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体系中的隐性风险

2023-08-26乔恩·丹尼尔森

财经 2023年17期
关键词:仪表盘金融体系内生

《控制的幻觉:金融危机的根源探究与管理之道》

(冰)乔恩·丹尼尔森著

廖岷等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3年8月

我们如何处理金融体系的问题?许多权威人士告诉我们,他们知道如何让金融体系为我们带来好处——没有危机,有丰厚的投资回报,推动经济强劲增长。希望他们所说的能成为现实。

我们可能希望鱼与熊掌兼得,但在安全和风险之间总是要权衡取舍。所有简单的解决方案都指向最明显的外生风险,但忽略了隐藏在尾部风险和危机背后的黑暗力量。为时未晚,我们有明智的方法来实现想要的结果。下文详细讨论这些问题,将它们提炼成几个原则,以推动金融体系发挥最佳作用。

要认识到真正的威胁来自内生风险,即我们没有及时发现的隐藏的黑暗力量,等发现时为时已晚。我们经常忽视内生风险,而将我们的努力集中在具有误导性的园中小径——可见的外生风险上。内生风险是引发不稳定和损失的根本力量。我们过度使用杠杆。我们相信在一个相互关联的金融体系中,流动性是无限的,而这个体系的存在根本上依赖于这种无限流动性。每个人都谨慎地保护自己。还有政府救助的承诺。我们只专注于可见的方面,而忽略隐藏的因素;只关注各自单独的良好控制,而对外部世界却故意漠视。我们都希望市场好的时光会永远持续下去。

每一场危机的核心都涉及这些基本要素。对任何关心风险的人来说,问题在于导致损失和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很难解决。衡量内生风险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在2008年的前几年里,没有人知道被投入结构化信贷产品的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等到发现时无论采取何种应对措施,都为时已晚。

内生风险会潜伏数年甚至数十年,直到某种外部冲击使其苏醒。

虽然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可以引发危机的被充分理解的基本因素,但危机的触发点是无限的。触发因素和根本因素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可见性——触发因素很简单且显而易见,而根本因素则是模糊的。正是这种可见性将我们引向错误的道路,今天触发危机的因素可能明天就会悄然消失。我们应该忽略触发因素,从而专注于那些带来危机和糟糕表现的根本因素——内生风险。

另一个原则是警惕虚假的韧性。建立一个告诉我们想听的事情的框架是很容易的。一切都很好,因为这是风险仪表盘告诉我们的。与此同时,内生风险怪物正在嘲笑我们。如果风险仪表盘告诉我们风险很低,我们就想冒更多的风险。但这是虚假的韧性。2008年危机不是那一年所有银行家的疯狂冒险行为造成的,真实源头是他们在21世纪初的狂热岁月里的疯狂冒险行为。到了2008年,除了努力消除最坏情况,我们什么也做不了。我们已经处于危机之中。一旦糟糕的事情发生,我们就喜欢从中吸取教训。弄清楚哪里出了问题,这样它就不会再发生了——这就叫作“亡羊补牢”。这也带来虚假的韧性。不稳定的力量聚集在没有人注意的阴暗之处,因此,下一次危机将出现在其他地方。

导致虚假韧性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我们衡量的微观风险,而不是我们最关心的风险类型。问题出在风险计量仪,当进入金融体系的深处时,这个神奇的仪器就会弹出金融风险水平的读数。日常的金融监管、风险控制和投资组合管理都越来越依赖风险计量仪。为什么?因为它被认为是科学客观的,能帮助决策者将复杂问题分解为风险仪表盘上的一系列精确数字。

这就是出错的地方。风险计量仪并不像它的支持者所认为的那样科学和客观。它无法与精密的科学仪器,比如温度计相匹敌。

对于大多数金融风险,我们不能实行这样的反馈机制,即使很多人尝试过。

不同的关注点需要不同的风险概念——風险是什么取决于我们关注什么。

我们一定要小心虚假的韧性。要实现真正的韧性,需要关注造成损失和不稳定的根本因素,而不是度量风险或改正上次的错误。

(本文摘选自该书第十四章,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拟;编辑:臧博)

猜你喜欢

仪表盘金融体系内生
甘肃“强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仪表堂堂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Dashboard的10个实现原则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福特探险者车仪表盘上多个故障灯点亮
虚拟仪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