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中“复数”人设现象研究

2023-09-01赵娅维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人设社交媒体复数

摘要:根据戈夫曼的观点,人生是一场表演,人们总是在竭力呈现出理想化的自我。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人们进行自我表演的全新舞台。人们热衷于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打造个性人设,将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建构和自我呈现延展到网络世界。随着媒体数量的不断增长和功能形态的不断拓展,日趋丰富多元的社交媒体为人们提供了更大的媒介选择权,交叉使用多个社交平台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如此,在拥有大量社交媒体平台可供选择的情况下,根据平台摇摆理论,人们在不同媒体平台间来回切换,根据自身的需求和不同媒体平台对于人们形象建构提出的不同要求,打造多样的人设来展现自己的个人形象,甚至在同一媒体平台中,人们也需要打造出多种人设,这就是所谓的“复数”人設现象。人们在不同平台甚至同一平台上自由切换自己的多重人设,能够实现高效的社交管理,迅速拓展人际关系圈,获得多样社交带来的满足感。但与此同时,多重的网络人设和泛滥的社交关系造成的社交焦虑问题也逐渐显现,如沉浸在亲手打造的理想化自我中无法自拔,让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认知逐渐模糊。文章根据拟剧理论,对社交媒体中的“复数”人设现象形成的背景、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多种影响进行探讨,以期更加全面地认识此现象,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交媒体;拟剧理论;人设;自我呈现;形象建构;平台摇摆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12-0013-03

一、前言

复媒体环境下,人们像数字游牧民一样,栖息在多个社交平台上,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组合使用社交媒体平台[1],人们在网络上拥有“复数”人设的现象也不再罕见。在微信朋友圈里沉默寡言、与世无争的佛系青年,在微博上可能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愤世嫉俗、仗义执言的热心人士;在QQ空间里抱怨薪水太低,生活不易的上班族,下一秒又可能成为小红书里享受精致生活的都市丽人。多元的网络形象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味调剂,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社交的心理需求,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二、“复数”人设现象形成的背景

(一)社交媒体用户的形象建构与自我呈现

“自我呈现”又被称为印象管理,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满足心理需求,获得认同感而展现在他人面前的个人形象。个人形象指公众对某一个体的整体认知和评价,反映了一个人的外表、素养和品质。良好的个人形象在展示自身优势和特点的同时,能帮助人们建立较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个人社会地位[2]。

根据戈夫曼的观点,人际传播的过程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3]。生活中,每个人都佩戴着面具,为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努力表演,面对不同受众时,人们还会更换不同的面具[4]。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海量的社交媒体[5],为人们表演“自我”提供了新的舞台,构建“人设”正是表演“自我”的一种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社交媒体中的个人形象也具有一定的不真实性。社交媒体中的个人形象是以现实为基础,根据个人的需要和目的进行筛选、加工之后形成的。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从现实生活中挑选出可以满足个人理性化形象构建的元素,过滤掉不利于自我形象呈现的元素,再对其进行一定的美化修饰,加工成自己理想中的个人形象。

在传统的人际交往活动中,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人们的个人形象是相对稳定和单一的,同时也是具有一定片面性和主观色彩的,长此以往会使人产生刻板印象。而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中,用户可以同时将多个形象展现出来,比如一个人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母亲、女儿、妻子等多重身份,不再限制于现实场景中的某个单一形象,能使个人形象更加立体完整,同时人们还可以通过更改所呈现的元素,定期改变和完善自己的形象。

如今,人们在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等以互动社交为主要功能的媒体平台上都会积极打造自己的人设,以期实现“理想化自我”的建构和呈现,甚至在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以音乐娱乐为主要功能的媒体平台上也会通过个性化评论、个人音乐风格展示等为自己营造某种人设。人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打造个性人设的行为已成为人们社会化生活中实现形象建构和自我呈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们对于社交媒体的“复数”使用——平台摇摆

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社交媒体不断涌现,功能和作用不断拓展,我们拥有了比以往更大的媒介选择权。与此同时,人们选择媒介时,也需要考虑更多因素。例如,相比于邮件,人们更愿意使用电话来与亲友沟通情感,而在与同事交流工作时,邮件似乎比电话更具有“分寸感”。

