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四维并举”的区域德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典型模式

2023-09-07哈尔滨市道里区教师进修学校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幸福教育

哈尔滨市道里区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道里区精准分析质量监测结果,明确今后提升德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把监测结果应用作为推动区域德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师资培训、学科教研、课堂改革、家校联动”四个维度,积极推动区域德育质量监测结果的应用,以教师发展为主线,以课题改革为根基,以家校联动为路径,以科研监测为支撑,引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旨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科学发展,内涵发展,持续发展,建构“四维并举”的区域德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典型模式。

关键词:德育监测;结果应用;四维并举;幸福教育

道里区充分发挥质量监测的实用价值和功能,进一步建构区域幸福教育体系,推动全区义务教育质量有效提升,努力构建“四维并举”的德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模式,即从师资培训、学科教研、课堂改革、家校联动四个维度齐头并举,通过精准解读、诊断归因、课题引领、研改并进、跟踪问效、总结反思六步骤无缝衔接,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质量监测对德育课程教学质量改进的“指挥棒”“体检仪”“助推器”作用,实现了幸福教育背景下区域德育课程实施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精准分析监测结果,明确幸福教育课程实施方向

我区全面、深入开展德育质量监测结果分析,从而明确今后幸福教育课程实施的方向。本次监测延续2017年第一轮国家义务教育德育状况监测的基本设计,以国家德育相关政策、品德课程及相关课程标准等为依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重点测查学生的价值观状况、学生行为规范的日常表现状况、学生对国情常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状况、学生的法律素养状况。监测还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对学校道德与法治课教育教学状况和学校德育工作状况进行调查,反映全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以及国家德育相关的政策落实状况。

2020年监测共抽取我區20&所中小学的588名样本生。通过监测反馈结果我们发现,小学阶段德育在所有监测指标上均高于全国和全省指标,但中学阶段德育在学生行为规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情了解情况以及法律素养方面存在稍低于全省平均指标的问题。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一)疫情对中学德育常规影响超出想象

疫情导致的居家学习时间远远高于同期全省和全国各城市。在升学压力的冲击下,线上德育除了道德与法治课正常进行外,其他德育渗透与教育的时间被大大的压缩,这是问题的主要成因。

(二)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缺乏足够线上教学经验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情了解情况以及法律素养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不扎实,这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工作方向,那就是根据线上教学特点,结合道里区幸福教育课堂研究与实践方向,建构让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德育,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二、推进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建构“四维并举”的幸福教育实施新模式

我们结合质量监测反馈结果,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各项工作,从师资培训、学科教研、课堂改革、家校联动四个维度,继续以“幸福教育”为核心,深化幸福教育课题研究,以建构幸福德育生态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德育质量提升夯实基础

我们把抓好德育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首先是在对全体教师进行通识培训过程中着力引领全体教师牢固树立全科、全程、全员育人的大德育观,创设并形成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是德育工作阵地、事事是德育工作内容”的德育工作文化环境,整体构建了尊重德育模式,培育学校德育特色,提升德育水平。其次,对德育干部和班主任专职德育队伍进行系统的“正面管教”理论和非暴力沟通等现代前沿德育育人理论培训,引导全区德育工作从经验型向智慧型转变。最后,依托区名优班主任工作室和道德与法治学科首席教师工作室、“幸福教室种子联盟班主任研修团队”、知心育人教师自我成长团队、“心道路心理教师成长工作坊”等团队,引领全区各校要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各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带动全体教师成长,引领辐射全区德育队伍实现专业化成长。

(二)稳步推进学科教研效度,为德育质量提升强化动能

从德育质量监测结果分析,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做实做细学科教研是快速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素质的主要路径。结合质量监测反馈成果,特别是针对疫情冲击背景下,破解网络课堂教学缺乏德育情境体验感难题,如何提高德育的时效性成为我们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首先是线上教学期间强化教研员网上巡课制度,每天每位德育教研员都要进入各个学校的线上教学直播室进行线上听课,课后还要与每一位被听课教师进行深入交流,以此督促基层学校开齐开满德育课程,督促教师高质量上好网课。

其次是线上教学期间,积极组织名优骨干教师录制优质网络示范课,组织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名优骨干教师以及区名优班主任,仔细研磨,认真录制优质线上教学课程,通过道里区教育资源网和道里区教师进修学校公众号发布,让全区共享优质线上教学资源。

最后是做细常规教研的“备、教、学、评”环节,尤其是针对“双减”政策实施下减负不减质的新要求,帮助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教师对标找差,进一步探索课堂教学效益提升路径,实现课堂教学增优提效,提升教师基本素养。

(三)扎实实施德育课堂改革,为德育质量落实增强实效

精准教学改进,积极推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改革,进一步发挥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在学生德育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以区级“创新杯”课堂教学展评和市级“烛光杯”学科课堂教学大赛为载体,以赛代培,以赛促改,以打造思想深刻、形式活泼的道德与法治“示范课堂”活动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构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深度学习共同体。

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勇于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倡导教师结合自身能力与自己的班级学情,灵活实施“两重三多一强化”的线上教学模式,即线上教学活动“重互动交流、重道德体验”,教学过程“多运用各种互联网工具进行情景化教学、多组织学生小组协作、多维度引导学生思考研讨”,教学重点在“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通过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切实提升德育课程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四)做实做细家校联动细节,为德育质量落实提供助力

通过对质量监测结果数据的分析,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家校联动对学生道德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学生道德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尤其是在疫情冲击下居家学习的情况下,只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校联动,使家校形成合力,才能最终促进学生道德的健康发展。

我们创新疫情下的家长课堂教育形式,通过举办线上家庭教育大讲堂、家庭教育论坛等方式,克服疫情阻隔,开展高质量、集中式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注重在家庭中引领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还依托“心道路”心理工作站,通过开设线上心理援助公益群,在道里区教师进修学校公众号发布专题亲子教育指导视频以及《道里区师生家长抗疫心理手册》等方式,引导家长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树立正确育子观,增强家校育人合力,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强化质量监测反馈交流,保障幸福教育课程实施效果

道里区进修学校德育部在区质量监测中心的指导下,根据质量监测结果形成德育质量监测结果解读报告,召开德育学科教学质量监测反馈交流会,及时组织质量监测成果的二次解读。区质量监测中心要求各学校要以区域整改方案为蓝图,以本校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以“一所学校一方案、一个问题一台账”的策略,通过“一级抓一级、层级抓落实”的方式,扎实推进各项整改工作。

在整改工作中,区质量监测中心积极协调和调度督导、教研、人事、计财、德育、体卫艺等机构的专业作用,引导各义务教育学校要充分发挥关键调度人的作用,协调联动,凝聚合力,及时跟踪问效,务求取得实效。区质量监测中心在对全区整改效果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基础上,深入探析区域德育发展的优缺点,深入进行系统性总结,扬长补短,不断深化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加快推进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诊断式监测,引导区域德育课程教学要更加回归学生生活,回归本真。

总之,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的重要意义,更好地发挥质量监测的实用价值和功能,把监测结果应用作为推动区域德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全面剖析,深度调研,精准施策,多方聯动,建构“四维并举”的区域德育监测结果应用典型模式。

(执笔人:杨吉文)

编辑/陆鹤鸣

猜你喜欢

幸福教育
现行高考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与反思
现行高考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与反思
现行高考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与反思
关于幸福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的几点认识
幸福教育理念下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幸福教育课程:儿童个性发展特需
“幸福教育”理念下校本课程规划与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