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庸》“至诚尽性”:师德修养建构的内在理路

2023-09-06徐思妍

西部学刊 2023年16期
关键词:师德修养中庸道德

摘要:《中庸》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和理论渊薮,其彰显的儒家修身思想,对于当代个人道德养成和社会公德培育仍具有重要价值。《中庸》通过“性—道—教”层层递进、系统连贯地表述了对生命内在本性的理解,为师德修养提供了内在依据。其中,“性”“道”“教”是師德修养内在建构的依据,至“诚”是师德修养内在建构的路径,启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尊德性与道问学”“自诚明与自明诚”,承担道德责任、追求道德知识、修养道德意愿、审察道德行为,将师德修养内化于心,外显于行,逐步达到至诚尽性的道德境界。

关键词:中庸;道德;师德修养;至诚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16-0153-04

Abstract: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n important classic and theoretical source of Confucianism, is still of significant value to the cultivation of personal and social morality in modern times. It offers a progressive and systematic comprehension of the inner nature of life through the order of “xing” (The nature),“dao” (The Path of duty)-“jiao” (Instruction)”, which provides an internal basis for the moral training of teachers. “Sincerity” is the path for internalizing teachers morality, which reveals that teachers should consciously follow the saying of “respect the nature of morality and the way of learning” and “given the sincerity, and there shall be the intelligence; given the intelligence, and there shall be the sincerity” in their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Besides, they should take moral responsibility, pursue moral knowledge, cultivate moral will, examine moral behavior, internalize the teachers morality and show it externally, so that they can gradually reach the most complete sincerity and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ones nature.

Keywords: moderation; morality; teachers morality; the most complete sincerity

“中庸”是儒家秉持的一种至高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开篇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19立意,提出并回答了如何“至诚尽性”的问题,强调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即贯通天人,唤醒人内在的诚。其中蕴含着对人的道德要求,呈现了生命实现路径和丰富的教育哲学思想。《中庸》提出:“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1]36将尊德性和道问学视为至诚的途径,二者相辅相成,在此基础上探求道德修养的理想境界,提出自明诚和自诚明两种修养路径。“尊德性”重在个人对于内心能动性的激发,与“自诚明”相契合;“道问学”强调向外学习的重要性,与“自明诚”相呼应。同时,对探索教师道德修养的建构理路也具有深刻意义。

一、“中庸”及其道德修养价值

(一)“中”的内涵

《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1]20。在“未发”之时,喜怒哀乐是一种潜藏且有序的状态,《中庸》名之以“中”。南宋理学家朱熹为《中庸》注释时有“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1]19的说法,将“中”视为一种无有偏至、恰到好处的道德范畴,要求便在于行之于德。在“中”的理解中蕴含着一种磅礴的宇宙意识,从人所存在的最完整最根本的天地境遇中,从一个极为广阔的视域里来理解人的本质,这个本质就在于“中”。

“中”有其坐标参照系,对“中”的理解涉及不同的关系、场域以及背景。一是“中”与东西南北相对,即“四方之中”。“中”在甲骨文中是一面旗帜的象形,上下各两条旗游,旗杆正中竖立,古代部落树立旗帜也就意味着四方来聚。面对天地的广大,人居于其中统摄四方,所以“中”具有贯彻四方的普遍标准。二是“天地之中”。在中国文化中,天地人构成了“三才”,广袤无垠的天地之间形成了人存在的根本性的境遇。当使得万物各尽其性之时,人也就找到了自己的本质。它所思考的是人生存的边界,可以理解为一种高度的哲学自觉,人被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规则与界限所塑造,踏出边界便会心生不安。三是“古今之中”。《中庸》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1]38无愧于先王的传统,同时要开启未来的盛世。强调世世代代时间意义上的延续。

(二)“庸”的内涵

所谓“庸”,有三个含义。

一是“用”。“庸”字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的金文,代表一口大钟,逐渐引申为用途、致用。西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庸,用也。”[2]《庄子·齐物论》云:“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3]《中庸》也提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1]22追求的是一种普遍的适用。儒家强调“君子不器”也是如此,君子要投身于社会现实中,但是要避免成为“器”,“器”是有限之用,即避免小的格局和有限的应用。

二是“常”。“庸,平常也。”[1]19朱熹注《中庸》时作此解。郑玄对《中庸》进行注释时也说:“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4]“常是对变而言的不变,不变的也就是绝对的。”[5]儒家所提倡的用中并不是主观的设定,而是用之于常,体现在修身过程中不断地调节和坚持,化为常道。

三是“庸俗”。在现代人的语感中,“庸”会引申出庸俗的含义,两者并不等同,但庸俗也折射出“庸”的特点。正是由于事物的足够普遍,才能够成为俗,其中自有共通之处。在儒家思想中,朴素且能够具体致用的道理才是最根本的。从根本处建立普遍,从普遍出发,建立质朴的致用。

