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文艺作品对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推动作用

2023-09-03欧阳华子

客联 2023年5期
关键词:延安时期文艺作品

欧阳华子

摘 要:延安时期,无数仁人志士奔赴延安,为求实现自身的救国理想,其中不乏优秀的文艺工作者。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因此,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一系列贴近实际且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而这些文艺作品的广泛传播便成为延安时期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有力武器。

关键词:延安时期;文艺作品;意识形态建设

一、延安时期文艺作品推动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性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急需开展革命工作

1937年7月7日,日军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奋起还击,史称“七七事变”。这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的序幕,成为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这时,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和使命追求。而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不仅要有党的正确领导,更重要的是要能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把他们动员起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就曾指出“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但共产党到达延安建立革命根据地时间并不长,根基未稳,人民群众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还不甚理解,没有足够的革命认同感,因此在群众中开展革命工作,动员其抗战并非易事。

(二)国民党对共产党大规模的歪曲报道

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一直受到来自国民党的暗暗打压,而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这种暗自打压就变成了明目张胆的迫害。国民党顽固派为了能够在国内实行一党专政,在国统区实行白色恐怖,迫害无数的共产党员。由于大量的宣传机关都被国民党牢牢把控,因此,国名党顽固势力通过媒介手段,對共产党进行污蔑丑化,以发表报纸、期刊等方式对共产党形象进行歪曲报道,以“赤匪”、“共匪”等词损害共产党形象。试图把这种抹黑后的舆论构建成当时中国社会乃至国外对待共产党的一种话语体系,成为普遍的意识形态。这种谣言深入人心,以至于共产党在延安建立了根据地后,当地的百姓对谣言深信不疑,对党及党的工作有着深深怀疑。在这种局面下,急需大量正确宣传共产党形象的宣传策略。

(三)培养群众的无产阶级思想和爱国主义信念

自近代鸦片战争我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经历了历次变革,却依旧没有改变社会局面,在这种长期被压迫被奴役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已然习惯了逆来顺受,变得麻木不仁。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偏远地区听不到炮声的人们,至今还是静悄悄地在那里过活。”身在偏远地区的人民,思想陈腐落后,民智尚未开化。然而无论生活在中国何处,中国人民都有消极悲观的思想,甚至还有消极抗战,反革命的言论。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勇于打破背负在人民背上和思想上的枷锁束缚。

二、延安时期文艺作品推动意识形态建设的途径

(一)形势推进成立鲁迅艺术学院

由于大批拥有爱国情怀的艺术工作者与知识分子奔赴延安,因此在1938年,中国共产党适时地创办了鲁迅艺术学院,这是延安第一个为抗日战争所培养知识青年和文艺工作者骨干的艺术学校,为延安文学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2 年与延安大学合并,更名“鲁迅文艺学院”(简称“鲁艺”)。其中,美术系是鲁艺最早设立的三系之一,其通过美术作品宣传党的意识形态影响最为深远。例如木刻家温涛创作的最早的毛主席像,胡一川先生木刻的作品《组织起来》和《送公粮》等都颇具影响力,作品《太行山下》、《敌后方木刻》积极宣传抗战主题,配合了革命。据1940年统计,抗战以来边区在美术方面,各种宣传画、漫画、木刻、壁画等创作在3500件以上。各类作品无不站在无产阶级思想的基础上,受到党的意识形态的指导。

(二)文艺座谈会的召开推动文艺工作

1942年,毛泽东提议召开一次中国文艺界的“整风运动”,以全面解决当前延安文艺界面临的各种问题,使文艺界的思想认知得到统一。1942 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毛泽东的文艺理论的纲领性文件《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诞生,成为延安文艺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纲领性文件。此后,在成熟的理论和政策指导下,延安文艺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文艺座谈会后,文艺创作更贴近群众,从中获取艺术灵感,反映群众呼声,力求通过对基层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群众。《讲话》之后,极大鼓舞了广大文艺工作者投身于革命工作,因此延安的文艺作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取得了意识形态的突破,也为后来全国范围内宣传工作的发展奠定基础。文艺座谈会激发了民众的热情,为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提供了精神帮助,在遵照这种要求下创作出的作品,被工农兵与人民群众所拥护,为党的理念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延安时期文艺作品推动意识形态建设的作用

(一)推动党在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的构建

中国共产党抵达延安后,尝试利用大量理论教育在民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但面对知识水平不高的民众,单纯的说教就显得枯燥,人民难以接受。因此,通过各种深入人心的各类文艺创作和各项艺术活动,将马克思主义融入人民的生活当中,把党的政策带入寻常百姓家。在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指出“什么人需要我们推广文艺”问题。毛泽东创意性的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支撑,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文艺革命为人民的理论成果。“我们的文学艺术是服务于大众的,且首先为工农兵创作利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身处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创造出的作品在根本上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文艺作品富有激情与感染力,能够将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更完整的传递给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利用文艺作品,无形中在群众心中树立起自己的形象,潜移默化的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构建了自己的话语权。

(二)有力建立起党的文艺宣传队伍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尽管有着正确的理论基础,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党初期在理论宣传方面略显薄弱。党适时认清形势,更加重视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在党的支持下,组建起一批专门的文艺学校,例如鲁迅艺术学院、边区艺术干部学校等,在学校中又有各类像戏剧、音乐、美术等的社团。例如战斗剧社和抗日剧社在中国共产党的引导下,合作撰写了广场活报剧《活捉蒋介石》,该作品毫不留情的展示了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对中国犯下的罪行,该剧目一经演出反响空前,在延安演出多达二十余场,使人民群众受到强烈的震撼,对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发出了强烈的质疑和批判。在这种振奋人心的动员下,奔赴延安的知识分子和文艺工作者渐渐形成了一个有组织的文艺宣传队伍,组成了一张党的文艺宣传网,将党的方针政策完整的传达给各层组织,让基层人民受到党的意识形态教育。

(三)有效树立起无产阶级价值观

《共产党宣言》中提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的革命意志是最强烈的,中国共产党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努力团结受压迫的人民群众,但封建主义对人民的荼毒过于深重,他们无法理解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因此,党看到了拥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先对他们进行无产阶级教育,再由他们的创作传播给人民。因此出现了一批像《白毛女》之类的不同艺术形式的文艺作品,通过这些艺术加工将无产阶级价值观根植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头脑中,树立起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观念。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80.

[3]张苗苗.延安时期文化社团建设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8.

[4]中国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M].西安:陕西出版集团,2009:318.

[5]张笛.延安时期文艺作品中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及其哲学意蕴[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3.

[7]张笛.延安时期文艺作品中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及其哲学意蕴[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社,1995:293.

猜你喜欢

延安时期文艺作品
文艺作品
丽江市弘扬张桂梅精神文艺作品评论会
川渝携手打造农民工“梦想舞台” 四川省第四届暨川渝首届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开启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解析延安时期冼星海的音乐创作
群众文艺作品内涵的提升
浅析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渗透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体育思想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延安时期体育形式的探索与传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