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做好高校资产处置工作

2023-08-26易思红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放管服

易思红

摘   要:当前我国正在深化行政体系改革,加快速度做好简政放权工作。高校作为国有资产领域中的重要部分,如何在“放管服”背景下做好对资产的处置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议题。高校资产管理的水平关系到高校能否将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体现了高校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基于此,结合高校资产管理实际,对“放管服”改革与高校资产处置工作的联系进行梳理,总结当前高校在资产管理和处置方面的问题,构建相关的资产处置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处置对策,以期高校能够在“放管服”改革中做好资产处置工作。

关键词:放管服;高校资产;处置问题;处置模式;处置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3-0098-03

高校资产包括高校依法拥有并使用的所有权隶属于高校的所有资产,这些资产支撑着高校完成日常教学以及科研活动,是高校的重要物质基础。高校资产管理的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转,关系到学校能否按照要求完成日常教学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我国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否则,高校的运行成本将会受到直接影响,导致国有资产出现浪费的情况。

一、“放管服”改革与高校资产处置之间的关系

“放管服”改革是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为核心的改革模式。其核心目的是减轻企业和高校的行政负担,激发其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因此,对于高校资产处置来说,“放管服”改革意味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政府主动减少干预:在原有的国家层面之外,将部分管理权限交给高校本身,高校有充分的自主权处理自身资产,从而提升资产的有效利用效率。优化高校资产管理业务流程:通过优化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可以使得高校的管理效率提升,减少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高校资产市场化流转:随着国家资产管理理念的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高校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化流转环境和渠道,这将促进高校资产的市场流通和多元化利用方式。增强高校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在“放管服”改革下,高校在资产处置领域需要更加专业化和精准化的管理方式,以满足高校内部资产管理的多元化需求和市场的多变需求。因此,可以说,“放管服”改革为高校提供了更大的创新空间和发展潜力,帮助高校更好地规范管理自身资产,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在“十三五”期间,教育部门联合其他部门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必须要进一步破除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障碍,让广大科教人员能够有教书育人、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无论对高校的国有资产进行怎样的处置管理,都首先要立足于提升高校教学科研水平这一基本,确保国有资产的使用能够真正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发挥国有资产的价值[2]。

二、当前高校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事前审批过程烦琐

与国家行政机关相同,当前高校在进行资产处置的过程中,前期的审批制度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着过多的过程流程,例如审核、审批、备案等,这些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产生限制。例如学校需要进行设备采买的时候,如果按照当前的审批流程,需要到多家部门进行审阅盖章,之后才能对资金进行使用,这样审批会导致高校在处置资产的时候,消耗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使得学校工作人员很容易在教学科研过程中感到无力,进而不利于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二)审批的过程较为随意

与审批过程的烦琐形成矛盾的是,当前高校在进行国有资产使用审批的时候,审批的过程是相对随意的。对于一项合理的资产使用工作,其各项流程都完全符合要求,高校资产管理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出的材料,在进行审批的时候,既可以交给A进行审批,也可以交给B进行审批,审批可以立即进行,也可以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审批,整个审批的过程都是很随意的,整个流程都缺少完善的制度进行规范,而负责审批的工作人员在处理审批内容的时候,也容易出现审批权使用不当的情况,在这样的审批流程之下,甚至可能会滋生出贪腐现象,使得高校资产处置的效率降低,影响了高校内部教研活动开展。

(三)管理存在明显的短板

由于高校很多管理职能部门之间负责管理的内容存在着相互交叠的现象,这就导致交叠的部分管理部门互相推诿,同时管理相互交叠也意味着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盲区,使得高校資产处置工作内部控制机制相对不健全。在提出“放管服”改革之后,有效的管理机制与内部控制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不同的管理职能部门之间也存在着协同效应较差的问题,如果这个时候将权力一味下放,很容易使得高校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混乱的情况,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3]。

三、高校在“放管服”之下处置资产的模式

(一)加强机构监管

在“放管服”改革之下,高校需要更加精细化管理自身的资产,加强机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来说,加强机构监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建立科学合理、完整的资产管理制度。同时,要加强对这些制度的实施和运行情况的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高校应建立健全资产信息化系统,全面收集、整合和管理资产信息,便于更加灵活、高效地管理资产。根据资产管理制度,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部门,对资产进行全面审计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高校可成立专业化的资产管理团队,对各类资产进行专业化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价值。通过加强机构监管,高校能够更加全面、科学地进行资产管理,实现资产的有效利用,提升使用效率。

(二)明确高校资产的边界

高校在进行资产改革的过程中要建立监管的标准,明确国有资产的边界。高校在建立标准化体系的时候,要从配置、使用以及处置上着手,将国有资产管理全流程体系纳入学校总体建设的规划当中,让高校资产各项管理的标准能够统一,进而在配置、使用和处置资源的时候,能够提供科学的统一的依据。同时,高校还需要不断探索合理的调配机制,通过使用行政和经济等方式,让国有资产能够更合理地流动。高校还需要研究怎样将国有资产和经费预算管理相统一,按照标准对资产进行配置、使用和处置,使得高校资产管理的环境更加健康,真正实现按预算办事、按标准花钱、按财力建设。高校要建立起国有资产清查制度,该制度是保障账实相符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对高校国有资产存量准确把握的重要方式。因此,高校需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清查制度,并在管理过程中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修改及完善[4]。

