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市场活力,让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2023-09-13朱克力

检察风云 2023年17期
关键词:外资企业市场主体座谈会

朱克力

民营经济是非常活跃的创新主体

根据国务院部署安排,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7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认真听取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真实情况、面临的困难和相关政策建议。据商务部消息,7月5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主持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认真听取医药行业外资企业在华经营情况、问题诉求及意见建议。通用医疗、诺和诺德、拜耳、默沙东、罗氏、阿斯利康、赛诺菲、武田、辉瑞等12家企业代表参会。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两部委先后召开民企外企座谈会,共性在于倾听市场主体诉求,为企业排忧解难。那么,这在当前形势下究竟释放出哪些信号?

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重要环节

无论是民企还是外企,都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提升产业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民企和外企也是我国对外开放与经济改革的重要促进力量,在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针对民企,提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是为了保护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增加就业、创新驱动、扩大消费、促进均衡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省市召开民企座谈会、营商环境座谈会,让企业家谈发展、讲需求、提建议。与此同时,各地各部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破除制约公平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依法维护企业家权益等出台系列举措,不断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

当然,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由来已久。一是融资难融资贵。一些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信用低、风险高等原因,难以获得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导致资金链紧张或断裂。二是竞争压力大。部分民营企业面临国有企业的强劲竞争,尤其是在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

在这次由国家发改委负责人主持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参会企业家代表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分析了国内外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介绍了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并对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和制度环境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对此,会议组织者也明确表示,将研究提出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与此同时,“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今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之一。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优环境和更大的舞台,成为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重要环节。

公开信息显示,在本次外资企业圆桌会上,有商务部、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等部门代表参会,并现场就企业所提意见建议进行交流。这么多家部委代表共同听取外资企业意见建议,进一步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推动外资企业在华长期、稳定发展,会议规格不可谓不高。

改善市场预期、重塑发展信心

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的,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用真招实策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

鼓励支持民企和民营经济发展,对于当下而言,尤其意义重大。首先,促进就业稳定。民营经济是我国最大的就业创造者,提供了八成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岗位,对于稳定社会预期、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推进创新驱动。民营经济是我国最活跃的创新主体,贡献了超过70%的技术创新成果,对于提升我国科技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再次,拓展消费空间。民营经济是我国最多样化的消费供给者,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和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对于扩大内需规模、提高消费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促进均衡发展。民营经济是我国最广泛分布的产业主体,在各地区各行业都有广泛参与和贡献,对于缩小区域差距、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从企业代表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来看,主要涉及改善营商环境、加强政策协调、优化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诉求。通过座谈,精准掌握民企外企当前经营情况和发展需求,有利于制定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民企外企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对于市场主体树信心、稳预期非常有利。

在机制化方面,国家发改委建立了与民营企业的沟通交流机制,商务部则建立了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通过定期举办会议,通过进一步拓展收集问题、听取建议的渠道,及时回应解决企业关切,助力民企和外企稳健发展。特别对于外企而言,这可以稳定其对在中国市场发展的预期,使其相信中国政府将继续提供稳定和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在参与者方面,除了企业家代表,还邀请了主办方以外的部门代表参会,并现场就企业所提意见建议进行交流。这可以增强更多部门与市场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政企相互理解与深入合作。因此,当前国内外形势下,两部委密集召开民企外企座谈会,无疑将更好地了解市场和企业需求,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为市场主体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从而向纵深推动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和更高质量发展。这是改善市场预期、重塑发展信心的重中之重。

真正让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在民企外企座谈会上,两部委释放了一些重要的信号。比如针对民企当前普遍诉求,将继续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相关支持力度会更大,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出台阶段性惠企政策。这释放出实质性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决心,为民营企业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而从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角度来看,与外企代表的面对面交流,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释放出多个积极信号。

首先,中国市场持续显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是明智选择。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稳中向好,最近多个国际组织都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这表明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仍然很强,各类资本对在华投资前景充满信心。其次,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在国际引资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推进高水平开放、加强对外资合法权益的保护,日益受到中国官方重视。中国将采取更加公平、透明和开放的营商政策,为各类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再者,中方将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服务业有序开放,为各国企业创造更多的合作机遇。这意味着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强服务业领域的开放,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合作空间。

通过密集召开民企外企座谈会,充分体现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与市场主体的沟通和交流,无论是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还是中国市场吸引力和活力不断增强、中国对外开放决心和承诺不变,这些信號将有助于增强各类资本在华投资的信心和预期,促进民企外企在中国市场的健康发展。

为此,需要持续加大创新驱动力、提升改革牵引力、强化开放支撑力,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基础。

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要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良好环境推动企业家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唯有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主动营造更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方能让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本文作者为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新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猜你喜欢

外资企业市场主体座谈会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外资企业在中国国内价值链中的采购结构及产出用途
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16日)
三地实践:有效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穿透虚假外资企业的“包装外衣”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