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特色资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和策略

2023-09-03方铁民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8期
关键词:特色中职资源

方铁民

文化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地域特色资源这一文化土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抓住阅读教学“主阵地”,引好写作教学“源头水”,打好综合实践“特色牌”,采取立足文本横向拓展、聚焦内核纵向挖掘、紧扣主题多维链接等策略,将地域特色资源有机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核心素养。

一、地域特色资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1.紧抓阅读教学“主阵地”

语文学习不外乎听说读写,其中,听和读是理解和吸收,说和写是表达,也就是输入与输出的辩证统一。课堂阅读教学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涵盖了语文听说读写等方面,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以适当融入丰富的地域特色资源作为教学的补充或拓展,或课前导入,或课中旁引,或课后延伸。一方面,利用身边的特色资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另一方面,还能拓宽其视野,不断丰富其文化底蕴。

教师在讲解基础模块专题5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之《与妻书》一文时,课前可以通过播放短视频《黄花岗起义》,让学生了解起义的主要过程和写作背景,初步感受作者“牺牲吾身”“为天下谋永福”的大无畏革命思想;课后可让学生查阅搜集中山“铁流十二勇士”的革命事迹,使其进一步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感悟身边的烈士精神,产生情感共鸣。

2.引好写作教学“源头水”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多思考,将丰富的地域资源引到学生的写作中。

例如在基础模块的记叙文写作中,以“美就在我身边”一题为例,就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善于发现,使其了解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等是随处可见的。如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承载了社会各界的责任、担当和希冀,这是社会美的充分展示;截至2022年底,中山形成“中山好人”“广东好人”“中国好人”共七百多人的道德模范方阵,这是心灵美的最好体现;等等。这些看得见、摸得到、走得进的地域特色资源都是写作的“源头水”。

3.打好综合实践“特色牌”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实践中习得和感悟,中职语文当然也是如此,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达到社会各行业对技能人才的多样化要求。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以语文课程目标为目的,引导并帮助学生运用语文学科知识,建立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同样离不开地域资源这一丰富的土壤。尤其是地域资源蕴含的思想文化观念等,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挖掘的。

例如在“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主题下的“舌尖上的中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搜集中山关于节日饮食方面的资源,然后开展“人间有味是清欢”“当传统佳节变吃节”“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系列活动,通过撰写美食解说词、“佳节变吃节”之我见、我心中的“先贤”等方面的作品,在实践和思考中传承文化。

二、地域特色资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立足文本横向拓展

无论是语文课程标准还是现行的语文教材都是面向全国的,带有普适性的,教材中很多素材很难兼顾每个地方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具体学情,这就需要教师学会“用教材教”,而不仅仅是“教教材”。不同的时代和空间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方式,地域的差异性带来文化的差异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孕育出独特的价值传统。教师如果能和学生一起充分挖掘其中的地域特色资源,并在教学中适切地引进文本、影像、图片等资料举例拓展,或对教材内容进行资源补充,将地域资源和教材内容有机衔接,让教学与学生生活拉近距离,既能为知识学习和理解提供生动的案例,又能为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学习空间。

2.聚焦内核纵向挖掘

在语文教学中,对地域特色资源的应用不能限于了解几处人文景观、知道一些文化遗址、记住几个民风民俗,有的时候还要通过聚焦某个点,深入挖掘有形之物的特色内涵,激活其中的精神内核,传承与弘扬地域文化,从而为语文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服务。

在职业模块专题3微写作专题中,教师以“孝文化”为主题,选取中山詹园这一人文景观,从詹园风景美、詹园设计妙、詹园欢迎您、詹园看传承四个任务,进行记叙文写景片段、说明文片段、应用文导游词、宣传倡议等微写作练习。詹园由园主黄远新亲自设计并聘请数百名苏杭能工巧匠历时5年为父母建造,以父名命桥,以母姓冠园,以孝道文化为主题,兼及汉字楹联和琴棋书画等,无论是人文景观还是文化资源都非常丰富。第一个任务是引导各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描写,从而对詹园景观形成相对完整的描述。第二个任务是引导学生从说明文的角度,用不同的说明方法(如列数据、打比方、举例子、画图表等),对“詹园祝寿”“岐江廊桥”和“詹府种福”等景观独具匠心的设计进行介绍。第三个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导游词创作,如从園林建筑风格的角度鉴赏建筑设计之美,或从詹园主人建园初衷的角度宣传“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或从文化层面突出詹园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之美等。第四个任务是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进行宣传倡议的综合实践,如设计类专业学生可以选择某个角度通过设计孝文化海报来进行倡议,计算机专业学生则可以通过编程等科技手段制作传承詹园传统文化(如二十四孝剪纸、传统文化手工染布、寓意长寿的自然教育活动等)的倡议视频,机电专业学生则可以尝试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设计相关出行工具的理念和思路等。

这四个任务既各有侧重,又层层深入,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对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的观察与思考,围绕任务要求收集和筛选信息,并进行加工、提炼和创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挖掘詹园集我国文学、历史、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等观念于一体的园林内涵,让学生在语言运用、思维提升和审美鉴赏中,将地域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心,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紧扣主题多维链接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社会尤其需要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这对学校教育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于是,在教育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如STEAM教育、基于现象的学习等,在课程设置上也呈现出综合化、项目化的趋势,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局限在单一的学科思维下,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地域文化往往涉及社会、经济、历史、地理及各种人文要素,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地域特色资源,不单要进行资源的补充和内涵的挖掘,还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紧扣活动主题,从社会、经济、历史、地理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在回归经验和生活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本文系广东省中山市教育科研2020年度重点课题“新课标下中职语文地域特色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编号:A2020036)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黄铭钊

猜你喜欢

特色中职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中医的特色
资源回收
完美的特色党建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