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力以赴提信心

2023-09-13黄灵

检察风云 2023年17期
关键词:上海市全市服务业

黄灵

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现场

今年以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高質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023年7月24日,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如期举行,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23年上半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以下简称“报告”)等内容,并对下半年相关工作展开部署。

创新引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

据上海市发改委消息:近年来,在国家部委的支持下,上海建成、在建、拟建和储备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涵盖光子、物质、生命、能源、海洋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设施数量、投资金额和建设进度均为全国领先。基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沪上取得了诸多重大创新成果,有利于助推我国科技进步和发展。

面向“十四五”时期,上海将按照国家部署,继续坚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根本要求,围绕设施全生命周期,适度超前布局“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前瞻引领型、民生改善型”大设施,持续推进已有设施项目建设,以高效建设、开放运行、多元参与、融入地方为原则,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同时,上海将围绕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在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其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提振信心:上半年沪上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

2023年以来,在政策效应释放、重大活动提振以及低基数等因素影响下,上半年上海市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平稳开局,二季度主要指标同比快速增长,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市场预期逐步改善,民生保障持续加强。据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上海市全市GDP为21390.2亿元,同比增长9.7%,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5.5%以上的预期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上半年上海市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速较快,既体现了在质量效益导向下的增长韧性和发展活力,也有去年同期低基数的影响因素。报告指出,基于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上海市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增长动力仍不足,有效需求总体偏弱,部分行业企业仍面临较多困难,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仍需不懈努力。

经济延续恢复态势,总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2023年以来,上海市积极争抢经济复苏的窗口和先机,加强稳增长工作分析调度和推进落实,制定实施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以及促消费、稳外贸、吸引外资、投资促进、支持民间投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政策措施,抢抓新赛道和未来产业前瞻性布局。全市经济努力克服市场需求偏弱、企业信心不足、股市汇市波动等困难,上半年多数主要指标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主要行业实现较快增长。据统计,上半年上海市工业、信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4.5%、10.7%、12.1%和13.3%,金融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分别增长5.6%、5.8%和9.2%。实物量指标同步增长。此外,上半年上海市全市用电量同比增长9.5%,其中工业、服务业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7.2%和21.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机场货物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5.3%和13.1%。

生产供给逐步改善,二三产业恢复向好

随着生产供给逐步改善,2023年上海市二三产业正恢复向好态势——

首先,新兴产业正引领工业回升向好。在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等重点行业拉动下,上海市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三大先导产业新动能释放。据统计:上半年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4.4%,其中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分别增长13.8%、11%、10.3%和8.7%。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6%,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至44.6%。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高端装备、节能环保行业产值分别增长69.8%、57.8%、33.1%和17.1%。船舶、机械、飞机制造业等行业加快订单生产交付,上半年产值分别增长71.7%、24.6%和1.2倍。

其次,服务型和流量型经济稳步恢复。上半年沪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现代服务业加快恢复。上半年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其中,商务服务业在票务服务恢复带动下营收同比增长27.6%,医药研发助推科技服务业营收增长21.9%,文体娱乐业、居民服务业营收分别增长51.8%和66.6%。

再次,数字经济持续发力。电商、外卖等平台企业带动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快速增长,上半年营收增长23.8%,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15%。

最后,金融市场稳中趋缓。上半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同比增长18.7%。6月末全市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7%和7.7%,较年初分别回落2.4个百分点和提高0.3个百分点。信贷结构持续优化,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33.6%和32.4%,5月末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8.1%和50.3%。

外贸外资韧性较强,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

上半年,沪上外贸外资结构优化升级:全市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1.4%,增速高于全国9.3个百分点。

外贸新业态新主体加快发展。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84%,海外仓累计达到137个。民营企业领先增长,上半年进出口增长20.7%,民营企业出口占比首次超过40%。同时,利用外资总体稳定: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127.8亿美元,同比增长7.1%,主要是高技术产业吸引外资拉动。

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出台实施优化营商环境6.0版方案后,上半年沪上新设企业23万户、同比增长88.1%,日均新设企业1851户,基本恢复至2021年同期水平。税源不断夯实,上半年沪上新增纳税人18.4万户,同比增长84.6%。产业创新主体加快培育,上半年沪上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1家、外资研发中心13家,累计分别达到922家和544家。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福祉稳步改善

就业物价保持平稳。截至6月末,上海全市正规就业人数1065万人,同比减少3.7万人。上半年新增就业岗位29万个,同比增长14.7%,完成全年目标的52.7%;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4.8%。截至2023年7月14日全市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86.08%,较2021年同期下降0.21个百分点,青年就业压力需关注。

居民收入保持增长。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870元、同比增长9.9%,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7%和13.9%。物价水平低位运行。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4%,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和食品价格回落。“菜篮子”价格指数连续5个月环比回落,上半年同比下跌6.1%。

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项目扎实推进:其一,启动实施新一轮19项民心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两旧一村”改造,上半年完成零星旧改4.2万平方米、旧住房成套改造12万平方米,新认定城中村改造项目6个。其二,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启动。上半年完成投资30.1亿元,占全年计划55.2%,新增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5.6万套(间),新增公共充电桩、养老床位、平安屋等25个项目超过计划进度。其三,启动2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成功举办,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AQI)为87.8%、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新建绿地500公顷、新建绿道140公里。

据悉,下半年上海市将重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六方面工作:包括全力加强稳增长调结构政策落实,全力推动国家重大战略落地落实,全力扩大投资和促进消费,全力促进外贸外资保稳提质,全力优化企业服务和营商环境,全力做好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工作等。

猜你喜欢

上海市全市服务业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上海市制冷学会四专“双·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