(三)加强内部监控

高校通过加强内部监控也能更好地管理国有资产,实现资产的有效利用。一方面,高校应建立合理的内部监控机制管控自身资产;另一方面,也应加强与外部监管机制的衔接,确保监管的全面有效性。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高校应根据资产特点和管理需求,建立科学合理、完备的资产管理制度,如资产处置审批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等,要求高校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规范、精细。高校应设立明确的资产处置流程和机构,并加强处置程序的督导和监督。建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和相应监管机制,对高校国有资产实行全面审计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内部监控有助于高校管理国有资产,保证资产处置的有效利用、管理规范,提高使用效率,确保高校资产的价值最大化。

四、高校在“放管服”改革之下精细化处置资产的对策

(一)增强对高校国有资产处置的意识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对国有资产处置的意识比较淡薄,从部门负责人到资产管理人以及资产使用人,关注的重点都集中在资产的采购以及资产使用的情况上,对闲置的资产以及达到了报废标准的资产往往缺乏关注,一些学校为了管理更加方便,甚至直接将损坏的资产进行丢弃处理,并未经过销账。需要强调的是,科研专项经费购置的国有资产经常被高校职工认为是个人独有的资产,并将这部分资产占为己用[5]。

为了提升高校国有资产的处置能力,首先要让国有资产的概念深深地植入每位高校教职工的脑海当中,让每位教职工都认识到,对国有资产进行处置,是高校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从而提升广大教职工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更重视国有资产的处置工作。其次,高校资产管理监督部门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履行自己的义务,通过召集各部门资产管理人员开会的方式,对上级下发的文件精神进行学习,制定高校国有资产处置相关的标准和规定,通过制度对教职工进行约束,让各个部门对国有资产的处置管理工作有全面清晰的认识,在处置资产的时候能够做到有据可循,方便日后更加有序、健康地开展资产处置工作。最后,作为使用资产的部门,除了要做好国有资产的购置工作之外,还需要对部门所拥有的资源存量进行统一管理工作,明确部门存量资产使用的情况,做好对闲置或者报废资产的处置工作,及时向资产管理部门提交资产处置申请。除了上述对策之外,高校还可以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多样化的制约机制,让国有资产能够得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例如通过将资产管理工作与绩效考核挂钩、开展全面的资产清查、盘亏资产赔偿等措施,让高校国有资产处置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

(二)对国有资产处置的程序进行适度简化

只有将国有资产处置的程序进行简化,才能让高校真正拥有处置资产的权力,让高校可以对需要处置的资产更方便地进行处置,使得资产处置的效果能够真正得到提升。刚性的国有资产处置流程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它能够对高校资产管理起到强硬的约束性作用,是不能将其弃置的,然而完全的刚性管理反而会适得其反,不利于高校进行资产的处置。教育部提出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校应该自主处置达到使用年限、应该淘汰的资产,处置之后的收益归学校使用。教育部出台《意见》是为了让高校对资产处置的权限能够提升,但是在落实过程中,依然有很多地方财政把控着资产的处置权,只将一小部分的资产处置权下放,让高校进行处置。因此作为地方财政部门,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尽快出台资产处置实施细则,让高校自主处置资产的权限能够提升,真正实现权力下放,让高校能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在进行资产估值的时候,需要将资产进行分类处置,对于贵重的大型仪器设备或者有着较强专业性的设备,可聘请第三方对其进行估值。对于一般的设备或者家具,高校可自行对其进行处置,组织校内资产处置评定小组对其做好估值即可。对于已经确定毫无回收价值的报废家具等,评定小组进行鉴定之后,就可以判定是否做报废处理,做好资产账和财务账的核销工作后就可以直接清理出校园,避免这些物品堆积占据校园教学和科研的空间[6]。

(三)搭建闲置资产共享平台

高校内部并非所用资产都是需要做报废处理的,很多还有使用价值的资产只是闲置不用,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通过搭建闲置资产共享平台,可以让资产的使用率极大地提升。高校资产管理部门需要定期对高校内的资产做好清查工作,在清查过程中对一些部门暂时不用的闲置资产进行汇总,通过闲置资产共享平台发布信息,将资源进行共享或者调剂。其他部门根据自身的需要,可以与资产所有部门进行沟通联系,做好资源的调配工作,最大化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对于一些使用率较低的贵重仪器,更应该加强资产的共享和共用,让国有资产的服务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最大限度地优化资产的价值,降低国家资产的投入成本,避免出现不良资产不断积压的情况。

五、结束语

高校如何安全完整地利用国有资产,提高使用效率,是当前高校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在简政放权的政治背景和时代趋势下,作为高校要深刻理解和落实“放管服”改革的意义,让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为高校教學和科研提供长效化的服务。在“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需要制度支持、技术支持,还需要多方力量能够参与到其中,对管理工作进行配合,不断地对管理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让管理能够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校各项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让国有资产为高校的各项教育事业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康丽珍.高校国有资产处置精细化管理对策探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2(10):72-74.

[2]   杨晶.高校多校区国有资产处置工作提升路径探析[J].投资与创业,2022,33(8):196-198.

[3]   赵德春.新理念下高校国有资产处置精细化管理研究[J].现代交际,2021(20):182-183.

[4]   刘莲,蓝孝新,王新春,等.以学院资产处置为例探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J].实验室科学,2021,24(4):198-201.

[5]   刘杰,刁亮力.“放管服”背景下市管高校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探析:以H市W高校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4):12-14.

[6]   董海伦,余美丽,于晓舟,等.“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做好高校资产处置工作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3):13-14.

[责任编辑   立   夏]

猜你喜欢

放管服
李克强部署“放管服”简政放权连续5年成当头炮
简政放权转职能 放管结合优服务
以壮士断腕精神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
国家发改委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放管服”
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多制度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