媒介在人们眼中好像都有约定俗成的“隐藏属性”。伊兰娜·格尔森曾提出过一个概念——“媒介意识形态”,即人们会给自己使用的每一个社交媒体定位,这种定位在实践中形成,它决定着人们想要做某事时会选择哪种社交媒体。

人们选择进行网络社交时,会观察不同平台的功能差异,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和不同媒体平台的“可供性”选择想要使用的社交媒体平台,以收获最大限度的满足感。同时,人们还会通过观察平台环境,确认自己在某个平台内能否做成某事,通过平台切换来达到顺利发布信息的目的[6]。

这正是埃德森等人提出的“平台摇摆”理论,即用户不断在多个社交平台进行轮转的使用行为。平台摇摆理论以复媒体和利基理论作为基本指导框架。“复媒体理论”将媒体环境视为一个整体的环境,讨论人们处理人际关系时选择哪种社交媒体[7]。“利基理论”则指出,一种新的媒体将不得不通过塑造自己的定位才能从与旧媒体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当一种新的媒介能为用户提供独特、更优质的使用享受时,它就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

所以,在复媒体理论基础上,埃德森认为社交媒体用户不会将自己限制在任何特定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相反,他们可以通过利用这些平台之间的差异来有效地使用多个平台表达自己,并管理各种社交关系。而利基理论则阐述了多媒体共存的可能性:不同的社交媒体提供了不同的使用感受,从而达成了互补。

平台摇摆理论认为,用户的需求不仅仅通过社交媒体的使用来满足,还需要借助不同社交媒体之间的“摇摆”来完成。通过平台摇摆,用户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分配到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中,通过“社交切断”的方式完成“社交连接”[8]。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身处复媒体时代的人们习惯于“复数化”地使用可供选择的社交媒体,通过平台摇摆来满足自身多样化的社交需求,这是形成“复数”人设现象的客观前提。

三、“复数”人设现象形成的原因

媒体平台的定位和功能决定着人们如何使用它,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形象构建。刘毕华提出“人设是场景的需求端”这一观点[9]。他认为“对人设的表演,其实就是对场景需求的想象”,我们会基于平台的不同理念、性质和特点来调整和塑造该平台上的自我形象。

一般情况下,在以熟人好友为主的社交平台中,人们通常会隐藏比较负面的信息,更多地展现自己积极向上的一面。在弱关系的社交平台,人们则会更多地发泄负面情緒,例如,人们都更愿意在微博上倾诉自己的苦衷,抱怨生活中的不如意,在微信朋友圈中则更倾向于分享自己的喜悦和成就[10]。

在拥有大量社交媒体可供选择的情况下,人们利用平台摇摆行为在不同媒体平台间来回切换,就需要针对不同媒体平台对于个人形象建构提出的不同要求,打造多样的人设来维持自己的个人形象,甚至在同一媒体平台中,人们利用设置权限等技术手段,实现受众的隔离,进而打造多种人设,即所谓的“复数”人设现象。

除此之外,笔者尝试将“复数”人设现象放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语境下来看,认为部分中国人热衷于打造“复数”人设,其实是受到了脸面观的影响[11]。多数情况下,人们在社交媒体中的形象建构是有意识、有目的的选择呈现的结果,希望通过对自己优点和成就的表露,迎合平台受众的兴趣来获得正向反馈和认同,从而增强自身获得面子的可能性[12]。

例如,很多人发布微信朋友圈时都秉持着“报喜不报忧”的原则,通过展现自己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证明自己“过得还不错”,以期得到亲友的认可。还有人通过在朋友圈发布“你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谈谈你心目中我的形象”等一类的问答型小程序,来收集人们对于自己形象的评价,从而检验自己在朋友圈中构建的个人形象是否符合预期。

其实,不论是努力打造积极的个人形象还是期待获知他人对于自己的印象和评价,都是人们追求“面子”的一种表现。因此,笔者认为,人们之所以打造“复数”人设,其中一个原因是希望在不同场合都能保持体面,在“不失面子”的前提下恰如其分地融入不同媒体平台中的社交圈,以期获得人们的接受和认可。

