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建设探究

2023-09-03杜德炜张容琦陈怡轩

法制博览 2023年16期
关键词:人民警察警员派出所

杜德炜 张容琦 陈怡轩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公安机关的建设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前,在我国社会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法治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公民文化素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等一系列大背景下,作为我国公安机关派出机构的派出所,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责、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优化和提升基层工作效能,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指出,公安部要把派出所建设置于主导地位,出台一系列有关派出所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和建设作出新的指示、提出更高要求。[1]

一、现阶段公安机关派出所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一)信息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与软硬件设施配置的矛盾

近十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我们一些传统行业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服务,数字经济也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

数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助推器的同时,也对公安工作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数字经济不仅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也产生了一系列相关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在社会层面新科学新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公安机关的软硬件设施配置如果不能及时与科学技术发展同步的话,那么必定会在处置某些案件或其他工作过程中遇阻。因此,了解社会层面上数字科技的发展态势并适时提升公安机关的软硬件设施,对于公安机关工作的有序进行起着重要作用。例如,近年来高发的电信诈骗案件,便是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所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如果公安机关相关部门的软硬件设施配置较为落后,必然会在案件侦办和协同办案过程中受阻。因此,适时提升公安机关相关部门的执法办案手段的技术水平,是当前不得不重视的一环。再例如,公安机关在户籍管理等工作中,如能在相关工作领域发展数字警务,升级相关软硬件设施配置,必定会在工作过程中为公安机关减负,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安机关基层派出所的工作强度,从而达到提升群众满意度和民警的工作幸福感的效果。

(二)执法水平的差异与更严格的执法规范化要求的矛盾

随着我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不断繁荣与发展,使得国家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得到提升。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大众的文化素质水平的提升既有利于良好社会秩序的有序进行,也对公安机关的执法办案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始终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公安机关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当前,在公安机关日常执法工作中,需要强化执法规范化方面的建设。公安机关派出所民警在处警过程中的执法表现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的评价,塑造和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执法队伍是解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公安机关派出所民警的法治观念和执法水平的高低及其个人的执法态度、习惯也关系着执法工作能否有序且高效地完成,更关系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执法形象和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除此之外,公安部要求派出所民警要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这一要求对公安机关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的执法民警的执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在执法过程中规范执法的重要性。

(三)公安机关派出所的工作压力与相关保障的矛盾

“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周总理这句话意指国家内部的和平安定、安危状况,主要依靠的是公安机关。而公安机关基层单位则是我国公安机关中任务最为繁重、工作压力也最大的部门。公安机关派出所长期要面对的是艰巨且繁重的工作任务,长期坚守在执法阵线的最前沿,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作为和平年代牺牲最大的群体,他们所承受的职业压力可想而知。整体来看,公安机关派出所的工作压力主要源于工作强度、绩效评价、职业发展、社会支持、人际关系、家庭等。大部分的公安机关派出所民警除承担自身职责之内的工作外,还面临休息时间少、考核指标过多且任务较重、工作与学习进修冲突、晋升困难以及需要承担赡养父母、照顾孩子等诸多状况。这些情况几乎分耗了当前公安机关派出所民警大部分精力,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公安机关基层开展警务工作,而且对基层民警自身也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人民警察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在依法履职的过程中经常会遭受不法侵害,包括暴力袭击和打击报复等,使警察身心都承受着巨大压力。执法权益屡屡遭到侵犯,很多警察甚至表示“不想执法,不敢执法”,有效维护警察执法权益,提高警察工作积极性迫在眉睫。[2]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近十年来,几乎每年有四百人左右因公牺牲,在2021 年的数据中,就有260 多名民警以及130多名辅警因公牺牲。因此,不断完善和加强公安机关派出所民警的各项权益保障,推进保障的落实,就成了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必须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对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障不单单是生活保障和后勤保障,还包含对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执法权益保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保证人民公安时刻像一把利剑一样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就必须做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各项保障,让每一位人民警察有底气、有信心、有力量打击一切危害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犯罪分子,保障社会平稳有序运行。

二、现阶段公安机关派出所建设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城镇化进程中所出现的新迁入居民适应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许多长期居住在村镇的居民由于其所在地的城市规划,常常是整个村镇或部分村镇拆迁建设为新城区,村民则集体或部分搬迁至拆迁房所在社区生活。以及随着城市建成区的不断扩大,市区功能的不断优化升级,部分地区会出现诸如多个村庄整合到一个安置小区,进而使得部分居民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在遇到矛盾纠纷时常常不通过法律途径,而是错以不法的处置问题的方式来解决矛盾纠纷,往往就会因此造成更大的矛盾。

