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虚饰化研究:以五眼联盟涉华报道为例

2023-09-07赵秀莲符蓉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语料库新闻报道

赵秀莲 符蓉

摘要:话语研究方兴未艾,但多数研究的理论框架模糊,缺乏系统性与实证支撑,体系化框架和定量方法还须进一步探索。文章旨在探索批评话语分析的新路径,基于汤普森意识形态运作机制框架,运用语料库的方法,分析五眼联盟涉华报道中虚饰化的运用特点,对比其新冠肺炎疫情前后的演变规律,并尝试解释研究结果的社会实践动因。研究发现,在五眼联盟涉华报道中,转义占虚饰化的87%,其次是转移与委婉,分别为8%和5%,转义旨在掩饰其意识形态倾向性,避免直接评判,营造媒体“中立”的形象,而具有美化效果的委婉却很少使用;虚饰化的运用受五眼联盟国家的利益所支配,通过虚饰化就政治、科技议题塑造负面的中国形象,又就经济议题塑造正面的中国形象;新冠肺炎疫情后,虚饰化使用增加6%,疫情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加剧了五眼联盟国家的担忧,导致其有更多的倾向性需要虚饰化来掩饰;研究结果的社会实践原因在于其“西方中心论”的价值观,维护其自身政治制度的需要及文化霸权逻辑。文章探索了话语研究的新途径,丰富了话语分析的研究实践,深刻解读五眼联盟涉华报道,揭示话语本身的意识形态本质,为有关部门的舆情应对提供参考。

关键词:虚饰化;语料库;五眼联盟;新闻报道;话语研究

中图分类号:G350;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13-0051-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五眼联盟涉华舆情的批评话语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YJAZH125;2020年江苏省高校哲社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抗疫的海外舆情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SJA1194

马克思提出了意识形态服务于统治阶级的观点,开启了意识形态的研究先河,但并未细化具体研究路径。意识形态主要是通过话语实现的,对其研究最终要落实到话语研究上。汤普森[1]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和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试图从话语中研究意识形态的实现路径。他发现了意识形态在话语中的五种运作机制:合法化(legitimation)、虚饰化(dissimulation)、统一化(unification)、分散化(fragmentation)、具体化(reification)。上述五种机制可以通過各种象征建构策略服务于统治关系,由特定的话语策略实现。

一、理论框架和相关研究

虚饰化是指统治关系可以通过掩饰、否认或者含糊其词,或者对现有关系、进程转移注意力,或加以掩盖的方式来建立和支撑。通过三种不同的话语策略实现,分别是转移(displacement)、转义(trope)和委婉(euphemism)。

转移指通过一个常用于描述对象B的术语来谈对象A,从而把B的正面或反面含义转移到A上,该策略通过旁敲侧击来避免直接评论,却能实现话语生产者的传义目的。

委婉指将行为、体制或社会关系描述或者重新描述,使之具有正面积极的评价,从而避免消极负面的评价。例如,暴力镇压抗议被描述为“恢复秩序”。

转义指通过文字修辞手法来掩饰或模糊权力关系。包括隐喻、提喻和转喻。首先,隐喻指将对象A比作与之有相似关系的对象B。汤普森指出,通过隐喻能够虚饰社会关系,可以把它们或者包罗其中的个人或集团说成是具有“并不真正具有”的特征,从而强调某些特点,使之具有正面或负面的意思。其次,提喻指以整体代替部分或者以部分代替整体,通过提喻可以虚饰社会关系,混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最后,转喻指基于对象A与对象B之间的邻近性,用对象A转指对象B,通过转喻,所指内容可以暗指而不明说,从而给予其正面或负面的评价,但同时又掩饰了话语生产者的倾向性,维护其“中立”的形象。