四、“复数”人设现象可能产生的影响

人们在不同社交媒体平台上打造不同的个人形象,通过不同社交平台的切换,实现人设间的自由转换,能够达到高效社交管理的目的,进而收获极大的满足感。但这种同时管理多个个人形象和社交关系的行为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复杂的网络人际关系容易导致人们在虚拟空间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忽视现实生活中的情感维系,致使个人社会情感被网络分裂。与此同时,网络上塑造的人设形象可能会对人们现实中的行为产生影响,积极的人设形象能提供正向的心理暗示,促使人们基于自己所建构的网络形象去规范和改进自己的现实行为,反之,消极的人设形象则可能增加人们的负面情绪,误导人们的现实行为。

同时,使用多个社交平台,塑造多样的个性人设,对于人们扩展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在人际互动中获取资源,增加社会资本具有一定帮助。但与此同时,冗杂的信息和泛滥的社交关系,容易导致人们对错过某些信息和内容产生错失心理,逐步转化为持续存在的焦虑感,致使某些人依赖、沉迷社交平台。此外,轮换使用多个平台,经营多重人设和多种社交关系,还会对人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社交压力,甚至使其自我认识模糊,被呈现一个“理想自我”的执念所牵绊[13]。

一个人要想顺利地打造“复数”人设,达到多个人设间的无缝切换,需要实现成功的观众隔离。在社交媒体中,时空的距离被消解,语境间的界限被模糊,人们可以凭借分组、设置权限或屏蔽等功能实现受众的隔离,但这种机械化的设置存在隐患,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掉马”甚至“人设崩塌”[14]。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为了避免表演的崩溃,会更加谨慎地选择想要呈现的信息,尽量减少个人真实信息的外露。在这个过程中,真实的自我被不断隐藏,人们容易迷失在“虚拟的自我”中无法自拔。

此外,在注意力经济时代,一个引人注目的“人设”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当营造人设成为一种商业行为,就不再是简单纯粹的“自我呈现”[15]。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创作型用户,为利用流量实现盈利,就会想方设法地争取更多的关注,提升个人粉丝量和所创作内容的浏览量,分享更多吸引人眼球的内容。由于所分享的内容可能不是其真正想要呈现的信息,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设”和真实自我完全脱离,给人们的自我认知带来焦虑。

五、结语

戈夫曼认为,人们在社交平台中所展现的是“理想化的自我”,但在复媒体环境下,海量的社交媒体使得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所需挑选想要使用的平台,通过平台摇摆来满足自身多样化的社交需求,但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场景需求来打造多样化的人设形象。如此,人们的自我呈现就变得更为复杂。

此时,人们所塑造的“人设”是否仍然是“理想化的自我”、不同社交媒体平台上“复数”人设间该如何平衡、网络上的人设又会对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与形象建构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 李嫒嫒.数字游牧民:复媒体环境中的社交媒体平台摇摆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22(3):27-34.

[2] 赵明霞.微信朋友圈个人形象建构与呈现[J].新闻前哨,2022(10):33-34.

[3] 芮必峰.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64-70.

[4]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7.

[5] 赵树旺,付佳.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传播叙事中的身份焦虑问题研究[J].编辑之友,2022(6):66-71.

[6] 董夏蕾.“90后”移动社交媒体用户“平台摇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22.

[7] 董晨宇,段采薏.复媒体时代的媒介意识形态与媒介转换行为[J].新闻与写作,2018(5):33-37.

[8] 董晨宇,丁依然,段采薏.作为复媒体环境的社交媒体: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平台分配与文化适应[J].国际新闻界,2020,42(7):74-95.

[9] 刘毕华.场景下的表演:关于新媒体中“人设”特征的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0(4):8-9.

[10] 李文靖.社交类App的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J].青年记者,2019(14):87-88.

[11] 董晨宇,丁依然.当戈夫曼遇到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J].新闻与写作,2018(1):56-62.

[12] 康嘉倩.中国人的脸面观在微信互动中的作用[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13] 洪杰文,段梦蓉.朋友圈泛化下的社交媒体倦怠和网络社交自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2):76-81,85.

[14] 陈凤茹.复媒时代下的人设变迁:浅析移动社交平台对用户自我呈现的影响[J].视听,2020(7):178-179.

[15] 文俊,鲍远福.新媒体语境中商业“人设”的构建及其文化反思[J].视听,2021(5):155-156.

作者简介 赵娅维,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人设社交媒体复数
每句话都站着你的“人设”
评析复数创新题
求解复数模及最值的多种方法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引入
复数
英雄“人设”的变迁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经典悲剧要素之“最无辜者”人设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