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跨文化适应下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2023-09-10张莹

大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爱华跨文化留学生

张莹

(南京林业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担负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及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国家政策着重助力于推动来华留学生规模的扩大,依据教育部公布的《历年来华留学统计》,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从2010年开始,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在短时间内,其规模迅速扩大,这为我国高校国际化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使得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问题,受到高等院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中明确强调,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要从“扩大规模”的“量变”转为“提质增效”的“质变”,要提升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换言之,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仅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要求。

一、基于跨文化适应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一)对来华留学生的就业产生影响

学生就业率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直接体现,其反映的是学生通过高校培养而产生的成长收益。对来华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来讲,其将来选择回到祖国后,能否拥有一个良好的就业岗位,不仅反映出中国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也反映出我国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如果能在这一问题上把控好,将会对我国的影响力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学生就业可以分为客观性就业及主观性就业,客观性就业是指其在毕业之后并没有参与岗位建设,而是投入到科学研究中。主观性就业是学生在对自身的认知及科研能力的掌握之上,进入企业的某一个岗位参与就业[1]。

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是良好的,就会对这个人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在基于跨文化适应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师除了需要留意留学生的学习水平外,还需要尊重留学生的风俗文化,采取符合其文化特征的行为方式进行教学帮助,搭建学校与来华留学生的桥梁,为其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得来华留学生能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成长中。研究生导师是来华留学生除室友之外接触最多的人,其对来华留学生的学术热情、创造力培养等,都具有正向影响,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给来华留学生带来误导。

(二)对来华留学生的认知产生影响

一个人的认知会因为其所在的情景而受到影响,而一个人的认知又会对其自身的行为产生影响。换言之,情境影响认知,认知影响行为,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进行基于跨文化适应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引发留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促进与其的互动、融入,增强其对于中国的理解、认知,使其在中国的学习生活能够有一定的舒适感,激发其对中国的正向情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切入:

首先,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自身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某项工作,能够达到某个预期目标,拥有一定的信念感。特别是对来华留学生来讲,其初次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会因为受到种种影响,而产生自卑感。教师需要对其进行积极引导,激发其自我效能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帮助来华留学生适应在华生活,并在其遇到困难时,帮助其建立自信心,克服挫败感,使其能够感知到自己是通过自身能力来完成这一项学习任务[2]。

其次,高校应促进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互动融入。互动融入这一概念最初来自汀托的社会融入理论,是指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或者导师,开展学术性的互动行为,能够处于特定环境下,通过对认知的激活,对其未来的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加快其与中国的互动融入,以产生学习驱动作用。这样能够使来华留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加有信心,使其更加相信自己的学习成果能够得到导师的认可,并且使其能够敢于与导师和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交流,有利于其取得学业成就[3]。

(三)对来华留学生的情感产生影响

互动舒适感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会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产生一定的舒适感,处于放松、平静、无焦虑的状态。而本研究探讨的互动舒适度,是指来华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的过程中,会对学校的环境产生放松、舒适、自然、淡定等积极情绪。而环境因素能够使得人们产生情感反应,进而影响人的行为。针对来华留学生群体来讲,是指其会受到同学、教师的友好情绪引导,使其自发、主动地融入校园群体中,进而产生正向的行为。

来华留学生会因为文化差异,使其与中国学生及教师之间产生心理距离,在与中国学生、教师互动时会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教师及相关工作者可以对其采取跨文化适应性指导,使其降低对文化差异的感知度,拉近与其的心理距离,从而提高其互动舒适感。情感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如果来华留学生在与中国学生、教师互动的过程中感到舒适,就会乐于与中国学生交朋友,与教师沟通、交流,主动将自己的想法表达给教师,与教师进行积极的学术探讨,最终促进其学业成就的获取[4]。

(四)拉近来华留学生与中国的距离

文化距离是指一个人对自身拥有不同的文化认知,不同的民族、种族、语言、宗教信仰的人,本身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其依据文化要素的属性,可以分为浅层文化距离与深层文化距离,浅层文化距离是指由国家、民族、语言等显性属性而引起的距离,深层文化距离是指由各个性、价值观、社会行为规范等不可观察的属性而引发的距离。

基于跨文化适应的来华留学生教学管理,需要考虑互动情境的特殊性,以及个体认知的差异性。如果该学生是处于浅层文化距离范围内,可以从帮助其使用中国语言进行生活入手,拉近双方距离,而对于处于深层文化距离范围内的学生,其个性特点较强,对于教师所传递的信息理解及接纳能力较差,可以由相同爱好的学生对其进行帮助,以拉近文化距离。

相比认知及情感来讲,这两者更容易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而文化距离是其在之前的成长之中所形成的固化内容,没有办法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因而,在与其进行互动时,要降低自身对对方的要求,以更加宽容、理解的态度进行互动,并且要让来华留学生感受到教师与中国学生在为适应其自身文化做出努力,这样就会使得来华留学生产生超出预期的满意感,拉近文化距离[5]。

二、跨文化适应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一)培养来华留学生与中国文化的亲近感

对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首要部分,就是应该注重提升其与中国之间的亲近感,以推动后续国际高校之间交流合作。而近几年来,来华留学生较多都是来自中亚地区,主要是由于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与我国新疆邻近,并且新疆也在积极探索与中亚经济沟通的战略意义。特别是近些年伴随着“古丝绸之路经济圈”和“一带一路”中心城市的建设,中亚与中国在社会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愈来愈频繁。这一时代背景要求中亚国家部分领域要懂汉语、懂业务、会沟通交流的专业人才来从事有关工作,这也使得留学生成为中亚国家各行业的“香饽饽”。