国际相关研究多将汤普森的理论框架应用于机构和教育话语分析,并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进行,如赖斯(Rice N)[2] 、弗格森等(Ferguson J. et a)[3]、切利、金德伦(Chelli M, Gendron Y)[4]、海默迪·歇尔文、谢利夫斯(Hamedi Shirvan Z, Sharifi S)[5]、 弗格森(Ferguson)[6],但很少有研究者结合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国内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汤普森理论本身的介绍,如彭冰冰[7]、赵文荟[8]、冯丽娜[9],运用该理论框架进行话语分析的研究尚不多见。鉴于题目范围,本文拟采用语料库的方法,重点关注五眼联盟涉华报道中虚饰化这一机制的运用,其余四个机制另篇讨论。

五眼联盟是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组成的情报共享组织。随着国际安全形势的演变,其逐渐从情报组织转变为泛安全政治联盟。近期,其在美国的领导下,将中国作为新目标,频出涉华不利舆情,相关研究亟待开展。

由于该组织的保密性,国际学界对五眼联盟的研究尚不充分,目前的研究涉及三个议题,分别是五眼联盟的演变和扩员的可能性[10]、五眼联盟运作特点[11]、五眼联盟中的网络安全问题[12]。国内学界探讨了五眼联盟的演变与组织特点[13]、五眼联盟扩容的可能性[14]、五眼联盟对华政策[15-16]。综上,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历史演变、扩张和对华政策上,关于五眼联盟涉华舆情的研究鲜有涉及,基于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视角的相关研究尚待开展。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以汤普森意识形态运作机制为理论框架,基于语料库的方法,分析该组织涉华报道中虚饰化的运用特征,从而考察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

二、研究设计

本文以汤普森意识形态运作机制为理论框架,运用语料库的方法,旨在回答三个问题:(1)虚饰化在五眼联盟涉华报道中是如何运用的?(2)虚饰化的运用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3)研究结果背后的社会实践原因是什么?

(一)数据提取

本文从全球最大的新闻数据库——Factiva中提取五眼联盟各国的涉华报道。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China(中国)”、“Chinese(中国的)”和中国的常用指称“Beijing(北京)”。考虑到疫情前后应选取同等长度的时间段,设置自定义时间范围为疫情发生前的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以及疫情发生后的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考虑到文本处理的可行性,本文将美国的门槛值设定为31次,其他国家为21次。逐一分析,剔除重复的文章,统计有1161篇报道。

(二)文本去燥、标注与语料库建制

本文就1161篇报道进行去燥,剔除无关信息,保留新闻来源与日期。以2020年1月为时间节点,将处理后的文本分为两个语料库,结果见表1。

根据表1,以2020年1月1日为时间分界,将处理后的1161篇五眼联盟涉华报道共4042825个形符,分为两个语料库。从2018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共整理539篇新闻报道,共2214860个形符;从2020年1月1日到2022年1月1日共整理622篇新闻,共1827965个形符。

本文用标记符号对语料库进行标注,并检查文本中出现“China中国”“Chinese中国的”“Beijing北京 ”三个关键词的语境中是否运用了虚饰化。考虑到标注的效率,标注符如下:转移-DISPLA;转义-TROPE;委婉-EUPHE。

使用AntConc3.4.4检索已标注的文本,获取虚饰化的统计结果。

三、研究结果

对五眼联盟涉华报道中的虚饰化进行统计,就实现虚饰化的三种话语策略的运用频次、运用特征以及疫情暴发前后,虚饰化的运用是否发生变化进行分析。

(一)虚饰化的分布分析

通过检索与统计,五眼联盟涉华报道虚饰化使用频次的统计结果见表2。

根据表2,转义策略被大量运用,占虚饰化的87%,其次是转移和委婉,分别为8%和5%。

1.转义策略的解读

为什么五眼联盟涉华报道中转义策略被大量运用?根据汤普森意识形态运作机制,转义旨在掩饰或隐藏权力关系。在五眼联盟涉华舆情中,转义被用来掩饰五眼联盟国家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倾向。大量运用转义策略说明其有较多的意识形态倾向性需要掩饰,从而来打造一个“中立”的媒體形象。

2.转移策略的解读

根据汤普森的理论框架,转移旨在避免直接评判,掩饰意识形态倾向性。在五眼联盟涉华舆情中,媒体通过使用转移策略避免对中国的直接评论,而是间接赋予评论负面含义,由此保持其报道的“客观性”。

