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张电费单引警觉 深挖细掘查明真相

2023-08-25徐旺王峰陈锦亮

中国内部审计 2023年8期
关键词:分厂铸件情况

徐旺 王峰 陈锦亮

案例背景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一个企业得以传承的根基。但企业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且系统性的工作,如若缺乏监管,会造成企业产品质量、口碑下降,直接影响企业经营订单承接,进而影响企业生存。

A集团公司党组对企业产品质量高度重视,并将质量管理提升工作列入年度审计重点。2021年,A集团公司派出审计组对所属一家铸锻公司——Q公司开展质量管理专项审计。Q公司作为当地一家大型的铸锻件生产公司,承担着A集团公司内部所属各单位60%铸件锻造生产工作。通过一张用电结算单发现疑点,结合铸件生产耗电量分析及现场勘查收集证据,审计人员发现Q公司在质量管理上缺乏监管、数据虚假以及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

审计过程及方法

(一)准备阶段明确重点

审计组在正式进场前,结合A集团公司提供的基本情况资料和信息,了解到Q公司近几年存在客户反映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市场占有率下降等情况。根据审计人员专业情况,审计组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并对组员进行了分工。审计组确定审计重点为Q公司质量管理制度建设情况,质量损失情况(重点关注质量损失在哪里,是否存在藏匿不报的情况),产品质量、口碑及市场占有率下降原因,质量事故和问题处置情况,不合格品开具和处理情况,外购和外协件质量控制情况,工艺工法改进,售后频次和顾客满意度等方面。

(二)了解阶段引发关注

审计组进场后,Q公司负责人向审计组介绍了公司质量管理提升工作开展情况,在访谈过程中表达了对Q公司质量管理的自信。审计组通过查阅Q公司提供的相关材料,表面上未发现Q公司质量管理存在特别异常的情况。这样反而引起了审计组的关注,这与从A集团公司了解的情况有出入,Q公司作为一家铸锻公司,质量管理上未发现大的异常,经营也正常,那公司经济效益为何上不去?审计工作陷入了僵局。

(三)实地勘察发现疑点

为进一步了解Q公司质量管理情况,审计人员穿着Q公司员工工作服前往质量部门。现场遇到一位来访客户,生气地说Q公司铸件存在质量问题,给他们的生产造成了损失,需要赔偿(质量部门和经营部门在一个大厅办公)。这引起审计人员警觉,准备回去向审计组组长汇报。质量部门负责人立即对这一情况表示抱歉,并解释说这样的情况并不常见,建议审计人员去一线车间看看,等这位客户的问题处理好后,再回办公室查阅资料。

审计人员随即前往铸锻二分厂。铸锻二分厂负责人介绍了车间相关情况,包括主要生产的三种型号铸件。途中,审计人员发现负责人办公桌上有一份用电单,显示铸锻二分厂当月用电量超标,且比上月还多了20%。审计人员向负责人询问用电量超标原因,负责人当场回复说是加班造成的。这再次引起了审计人员的警觉,征得负责人同意后,审计人员对该用电单拍照取证。

审计人员返回后,向审计组汇报此次现场发现的三个疑点:一是此次客户到Q公司反馈质量问题,说明Q公司铸件产品质量问题确实存在;二是根据Q公司各铸锻分厂排产计划,实际生产任务并不饱和,为什么还需要加班;三是用电量为什么会大幅超标。

(四)侧面突击获取证据

针对这三个疑点,审计组及时调整思路,经讨论提出一种设想:这些有问题的铸件是否由铸锻分厂内部消化了而没有反映到质量部门,所以质量部门没有这方面的数据。将有问题的铸件融掉重铸,就无从发现了。

审计组立即行动,将审计人员分为两组同时开展调查。一组前往技术部门查询铸锻二分厂三种铸件工艺,了解单件耗电量;另一组前往后勤部门了解铸锻二分厂二季度用电总量。同时,为进一步验证上述设想,审计组还要求Q公司提供二、三两个季度运输公司运输铸锻二分厂产品的货物清单,根据铸件编号记录查看二季度生产的铸件实际运输数量。

经初步核实,二季度铸锻二分厂实际耗电量为207,100度,与按照生产计划实际生产铸件数量需要消耗的电量124,000度相差巨大,另加上铸锻二分厂日常非铸锻用电按每天100度计算,那多出来的74,000度电用在哪里了?

