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诗词 大文章

2023-08-30张颖

关键词:写作指导初中语文

张颖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语言;引诗入文;写作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20/23-0125-04

设计意图:

九年级上下册三个古文单元共安排课内重点诗词十二首,其中不乏大家之作,李白、刘禹锡、苏轼、辛弃疾、范仲淹、文天祥广为传诵的经典名句均在其中。这些诗句不止写法独具特色,且意蕴深刻,或乐观自信、或不屈昂扬、或雄壮豪迈、或慷慨悲壮……,这些诗句及所传达的人物的气节精神有很多被引用到写作中,使语言文采倍增,使读者备受鼓舞,这些资源特别适合被开发为指导学生写作的材料。 九年级学生经过七八年级的学习积累,诗词理解鉴赏能力已逐步提高,但多数学生对古诗词的学用仅仅限于背记诗文,及赏析应对试卷中的诗句默写与诗词鉴赏题,较少会花大力气将学习识记的古诗词与写作相结合。因此,教师结合中考写作语言文采提升的需要,设计了本课。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诗句内涵,提高学以致用的读写意识。(重点)

2.学习引诗入文方法,提升作文语言的诗情画意。(难点)

3.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传承意识。(重点)

教法学法:

朗读法、比较法、练习法、合作探究法、点拨引导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孔子有云“不学诗,无以言”。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诗词是浸润在每个中国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用这小诗词,做做大文章。说到用诗词做文章,老师想先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

(设计意图:引用诗句导入,契合主题;选择恰当视频,激趣。)

2.师: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习主席为我们做了学用古诗文的示范,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下,如何将古诗词为我所用。

3.出示本节学习目标。

二、读:朗诵我积累的古诗词

1.师: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想自如地引诗入文,首先要有丰富的积累,下面让我们做个游戏,借此考查一下大家积累古诗词的情况。

2.学生活动:师出诗句,按小组顺序每组一人轮流接龙。(奖励表现突出者)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古诗积累,活跃气氛,增强参与感,为下一步引诗入文做教学做铺垫。)

3.师:同学们的表现让我想起了一句诗“江东弟子多才俊”,化用一下,“博文弟子多才俊”,让我们为自己鼓鼓掌。

4.师:中华文化中,古诗词浩如烟海、灿若星辰,遥远的古人用最纯真、最生动的语言记录下最美的景、最真的情,那么就让我们走近诗词的世界,去感受那千里江山,无限风光。

三、写:古诗词,我想对你说……

(一)引诗入文方法一:以诗写景

1.师:一首首经典诗词总会在某一时刻唤醒我们心底最亲近、最温暖的回忆,情之所至,不得不发。

驱动问题: 为古诗词发个朋友圈,把它带给你的美好写下来。

抛出问题:“怎么写”

屏显:我可以这样写

文段一:古诗词,你带我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比如黄河长江、泰山庐山、北国南疆等。

文段二:古诗词,你带我欣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攀登“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俯瞰“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九曲黄河,驻足“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

2.师指导生齐读文段二。设疑:哪个好?好在哪儿?生活动:思考比较,得出结论,第二段好,好在诗句的引用。

师生归纳:引诗入文的方法为引诗写景:引用诗句+诗所言物。

教师指导学生在学案上记笔记。

(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一步步感受引诗入文的好处,并学习引诗入文的方法)

3.“纸上得来终须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接下来让我们学以致用。

屏显:

接龙练习:古诗词,你带我……(教师可指导学生先朗读学案素材后完成)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互帮互助,每人至少完成一句,准备展示。师巡回指导。

4.学生展示。师生、生生互评。

5.师:古诗词就是这么美,它带我们一起看“人面桃花相映红”,一起听“稻花香里说丰年”,一起叹“霜叶红于二月花”……其实,它不仅带我们感受自然美景,还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说……

(设计意图:学习引诗写景的作用和方法。)

(二)引诗入文方法二:以诗言志

屏显:

古诗词,你不仅带我感受自然美景,你还让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生命是杜甫的无奈与感伤,生命是苏东坡的超脱与豁达,生命是龚自珍的献身精神,生命是文天祥的浩然正氣。

1.师:请同学们观察第一段的表述,看看可以怎样使语句更有文采?