3.委婉策略的解读

为什么五眼联盟涉华报道中很少运用委婉策略?根据汤普森的理论,委婉策略旨在美化负面事物。使用委婉策略,有助于媒体强调报道的积极内涵而掩盖消极内涵。在五眼联盟涉华报道中,具有美化效果的委婉策略很少被使用,反映了五眼联盟对中国的消极负面意识形态倾向。

4.虚饰化运用特征分析

通过分析五眼联盟涉华报道中所用的虚饰化,发现不同议题(政治、科技、经济)中五眼联盟国家采用不同态度,并通过虚饰化来掩盖其倾向性。

对于政治议题,五眼国家媒体运用虚饰化对中国进行抹黑,如例1。

(1)“中国秀肌肉式的外交政策今年变得更加明显,外交官成了‘战狼”(转义trope)(道琼斯机构新闻,2021)

例(1)中,五眼联盟国家媒体通过转义策略将中国外交官比作“战狼(wolf warriors)”,向其读者展示强硬的中国形象,折射出其对中国的负面评价。

对于科技议题,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被五眼国家视为挑战,特别是人工智能及5G通信领域,如例2。

(2)“彭斯指责中国盗用美国技术……并使用这些技术把犁铧变成利剑”(转义trope)(道琼斯机构新闻,2019)

例(2)称中国窃取了美国的技术,通过转义策略将中国科技发展比作“犁铧”,并认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日后会成为威胁其利益的“利剑”。实际上反映了其对中国科技迅速发展状况的焦虑与担忧。

对于经济议题,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五眼联盟国家往往赋予中国以正面积极的形象,如例3。

(3)“中国将仍然是世界的增长引擎”(转义trope)(华尔街日报,2021)

例(3)中,五眼国家媒体运用转义将中国的经济发展比作 “增长引擎(growth engine)”,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是世界的增长引擎,反映出媒体对中国经济发展持积极态度。

综上,虚饰化的运用受五眼联盟国家的利益所支配,通过虚饰化就政治、科技议题塑造负面的中国形象,但又就经济议题塑造正面的中国形象。

(二)疫情前后虚饰化运用的变化分析

本文以2020年1月1日为时间界限,统计疫情暴发前后五眼联盟涉华报道中虚饰化的运用数量,结果见表3。

根据表3,疫情暴发后,五眼联盟涉华舆情中虚饰化运用概率有所提升。疫情暴发前,虚饰化占比47%,疫情后虚饰化运用达到53%。疫情暴发后,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出现经济体负增长、失业率上升的情况。由此加深了五眼联盟国家对中国崛起的危机感,因此其有更鲜明的倾向性需要掩饰,虚饰化的运用率上升。

(三)社会实践动因分析

五眼联盟媒体在涉华报道中利用虚饰化话语策略,掩饰其对中国负面的意识形态倾向性。此发现是文本分析的结果,遵循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逻辑,原因解释需要联系社会实践。本文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

1.经济原因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美国的差距逐渐缩小,引起西方国家的担忧与不安,认为中国会对其全球利益构成挑战,因而利用其媒体话语权“内涵”中国的发展与形象。实际上,五眼联盟国家涉华不利报道意在阻碍中国的发展,为自身发展挤出更多空间,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2.政治原因

一方面,近些年中国治国理政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引起了西方国家民众的注意甚至是认可,但在西方政客眼中,则是对西方的挑战。因此,西方媒体炒作涉华负面议题,试图营造西方最终胜利的意识形态假象,消除西方民众对自己政治制度的疑虑,维护自身制度。

另一方面,疫情期间,西方国家民调满意度呈普遍下降趋势,多数受访者对中国应对疫情的认可度增加。出于掩饰西方抗疫失败的考虑,五眼联盟国家媒体歪曲中国为应对疫情采取的积极措施。通过运用虚饰化,淡化话语内容的真实性,隐蔽地传递负面意义。