(三)“中庸”道德修养的当代价值

1.对于个人道德的养成

《中庸》道德修養的过程具有高度的理性化的内在特点,不仅可以运用于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处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还可以应用于处理个人心中思想与情感、矛盾与平衡的关系。通过不断选择、判断、反思、自觉来调整自己的方向,打破自我感动而带来的某种偏执。《中庸》讲“慎独”,“独”是一种孤独的、不为人见的、隐微的境遇。在隐微的境遇中也恰恰是人脱离外在的制约从而看到的人性独秉于上天之处,彰显人性之根本。在“独”的境遇中积极地修养就是修身。个人道德的养成正是通过不断陶冶自我、把握自我,在“慎”与“诚”的高度自觉、高度凝聚的精神状态中实现的。

2.对于社会公德的培育

《中庸》追求的是朴素根本的道理以及具体多元的应用。想要建立某种必然以及立足于这种必然的普遍,就要去思考根本性的依据,不断叩问前提,这种追问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高度所在。《中庸》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20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各在其位,万物生长繁育。《中庸》从社会秩序的基础的起点、一个元素的出发敦伦尽分,实现人的“致中和”的追求,目的是处理好人和世界的复杂关系,让人中和的本性实现为一种文明的形态,实现为一种具有良好社会公德的秩序,这就是人之道,是一种人文的实现、人文的建设。

二、性、道、教:师德修养内在建构的依据

(一)天命之谓性:师德修养的起点

“性与天命”是《中庸》的核心命题。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与生同源,是人所独有的生长趋势。子思继承了孔子“天生德于予”的思想,认为道德源于上天,显示为人性,从中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中庸》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1]20即人有“未发之中”,反映的是人之本性。“中节”指的是对待自然而发的情绪、欲望,心中自觉能动地出于礼的制约和修养。作为性的“中”也是“发而皆中节”的人文世界得以成立的依据。

在师德修养范畴内,教师的“未发之中”往往体现在教师对其职业特殊性的理解而形成的道德与专业工作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教师在日常工作与多方的沟通协调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和心理反应。师德修养是一个由外在制度的他律逐步走向道德意识“内化”并自律的过程,正向的情感和反向的情感都需要协调节制。教师应在道德修养过程中认识自己的本性,以此为起点,在具有专业性特点的境遇中,理解身为人师的本质,于内在建构起师德修养的坚实框架。

(二)率性之谓道:师德修养的自觉

在儒家看来,“道”有它外在的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为具体的人文规范。《中庸》提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1]19“不可离”实际指向着性,正是人的本质属性。“率性之谓道”,因此道不可离。在师德研究领域,可以将其落实为一种深刻而久远的道德自觉。对于不能丢失的品质素养,就要保持充分的自觉。

史蒂芬·布鲁克(Stephen Brookfield)明确指出:“在一定程度上,道德学习就是人学着从道德维度进行选择的过程。”[6]复杂的社会环境往往需要教师在为与不为之中做出选择。为什么要选择关爱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关爱学生是一项重要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不可离的表现形式,它根植于人性深处,需要教师个体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性,从而实现自我身为教师的本质属性。

中庸的“性”既包括天的共性,也包括独秉于天的人之个性。“共性”即为“生生”,是万物磅礴生发的造化之力。人的“生生”指的是使自己成为自己的自然和必然。教师道德应该承认教师自身利益的合理性,应当允许教师正当地追求自身利益[7]。教师成为道德主体才能够发生道德行为,而教师道德主体地位的实现无疑也需要道德自觉。从人的属性理解人所存在的必需能够体现出人的尊严,凸显出人超越动物属性的所在。中庸的现实关怀和现实态度,正是天道与性的深刻之处。

(三)修道之谓教:师德修养的落实

“修道之谓教”是《中庸》开篇三句真谛的落脚点,是“道”与“教”之间的关联得以疏通的关键,按照道的要求进行修身使本性得以实现的过程即为“教”。对人自身来说,修道亦是修身,是个体在高度的道德理性驱使下实现的自我发展与完善。人为什么能实现一种高度的道德理性?因为它根植于人的中和的本质。人在复杂关系中得到一种接受和认可,谓之“中和”,这是一种多元协调同时独立不倚的态度,是自我教化的结果显现。由真实的认知走向自觉,由先天到后天,先认识自己,再实现自己,使后天的理性推动人的本质的充分实现。按照“道”的原则进行自我道德修养,使个体生命不断发展与完善。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8]教师如何通过修道而立教?“修”,郑玄注释为“治”:“治而广之,人仿效之,是曰教。”[9]为师者,只有成己才能达人。因此,教师也应该从自身的职业特点和职业理想境界出发,树立内在深层的道德良知与道德自我。通过个体生命的道德修养在复杂多样的教育实践中彰显人道的终极之处,把握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先自修而后修人,进而由人及天,由天及人,成己成物,将师德修养落到实处。

三、至“诚”:师德修养内在建构的路径

《中庸》通过论证“天—命—性—道—教”之间的内在逻辑,证明“诚”视为修身之本的合理性。在尊崇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将“诚”提升至本体地位,从而赋予天道、人道以特别的内涵。作为《中庸》的精髓之处,“诚”既沟通了天道与人道,同时也蕴含着个体生命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诚之自身,即是一种完成。”[10]133-134象征着生命的自我实现。

(一)德识具备——“尊德性”与“道问学”

