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口九道脉”刍议

2023-09-03杨帅秦丽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3年8期

杨帅 秦丽娜

【摘 要】 “气口九道脉”为目前临床中定位奇经八脉主要脉诊依据,文章对“如内”“如外”提出了脉弓向“内侧”“外侧”的新观点,以及梳理了奇经八脉的取穴原则,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气口九道脉;脉诊;奇经八脉

【中图分类号】R24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3)15-0012-03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3.13.zgmzmjyyzz202315004

Abstract:The “the Nine Channels of Qi Kou” is the main basis for locating the eight extra-meridian channels in clinical practice at present. 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new view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and reorganize the principles of acupoint selection of the eight extra-meridian channels,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Nine Channels of Qi Kou;Diagonsis by Feeling the Pulse;The Eight Extra-meridian Channels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关系,主要表现在联络经脉及蓄溢气血。古典针灸学认为疾病总病机为“气血不和”,而知病所以及气血状态有两种方式:诊察十二经脉口的异常变动以及根据特定关联的病症组合确定病在何经[1]。目前对于奇经八脉的治疗以八脉交会穴为主,但如何判断病在何经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可以把八脉所生病的症状作为治疗病变经络的依据,但经络所生病多有交叉重复,不如根据脉象定病变经络准确。

1 气口九道脉古代文献

目前已知记载奇经八脉脉象最早的文献是《脉经》,《脉经·平奇经八脉病》论述了奇经八脉病证和八脉脉象主病。而《脉经·手检图》较详细地论述了脉诊部位及主病。《脉经·手检图》云:“……中央直前者,手少阴也;中央直中者,手心主也,中央直后者,手太阴也前如外者,……足太阳也……中央如外者,足阳明也……后如外者,足少陽也……前如内者,足厥阴也……中央如内者,足太阴也……后如内者,足少阴也。……前部左右弹者,阳跷也;中部左右弹者,带脉也;后部左右弹者,阴跷也。从少阳之厥阴者,阴维也;从少阴之太阳者,阳维也。……前部横于寸口丸丸者,任脉也。……三部俱牢,直上直下者,冲脉也……三部俱浮,直上直下者,督脉也……”[2]

明代医家李时珍著 《奇经八脉考》[3],依据考证绘出画图,称之为 “气口九道脉”,较《脉经》增加了:“……中央直前者,手少阴、手太阳也;中央直中者,手心主也,中央直后者,手太阴、手阳明也。”其后,在《四言举要》、李中梓《医宗必读》等医书里,也有关于奇经脉诊的论述 。对于气口九道脉的传承,文字内容变化不大,但历代医家多是转相抄写,未加阐发,影响了其在临床上应用。

2 关于“如内”“如外”

第一,对于“前者”“中者”“后者”的理解:《四言举要》《医宗必》《身经通考》《医碥》以及目前文献,均理解为:分别寸口脉的寸、关、尺。无异议。

第二,对于“内”“外”的理解:有学者[4]认为“内”为脉的内侧,即尺骨侧;“外”指脉的外侧,即脉的桡骨侧,也就是说临床医师需要在寸口脉上辨别脉内外侧的区别,笔者认为临床中很难区分;有学者[5]结合“外”“中央直”“内”认为其指脉浮、中、沉。笔者认为则不然,如果是浮、中、沉,则不好解释“前如外者,足太阳也,……浮为风,涩为寒血,滑为劳热,紧为宿食……”

现代研究[6]认为构成脉的要素有:脉位、脉形、脉率(律),仔细阅读《手检图》对奇经八脉的定位,主要与脉位、脉形有关。笔者认为,气口九道脉主要与脉形有关。古人以河道比喻脉道,水流有大小,河道有曲直;同理脉有洪细,脉道也有曲直。可以大胆设想“如外”就是脉道“弓”向桡侧;“如内”就是脉道“弓”向尺侧。那么就可以得到:寸、关、尺,如外,则分别代表:足太阳、足阳明、足少阳;寸、关、尺,入内,则分别代表:足厥阴,足太阴、足少阴;“从少阳之厥阴者,阴维也;从少阴之太阳者,阳维也”,则是指寸、关、尺均“弓”向桡侧则为阳维脉,寸、关、尺均“弓”尺侧则为阴维脉。“如内”“如外”属于脉形的改变,临床中多见于久病患者,这样则不会与“气口九道脉”中“浮、沉、涩、说”等脉位、脉率相矛盾。以左手寸口脉为例,“如内”“如外”如图1所示。

3 关于“中央前直”

李时珍增加“气口九道脉”内容:“……中央直前者,手少阴、手太阳也;中央直中者,手心主也,中央直后者,手太阴、手阳明也[3]。”笔者认为,“中央直”是指:脉道平直,没有“如内”“如外”,但单纯一个“直”要辨别在“手少阴”“手太阳”,似乎不妥,笔者认为应该结合每个部位“菽重”以“沉”“浮”判定“阴”“阳”。

4 关于“丸丸”“弹”

关于“丸丸”“弹”:“横寸口边丸丸,此为任脉”。《脉经》所谓 “丸丸”,本指小圆球形的物体 。“丸丸”,当为小圆形卧于寸口而坚硬实大 、厥厥动摇之动脉。“前部左右弹者,阳跷也;中部左右弹者,带脉也;后部左右弹者,阴跷也。”“弹”应指出现弦紧脉象,触之如拨琴弦”,无论“丸丸”“弹”当为手下束缚躁动不安之象,只因寸关尺出现部位的不同,则代表阳跷脉、带脉、阴跷脉病变。