3.文化原因

五眼联盟涉华报道中的偏见,源于其文化和种族的优越感以及对中华文明复兴的忌惮。历史上,西方社会一直以“西方中心论”的理念维持文化霸权。然而,随着西方文明的衰落与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文明的复兴,“西方中心论”者感到焦虑不安。因此,在五眼联盟涉华报道中,对西方文明的赞颂往往是以污名化、贬低其他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被看作对西方主导的全球文明秩序的挑战,这实际上折射出其固有的思维和文化霸权逻辑。

四、结语

本文以汤普森意识形态运作机制为理论框架,运用语料库的方法,分析五眼联盟涉华舆情中的虚饰化。研究发现,五眼国家媒体大量使用转义和转移传达负面意义,具有美化效果的委婉却很少使用;虚饰化的运用受五眼联盟国家的利益所支配;疫情后虚饰化运用增加6%。话语背后的社会实践动因,在于五眼联盟国家媒体维护自身政治制度、消除民众疑虑的现实需要,对中国经济崛起与治国理政所取得的成就而产生的不安与担忧,以及“西方中心论”的文化霸权逻辑。

由此可知,汤普森的意识形态运作机制中的虚饰化理论,可以作为话语意识形态运作的标记进行提取并研究,能有效挖掘话语生产者隐含的意识形态倾向,并能通过语料库的标注,运用于大规模话语分析,是值得发展和实践的话语分析框架。

在解读西方媒体涉华报道时,应当关注其是如何应用虚饰化来掩饰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倾向性的;在对外讲述中国故事时,应借鉴虚饰化的话语策略顺应西方媒体语境,在实现传播目的的同时,构建中立的自我形象提高话语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 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0:52-67.

[2] 赖斯.传统的守护者:三本特殊教育入门教材中包容性表述的分析[J].国际包容教育期刊,2005,9(4):405-429.

[3] 弗格森,克里森,帕沃,等.服务权力的意义构建:会计教材中意识形态的典型模式分析[J].会计学批判视角,2009,20(8):896-909.

[4] 切利,金德伦.可持续性评级和数字意识形态的惩罚力[J].商业伦理学,2013(2):187-203.

[5] 海默迪,歇尔文,谢利夫斯.伊朗高中和中学年龄段儿童文学中的意识形态教义的分析[J].思考与儿童,2014,4(8):17-38.

[6] 弗格森,德·阿吉亚尔,菲亚弗.公司对气候变化的回应:语言、权力和象征建构[J].会计、审计和责任,2016,29(2):278-304.

[7] 彭冰冰.约翰·B.汤普森的意识形态理论解读[J].理论月刊,2008(8):44-46.

[8] 赵文荟.现代文化传媒化视野下的意识形态对汤普森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层开掘[J].江海学刊,2009(6):53-58.

[9] 冯丽娜.意识形态的现代文化阐释:读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8):95-96.

[10] 普弗鲁克.五眼联盟的历史:改革与增补的可能性[J].比较战略,2019,38(4):302-315.

[11] 奥尼尔.澳大利亚和“五眼”情报网络:不对称联盟的危险[J].澳大利亚国际事务期刊,2017,71(5):529-543.

[12] 雷诺,奥杰伦,沃肯廷,等.网络安全责任化:对五眼国家和中国采取的干预方法的评估[J].公共管理评论,2020,80(4):577-589.

[13] 李益斌,刘洋.“五眼联盟”涉华情报监控探究:现实、动因和逻辑[J].情报杂志,2020,39(12):9-14.

[14] 李益斌,刘洋.基于同盟理论的“五眼联盟”扩员逻辑探究:兼论日本入盟的可能性[J].情报杂志,2021,40(3):39-44,22.

[15] 蔡翠红,王天禅.五眼联盟的对华政策协调及其限度[J].现代国际关系,2021(5):16-24,60.

[16] 唐小松.英国推动“五眼联盟”转型的表现、动因与前景[J].当代世界,2023(2):43-48.

作者简介 赵秀莲,副教授,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学术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语料库、批评话语。 符蓉,研究方向:話语分析。

猜你喜欢

语料库新闻报道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基于语料库“隐秘”的词类标注初步探究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基于网络语料库的“给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