来华留学生在来中国以前,对中国的真正地貌、民风民俗了解很少,对中国的理解基本上处在较浅层次。此外,在华留学生年纪尚小,都还未产生相对固定的价值观念,其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网络发达的情况下,来华留学生一旦对中国状况产生错误观点,会直接影响到其对中国的认知。除此之外,来华留学生在进入中国学习之前的教学模式与当前的教学模式必然有所不同,在正式进入中国学习后,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不同的宗教、文化、环境下,容易误解,产生紧张、迷茫等心理障碍。因而,教师要有系统、有步骤地向来华留学生开展中国主题教育,使其对中国有清晰的认知,并且入学通知书要注重传递出中国景观、中国情感,可以通过邮递或者线上的方式发送,让外国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我国对来华留学生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在来华留学生进入中国学习后,要定期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开展暑期夏令营、体验营、各种各样风俗习惯感受活动,推行我国的风俗人情、宗教信仰、政策法规、礼仪知识、服装等,定期安排实践课程,带领来华留学生到中国锦绣河山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加深其对中国的好感度。

我国多元文化的魅力体现在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等方面,来华留学生可以从衣着、就餐、生活等方面,多方位、多渠道去感受、体验。高校还可以利用文化角、英语角、国际学生社团等多种形式,开展留学生文化活动,针对来华留学生特点开设相关课程。在课程中,教师可以对来华留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文化,进行针对性的一对一深入介绍,并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交流活动,例如诗、歌、书法、武术、乐器等,可以适时进行一对一指导,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和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感受中国改革开放的各项成果,感受我国各地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环境,使其成为中国与中亚的友谊使者,成为知华友华的重要力量[6]。

(二)秉承“文化交融,文化独立”同行准则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多民族所组成的大家族,中国是多元文化交汇的地方,融合诸多不同类型的文化,才逐渐形成当前我国现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纵览我国的历史,我国在融合诸多不同民族文化后,各民族仍然保持着独特的民族性,这足以说明我国文化的兼容并蓄,其中既蕴含着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等,还拥有着统一性。这种与众不同的文化环境,对高校教育极为有利,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不仅能够培养中国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满足各大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需求,并呈现出愈发向上的发展趋势,尤其对来华留学生教育而言,我国文化的兼容并包性对其教育极为有利。与此同时,在兼顾来华留学生的同时,高校也需要格外注意其对中国学生的影响,避免中国学生出现对自身文化不认同的情况,在秉承交流融合姿态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本国文化的独特性。除此之外,为吸引更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杰出人才来我国学习,要积极宣传我国的风俗、文化,激发学习热潮,呈现出朝气蓬勃、友好的精神面貌,促进各个高校与国外院校的交流、合作,以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秉持“文化相融、文化独立”的基本原则,对来华留学生引导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局、管理人员、中国学生要客观地看待文化差异。一方面,要对他国文化保持尊重与理解,另一方面,要重视不同文化之间的特性及来华留学生的不同风俗习惯、文化习惯,特别要理性看待其宗教信仰。我国高校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宗教信仰,特别是部分留学生所信奉的宗教,需要秉持着宽容、客观的态度,在兼收并蓄的前提下,维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基于跨文化适应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可以融合任课教师、管理人员、中国学生、来华留学生等,开设“中西文化”公开课,让中国学生介绍中国文化、服装、习俗,让来华留学生介绍他国国家文化、习俗、饮食等,建立起良好的多元文化互动空间,建设出“唇齿相依,开放宽容”的校园文化圈。

(三)构建“知华友华爱华”实践育人模式

《留学中国计划》指出,要将培养“知华友华爱华”高素质留学生作为教育发展的目标。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中,希望广大来华留学生更多地了解感知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在中外青年交流中携手促进民心相通。高校要把“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把“促进留学生知华友华爱华教育目标”联系起来。高校要通过建立起教学与实习对接、课堂与社会衔接的教育机制,形成来华留学教育特色。

在“知华友华爱华”方面,高校还需进一步强化教育引导措施,加强留学生的正能量人物事迹宣传报道,获得社会的广泛支持与认可。所以探索和构建“知华友华爱华”实践育人模式是高校留学生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难点问题。

现阶段,来华留学生大都来自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基础教育相对薄弱,且来华前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培养实践,因此科研水平能力相对薄弱。高校在专业培养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同时也给留学生们造成了沉重的课程、科研压力和心理负担。留学生们也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各项实践育人活动中,缺乏感知了解中国的途径,“知华”甚少,更不用谈“友华”和“爱华”了。培养过程只谈“论文”,谈“学位”,不谈“体会”和“感情”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高校应不断探索提升“知华友华爱华”的留学生实践育人内涵,有效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突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留学生教育理念和导向。高校可以通过组织留学生感知中国,面向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让留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中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感知乡村振兴,培养留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和认同,帮扶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在志愿服务和实践锻炼中增本领、长才干。高校还应充分发挥“知华友华爱华”留学生的语言和多元文化等的“特殊优势”,有效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7]。

猜你喜欢

爱华跨文化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次拔牙
神奇的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在厦金胞张爱华孝亲牵起两岸情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