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山区县样板

2023-09-11武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董志毅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武安市师资校长

■武安市委副书记、市长 董志毅

武安市位于太行山东麓、邯郸市西北部,常住人口85 万。近年来,针对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地域面积广、学校布局分散、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多等短板,武安市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指示,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河北省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本着“科学布局、优化配置,提升硬件、激活软件”的思路,深入实施“政策引领、校校达标、师资提升、集团办学、内涵发展、幸福教育”六大工程,推动全市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

高位推进,城乡统筹,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武安市委、市政府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摆在谋发展、惠民生的战略地位,倾斜力量,率先发展。

做好教育布局“一张图”。坚持把教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考虑,先后出台了《武安市“十四五”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城区住宅区配套幼儿园中小学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将教体局纳入市规委会,规定未经教体局同意,小区开发项目不得提交规委会研究。

落实教育工程“一盘棋”。健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抓教育、党委专职副书记和一名政府副职分管教育的责任体系,建立定期议教、部门协同、教育考核等制度,及时解决教育问题;制定深化教育督导改革实施办法,推动教育督导“长牙齿”。

保障教育投入“一本账”。切实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三个增长”和“两个只增不减”。“十三五”期间,武安市财政累计向教育投入68.6191 亿元;2021 年,全市教育总投入达到20.98 亿元。

抓学校建设,促硬件均衡,让办学条件“强”起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硬件是基础。为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武安市积极应对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集聚、城区教育资源供给紧张、农村办学条件不均衡等实际,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优化资源配置。

坚持规划为先。出台了《武安市学校建设“十四五”规划》《武安市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建、改扩建19 所中小学、15 所幼儿园。

坚持扩容增位。2020 年以来,武安市共投资8600 余万元,先后对实验小学、光明小学、西苑小学、南小河小学等96 所学校进行扩容增位、提档升级,共增加学位2.5 万个;2021 年投资1.47 亿元,新建2 所小学、1 所初中。

坚持装备升级。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进程,财政每年投入2000 多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装备升级工作,全市所有中小学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依托教育云平台,推动创客教育、智慧校园建设。

抓队伍素质,促师资均衡,让校长教师“动”起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师资是重点,也是关键。武安市聚焦“补、培、活、流”,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补充新鲜血液。坚持把教师补充作为全市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着“定期补充、持续优化”的原则,每年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优秀大学毕业生,重点充实农村师资力量。2020年以来,武安市累计公开招聘教师678名,选聘高层次人才55名。

强化教师培训。大力推进名师、名校长“双名工程”,教师基本功一年一个主题,先后组织了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和信息技术2.0 基本功测试。邀请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谢家湾小学刘希娅校长传经送宝。

激活校长队伍。健全校长公开述职、听课任课制度,要求每位校长全年听评课120 余节,任课50 余节。举行校长业务大比武,443 名校长、园长分层分批,同场PK。公开竞聘乡镇校长,激活一池春水。

开展师资交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改革,2020 年以来组织161 名校长、219名教师开展城乡交流。推进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向乡村教师倾斜,让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抓管理模式,促资源均衡,让集团办学“活”起来。武安市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优势,深化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在全市推行“大交流”。组建起11 个小学教育共同体、5 个初中教育集团,实行市级教研员驻校制度,抓实“双向挂职、管理一体,资源共享、联合研修,教师交流、名师引领,联测评价、捆绑考核”等机制,共建共享,一体发展。

分学区实行“小互动”。依托农村中心小学,辐射带动周边教学点,实行教学、师资、教研一体化管理。依托武安市“教育云平台”,全面普及直播课堂、互动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形成了线上线下有效衔接、校内校外随时可学的教学体系。

分学段试行“托管制”。实施农村精品校建设工程,探索城区热点校、优质校到农村设立分校。城区优质中小学对乡镇薄弱中小学实施托管,构建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保障公平的均衡办学新机制。

抓课程开设,促内涵均衡,让乡村学校“靓”起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仅在外延,还在内涵,要让学生成长得更好、发展得更好。武安市以落实国家“双减”政策为契机,遵循规律,深化改革,全面提升育人水平。

筑牢学校主阵地,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持续抓好中小学生手机、睡眠、作业、读物、体质五项管理,推行“1+X”课后延时服务,8 万余名小学生尽享政策红利。以乡镇为单位,创新实施“小学科教师走教+网上同上一堂课”模式,向课堂要实效。

打赢校外主战场,强化培训机构监管。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力度,严查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清零。

抓教育公平,促优质均衡,让学校教育“美”起来。义务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武安市建立健全资助、入学、服务等机制,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让每个孩子上好学。构建起“十五年、一条龙”的资助体系。2021 年共发放学生资助金2341.63 万元,资助35934 人次;营养餐覆盖317所农村小学,惠及58639 名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

提升教育幸福指数。面向全社会公布了校长电话,开通了三部“1890”教育为民服务热线。“有事打电话,问题马上办”机制受到全社会一致好评。加强平安校园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年安排1050 万元专项资金,为学校公开招聘350 名专职保安,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猜你喜欢

武安市师资校长
河北省武安市白沙村 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河北省武安市固义村与东通乐村的队戏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青春期,我们在行动
——武安市第五中学德育掠影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风雨十年 锐意进取谱华章——记武安市迂城村党支部书记刘润松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论校长的修养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