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匿名社交”中的潘多拉之盒

2023-09-13张苗

检察风云 2023年17期
关键词:面具社交社区

张苗

2023年7月7日,知乎App公告称:将下线“匿名功能”。

知乎App表示,作为社区早期的产品机制,“匿名功能”的上线初衷是建立在用户开放讨论、友善互动基础之上的,但随着互联网沟通环境日益复杂,为保障社区内的良性讨论,匿名发布入口将会取消,用户将不能匿名创建问题或匿名发布内容。对于历史匿名内容,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将其转为实名。

这一改动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取消匿名后的知乎App,会逐渐走上“天涯论坛”“Tape提问箱”的旧路,难掩其落寞之势。但也有人支持取消匿名,认为“匿名功能”助长了该平台中的虚假信息蔓延、网络暴力等问题。

共舞于假面舞会

近年来,“匿名社交”开始风靡,受到不少年轻用户的追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5.6%,这为“匿名社交”提供了巨大的用户基数。

“匿名社交”秉持着去中心化理念,打破了传统社交的准则,为年轻人畅所欲言提供了一个隐蔽的乐园。在网络中,他们戴上面具进行对话。借由匿名的窗口,压抑的情绪得以宣泄,强烈的好奇心得以满足,掩藏的真心得以展露。人们像是在参加一场“假面舞会”,在匿名面具下,不同行业、圈层的人可以从现实生活的身份中脱离,在网络“乌托邦”中享有较大的自由度和短暂的安全感。

“匿名社交”提供了无障碍交流的空间,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好奇心都能得到回应,也不能确保所有答案都货真价实、不加修饰。在“匿名功能”的几次虚假信息风波中,知乎App风评每况愈下,其形象不断从专业问答社区变成“编乎”“故事汇”等。知乎App的创始人、CEO周源称,“匿名功能”的初衷是希望维护一个开放讨论的社区环境,用户在分享个人经历的同时没有个人隐私方面的顾虑,“匿名功能”需要建立在友善互动的基础之上……

“匿名社交”的喜与忧

随着“匿名社交”的蓬勃发展,各大“匿名社交”软件迅速完成用户积累,其中“95后”“00后”群体是用户主力。“匿名功能”将社交用户的头像、简介、历史回答等线索掩盖,不仅围观者无法通过匿名回答找到发帖人,发帖人自己也无法从历史回答中找到这条记录,对于使用知乎App的匿名发帖人来说,就像是面对大海扔出的一只漂流瓶,帖子发完即成“逸闻”。

《中国青年报》做过一次面向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从175所高校收回了3620份有效问卷。据调查问卷显示:35.52%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曾使用过“匿名社交”软件,90.69%的受访者认为“匿名社交”存在一定风险。

那么,為何公众还是钟情于“匿名社交”?

首先,是对社交压力的规避和个人隐私的保护。当生活打上发条、日程逐渐流水化,这既是时代飞速发展的无声证明,也是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渐行渐远的最佳辩解。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及快节奏带来的压力,让很多人转而投入更加自由、放松的“匿名社交”怀抱。匿名似乎成为一副面具,为栖息在互联网空间的人们营造一个彼此区隔却又相互敞开的世界。与此同时,匿名问答是一种既隔离又连结的浅层次社交,发言者和讨论者在匿名面具下免于他人的审视,放下性别、职业、身份等外在因素,更聚焦于问题本身的探讨。

其次,是联系不同圈层,打破信息差的工具。比如,在知乎App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此类热帖,“知乎上的不少匿名回答还是很好看的,行业内幕很多”“匿名回答对‘和行业有些联系,但又离核心有一定距离的人,还是很有帮助的。他们可以相对准确地判断匿名回答的真假,并获得其中的内幕”。在“匿名功能”的帮助下,平台上承载着人们在真实世界中不愿开口讲述的故事。同时,知乎App在品牌中不断强调专业、严肃、精英等特性,这也表明,对于不少用户来说,“匿名功能”让知识、经验、情感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在不同的人群间传播,减少信息差。

记者认为,网络上的“匿名功能”使大家的表达更加自由、多元,一些现实世界难解的问题,在网络上也可以找到解决之法,但与真实身份一同被抹去的还有表达成本和社交责任,匿名空间中的善意与恶意都可以被同等程度地放大,并平等的影响着每一个人。

“匿名社交”会成为不良信息扩散的温床。在匿名状态下,用户的言论几乎不受到任何实质性的限制和道德责任约束,因此极易产生不当言论。而这些充斥着情感性与冲动性的言论,往往会带动许多不理性的互联网住民成为“乌合之众”,形成针对某一事件、某一行为或某一个人加以批判的“群体”。此外,普通用户对于信息真实性的鉴别能力有限,以致谣言会在网络世界中迅速扩散,且很难追溯源头。

匿名的网络平台也易成为激化矛盾的导火索。实际上,“匿名功能”在满足人们社交参与感的同时,也可能打开人性的“潘多拉之盒”。由于匿名形式允许人们卸下包袱、避开灯光,在暗处发出真实的声音,那么当人们负重太久后终于感觉能休憩片刻,情绪便借由匿名的窗口向外倾泻,释放了平日在“社交礼仪规范”下不曾展露的窥私欲和恶意。魔盒开启,无人幸免。骚扰、诽谤、网络霸凌等问题层出不穷,内容管控尤其棘手,稍不留意就会出现“擦边球”,甚至是赤裸裸的违规内容。“匿名功能”引起的道德缺失、责任弱化和侵权行为在不断攀升。尤其是匿名言论扩散之后,即便是法律上有了解答,但因为互联网的传播力度,对个人造成的伤害也难以弥补。

正如知乎App在公告中所披露的,这些主打“匿名社交”的软件大多都被“虚假信息弥漫”“骚扰谩骂”“仇恨言论”等问题所困扰。“匿名功能”是把双刃剑,在帮助人们畅所欲言的同时,也在刺伤着一些人。

揭下面具,互动仍在

网络上对于“匿名功能”的讨论,似乎指向互联网社区生态的讨论,这意味着互联网社交模式的转型。

早在2008年“两会”期间,网络实名制立法进程已经启动。2012年12月25日,我国拟立法规定实行网络身份制管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通过并提出,使用任何网站接入服务都必须实名,标志着我国在政策层面已经取消或否定了匿名表达。由此,我国互联网全面进入实名制时代。2015年3月,《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正式施行,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殊性,采取“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原则,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户。

“匿名功能”下线既是互联网规范发展的必然趋势,也让网友开始思考互联网社交的本质。有人认为,匿名下线将使得用户无法畅所欲言。不可否认,非匿名会让人们在发言时更加谨慎,但这并不意味着交流质量的下降。

记者认为,匿名的消逝意味着“连接”的回归,意味着互联网上的交流不再像大雪覆盖下杳无踪影的足迹,而是如同飞鸿踏雪般有迹可循。

正如石黑一雄所描绘,身处一个科技爆炸、沟通无限的世界,我们感受到的,却是史无前例的孤独无助。在这场关于“匿名社交”的讨论中,支持或反对取消“匿名功能”的人实际上都在借此描绘个人心中理想的互联网社区蓝图。

当前,互联网技术不断迭代,与现实世界不断交融,实际上,无论“匿名”与否,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生态中,“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才是交流的核心。毕竟,“匿名”只是一个形式,社交仍然是靠心,靠情感,靠真诚的表达,这一点从未改变。

猜你喜欢

面具社交社区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区大作战
我们摘下面具吧
社交距离
3D打印社区
酷酷的面具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面具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