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顾爱云 助推长剑飞天

2023-08-24王碧清李永飞李兵峰

中华儿女 2023年8期
关键词:教员思政教学

王碧清 李永飞 李兵峰

“同学们,党的二十大全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作为火箭军的一分子,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听习主席指挥、对习主席负责、让习主席放心。”

“始终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为和平护航,为祖国争光。”

一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政课上,学员们给出铿锵响亮有力的回答。

授课者是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火箭军士官学校基础部政治工作教研室教授顾爱云。大大小小的思政课堂里,她笑容温婉,从容舒展;办公场所间,她脚步飞速,雷厉风行。

从事思政教育工作28年来,她不断引领“教”的主导作用,强化“学”的主体作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已成为基层官兵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何以立身?唯有与时俱进

顾爱云是火箭军士官学校一名教学、科研团队负责人。为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她坚定跋涉至今。

95分,这是2022级学员给顾爱云上学期思政课的评分,位居火箭军士官学校基础课榜首。但最初站上讲台,顾爱云并没有如今这样自如。

1995年,顾爱云23岁。刚刚讲思政课时,她认真准备授课内容,包括开启课堂的第一句话,学员们的学习兴趣却没有想象中热烈。

“学员们好像不太喜欢政治理论课。”顾爱云和老教员讲起心中的疑惑。前辈答:“不是学员不喜欢思政课,而是学员不喜欢干巴巴的思政课。”

顾爱云热爱教学,更在选择从军之初就明白军人的“忠诚奉献、坚强勇敢、敢于担当”。那段日子,她如同一名“学员”,制定学习计划,把几乎所有休息时间投入到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中,做了数万字的读书笔记。她对着镜子一次次试讲,将讲课过程用录音机录下来,从内容,到语速、语气、语调,她不断找差距、想办法,教学能力、教姿教风迅速提升。

每次下课,顾爱云邀请学员“说课”,学员们说课题、说教法、说问题、说收获。备课阶段,她与学员们一起探讨,课堂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案例,她反复斟酌。

至2010年,顾爱云已经在各类教学比武中获得多个奖项,成为政治工作教研室的“领头羊”。此时,她选择到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学交流,还在2012年、2018年两次到中央党校参加培训。秉持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并以自身行为示范引导受教育者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她没有沉浸于一时成绩,而是清醒地明白,“唯有与时俱进,永不停止学习的步伐,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更好地立身三尺讲台”。

在学习学科内容、了解学科动态、把准学科方向的过程中,顾爱云时刻审视着自己的教学,思路与视野也随之开阔。授课中,她把理论讲授与强军实践紧密联系,与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發生的历史性变革结合起来,以鲜活案例、生动故事传播理论。学校教学督导专家汪徐胜教授说:“她把大道理讲‘小、远道理讲‘近、深道理讲‘浅,‘抓眼球又‘触灵魂,让学员觉得‘有意思更‘有意义。”

教学与科研要同频共振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成为顾爱云创新奋进的“冲锋号”。不久,她提出军士学员思政课从章节式教学向专题化教学改革。她将自己负责的课程当“试验田”,将原来8个章节内容打造为15个教学专题。为了框架严谨,她与教学团队将每一个教学专题在课程中的位置呈现于课程整体框架之中,并显示在专题内容首页,学员们可以清楚看到所学理论的体系与逻辑。

通过专题式教学,顾爱云积极推动年轻教员及早确立研究方向,并持续深耕,“这样站上讲台更有底气,呈现给学员的就是精品专题”;对于学员而言,他们可以在不同精品专题教学中,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学习不同的思维方式。教学团队在调研之后,设立思政班主任负责制,由每一名专题教员负责一个班级,便于学员与教员交流,教员也可以更精准深入了解学员需求、帮助学员解决思想困惑。