虽然我国在近些年来不断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水平,但是由于一些条件因素的制约,少部分人还是缺少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以县域村镇为例,部分城中村在改造前已经有很大部分的居民在较大程度上或完全将生活生产方式转变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但是在部分其他村镇中,由于存在某些特定因素,这些村镇的居民仍旧完全沿袭或部分沿袭以往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在这些村镇向城区发展过程中,由原村镇迁入新社区的居民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产生与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相矛盾的问题。诸如,村镇的宗族关系对于社区治理的影响,部分居民对于村委会、村大队的认知与对公安机关派出所认知上存在偏差,还有部分居民的法治意识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公安机关派出所正常有序地开展警务工作。因此选择合适的、科学的方式方法来解决这种矛盾对公安机关的基层工作有序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警用软硬件设施对于公安机关派出所存在着的配置问题

由于地方财政等原因,公安机关派出所配备的警用装备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短板。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些不法分子恶意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加之地方财政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公安机关基层一线往往不能较快获得和使用最新的警用装备技术。从而使得公安机关基层单位在进行处警活动时,往往不能较快、高效地将案件及时侦破。同时,一些警用技术因为权限等问题,公安机关基层单位的警务人员又因所获取的情报信息不足而在案件办理过程中遇到困难。在部分基层单位还存在着单警装备配备不齐全、部分装备损坏和装备轮流使用等情况。正是这样的情况下,会使得部分基层单位警务人员对装备的状态、耗损情况、装备放置位置等情况不熟悉。这反而会延长公安机关基层单位警务人员的危急情况反应时间,造成执法安全隐患。

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各地区水平不一的现象,各地方对于公安机关警用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也因各地财政收入水平而异。在一些欠发展的地区,由于财政压力,地方政府无法给予足够的财政支持来安装足够的警用监控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违法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使得一些地区的盗窃等治安案件的案发频率要高于警用监控设施完善的地区。

(三)公安机关派出所民警的综合素质建设问题

目前,全国公安机关以“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为主要内容的“四项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这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目标之一,其基本目的在于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适应新形势下的公安工作需要。[3]新时代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要尤为注重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政治素养、法律素养、执法能力以及职业认同感的培养。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全球经济发展变缓,我国的各行各业也受到了影响,使得一部分人将精力转向报考公务员的行列当中。客观来说,参加公务人员招录考试人数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务人员队伍的素质。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更加要注重对公务人员的素质建设,尤其是公安机关基层民警的综合素质建设就更要严格。

当前我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来源主要由警校生招录、社会招录以及军队转业三部分构成。无论从哪个渠道加入人民警察队伍,对于新入职警员的综合素质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首先,要加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的政治素养建设,提高每一位人民警察的政治站位、政治领悟力,保证每一位人民警察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其次,要加强公安机关基层警员对于自我职业的认知程度,职业认同感以及职业信仰建设;再次,要提升在职人民警察的法律素养,使得人民警察队伍的法律素养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为执法规范化建设打牢法律素养基础;最后,要经常性检查和培养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民警执法能力水平,推动民警对于自我执法能力的自查和自省,在多方面完善执法能力的建设。

(四)当前公安机关派出所警力不足所导致的困扰

当前,公安机关派出所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公安机关派出所警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和困扰公安基层工作的问题之一。部分辖区的公安机关派出所由于警民比例出现一些失衡,在一些案件易发的特殊时期(节假日、当地特定活动等),经常会出现因警力不足所导致的无法第一时间到达案发现场并及时处警的情况。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其他因素所导致的城市人口增长等原因,公安机关派出所面临的工作压力也与日俱增。这些状况对公安机关派出所的执法人员来说是一种不小的压力。

从公安工作角度来说,这样的现象会制约公安基层工作水平的优化,公安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公安机关基层工作方式的创新。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来说,这种现象会影响人民群众对公安基层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以及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的树立。在对一些治安案件发生的时间与频率分析时,发现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以酒后闹事警情为例,此类警情多集中于城区繁华地段、乡镇商业中心以及工业区、高新区附近的餐饮娱乐场所。而这些又是人口较为密集、人流量较大的地区,同时也是一些其他警情较为集中的区域。这就导致一些公安机关派出所在某些案件易发时段可能面临着治安案件与群众求助同时段发生,而不能及时处警的问题。因此,该如何积极应对与解决此类问题就成了现阶段公安机关派出所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三、现阶段公安机关派出所建设面临的困境的解决对策思考