审计组还发现,根据铸锻二分厂二季度生产铸件的编号记录,有150件铸件存在重复运输的情况,从而印证了审计组的设想,进一步说明Q公司在质量管理提升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具体数据见表1。

同时,审计组还查阅了公司铸锻工艺情况、铸锻设备使用情况、技术人员储备情况以及一线操作人员技能及年龄情况。发现Q公司使用的铸锻工艺老旧,铸锻设备是由三四十年前的设备改造而成且运行稳定性较差;具备较高能力水平、能够担当技术骨干的人员偏少且年轻化,而一线操作人员年龄普遍较高,50岁以上人员居多。

(五)分析汇总核实问题

根据对比多余用电量和铸件重复运输数据发现,Q公司铸锻二分厂二季度实际生产铸件500件,报废190件,铸件报废率38%。根据铸件编号进行锁定发现,二季度统计生产铸件310件,实际运输460件,比统计数据多运输150件,说明存在铸件重铸的情况。

审计组在后续的调查取证中,查看了Q公司其他几个铸锻分厂情况及公司近几年来的会议纪要、销售合同、设备使用情况、一线操作人员年龄及技能等资料,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了核实。通过核查发现,Q公司其他几個铸锻分厂也存在上述现象,说明Q公司铸件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存在普遍性,Q公司铸件报废重铸率高达40%,造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铸锻分厂将客户退回或自身浇铸有问题的铸件私自回炉重铸,并私自与客户沟通,铸件重铸后重新发给客户,未将铸件重铸情况上报公司质量管理部门。

二是生产流程缺乏有效监管,致使重铸等问题一直隐藏于铸锻分厂,质量管理部门和内部监督部门的介入不及时,致使问题长期藏匿未被发现。三是为反映统计结果,铸件重铸前后使用编号一致,实际铸件生产量与统计的数据不一致,不能真实反映铸件实际生产情况。

四是重铸铸件发生的费用未当作损失进行统计上报,造成质量成本报表数据统计不准确,不能真实反映公司质量管理情况。

五是重铸率较高,重铸成本全部统计在生产成本中,产品边际贡献低,产品盈利较低。

审计建议

针对此次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审计组向Q公司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执行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有效运行,结合ISO质量管理标准的修订,针对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特点,采用过程方法认真梳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加强管理体系培训,严格执行过程监督,确保制度执行到位。同时,要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关制度、工艺文件、技术文件,并加强工艺文件培训,特别是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此外,要强化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工艺纪律的要求,并加强工艺纪律执行的监督。

(二)完善质量教育及管理基础工作

通过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质量教育体系,确保全体员工不断增强质量意识,日常教育注重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员工增强参与感和责任感,避免流于形式。注意技术能力、工艺管理、工艺规程等方面的持续改进和完善,为推动质量提升创造管理基础。开展质量风险控制整顿,强化组织管理、优化工作流程、加强风险管控,夯实质量管理基础。

(三)加强过程监督,强化责任落实

一是以此次审计为契机,开展举一反三自查行动,排查风险隐患,加强整改,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夯实内部控制基础管理工作。二是强化部门履职,巩固三道防线。业务管理部门是公司第一道防线,应承担起风险防控的首要责任,提出本部门风险防范建议;合规风险管理部门是公司第二道防线,应落实风险检查、处置和实施;审计监督部门是公司第三道防线,应加强对公司的重点风险隐患的监督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三是建立和完善相关奖惩制度,依规依据开展责任追究工作,严肃追责问责。

