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敏感之益

2023-09-06安德烈·索洛潘枫/编译

海外文摘 2023年9期
关键词:生性天赋过度

安德烈·索洛 潘枫/编译

生性敏感,你会引以为荣吗?大概率是永远不会的。值得夸耀的品质有万万千千,但敏感在世人眼中却是一种缺点,意味着“玻璃心”、脸皮薄或是遇事反应过度。当下社会要求男人杜绝敏感,而女人的敏感也需适可而止,这类言论引人恼火,亟需取缔。

不管怎样,敏感群体得到的社会反馈不是为自己的本性而骄傲,而是要克制敏感的性情,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此类说教不但行不通,其本身就是谬论。敏感多是遗传所致,是后天无法抑制的。敏感是一种和天赋相关的性格特征,人们需要去接受它。事实上,30年来的研究表明,敏感不仅有益身心,而且助人强大。

敏感者能从周遭环境中获取更多信息,还能利用这些信息有所作为。和一般人不同,敏感人群的大脑天生就能对信息进行深层次处理,包括更深层次的感觉输入(能留意布料的质地)、感情投入(能解读社交线索)和构思关联能力(能投入更长时间深度思考,在不同概念间建立多种联系)。

如果你生性敏感,那这种深层加工能力会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你可能会留心别人所遗漏的东西,对事物有更深刻的思考和感受,因而内心生活更为生动丰富。有时候,一件没有影响到其他人的事可能会让你受到过度刺激。这种情况很常见。无论男女,约有30%的人极为敏感,这些人属于高度敏感群体,生来就能深思熟虑,而这种深度思考是需要天赋的。

敏感系天赋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创造力。敏感者往往擅择鼎新之道,包括画家、音乐家和演员在内的许多人都生性敏感。

然而,创造力并不局限于艺术领域,在科学界,其表现形式为创新力。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都颇为敏感,包括查尔斯·达尔文,其人不仅创造力强,而且乐于沉思,为人谦逊,勤勤恳恳,富有激情,实属敏感之典型。敏感的人创新能力强是因为他们往往会深入思考,花大量时间精力去反复思索问题,最终得出更多可能性和应对方案。

除了创造力,敏感系天赋还包括决策能力。在一项涉及人和猴的研究中,一部分受试对象拥有和敏感相关的变异基因,这批敏感个体在多种认知活动中的表现均优于其他非敏感个体,特别是在那些需要通过研习规律来预测结果,从而得出最优解的认知活动中。

这种决策能力可能会让敏感者在进化过程中占得先机。2008年,人们针对生物的自然选择进行了一次电脑模拟。模拟中,有的生物被设置得像敏感群体一样,会花更多时间精力去作抉择,还懂得和过去的结果作对比。因此,与非敏感生物相比,敏感生物处于长期领先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生物收集到了更丰富的资源,寿命也更长。这种能力在野外体现为能在大家饥肠辘辘时追捕猎物充饥,在董事会则表现为能带领公司走向业界巅峰。

然而,敏感群体最大的优势体现在“助推效应”上。对于敏感者来说,助推效应指的是能够在对任何人都有所帮助的事物中收获更多激励。例如,有一项2022年的研究放眼于上百对濒临离婚的夫妻,研究者让这些夫妻进行人际交往训练来提升婚姻质量。乍一看,似乎有用,受訓夫妻避免离婚的可能性提高了。但是,研究者结合对受试人员的性格测试发现,只有敏感的人才能借助人际交往训练挽救婚姻。不仅如此,夫妻双方只要有一人敏感,整体的关系质量就能有所改善,相处时也能更加快乐。其他不敏感的夫妻则没能借此良机破镜重圆。

助推效应的作用不只局限于人际交往。研究人员多次发现,只需少许支持,敏感者就会倍受鼓舞。每每觉得敏感,你可能只是需要一种舒适的环境,此时不妨找人来帮助你,交一群挚友,或是疏解开导,或是理疗帮扶。

脆弱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出现,比如每天安排一些时间来让大脑处理信息,帮它“赶上进度”。

但是,敏感的人容易受到过度刺激,这是天赋的代价。大脑无法对超量信息继续深度处理时,人就会受到过度刺激,出现类似于脑雾、疲劳、焦虑和压迫的感觉。嘈杂混乱或让人情绪亢奋的环境、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以及伴侣间的矛盾都会触发这种状态。只有在这种过度刺激的状态下,敏感者可能才显得比一般人更为脆弱。但是,这种脆弱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出现,比如每天安排一些时间来让大脑处理信息,帮它“赶上进度”。对敏感者而言,稍微花时间独处静思就可受益良多。

若是符合上述任何特征,那你的敏感程度可能超乎意料,也许还会迫于压力去隐藏这些特征。然而,这却是死循环,敏感是无法压制的,这样做只会泯灭天赋。

你要迈出的最重要一步恰巧是社会所忌惮的:不要隐藏敏感,要欣然接受,将其公之于众。

[编译自美国《时代周刊》]

编辑:马果娜

猜你喜欢

生性天赋过度
“跳水天才”全红婵:有天赋,更有努力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为什么不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测测你隐藏的天赋
创生性的互联网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豹子 生性凶猛的猎手
生性残暴的鳄鱼
用努力换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