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数智化优化升级路径研究

2023-08-31白鑫陈强强

互联网周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优化升级财会专业实践教学

白鑫 陈强强

摘要:数智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财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促使地方高校财会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变革。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因此实践教学体系数智化优化升级势在必行。通过分析地方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总结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数智化优化升级路径,即运用数智化思维将大数据、智能财会等课程作为核心,升级财会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利用数智化技术建设实践教学资源,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通过贯穿实践教学全程的数智化应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财会专业;数智化;实践教学;优化升级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突破50万亿元,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高达41.5%[1]。2023年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在数智化技术重塑所有行业时,财会工作的内容与方式也发生了变革,这对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虽然目前部分高校已在进行财会专业数智化革新,但整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其中,地方高校由于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源获取相对有限[2],导致财会专业数智化转型相对滞后。因此,顺应数字时代发展大势,加快地方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数智化升级与内涵式发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对推动地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数字时代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构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数智时代财会行业人才需求变革及业务素养结构分析

1.1 商業范式数智化引发财会行业人才需求变革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社会经济各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传统商业正在发生颠覆式变革,“数智+”与“跨界融合”成为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的标志性特点。商业范式的数智化变革,重塑了商业、生产与管理模式,也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养进行了重新定义[3]。这种变革对财会行业的冲击尤为明显。随着财会工作要求的综合化与复杂化,财会人才必须在通晓财会知识理论、掌握财会核算等业务技能的基础上,具备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相关知识灵活解决财会问题的能力。

1.2 数智时代财会人员核心业务素养需求分析

为充分了解数智时代用人单位对财会从业人员核心业务能力的实际需求与结构变化,本文以甘肃地区代表性地方高校——甘肃农业大学为例,根据《甘肃农业大学2020—2022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对涉及财会人员招聘的532家用人单位的招聘意向进行了调查归纳,以分析用人单位对财会人员的业务要求变化。

如图1所示,2020~2022年,各类用人单位将“业务数据分析与预测”作为财会从业人员首要核心业务能力,而且这一趋势随时间推移愈发显著。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将“财务核算”这类财会人员基础能力视作首要核心能力的比例大幅降低。其中,政府与事业单位及大型企业对财会从业人员核心业务能力的要求变化最明显,认为“业务数据分析与预测能力”是首要核心业务能力的用人单位比例分别从46.67%和56.84%提升到70.59%和74.49%;而“财务核算”的比例分别从46.67%和34.74%锐减到14.29%和11.22%。“管理决策”的比例变化幅度较小,但总体也呈上升趋势。

综上,2020~2022年,无论“业务数据分析与预测”还是“管理决策”,它们在用人单位业务需求中的重要性都在显著提升(管理决策也要基于业务数据分析)。这也直接反映出当下以及未来财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才能在数智时代背景下快速发展的财会行业内保持足够的竞争力。

2. 数智时代地方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财会行业数智化对从业人员素养能力提出新要求,必然会引发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数智化变革。由于地方高校财会专业主要为地方社会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并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4],因此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数智化升级至关重要,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然而目前地方高校在财会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的开展普遍仍以基础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传统课程为主,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呈现专业边界固化特征。虽有部分院校财会专业已开始实践教学数智化探索,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2.1 课程改革力度有限、融合效果不甚理想

虽然部分地方高校已在实践教学改革中尝试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课程内容对原有体系进行重构[5],但这些内容只是简单加载在课程资源中,很大程度上充当了“插件”和“补丁”的作用,而实践教学的重心依然是财会专业传统核心课程。这无法从根本上引领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跃迁。因为大数据这些相对独立的课程内容与财会专业知识体系融合不足,无法充分发挥跨学科的认知与实践优势,教与学的实际效果与理想状态有一定差距。另外,由于实践教学课时设置有限,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课程需要大量学习训练才能被熟练应用,因此无法在短时间内与财会知识体系实现系统全面的融合发展。

2.2 教学内容边界固化、教学形式相对单一

地方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普遍以财务核算和业务模拟为主,强调操作的规范与流程的严谨,较少从数智化角度重视开放与发散的思维及能力养成。课程开展大多集中在财会信息化初级发展阶段的会计电算化[6]、管理等方面,智能财税、财务大数据等内容涉及不多,课程内容固化严重;教学形式也以“老师引导演示+学生模仿操作”为主,内容的综合性和设计性不足,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整合知识的空间。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数智化与财会学科融合方向的专业师资非常紧缺,高等教育人才输出相较于行业实践发展滞后[7],地方高校在吸引人才方面竞争力不足;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往往都由校内专业教师主导,缺乏企业教师的参与,有些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致使实践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2.3 教学场景缺失严重、教学评价体系不全