1.尊德性:承担道德责任

朱熹对此的解读是:“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尊者,恭敬奉持之意。德性者,吾所受于天之正理。”[1]36看重的是人的真实而切近的生命状态。《中庸》讲:“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1]36如果没有高尚的德性便不能成就极高的道。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范畴内,教师的道德行为表现为独特的专业品质。教师对自身行为、师生关系负有道德责任。教师的道德修养根植于具体的实践情境,在不同的情境中、在多重角色的冲突中进行道德考量。教师是帮助学生拓展认知和道德视野的重要力量,言行举止、行事风格对学生有着广泛的道德意义。通过承担独特的专业道德责任,关注自我的道德行为,发扬自身的内在本性,达到完善自我道德修养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尊德性”。

2.道问学:追求道德知识

朱熹注曰:“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1]36通过学习相关理论和典型案例,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念、掌握专业发展所必需的道德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当中,从而规范专业道德行为,确保教师的教学是建立在高水平的专业道德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和教育实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构建自我的专业道德知识体系,实现专业道德的动态发展。教师通过对外部世界的体认和检验,在多重道德角力中进行道德知识的思考和阐释,这就是所谓的“道问学”。

(二)内外兼修——“自诚明”与“自明诚”

1.自诚明:修养道德意愿

“‘诚者,性之内在本然也,即上天赋予人的自然禀性;‘明者,性之认识功能也,即自然禀性的彰显与呈现。”[11]自诚而明是由内而外的道德修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道德意愿和心理活动。“诚之自身的完成,是诚自身的一种自主运动。”[10]133-134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且富有挑战性的、具有人文关怀的事业,教师的道德实践根植于内在的道德品格而不是技术性、契约性的任务。在教师进行自我道德修炼的过程中,自诚明并不是直接规范教师行为,而是作为一种道德品格和道德境界的高位引领,遵从教师内在的德性,从而有效发挥道德修养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中庸》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1]20“慎独”是一种自觉的修养,与此同时也指向了对于人性独得之处的把握,这种把握是通过“慎”与“诚”的高度自觉、高度凝聚的精神状态实现的。只有将教师的专业生活和私人生活相结合;个人道德修养与职业道德修养相结合,激发教师更深层次的发展动机,才能得以修养完整的道德意愿,扩充生命内在的天性。

2.自明诚:审察道德行为

教师道德行为是道德修养的外化,表现为在教学中所采取的一系列具体行动。何谓“自明诚”?即在明白道理后通过理性的过程,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道德实践活动,从“明”认识自己。如何做到自明诚?《中庸》言:“其次致曲。”[1]34儒家认为“致曲”是改造世界的关键。教师如何在细节中把握本质?如何在有限中实现整全?如何去克服有限和渺小实现对外界的把握?“致曲”回答了这一系列问题。意味着在一个具体的场域、情境以及德行标准中至诚尽性,作为一种习惯的养成和行为的强化。“积中而发外。”积中而发外:源自《礼记乐记》:“和顺积中,英华发外”。只有内心和顺、不断在岁月中修养自己,才能真正使英华自然而然地体现在我们的外表上。教师在当下的情境中尽力而为,规范道德行为,坚守师德底线,以一种肃穆而笃诚的态度投注其中,效果自然慢慢彰显。

教师道德行为表现是其理解教师要求的根本依据,始终为教育实践服务,对学生有着强烈的示范性,学生在此基础上掌握道德知识、发展道德品格。良好的师德行为具有社会性和个体性价值,既满足教师自身成长与自我完善,也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师德修养的期待,这是当代教师道德行为应有的人文视野。

四、结论

教师发展,师德为要。“师德作为教师的实践精神,承载着社会对教师的价值期待,师德实践的过程就是把应然的价值转变为实然的价值。”[12]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端正的道德行为都是隐性的教学力量。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无论有什么样的规程和教学大纲,无论学校有什么样的机构,不管有考虑得多么周密的方法,也不能代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13]一名好教师在师德修养方面任重而道远,通过研读经典、感悟经典,建构深厚的知识修养和个体道德品质,从而以德立身、以德施教。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许慎.说文解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98.

[3]莊周.庄子[M].雷仲康,译注.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17.

[4]郑玄.礼记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990.

[5]庞朴.“中庸”平议[J].中国社会科学,1980(1):75-100.

[6]STEPHEN BROOKFIELD.Understanding and Facilitating Moral Learning in Adults[J].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1998(3):283-300.

[7]杜时忠,岳伟.师德建设“三题”[J].中小学德育,2014(1):23-27.

[8]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2).

[9]郑玄.礼记正义·中庸·十三经注疏之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77.

[10]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11]李卯,张传燧.“修道之谓教”:《中庸》的生命实现路径及其教育哲学意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5):75-82.

[12]糜海波.论现代师德发展的三重意蕴[J].高等教育研究,2021(1):53-59.

[13]洛尔德基帕尼泽.乌申斯基教育学说[M].范云门,何寒梅,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307.

作者简介:徐思妍(1999—),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单位为吉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

(责任编辑:张震)

猜你喜欢

师德修养中庸道德
中庸自明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浅谈年轻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