5 奇经八脉所生病及临床治疗原则

奇经八脉所生病,《医学入门》认为“奇经病非自生,盖因诸经溢出而流入之”[7]。所以取奇经八脉腧穴可以治疗诸经所生之病。临床治疗奇经八脉所生病,主要通过八脉交会穴治疗。正如窦汉卿在《标幽赋》所言:“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8]根据“八脉交会穴”此处申脉穴、外关穴、后溪穴、足临泣穴四穴偏于治疗在表的外经病,如肩背腰腿疾患。而照海、内关、列缺、公孙则偏于治疗在里的脏腑病。这是对八脉交会穴治疗范围的高度概括。在吴昆《针方六集》中有言:“以八穴交会奇经八脉,而分主乎表,主乎里,主乎表里之间也。仲景妙于伤寒,以其有六经之辨,予今以八法为妙者,以其分主八脉,而该乎十二经也,创为针灸一大法门……”[9]将八法主治同仲景六经辨证等同。八法针方中详细介绍了其治疗作用,如:后溪、申脉比作桂枝汤、麻黄汤、大小青龙之方,指出后溪、申脉有治疗肢体经络病症,如同解表剂;足临泣、外关主治半表半里之剂,如同和解剂;公孙、内关主治胃肠心胸之疾,如凉隔散、承气汤等清热通腑之剂;列缺、照海主治阴虚内热之疾,具有滋阴清热之功。同时明确指出奇经八脉针刺原则为“先刺主证穴”,同时“下针必以四穴为主”,还强调“如病未已,必求配合孔穴,兼施处治”。

5 临床验案

5.1 验案一 闫某,女,52岁,病历号:88763。患者主因“右侧肢体无力2月”,于2022年1月10日入我院康复科治疗,患者入院以来咳嗽,无痰,自感气冲咽喉间断发作,无喘憋心慌不适,咳嗽时有小便从尿道溢出,无尿频尿急,无明显怕冷汗出,无口干口苦,不喜饮水,饮食一般,大便2~3日一行,夜间咳嗽影响睡眠。舌淡苔苔白腻,左侧寸脉明显浮滑有力。辅助检查:胸部CT未见明显感染病灶,多发肺结节,考虑良性可能性大,建议定期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尿常规均正常。西医诊断:脑梗死、肺部感染。中医诊断:内伤咳嗽(中焦留饮)。入院后予以苓桂术甘汤治疗5剂,乏效。1月17日阅读“气口九道脉”:寸口丸丸者,任脉也,患者寸口脉“浮滑”不正是“丸丸”之象?。于翌日,脉象同前,针刺左侧列缺、照海,针刺得气后,慢慢捻转约2分钟后,患者自诉自己感觉就像“气球放气了一样,整个胸腔很清亮”,后连针3次,咳嗽、咳嗽遗尿症状基本消失,再诊脉,左侧寸口脉浮滑有力之象基本消失。

5.2 验案二 李某,男性,48岁,职员,主诉“颈项部僵硬不适6月余”。患者颈项部僵硬不适,未见明显怕冷汗出,劳累后加重,严重时伴有头晕、头痛,无视物旋转,双上肢无麻木不适,下肢无踩棉花感。余未见其他不适。查体:颈部两侧压痛阳性,双侧肩胛骨内侧压痛阳性,椎间孔挤压实验阴性;舌淡红,苔白,左关“如内”无力。辅助检查:颈椎X线提示颈椎曲度变直,退行性改变。西医诊断:颈椎病。中医诊断:项痹病(太阳经病)。选取手太阳经、足太阳经络腧穴:后溪、天柱、飞扬、昆仑等穴位治疗3次,症状未见好转。再次脉诊:左侧关脉“如内”无力,考虑左侧足太阴病变,沿足太阴循行部位诊察经络,发现左商丘穴处静脉明显比右侧暴露,予以点刺放血,同时左侧阴陵泉明显压痛,予以针刺行捻转补法治疗,治疗1次患者自诉疼痛减轻多半,巩固1周基本痊愈。

6 小结

对于验案一,有学者认为,列缺属于肺经腧穴,本来可以治疗咳嗽;照海属于足少阴腧穴可以治疗咳嗽、小便遗尿。但如果能做到察色按脉,迅速定位则事半功倍。对于验案2,如果不诊脉,从经络循行部位,多考虑足太阳、督脉、手三阳经病变,多以局部取穴结合远端取穴为主,所取穴位不少于6个;但《内经》指出针刺的效果“如拔刺也、如雪污也、如解结也、如决闭也”,如果要做到效如桴鼓,就要做到“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视气血之剧易”。

奇经八脉的治疗在临床中常容易忽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对于奇经八脉病变经脉的定位不够,本文主要通过“气口九道脉”源流,提出“如内”“如外”的新观点,从而以脉诊确定奇经八脉病变,同时确定先病经络先刺,后配以相配八脉交会穴的取穴原则。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望同仁在临床中验证之,提出批评意见。

参考文献

[1]黄龙祥.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6-28.

[2]晋·王叔和.脉经[M].贾君,郭君双,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1-72.

[3]孙朝宗,孙震.奇经八脉考笺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6-68.

[4]于志亮,杨硕,杨孝芳.“气口九道脉”的溯源初探[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4):27.

[5]成振镛,李晓君,郭霞珍.奇经脉诊法初探[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0,17(6):24-26.

[6]李灿东.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56-57.

[7]李梃.医学入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3-114.

[8]晋·杨继洲.针灸大成[M].黄龙祥,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8.

[9]郭君雙.吴昆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495-496.

(收稿日期:2022-11-15 编辑:刘 斌)

基金项目: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院级科研项目(DXZXYQ202011)。

作者简介:杨帅(1989—),男,汉族,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刺临床工作。E-mail:1162849066@qq.com

通信作者:秦丽那(1978—),女,汉族,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针刺治疗卒中及精神性疾病。E-mail:11628490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