顾爱云踏踏实实做好实际调研,明明白白了解学员实际需求,真真切切把握学员实际状态,通过教学改革,进一步促进理论与实践、课堂与战场精准对接。她总结出军士学员思政课的关键为“四融”:设计融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时刻关注学员的存在,把学员融入其中;内容融彻,善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把思想内涵讲透;方法融汇,注重创设问题情景、角色扮演情景、辩论情景、现地情景;氛围融洽,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师生关系融洽自然,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以“创设问题情景”为例,顾爱云认为,“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如果连问题意识都没有,就无法培养创新思维;当他们在一线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随着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人的潜能才能发挥出来,就如陶行知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针对“网生代”学员认知存在碎片化、片面化,喜爱短平快的内容,教员们通过系列问题的创设,由问题链来层层启发学员思考、提问,不断提高学员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起学员对某一个问题的系统认知。顾爱云介绍,通过不同的情景创设,不断激发学员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改革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推动改变的过程。在顾爱云带领下,专题式、问题牵引式、情景式、研讨式等教学法百花齐放。一年后,这项改革在该校思政主干课展开,逐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思政课育人格局。

带领教学团队成长发展,顾爱云所倡导的理念之一,是思政课教员要走研究型之路。“教学与科研之间,要形成良性互动。科研要面向教学、支撑教学;教学要检验科研、推动科研。教学、科研要互动,教学者与科研者要统一,来形成同频共振的统一体。”

2020年,该校提出要提升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质量层次、探索建立学校科研团队时,顾爱云没有丝毫犹豫,主动提出承担学校首批科研团队负责人之一,并建立起一支由博士和科研骨干组成的团队,专项攻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和士兵心理教育训练”等问题。

历时两年跋涉,顾爱云所带领的教学、科研团队取得多项成果: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全军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出版著作教材2部……

顾爱云用行动践行“立德树人、为战育人”使命,引领锻造专业素养过硬的教研队伍。青年教员在教学、科研中遇到难题时,顾爱云常常带着他们一次次讨论。一次,青年教员教学比赛,顾爱云叫来同事们一起出主意想办法,从讲课思路的设计到内容案例的选取,再到特色亮点的展示,她带着教员修改、试讲,“在这个过程中,顾教授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她毫无怨言,正如她平时经常跟我们讲,‘看到你们成长进步,我是发自内心的高兴”。而一批年轻教员也在一次次追求精益求精的讲课、比赛、科研中快速进步。

顾爱云常嘱咐团队里年轻教员“要多学习,要成为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而河流中要蕴含四样内容:在学术素养上要有取之不尽的水量,在师德上要有冰清玉洁的水质,在教学艺术上要有五彩缤纷的水韵,在创新精神上要有富含矿物的水源。“思政课教员更应该不断厚积,才能薄发。”

一切为了官兵,一切为了打赢

这些年来,她总是远赴火箭军各基层部队,为一线部队战士们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后,顾爱云作为火箭军宣讲团成员来到某基地新训团。严寒之中,顾爱云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见诸行动”“怎么把个人理想融入強军兴军”等方面展开宣讲辅导。渐渐,她的手脚已冻得没有知觉,她坚持用最好的状态,为战士们讲课。而今,在大山深处,某部一级上士刘平默默守护国之重器。刘平回忆,是顾教授的那次宣讲,让他感受到坚守的力量,让他选择留在部队。

发射架下,刚完成突击演练的上士李明,和一群号手围坐聆听顾爱云带来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短短半小时,她围绕“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主题,带学原文、辨析热点,阐明理论指导、讲清实践路径。李明说:“宣讲接地气有温度,让我树牢打仗意识、坚定理想信念。”

这些年,带着真挚大爱,顾爱云上百次送学到一线、战位设课堂。偏远阵地,她以“动散条件下如何学用创新理论”为题,为基层理论骨干充电,讲授内容深入兵心;操作大厅,她是理论辅导员,与号手聊学习训练,谈读书计划,激发打仗豪情。中士许亮说:“她结合岗位实践讲创新理论,让我们练兵备战动力更足。”

又至毕业季,某定向培养高校毕业学生杨奎祯踌躇满志之余却又有一丝忐忑,“即将跨入营门,能不能适应部队工作?”“人生价值能不能实现?”顾爱云讲起火箭军发展史及砺剑精神内容,讲述“从长辛店走来”“东风浩荡壮国威”等砺剑故事,在了解人民军队光荣历史、火箭军特殊使命后,杨奎祯归属感责任感油然而生。

凝聚强国强军精神动力

砥砺官兵的志气、骨气、底气,这些年,对于军士政治素养的培养,顾爱云倾注了大量心力。

2013年,何贤达刚入校学习,顾爱云在课堂上讲到,“执掌大国长剑,既要练强手中武器,更要擦亮思想武器,思想不偏向确保导弹不偏航”。一心只想钻研导弹专业的何贤达,在那一瞬间被点醒。