2.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发言。

屏显:我也可以这样说

古诗词,你不仅带我感受自然美景,你还让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生命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生命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3.师生共同归纳这段话引诗入文的方法为以诗言志:诗人+诗句+品质/情感/意境+排比修辞。

4.师再提示要点:引词入文精彩的基础是诗句积累与对诗句内涵的理解。

5.诗句内涵把握练习(教师可指导学生先朗读学案素材后完成)。

屏显:

古诗词,你让我懂得: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________,生命就是李白“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 ________,生命就是刘禹锡     “  ________ , ________”的 ________。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 ________,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 ________ 。

6.学生活动指导:先尝试独立思考,初步完成学案,再合作交流,准备展示。师巡回指导。

7.学生展示。师生再次归纳引诗入文的方法为以诗言志:诗人+诗句+品质/情感/意境。

(讲练结合,学有所获)

8.师:这就是古诗词,如果把它比作人,既有大丈夫的凛然之气,又有小儿女的哀婉凄切,下面让我们走近诗词柔情的一面。

(三)“引诗入文”大擂台:以诗寄情

屏显:古诗词,你教我领略人间真情。

亲情是孟郊“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苏轼“ ________, ________ ”的________。世间最无私、最博大的,无过于亲情。

友情是李白对王昌龄“ ________,________”的关切,与汪伦“________,________”的深挚,是王勃对好友“   ________,  ________” 的  ________。友情恒久,历经岁月沧桑而不变;友情博大,超越地域界限而犹存。

1.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让我们继续迎难而上。

指导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2.学生展示。师生再次归纳引诗入文的方法为以诗寄情:诗人+诗句+/情感/意境。

3.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能较为熟练地运用引诗入文的方法,接下来让我们挑战升级。

(设计意图:反复练习准确概括词句内涵,并练习独立引诗入文为下一步独立完成片段写作做铺垫。)

(四)挑战升级:写片段

屏显:挑战升级写片段

请以“家国情怀”为话题,用引诗入文的方法写一段话。

提示一:诗人+诗句+品质/情感/意境。

提示二:可结合《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南乡子》《过零丁洋》中的经典词句。

1.学生活动安排:独立思考,写在学案上,准备交流。师巡回指导。

2.指导个别学生朗读展示所写片段,师生、生生互评。

3.师:“攀登攀登再攀登,无限风光在险峰”。同学们层层闯关,努力登顶,我们终于完成了最后一关的学习,此刻用一句诗句来形容我们,那就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设计意图:练习用引诗入文的方法,写出一个完整的片段,检验本节课学习成效。)

四、学以致用,挑战文题

屏显:

命题作文:《有你真好》《懂你》

半命题作文:《________我读懂了你》《和 ________的亲密接触》《品味 ________》《________伴我成长》《走进________ 的世界》《 ________教会了我》

话题作文:“品味”“陪伴”“成长”。

教师指导学生体会以上文题均可以引诗入文的方法,完成习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引诗入文的方法大有可为。)

五、教师结合PPT总结本课内容

小诗词可记景、可言志、可抒情,可作大文章。

布置作业:

屏显:请以《古诗词,我想对你说》为题,结合课上练习片段,仿照例文的结构,完成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引古诗词入文,提升语言的诗情画意。

(设计意图:将本课所学引诗入文的方法运用到实际作文当中,学以致用。)

六、结语

同学们,你们精彩的表现让我想到了“江山代有才人出”,想到了“天生我才必有用”,想到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在这节课的最后,我想把我喜欢的几句诗送给同学们,一句送给女同学“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另一句送给男同学“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另一句送给所有的同学和我们的老师,希望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如毛主席所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七、板书设计

记景

引       抒情       作

小诗词    言志    大文章

八、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通过习主席用诗词的视频导入及“给古诗词发个朋友圈”的情景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过程层层推进,由引导学生引用古诗词记景、抒情到言志的段落写作尝试推进课程,使学生逐步学会了引诗入文的方法,学生的参与度广,在利用古诗词提升写作方面得到了切实的提高。授课过程中,导入、过渡、总计语等都巧妙引用诗词,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做了引用古诗词的示范。本节课学習,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也感受到诗词对于提升作文文采的作用。因此,祖国优秀的传统古诗词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不竭的“源头活水”,今后教学中,需继续努力开发语文课本中的写作资源,更好地用于学生的写作指导。

【责任编辑 李红霞】

猜你喜欢

写作指导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及写作指导
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
探析高中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
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习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