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格局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运行机制实践与探究

2023-09-10彭俊徐曼冯杭州

大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成绩单三全育人第二课堂

彭俊,徐曼,冯杭州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江苏 南京 210088)

“第二课堂”是培养实践型人才的关键,高校需要做好“第二课堂”的布置工作,掌握“第二课堂”设计内容的重点,使“第二课堂”具有可靠的运行机制,满足育人质量要求。“第二课堂”应具有多样化的活动,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满足“第二课堂”的设计要求,展现出“第二课堂”的成效。研究发现,通过成绩单对学生在“第二课堂”上的学习、实践等情况进行记录,可保障学生高质量完成“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展现出“第二课堂”的育人成效。

一、“三全育人”格局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必要性

(一)可战略教育目标

“三全育人”格局下,需要具有完善的教育目标,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其充分参与到实践学习中,形成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这个过程中,高校需要注重实践平台的打造,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检验自身所学,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结合起来,展现出“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作用。“三全育人”教育目标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应注重整体目标的实现,结合高校的实际育人状况展开分析,落实育人实践过程,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可实现学生成绩的全面检验,使教学内容贯彻学科体系,突出“三全育人”格局的重点,在教育方向上严格把控,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构建长效化的第二课堂育人机制[1]。

(二)可巩固学生主体地位

“第二课程”是“第一课程”的重要延伸,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可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在育人功能上具有显著作用。“三全育人”格局注重教育内容的实效性,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帮助学生快速融入社会环境。“第一课堂”以理论教学为主,“第二课堂”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成为应用型人才,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可使教育方向更加明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有助于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三)可满足学生成才必然需要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学生成才的必然需要,将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实践开拓学生的眼界,使其能够更好地看清自己,丰富学生在社会上的体验。学生成才需要良好的素养与实践,高校应打造符合教育要求的实践环境,消除教育过程中的不利影响,为学生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全育人”格局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机制中,通过“第二课堂”推进“三全育人”,可提高对实践资源的运用效率,提高“第二课堂”的应用水平。同时,“第二课堂”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作用,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可使其具有较强的思想素质,使其能够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成为应用型人才。

二、“三全育人”格局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运行机制

(一)制度保障机制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制度保障机制的建设,采用合理的顶层设计,着重制度内容的分析,保障“第二课堂”能够有效运作。制度保障机制是确保“第二课堂”可操作性的关键,需要形成详尽的制度文件,使制度内容更加清晰明了,才能保障其对“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推进作用。制度保障机制应具有导向定位、协调整合、约束规范等功能,在“第二课堂”管理上具有覆盖面,明确“第二课堂”的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出“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制度保障机制应具有严格的计划性,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内容进行分析,将“第一课堂”学习成果在“第二课堂”中展现,并且设计好积分获取方面的细则,保障“第二课堂”具有可操作基础,提高制度保障机制的健全化程度[2]。

(二)活动课程机制

“第二课堂”活动课程选择需要具有实践性基础,与第一课堂相辅相成,确保课程内容上具有协同育人的作用。“第二课堂”活动形式较多,如政治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志愿公益、创新创业、健康安全、校园文化、企业实践等,均可作为活动课程的范畴,同时可为课程设置实践目标,奠定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实践基础。活动课程内容需要对学生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形成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保障学生对“第二课堂”的兴趣,推进“第二课堂”教学内容的开展。“第二课堂”应具备优质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保障学生在“第一课堂”学习后得到知识、能力的延伸,实现活动课程的合理化安排。

(三)能力展现机制

“第二课堂”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高校可通过“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能力展示的平台,保障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基础能力的提升。“第二课堂”能够突出学生的核心素质,保障“第二课堂”能够更好地投入使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满足“第二课堂”对学生素质的发展需求。“第二课堂”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针对学生的能力提出学习要求,根据其能力提升及时调整学习方向,使“第二课堂”在教育方面具有理论基础,保证第二课堂具有良好的教育维度,满足高校的课程供给条件,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

(四)记录评价机制

“第二课堂成绩单”应采取详尽记录的方式,对学生作出合理的评价,并且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对成绩单结果进行智能化分析,发现学生能力上不足,为学生制定改进策略。记录与评价是“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重要机制,可以在“第二课堂”项目中进行一体化安排,记录学生的成长状况,进而确定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为了提高对学生的管理水平,学生需要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注册,便于进行活动报名和成果展示。这一形式可实时更新学生的成绩,得到精准的成绩单,使记录评价机制得到有效应用[3]。

(五)项目审核机制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需要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实践教学内容具有可操作性,促进“大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扩大“第二课堂”的学生容纳范围,实现对“第二课堂”项目的有效调整。“第二课堂”应作为教学项目的一部分,按照“班、院、校”逐层进行审核,保障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能够顺利运作。为了实现“第二课堂”的教学目标,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准备,包括教师资源、材料资源等,做好相关资源的审核工作,在“第二课堂”中投入资源,提高“第二课堂”的教学水平。“第二课堂”开展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工作探讨,确保充分发挥教学作用,将思想教育、技能教育等融入其中,对“第二课堂”进行实践性评估,实现项目审核控制的基础要素,推进制度审核过程的进行,确保“三全育人”目标的实现。