(一)改善单位设施配置,提升警员执法素质

当前公安机关所面临的软硬件设施配置困境,主要是由于地方财政以及人员素质等一些因素所导致的。这就清晰明了地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因此,在解决当前公安机关派出所面临的软硬件设施配置问题时,应着眼于软硬件设施配置和人员素质提升两方面,做到协同发展。

首先,公安机关派出所作为我国公安机关的基层单位,承担了重要的社会治安任务,公安机关派出所的硬件设施配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派出所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提升公安机关派出所硬件设施,要把改善公安基层派出所的办公用房以及食宿条件放在首位。当前部分公安机关派出所仍存在着住宿条件简陋、拥挤的情况,公安机关派出所的警员的日常工作较为繁重,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休息,肯定会对一线警员的日常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提升公安机关派出所警员的饮食条件,尽最大可能使公安机关派出所警员可以在工作时吃好、睡好,为公安机关派出所战斗力的提升做好保障。其次,加强基层警员的执法素质建设。从整体公安工作的角度评估基层警员的执法素质,将基层警员的执法素质建设与公安机关派出所软硬件设施配置的程度相匹配。地方政府的财政要向公安机关派出所倾斜,加快基层单位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使得公安机关派出所的工作在设施配置与执法素质上做到与时俱进。最后,要合理下放权限。公安机关执法办案权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案件侦破及提升日常工作水准。同时要加强对公安机关派出所执法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得新装备新技术得以有效发挥其作用。

(二)提升警员综合素质,建设良好公安队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给公安机关派出所警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公安机关派出所警员作为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密切的基层执法人员,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成为当下公安工作的新着眼点。只有提高公安机关基层警员的综合素质,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并促进公安工作的进一步提升与改进。[4]在提升公安机关基层警员的综合素质方面,应着重于对一线执法人员的培训。首先,应经常性开展政治学习,提高公安机关基层警员的政治觉悟,增强其职责使命感和职业认同感,将政治学习摆在首位。其次,定期开展职业能力培训,组织基层单位警员开展考核。在日常工作中,要提高每一位警员的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能力,组织职业能力学习心得交流会,为每一位警员建设职业能力的提升路径。最后,在招录人民警察时,要适当提高招录门槛。公安机关作为承担国家重要行政职能的机关,其职责和使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提升人民警察招录条件,对于强化人民公安队伍的建设也是一项重要举措。此外,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尊重人民警察的良好氛围,提升人民警察形象,树立更加优良的人民公安队伍形象。[5]

(三)壮大公安队伍规模,优化基层工作模式

警力不足是当前困扰公安工作,尤其是公安机关派出所基层工作的重要问题。近些年,为了缓解警力不足的现状,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队伍规模也在不断壮大。但是,基层单位警力不足的现象依然得不到充分缓解。公安机关警力配置不科学,承担了过多的非警务活动也是导致当前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因此,解决公安机关基层一线单位警力不足这一问题就变得刻不容缓。首先,地方政府应在财政上扩大对当地公安机关的支持,增加公安机关相关经费,防止出现经费短缺的问题。充足的经费保障,才有助于公安机关基层警员工作热情的高涨和提高基层警员的工作积极性。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公安机关基层警员的工作压力,使得基层公安工作更加良好有序进行,保障基层发展和提升群众幸福安全感。其次,扩大辅警队伍规模,探索辅警队伍工作新机制。借鉴军队文职人员的工作机制,将一些非执法性质的工作岗位尝试由文职人员从事,通过这种方式将民警从非执法性工作中替换出来,实现警务人员的隐性增长。再次,倡导机关人员下沉基层,警务人员向基层单位倾斜,盘活公安队伍内部警力资源,促进不同岗位之间警员的交流,增强工作积极性。最后,发展和调动社会力量,即不断发展新时代“枫桥式”派出所。对一些诸如群众求助等警情可以尝试由民间调解进行解决,形成“社会治理,群众来参与”的局面,调动群众参与感和积极性。

猜你喜欢

人民警察警员派出所
向人民警察致敬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聪明的警员阿灵
每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警察节”!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沦为恶势力“保护伞”
逆行而上
——献给为战疫而奉献的人民警察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关于创建派出所文化圈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