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阅读学习任务单的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2023-08-25田甜

求知导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摘 要:学习任务单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工具,具有较强的驱动性、自主性与探索性。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整本书的内容设计学习任务单,能够为学生的自主阅读与探索提供明确的方向。对基于阅读学习任务单的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恰当的整本书阅读任务单引领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强化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果。文章简要阐述了基于阅读学习任务单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实施现状,分析了阅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思路,进而提出了基于阅读学习任务单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阅读学习任务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田甜(1989—),女,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

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整本书的内容特点,结合阅读引导需要,灵活设计多样的阅读任务,生成具有明确导向性的学习任务单。教师以阅读任务指引学生对情节、人物等进行解读,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设计阅读学习任务单,应当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兴趣需求,思考新课程标准要求,强调阅读任务的驱动性、导向性,让学生在学习任务单的辅助下获取丰富的阅读学习成果。

一、小学语文基于阅读学习任务单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实施现状

基于对目前小学语文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情况的调查,学习任务单已经成为小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主要工具之一。在阅读学习任务单的指引下,小学生可明确阅读理解方向,在完成任务单中的阅读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形成对书籍主题思想、故事走向与情节发展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本书阅读的效率。但是,目前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单的使用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将阅读学习任务单运用到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任务的引领下完成阅读学习,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但是部分教师会过度干预学生的阅读行为,采用较为传统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法教导学生,干扰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过程。这种教学方式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阅读学习任务单的灵活性和探索性,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利用整堂课的时间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同时,由于部分教师采用的指导手段和形式较为单一,局限在了解作品背景、品味几个精彩片段等方面,这种机械化的阅读任务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还会加重学生的阅读负担,从而导致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兴趣下降,降低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单的实际效用。

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教师应科学设计学习任务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书的内容、学生特点、阅读方向等,采用不同形式、不同种类的任务单,支持学生自主阅读与探索,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阅读与理解,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形成较为成熟的阅读学习思维,提升阅读学习能力[1]。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思路

阅读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任务会构成不同的任务单,从而对学生产生不同的教育与引导效果。一般来说,常见的学习任务单包括情境化任务单、策划化任务单、问题化任务单。教师无论采用何种任务单,均应当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落实课程标准的同时发挥学习任务单的实践特性,充分发挥学习任务单的作用。根据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单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如下思路。

(一)以学生兴趣为着力点

教师应当认识到任务单与学生阅读学习之间的关系。根据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求,阅读学习任务单的最大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根据任务单的指引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同时获得丰富的阅读学习成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单时,一定要注重阅读任务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根据书籍类型,结合班级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适当引入有趣的任务形式,或者引入有趣的阅读资料。比如,在《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单中,教师可以设计任务,转变学生的角色,让学生从书中角色的角度,思考文章语言、角色活动,感受其在文章中的作用。这种任务能够给学生全然不同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又如,在《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任务设计中,教师可以科学引入历史趣闻,让学生打破书籍阅读的局限,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书中的故事。趣闻本身就具有趣味性,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书籍的好奇心,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按照任务的指引阅读整本书。

(二)深入解读语文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师培养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展小学生阅读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本质就是教师践行课程标准与课程要求的行为。这就需要教师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阅读教学要求融入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之中,促使任务单具备明确的课标导向。比如,课程标准提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学要求,那么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单就应当具备育人育德的导向,让学生可以在任务单的引导下阅读文章,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感受其中的优秀文化思想。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设计任务单时深入挖掘书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良好精神品质和优秀传统文化,以便践行课程标准提出的立德树人要求[2]。

同样,针对课程标准提出的其他要求,如培養学生的核心素养、自主学习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等,教师均可以将其融入阅读学习任务单当中。

(三)组织阅读实践活动

阅读学习任务单是由多项任务串联形成的,这些任务为小学生阅读书籍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投入阅读实践活动中。因此,教师在设计阅读学习任务单时,应当强调阅读学习任务单的实践性。教师通过设计学习任务单,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实践,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根据整本书内容,设计具有开放性、思考性和探索性的任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可以设计具有内在关联的多个任务,让学生自主阅读,或者让学生通过合作阅读的方式完成任务。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实践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基于阅读学习任务单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策略

阅读学习任务单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同时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整本书阅读的乐趣。但是,要想更好地发挥阅读学习任务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育人价值,教师还需要回归学生阅读环节,关注阅读学习任务单的具体任务设计和阅读指引细节。对此,教师可以从文体、阅读任务、阅读活动、阅读情境等角度入手,优化阅读学习任务单设计,满足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具体如下。

