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愚公移山精神与陕西发展

2023-09-09杨凯雯

陕西档案 2023年3期
关键词:陕西精神

文/杨凯雯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 周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号召全党“愚公移山,夺取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号召全党“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中央要求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多次指出“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愚公移山》是战国时期的一则寓言故事,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愚公移山精神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用《愚公移山》作为中共七大的闭幕词,以小见大、寓意深远。从此,愚公移山精神被发扬光大,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项事业的进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同时促进了陕西的发展振兴。

一、毛泽东号召全党发扬愚公移山精神

1945年,正值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在望之际,对于战后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分别给出不同的答案。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下定决心彻底搬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1]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接受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于1945年5月5日至21日在重庆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实行独裁和内战的反动方针。面对空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同年4 月23 日至6月11日,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七大是在中国命运处于历史抉择之际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大会认为中国走向光明指日可待,但这条路顺利走完,则需要“团结的力量”。正如毛泽东所说,“如果说,中国近百年来一切人民斗争都遭到了失败或挫折,而这是因为缺乏国际的和国内的若干必要的条件,那末,这一次就不同了,比较以往历次,一切必要的条件都具备了”[2]。“条件”虽已具备,但还差“东风”,这“东风”就是一股群体力量,一股拧成绳乐观进取的坚强意志;一股冲破艰难险阻,代代接力奋斗的理想信念;一股与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坚定决心。具有远见卓识的毛泽东在七大上很好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三次提及“愚公移山”的故事来说明这股“东风”,最有影响的就是在七大的闭幕词中,毛泽东用借喻的手法,巧妙地将中国共产党与“愚公”,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山”,人民群众与“上帝”联系起来,表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必能成功挖“山”的决心,赋予《愚公移山》故事新的政治内涵。正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引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最终开辟了一条新民主主义的光明大道。

二、愚公移山精神的萌芽期

毛泽东在七大上号召全党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是历史的选择。早在1935年《八一宣言》中就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到1937 年毛泽东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选择坚决抗战的方针和办法,随后在洛川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目前的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中提出中国的抗战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取得抗战胜利的关键,在于最终形成“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通过对抗战局势的深入分析,把移掉日本帝国主义大山的使命与愚公移山精神紧密结合起来,1938年《论持久战》的发表,最终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的观点。

革命战争年代,愚公移山精神强调的更多是“坚持”和“团结”,它作为一种群体精神力量,给陕西抗战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持。卢沟桥事变爆发后,7 月10 日,陕西省委发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事件告西北各界同胞书》,号召“全西北民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武装起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斗争。1938 年3 月8 日,《保卫陕西宣言》发出,“必须扩大统一战线,加强各抗日力量之间的团结”是这一时期省委的主要任务。随着形势的严峻,同年11 月省委的《告全陕全西北同胞书》中把“持久战”的思想贯穿整个会议,“为保卫陕西保卫西北坚持持久战,驱逐日寇,建立独立、自由、幸福的三民主义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在这场决定民族命运的生死抉择中,陕西党组织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把抗战必胜的信念传递到每一个三秦百姓的心中,唤起全陕军民万众一心,以愚公移山之志,排除万难、精诚团结,坚持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

三、愚公移山精神的发展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国民经济亟待发展,为此,毛泽东在1957 年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建设强音。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愚公移山精神逐步转向和平年代所需要的“自力更生”和“有志竟成”的精神品质,成为陕西人民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精神源泉。20 世纪50年代,米脂县高渠公社高西沟大队土地面积4 平方公里,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40 座山峁和21道沟岔里,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那里植被稀少,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百姓生活艰难。1958 年开始,高西沟大队党支部带领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发扬“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革命精神,坚持治山治沟,建设基本农田。1963 年10 月,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大队长高祖玉在全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说:“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发动群众改变了自然面貌。”在建设过程中,“完全是依靠集体的力量,采取苦干、实干,用自力更生的办法改造自然。”“连年坚持,从未间断”。1964 年,第一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妇女突击队队长常秀英在参加陕西省妇女第四次代表大会时说:“切实做好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取得治山治沟成绩的根本保证。”毛泽东著作《愚公移山》便是那时党支部学习的首要任务。信念、发奋、苦干正是愚公移山带来的精神标签,也是第一任高西沟领导班子向时代做出的回答。1965年10月,高祖玉赴北京参加国庆典礼,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同年高西沟大队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农业学大寨典型”。

四、愚公移山精神的开拓期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前所未见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中共中央号召全党:“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同心同德,排除万难,为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3]

此时,愚公移山精神更多地指向“艰苦奋斗”和“开拓进取”的昂扬精神状态,成为陕西人民“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指引。以植树造林封锁大漠而闻名的牛玉琴,1993年作为中国农民第一人走进泰国王府,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世界优秀林农奖”,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从小就吃尽毛乌素沙漠苦头的她,“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沙漠变绿洲”。1984年冬,靖边县东坑乡金鸡沙村党支部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号召群众承包荒沙,牛玉琴与丈夫张加旺决心承包因方圆几十里仅长一棵老榆树而得名“一把树”的万亩荒沙,开启了她治沙造林的征程。乡里开三干会,牛玉琴只说了三句话“这万亩荒沙我们要一年把树栽上,三年补齐,五年初见成效!”在一无资金、二没技术、三缺劳力的困难下,她卖掉自家的财物,凑齐买苗款,一天步行140 里路,去县里订购树苗。“1985年的春天,牛玉琴带领全家七口人和雇来的18名帮工,在承包的万亩荒沙中栽下了四万株白杨,四万株榆树和六万株沙柳,在荒凉的毛乌素沙漠中撒下了第一片新绿。”她常说:“我瘦弱的身子常被风吹着走,但风吹不走我的决心和意志。”经过20 多年的艰辛努力,11万亩荒沙得到治理,林草覆盖率达85%。2007年,她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时说:“我要用愚公精神带领全村群众不断向沙漠宣战,逼退流沙还原塞上美景,建设和谐富裕的新农村。”

五、愚公移山精神的飞跃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弘扬和传承愚公移山精神。2015 年11 月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4]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作出,“脱贫攻坚”成了摆在陕西人民面前的大山。“咬定青山不放松”和“撸起袖子加油干”是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传承与发扬的真实写照。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集中力量推进脱贫攻坚。2015年全省累计脱贫570 万人。2018 年,全省贫困发生率下降至7.54%,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2019年底,全省贫困人口减少到18.34 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75%。2020 年,全省56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每天挖山不止的始终是中国共产党,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山”的指向有所不同,但愚公移山精神始终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革命战争时期,它激发党和人民群众在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中的团结之力和必胜之心;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它激发党和人民群众在干事创业中的拼搏之劲和开拓之气;进入新时代,它激发党和人民群众在攻坚克难中的实干之心和砥砺之行。凭借这股精神的力量,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越。[5]“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愚公移山精神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砥砺奋进的红色基因,勇毅前行的力量源泉,为陕西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猜你喜欢

陕西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陕西音乐如何演奏?
精神灿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走近你,我的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