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快乐、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
——基于课堂教学的高中地理学习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2023-09-10吴红娜

名师在线 2023年12期
关键词:情况体系评价

文/吴红娜

引 言

教学理念的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更为精准地制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予以培养。由此可见,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极为重要。每年选择地理学科的学生不少,但是诸多学生对地理的学习都缺乏方法,地理知识的掌握也不够牢固,因此地理学习的效果比较差。由此可见,注重高中地理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也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1]。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科目,地理不仅涉及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还有很多需要学生详细理解的内容,包括一些逻辑推理和图表分析等。目前,高中地理在文理分科中属于文科,选考的人数相对较少,但是诸多选择理科的学生在分科前的地理成绩还可以,对地理也比较喜欢。而针对新高考而言,单科选择地理的人数则比较多。由此可知,地理学科还是比较受高中生喜爱的。不过,高中地理的知识内容具有一定难度,并不是完全可以通过自己以往的常识积累便可以学好的。很多高中生在地理知识学习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过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问题都有所差别,对此,教师应区别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高中生学习的评价便显得尤为重要,应当予以高度重视[2]。

二、高中地理学习评价的作用

(一)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内容的反馈。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展开学习评价,能够更为有效地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面掌握学生在课内和课外学习的情况。

(二)有利于开展针对性教学

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课堂教学看似是统一的教学过程,学生接受的知识内容都是相同的,但是每个学生的接受程度会有所差异,例如,部分教师会代几个班级的课程,在这些班级中,学生整体的接受程度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此时,教师便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进行授课,而是需要依据学生的课堂具体表现等对授课的内容和顺序等进行调整。由此可见,高中地理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在增进教师对学生了解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制订教学计划,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促进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3]。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越来越重要,教师也会在教学中逐渐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过,部分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还会出现很多微小的问题,学习的习惯以及方法还有所欠缺,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而通过建立高中地理学习评价体系,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够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便会选择更多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统一或者有针对性地解决,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高中地理学习评价体系的有效构建策略

(一)选取学习评价指标

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想构建快乐而高效的课堂,教师也应注重学习评价指标的妥善选取。教师只有选取合适的指标,才能更进一步发挥学习评价的作用。对此,一方面,教师应注重学习评价指标选择的全面性。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给予学生全面、综合的建议,这样才能够发现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使学生全面认知高中地理知识体系[4]。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除了要关注学习成绩这一个学习评价指标外,还应将预习情况、课后复习情况以及课堂互动情况等因素作为学习评价的重要指标,这样才能给予学生全面的反馈。例如,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前会对一些地理知识进行提问,包括高中地理常识,像“七大洲”“四大洋”等,也包括同一单元中已经讲解过的内容,像“产业区位因素”中讲解的农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因素等,然后进行服务区位因素的引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前提问中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记录,然后根据课堂提问情况形成具体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这其实是对学生评价指标的全面选取和应用。

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注重学习评价指标选取的适当性,要在合适的时机利用不同的评价指标来评价。例如,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主要选取的评价指标便应当是学生的预习情况,而在课程开始了一段时间后,最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则应当是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包括在课堂上的互动情况。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方法的应用以及学习思维素养的培养等诸多方面,这样才能够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也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二)加强课前预习情况评价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诸多教师都会关注学生的预习过程,在每节课结束时会提前告知学生下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为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作业。课堂教学时间比较有限,而通过预习,学生能够对课堂内容有大致了解,以更好地跟上教师的节奏,而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评价。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整体预习效果予以反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例如,在对环境与发展的地理问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周围环境的照片,分析环境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询问学生“你认为周边的环境情况是否良好?”“你认为我们生存的环境产生了哪些变化?”以及“你认为环境为什么会遭到破坏?”等问题。这样,教师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构建快乐而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还能够更有效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予以评价。另一方面,学生的预习形式往往比较多样,有些学生会通过查阅资料来进行预习,有些学生会通读教材进行标注预习等,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预习状态。但是教师可以通过收集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如“地球为什么是圆的?”“气压带和风带有什么区别?”等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予以评价,进而建立完整的学习评价体系。

(三)注重学习过程评价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才是其学习质量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上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与自己或其他同学的互动情况。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让学生对课堂涉及的一些地理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又如,教师在书写板书的时候也应当注重学生笔记的完成情况,尤其是高中地理的板书往往会涉及大量的图形和表格,教师可以在课下收取学生的课堂笔记进行检查。通过学生记笔记的详细程度以及笔记内容的分类、标记等,教师也能够大致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应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根据学生的神态和动作等,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使接下来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例如,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地理概念时,会表现出比较迷茫的神情。此时,教师便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神态,对复杂的概念进行更为详尽的解释,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推动学习评价体系的完善,提高学习评价的有效性,为构建高效地理课堂奠定重要基础。

(四)完善课内外学习的综合评价

在当今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构建越来越重要,学习评价作为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因素,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实施基于课堂教学的学习评价并不代表只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状态。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也会对教师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对此,教师在构建学习评价体系的同时,还应完善课内外学习的综合评价。一方面,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在课后的学习情况评价。此时,教师可以构建课后学习平台,在平台上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监督,使学生也能够在平台上实时反映自己遇到的问题。在防止学生积压问题的同时,教师也能够构建一个更完善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注重课后复习效果的反馈与评价。通过课后复习的评价,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学习评价体系,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质量。

(五)丰富学习评价方法

教师除了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方法也需要不断丰富。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到学生的学习数据变化,也能够通过数据之间的对比,更精准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例如,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录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课堂互动情况以及课后复习情况等综合信息,采用赋分的形式来进行统计。计算机系统能够通过对应的算法直接计算出学生的平均分数,还能够对学生的平均分数进行排名。此外,在每节课完成以后,教师都可以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实时更新,系统也会进行实时计算,这样教师便能及时且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深入班级中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或者聆听学生的语言表达等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完善高中地理学习评价体系,构建快乐且高效的课堂。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主题班会活动,以某个地理话题为主题,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通过仔细听学生的发言,能够更加精准地判断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通过观察和聆听,也能够发现一些学生在心理和性格上存在的问题。又如,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场景的情景演绎,如“问路”能让学生深入地理场景学习。这样能够给予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结 语

学习评价体系是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效果等诸多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这种评价不只体现在学生的试卷上,还体现在学生日常学习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综合反馈的作用,也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构建快乐而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教师应注重教学中学习评价体系的有效构建,不仅要注重学习评价指标的选取、学习评价方法的完善,还应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和课内外整体学习情况的评价,并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同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得到更客观、更真实的评价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情况体系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特殊情况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