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人启事寻物启事和失物招领

2023-09-06彭洋

美术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失物招领后人废纸

文/彭洋

在编自己的几部书集书法篆刻集和画集时,心里常常会浮起一种强烈的感觉:不仅是我,几乎所有的文学艺术家,从完成自己的每一件作品后的那一分钟开始,就一直在等待,苦苦地等待着,像柳永的《八声甘州》中海边的怨妇,“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等什么?期待什么?终有一天终于明白,自己创作完成的这部作品不是什么,而是一则地地道道的寻人启事寻物启事和失物招领。

一幅画,一幅字,一枚印,一篇文章,文学艺术家只能完成他的创作,却不能完成他的作品。任何一件文学艺术品的创作生产,都要经历从客观存在,到艺术家,到作品的过程。当这一过程完成的时候,也还不意味着作品就完成了,作品必须是要经由观众从感观到内心的消化、理解、改造使之变成自己的东西才算是最终完成的。智者见智也好,仁者见仁也好,观众才是你作品的最终完成者。因此,当你停下最后一笔,落完款,盖好章,一种属于文学艺术家自身的、内心充满了忐忑不安的等待就开始了。

是谁?有谁?在哪呢?

不见了,丢了,遗失了;全中国,全世界,我的钥匙丢了,我的孩子丢了,我的什么什么丢了。你丢的,他丢的,我捡到了。就保存在我的作品里。给你,你拿走。

艺术创作的本质就是这样。艺术家一定是总在寻找,也总在丢失,寻寻觅觅。所画所写的,不是自己丢了的什么,就是捡到了别人丢失的什么。疼痛,心动,激动,感动,仁慈,爱恨,忧伤,等等。像丢失了什么东西似的,像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似的,像由自己公布了一则寻人启事寻物启事和失物招领似的。

写清楚了吗?说清楚了吗?画清楚了吗?

什么叫优秀的艺术家?丢多了,捡多了,笑多了,喜多了,愁多了,怨多了,爱多了,恨多了以后,随手写下,挥笔画下。

艺术家一辈子都在干着一件事,就是通过自己的作品,不断地发布寻人启事寻物启事和失物招领。他自己在等待和寻找,也相信那人一定也在等待和寻找,物主和失主之间,早已达成了这种默契,我拿出的,一定是你期待的最好的东西;你一定就是那个识货的最好的鉴赏者和买家。

有一首儿歌,那是我们从小就唱的,也是从小边唱边玩的游戏:丢手巾,丢手巾,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我们的作品,就放在读者和观众后面。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知己者悦己者,你们在哪呢?是你吗?你能告诉,从我这,你得到了什么,你取回了你的什么?大多最优秀的作品,甚至也许还要等到百年之后,都是百年之后才由后人认领,才由后人取出的,才有后人还回的。杰出的艺术家,一定要有这种伟大的精神,即超凡的耐心和自信,甚至一定要有这种长久等待的经历。

但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拿出的作品一定是过硬的精品,你所描写的,从内容到形式一定是别人真正感兴趣的,是社会认同的有普遍价值意义的东西,是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东西。因为,这世界没有谁会为一张废纸寻找失主,也没有谁会对一张废纸的失物招领感兴趣。

别忘了,你的寻人启事寻物启事和失物招领一旦贴了出去,就要经历数年数十年上百年上千年的证词和考验。

知己者悦己者就站在历史的长河里,并与理想同在。

猜你喜欢

失物招领后人废纸
失物招领
用我一世轮回 换你一生苍翠 废纸再利用 节能第一步
失物招领处
失物招领处
卖废纸
不当“小捣蛋”
论后人和陶“归去来”辞之缘由
宁波口岸去年进口废纸200万吨相当于少砍3400万棵树
霍家的败亡带给后人的警示
废纸辊拆解机的设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