价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应当要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学习方法习惯、学习意识态度、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其他多方面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形成更加清晰立体化的认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能够在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实现个人的全面良好发展。

以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为例,在课堂教学当中,由于“百分数”相关的数学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因此学生想要对其进行良好掌握具有一定难度。为实现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的目标,教师应增加对学生课堂学习表现的关注度,同时要分析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而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这便能够帮助学生找寻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能够对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客观认识并查缺补漏,让学生在本节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体会,能够对知识内容进行良好掌握。在进行课堂讲授的环节时,教师可以随机点名,要求学生回答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读法以及百分数与小数之间正确改写方法等基础性的知识内容,从而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出评价。同时也可以在课中让学生们围绕着百分数知识交流生活现象,对学生的知识理解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价,此外也可以在课后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通过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估来实现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促使学生的数学能力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伴随着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自然形成的,与城市学校的小班教学有所不同,教师应当要结合农村数学教学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来探索科学合理的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以此来实现教学工作有效提升。教师应当要对小班化教学模式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看法,分析其应用优势,结合其实际教学工作开展的特点,为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打好基础。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也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此优化教学模式,以期实现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正确引导,并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推动力。

猜你喜欢

小班化习题内容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主要内容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基于专业特色的《数学分析》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