三、“三全育人”格局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运行实践

(一)构建思政格局体系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应具有思政教育作用,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实现成长,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养。思想成长包括学生的入党情况、入团情况等,丰富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党校、团校培训经历,提高学生在思想上的先进性。“三全育人”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要逐渐改善学生的思想观念,首先要对学生的思政水平进行评估。思政格局建设可由校党委、校团委进行牵头,针对“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进行分工合作,在思政格局建设上赋予组织保障。为了推进思政格局的建设,高校需要坚持依法治校的原则,提高学生在思想上的守法觉悟,保证学生具有守法意识,采用公开透明的“第二课堂”管理形式,掌握思政建设的重点,保障“第二课堂成绩单”上学生的思想建设过关。

(二)做好学术文化建设

高校应积极开展学术文化建设,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使学生能够掌握学术分析能力,营造“第二课堂”的学术氛围。学术文化建设开展形式较多,如学术报告、阅读经典、学术交流等。为了巩固学习成果,高校需要让学生撰写学术总结报告,落实学术文化学习成果,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使其发挥出对学生的学术指导作用,发挥出学术文化建设的教育作用。学术文化是“第二课堂”的重要内涵,需要为学生提供学术文化交流空间,帮助学生取得学术上的进步,鼓励学生在学术活动中获奖,满足学生的学术需求。学生的获奖情况是“第二课堂”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校应鼓励并培养学生对学术的探究精神,保障学生文化建设能够发挥作用[4]。

(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将理论转换为实践,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应做好实践活动的安排,举行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就业实践、岗位实践等,使学生能够学习到相应的技能,将学生培养为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代表着学生的工作经验,在“第一课堂”上很难学到,需要在“第二课堂”上进行深入学习,逐渐提升实践能力,保障学生能够参与到实践中。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高校同时可以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降低不利因素对实践过程的影响。

(四)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推进离不开创新创业,高校应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科技活动,如创业竞赛、出版专著、发表论文等,使学生能够在“第二课堂”上展示自我,获得社会承认,提高企业对学生的认可能力,使学生具有广阔的就业空间,并且积累创业经验。创新创业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项艰巨的挑战,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与技能,高校应保障学生能够取得相应的荣誉。若学生能够完成创新创业过程,将会为“第二课堂成绩单”提交完美的答卷,并在“第二课堂”中完善自我。由此可见,“第二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的重要平台,高校需要通过“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突破自我的机会,必要时可为学生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使学生可以在“第二课堂”中创新创业。

(五)推进课堂教学计划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应具有明确的计划,保障“第二课堂”高校有序开展,防止教育过程偏离“三全育人”格局方向,“第二课堂”教育实现的基础条件。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以教育教学规律为依据,结合课堂的培养目标,通过成绩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促进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将实践理论课程化,保障课程具有良好的质量。为了确保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中,需要将“第二课堂”进行学分化,使其为学生考核的一部分,并且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完成课程,使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向,进而保障“第二课堂”的质量水平[5]。

(六)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高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教师能够参与“第二课堂”的管理中,实现对“第二课堂”的全程控制,发挥对“第二课堂”的监督作用。首先,需要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的队伍,在精神及思想层面提高对学生的感染力,有助于“第二课堂”德育教育的开展,能够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其次,确保“第二课堂”活动至少拥有一名教师负责指导,掌握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无人指导的情况,否则无法保证“第二课堂”的效果。最后,需要建立指导教师监督制度,对第二课堂进行专业化的量定,并且给予一定量的劳动报酬。将师资队伍与“第二课堂”充分结合,可使课堂指导工作更加专业,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不足,制订有效的教学改进措施。

(七)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具有明确的主题,围绕主体采取针对性教育,推动对学生专项素质的培养。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可围绕爱国主题举办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进行爱国宣传教育。“第二课堂”不同于“第一课堂”,需要摆脱枯燥的理论形式,即使是理论性较强的活动,也要采用生动形象的活动形式,并且注重活动内容的实践性,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受教,使“第二课堂”的实践贡献更加突出。“第二课堂”在内容上应贴近学生的生活,重点在于改善学生当前的现状,使其可以更好地面对将来,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引导,保障学生能够投入学习中,赋予主题活动实际意义,使主题教育活动可以顺利开展。

(八)充分利用网络媒体

互联网是“第二课堂”开展的重要阵地,需要将网络作为“第二课堂”的载体,分析学生的网络需要,使学生能够合理利用网络。在“第二课堂”教育过程中,高校需要发挥出网络的宣传作用,使学生意识到“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高校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打造适宜的网络应用环境,对学生在网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发挥出“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另外,还可以应用微信、QQ、微博等社交工具,鼓励学生在线上进行留言,由教师团队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保证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发挥出网络平台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符合“三全育人”格局要求,高校需要做好制度内容的构建工作,保障育人功能的系统性,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达到高校办学标准的要求。“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效结合,使学生技能得到全面提升,采用配套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成绩单三全育人第二课堂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2018上半年纠“四风”成绩单
晒晒全面深改成绩单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成绩单的妙用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糟糕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