何贤达认为,学习理论后,使命感、责任感会到达新的层次,包括战斗精神、血性胆气,“不是部队的规章制度要求我这么做,而是我应该这么去做,形成内心自觉”。回到战位,何贤达将理论学习与履职尽责相结合,练兵备战劲头更足。他不断钻研探索减员操作、一专多能、全岗操作,在一次次千锤百炼中突破极限,成为导弹“兵王”。

在与顾爱云多次交流请教中,何贤达学会运用思想武器助推备战打仗实践,成长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军“四有”优秀个人标兵,也当上了基层政治教员,带动身边官兵用理论“金钥匙”开启强军“实践门”,2022年被表彰为“全军优秀政治教员”。

今年7月,火箭军某团三级军士长俞细文接到一项授课任务,他给信赖的顾教授打电话请教。16年前,是顾爱云给予他在基地里传播创新理论的勇气和自信。

俞细文回忆:“第一次听顾教授的课,就觉得很有代入感,和我们官兵的实际生活、切实利益很相关,大家越听越有劲。在顾教授的课堂里,我们找到了自己,这个时候,怎么会不听呢?”

每一次与顾爱云交流,都让俞细文感受到顾爱云的视野与情怀。“小到一次训练,大到一次重大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军士。”顾爱云曾这样形容,军士的政治素养之于军队的重要程度,如人体的“关节”。带着对部队思政教育的使命与热爱,顾爱云以“做到极致”要求自身。

这些年,俞细文成长为基地“优秀政治教员标兵”,学用传播创新理论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宣扬,还带出20多名理论骨干。

火箭军士官学校剑锋广场,一排士兵楷模灯箱熠熠生辉:党的十九大代表朱红军、“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个人”顾汉春、“忠诚使命的高原火箭兵”盛德华……这些兵王有一个共同身份——理论骨干,有一个共同的政治教员——顾爱云。

教育的本质是爱

教育的本质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020年,士官学校推行导师制,顾爱云作为导师之一,负责6名学员的学习生活。面对和自己儿子一样大的00后学员,顾爱云将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但在交流中,顾爱云感受到“屏障”。

于是,顾爱云在自己办公里组织了一场小型“兵王交流会”,邀请在学校参加培训的何贤达、朱红军、龚晓斌和学员们交流。只有10人的交流会,持续了三个小时。学员一改拘谨,主动询问了许多问题。

顾爱云深知成为兵王并非一日之功。每一次将兵王请到课堂,顾爱云自豪之中,充满期盼。她想让学员们明白,起点不重要,兵王也是普通人,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只要心怀梦想踏踏实实走下去,就会走在成为兵王的路上,将来也能真正成为兵王。

顾爱云在教育中,倾注播撒爱。在她的家庭,爱亦暖暖流动。儿子读高三时,她每天五点钟起床,为儿子准备早餐,持续一年,做到一周七天不重样。“他看了新鲜,这个菜会多吃一点。我那时觉得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后勤保障。”

她愧疚于自己对家庭付出得并不多,但在家人眼中,投入事业的顾爱云充满魅力,她对事业的热爱与专注,也让身边人想要变得更好。在爱人王光眼里,“坦荡大方,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是妻子深入骨髓的气质,但凡有谁遇到什么事情,妻子总会有情有义不离不弃,恰印证了《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王光说,“妻子常常自嘲是‘笨鸟先飞,我却觉得她追求无止境”。

这些年,顾爱云每天早早到办公室,“因为时间不够用”。她有三个表,家里的表提前10分钟,手表则提前5分钟,手机是准确的,“我一直想走在时间前面”。“教员的岗位虽然平凡,但课堂通向部队,讲台连着战场,对学员负责,就是对未来战争负责。真理只有触动心灵、引发共鸣,才能产生坚定的信仰与忠诚的行动。”顾爱云说,自己很喜欢学员讲“老师,我来了”;而“永远在路上”,是自己的真实感受。

如今,越来越多军士学员走向各自战位,顾爱云相信,“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更多优秀军士人才得以涌现,为强国梦强军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 陈晰

猜你喜欢

教员思政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晚安,教员先生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