(一)把握不同文体特色,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的相关内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阅读书目十分丰富,有《西游记》《十万个为什么》《海底两万里》《童年》《水浒传》等。这些书均可以作为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容。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书作为阅读对象,但是,对于不同的文体,学生需要掌握的阅读方法和思考方式也不同。因此,教师根据整本书阅读需求设计阅读学习任务单,应先了解整本书的文体特征,根据书的类型,灵活设计阅读学习任务,形成具有特色的阅读学习任务单[3]。

以《昆虫记》为例,这本书属于自然科学的科普作品,语言严谨,逻辑紧密,其中包含一些概念性语言和术语,学生难以理解,需要借助工具书、相关资料辅助阅读。因此,在设计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单时,教师应当给学生推荐一些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或者将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转化为任务单中的阅读任务。按照这样的思想,教师可设计以下任务:(1)快速浏览目录,说说你从目录中发现了什么,书内的文章都是以什么命名的?(2)在《红蚂蚁》《蝉出地洞》等单篇文章中,谁是主人公?对红蚂蚁、蝉的观察过程是怎样的?(3)请运用表格、思维导图等工具,将你阅读的文章内容梳理清楚,说说文章是利用什么样的语言描述的。

按照这样的思路,教师设计的阅读学习任务单应当结合科普文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了解科普文的语言特色,掌握科普文的基础阅读方法,从而为学生今后进行整本书阅读奠定基础。

(二)优化整本书阅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导向

明确的目标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完成阅读任务、深入阅读整本书的重要条件。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先制订整本书阅读的目标,根据阅读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单,明确整本书阅读任务导向。在具体设计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整本书阅读内容,把握这本书中有价值的内容,之后选择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与学习方式的任务单设计形式,如问题式任务单、情境式任务单等,让学生在任务单的支持下完整地阅读这本书[4]。

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西游记》的选文——《猴王出世》,教师可提取两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小说结构、人物形象进行重点设计。教师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阅读能力,可设计如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1)厘清小说结构,掌握小说结构要素,能够说出小说结构的特征;(2)分析小说中较常见的人物塑造方法,并掌握这些人物塑造方法。之后,教师按照教学目标设计如下阅读学习任务单:(1)阅读整本书,分析小说结构,找出塑造人物的段落并分析其結构;(2)分别从整本书、单个章回两个角度入手,提炼故事结构,说说整本小说的结构与单篇文章结构的不同之处;(3)按照小说结构构成要素,分别提取2~3个章回的结构框架,并对框架进行二次填充;(4)将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方法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来,对比不同人物塑造方法的特点。

可以看出,在提出明确的整本书阅读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完全可以按照已经设定的目标,从整本书阅读的角度设计阅读学习任务,确保学习任务单具备明确的目标导向,从而有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与学习,以获取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三)围绕整本书阅读优化设计,以情境式学习任务驱动阅读

阅读学习任务单形式多样,其中,情境式学习任务单具有较强的沉浸性和实践性特点,能够让小学生产生更丰富的阅读感受。根据当前小学生参与学习任务单活动的情况可以看出,传统的学习任务单无法充分满足小学生的自主阅读需要,会影响小学生的阅读兴趣[5]。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整本书阅读内容,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情境式学习任务单。

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单设计为例。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持续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根据书的内容设计阅读学习情境与任务。教师可给学生播放盲人学校内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片段,之后让班级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耳边的声音、触摸周围的物品,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盲人学生的生活。之后,教师设计情境式学习任务:(1)浏览所有章节,简单结合刚刚自己闭上眼睛的感受和经历,展开想象,根据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求学的经历制作读书卡片,撰写海伦的小传;(2)摘录书中描写海伦的行为及其感受的句子,分析海伦的人物形象,完成小组内的读书汇报;(3)通读整本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读后感,探究这部经典著作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学习任务单是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开展的有效支架,也是小学生自主阅读与探索的重要载体。教师设计阅读学习任务单时,应根据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和书的内容与特点,进行情境式设计、问题式设计,增强任务单的沉浸感和驱动性,从而更好地发挥阅读任务单的价值,为小学生自主、深度阅读整本书提供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黄庆忠.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指导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2(33):58-59.

董爱玲.学习任务群理念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为例[J].阅读,2022(79):7-9.

邵蒙蒙.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22.

陈倩荣.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整本书深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以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语文新课程实践活动为例[J].教育界,2021(49):94-96.

褚卫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5):39-41.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