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赋能教师成长

2023-09-12顾明远

新教师 2023年6期
关键词:数字化智慧信息技术

顾明远,苏联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教育系毕业,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名誉院长、《新教师》编委会顾问。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教育学科召集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席等职。

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科技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教育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的改革和质量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前不久,在北京召开了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会议指出,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包括教育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正在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数字教育使教育更加智能化。数字化可以赋能教师的发展,教育质量的提升。数字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帮助教师开展设计、检测、评估等工作。

应该说,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总是滞后于其他领域,这不只是在中国,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多年来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停留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教师用各种多媒体演示软件上课。近两年因新冠疫情影响,发展了线上教学,我国教育信息化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信息技术尚未在教育全部领域中应用,信息技术具有的互联性、开放性、个性性、虚拟性等优势尚未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学校里应用滞后的原因,固然有技术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外,还要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而学生的成长必须有教师来引领,这是技术不能替代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部分作出“推进数字化”的部署,体现了数字化引领未来技术变革。教育数字化已经启动。国家建立了智慧教育平台,可以提供大量的资源为各级各类学校服务。这也为教师发展提供了便利。

教师使用数字化技术还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认识问题,要认识大数据、互联网的优势,特别是要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学生的主体性,把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同时认识个体的差异性,通过智能技术为个体设计适合他(她)发展的方案。二是要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许多教师还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因此,要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

教师教育使用数字化赋能、培训、进修提高,可以有以下渠道。

1. 运用大数据,了解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培训方案。如此,便可使培训有的放矢,提高培训的效率。

2. 利用智慧教育平台。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有大量的教育资源,目前已涵盖德智体美劳和课堂教学、课后服务、家庭教育等10个板块。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内容,自修学习。

3. 运用智慧教育平台,推进县域教师全员培训。

4. 通过慕课,把优质教师的课堂教学输送到乡村薄弱学校,供那里的教师学习提高。

5. 通過互联网与优秀教师共同研讨课程、教材,共备课、讲课、评课,和年轻教师共同磨炼课堂教学。

实现数字化教育,我觉得还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技术与人文的关系。数字化、智慧教育正在改变着教育的生态、教育的方式、师生关系,等等,但立德树人的根本不会变。要让信息技术在促进学生智能的同时,加强人际交流、师生互动,使他们懂得尊重人、尊重生命、尊重自然,提高文明程度。二是处理好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开展数字化教育,不是抛弃传统,而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发展。教育教学中要把现代和传统结合起来。教师讲解,学生的背诵、记忆等方法仍要使用。教师要把课备好讲好,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三是要处理好虚拟与现实的关系。运用虚拟技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更容易获取应用的技能。但虚拟世界毕竟不是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复杂多变的。还是要让学生走到现实的大自然、走进社会,去发现、去体现,增长自己的智慧。同时要防止学生迷恋于虚拟世界,迷恋于网络游戏。要了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育手段,立德树人才是教育的目的,同时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风险,科学地、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

2023年4月29日

(责任编辑:林彦)

猜你喜欢

数字化智慧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