实践教学体系中,课程实训、校外实习与创新实践是知识融汇、能力养成、知行合一的主战场。然而在地方高校,尤其是西部地区高校,由于所处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与商业环境培育相对滞后,关键的实践场景缺失严重。例如,课程实训中多以单一固定的案例去完成相应的模拟操作,缺少从多角度重现商业大环境运转的连续性、整体性与系统性;校外实习难以深入实习单位内部业务,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实践教学评价主要以出勤率、环节完成度及实验实训成绩为主,未综合考虑竞赛活动、科研训练以及社会实践的完成质量,评价体系不太全面,这样无法从整体上准确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

3. 地方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数智化升级优化路径

3.1 以“数智化”理念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升级

首先,应从顶层设计上完成数智化重要性认识的转变,要将其作为学科发展和专业革新的基础,并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重构,以此实现数智化升级和内涵式发展;其次,应以专业综合能力提升为目的,将大数据、智能财务等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内容作为主线,构建实践课程教学、跨专业综合实训、校内外联合实习、学生科学竞赛与创新创业训练、师资培训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数智化实践教学体系,系统实现其与原有教学体系的深度融合。甘肃农业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基于数智化视角,于2020年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数智化优化升级,如表1所示。按照年级高低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将实践教学阶段分为通识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个性化实践四個阶段;在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上,紧扣数智时代财会职业发展需求趋势,适度剔除非重点内容,合理压缩课程数量与学时,为大数据分析、Python程序设计、财务共享与智能财务、智能财税一体化等课程内容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

3.2 以“数智化”技术优化教学内容与形式

2020年以来,甘肃农业大学采用校企共建等多种方式,引进符合数智时代发展趋势的先进理念与信息技术,建设基于数智化核心的虚拟仿真课程资源与实践教学基地,为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数智化升级和内涵式发展提供强力保证;同时建立了智能财税、商务大数据等跨专业综合实践平台,通过专业课程及实践环节的交叉融合实现教学实践的连续性与系统性。同时,数智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也可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便利条件。教师是教学活动与知识传承的核心环节,教师的知识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数智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可激励在岗教师明确努力方向、主动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可有效解决因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和数智化人才引进难而导致的课程内容固化和教学形式单一问题。

3.3 以“数智化”应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聘请企业导师参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利用他们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数智化案例资源为教师学生提供教学参考,增强校园教学与现实需求的衔接;其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提倡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数智化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发现知识能力盲点、明确与职业要求之间的差距,通过主动思考和机动应变提出解决方案,实现职业素养、沟通协作和自信坚韧的全面升华。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数智化优化升级以来,学生在各类竞赛中的获奖数量与质量都有大幅提升:共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2项、省级竞赛奖励34项,国家级奖励实现零的突破、省赛二等奖以上奖励获奖率提升300%以上;最后,通过数智化设备监测和教师教学感知,结合课堂表现、实训完成度和熟练度、校内外联合实习表现、创新实践活动成果等指标,对数智化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结语

地方高校财会专业肩负着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合格财会人才的重任,人才培养须与时代发展及市场需求匹配。面对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当前存在问题,应充分认识数智化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将数智化要素视作专业未来发展的基石并将其真正融入实践教学中。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资源、强化教学实践等方式,加快完成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财会行业快速变革对人才的强烈需求。

参考文献:

[1]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EB/OL].(2023-05-23)[2023-07-14].http://www.cac.gov.cn/2023-05/22/c_1686402318492248.htm?eqid=e964285800089bd400000004646d59f6.

[2]黄文彬.我国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筹资问题分析与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22,(1):59-61.

[3]张玲.数智化背景下财务共享实验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12):91-93.

[4]赵雪虹.“三全育人”视域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2,(6):100-103.

[5]王维国,徐健,盖印.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数智化升级改造的研究与探索——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J].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2):95-100,143.

[6]刘勤,杨寅.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会计信息化: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19, (2):26-34.

[7]唐大鹏,杨真真,李渊,等.数智化转型下会计教育资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暨第十四届会计学院院长(系主任)论坛综述[J].会计研究,2022,(1):190-192.

作者简介:白鑫,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通信作者:陈强强,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基金项目:甘肃省2022年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专创融合视域下经管类专业数智化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践;2020年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养项目——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知行耦合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猜你喜欢

优化升级财会专业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下的财会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探讨
试析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优化建议
关于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中职财会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初探
我国财会行业创新与研究
试论自主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