审计成效

(一)查明问题原因,提供发展思路

通过此次质量管理专项审计,审计组发现Q公司内部质量管理存在的重大漏洞,并指出Q公司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具体原因,摸清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后续设计降本提供了思路。同时,Q公司及时制止铸件重铸不报批、私自处理等违规操作行为,并对相关违规人员进行了追责处理和处罚。

(二)促进制度完善,加强指导监督

一是Q公司修订了《质量奖惩管理办法》《质量事故调查及责任追究管理办法》《产品检验管理办法》等质量管理办法,加强对质量管理过程的监督和控制。二是加强对质量检验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全员质量意识和合规意识,日常教育注重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员工增强参与感和责任感,注重培训效果,避免流于形式。三是加强监督指导,Q公司完善了内部监督流程,让公司内部监督部门及时介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执行过程进程监督,对发现的违规问题及时制止。同时成立了质量管理协调组,帮助解决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指导。

(三)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Q公司以此次審计为契机,在全公司进行了审计通报,并开展违规操作专项治理,在全公司开展“合规内控管理大讨论”活动,树立“保质量就是保饭碗”的理念,提高全公司员工合规操作意识和质量意识。

案例启示

本案例中,Q公司存在质量问题比较隐蔽,同时也反映出Q公司内部监督效能急需提升。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下,审计人员在开展质量管理专项审计过程中取证困难,常规的审计方法难以直接发现问题。这就需要审计人员深入思考,关注细节,积极讨论,大胆设想,严谨取证,客观分析,得出准确结论。

(一)要摸清基本情况,厘清思路

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了解。同时关注外部信息和资料的收集,以内部和外部信息相结合的方式摸清被审计单位情况,根据了解的情况事先识别需要考虑的领域,评估这些领域可能会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识别和判断该领域风险程度。

(二)要提高职业敏感,关注细节

审计方案制订得再详细也可能遇到突发情况。随着审计工作的开展,审计重点可能也随着审计进程随时变化,需要及时调整审计方法,跳出现有思维看待问题。审计人员应具备“鹰眼思维”,既要看到远处的群山,又要看到草丛中的兔子。保持职业敏感度,善于多角度思考,时刻准备将审计视角延伸至业务与审计样本之外,培养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隐蔽问题的能力。不断拓展审计思路,严谨细致,精心筛选,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地方,适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进行验证。

(三)要做到大胆怀疑,小心取证

在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要依靠自身职业经验在发现问题线索时,作出初步预判和假设,不轻易下结论,严谨评估,细致分析,及时调整思路,采取措施多维度获取审计证据,保证审计证据充分可靠,全面反映问题来龙去脉,尽可能发现隐蔽在业务深处的风险点。审计人员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发现疑点后要开阔思路,不墨守成规,多方取证,搜寻问题疑点对应的证据资料。

(四)要合理数据分析,支撑结论

审计人员要有大数据思维,采用数据分析的方式开展审计工作,积极推进“全面分析、疑点梳理、重点核实”的数字化审计。在开展审计项目过程中,巧借数据工具,通过合规分析、趋势分析、比率分析、经验分析等手段收集数据,突出审计重点,厘清大数据审计思路。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往往可以查获异常情况,通过筛选异常数据,将数据对比分析和现场审计核查有机结合,发现隐藏在数据深层次的信息,提高审计结论的准确度。还要注重数据间的可比性和相关性,关注数据对比分析的结果与结论的关联性。

[作者单位:中船九江海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邮政编码:332000,电子邮箱:csscxmsjc@163.com]

猜你喜欢

分厂铸件情况
2021 年中国铸造行业数据发布
GJB 2896A-2020《钛及钛合金熔模精密铸件规范》解读
淮北选煤厂芦岭分厂浮选精煤高效降水实践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废铸件推出装置
环形凹槽类铸件铸造工艺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特殊情况
素描“周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